內容簡介
依戀理論三部曲3:失落【哀傷失落心理學經典,成人&兒童喪親與哀傷治療關鍵研究】
內容簡介
「哀傷失落理論」經典──依戀理論最終回
當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從兒童期失落經歷,看見成年焦慮與憂鬱原型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當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概念
★依戀理論創始經典作品,看見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改變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喪親悲痛與母嬰依附關係的聯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迫自己獨立、不願意依靠他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勉強自己照顧他人,即使早已筋疲力盡?
◎為什麼遭逢失落時,我們總是無法自主的先責怪自己?
▲回頭看看童年時期的失落經驗,或許你就能解開這些關係死結▲
「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悲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約翰‧鮑比
【從童年失落研究,探索成年後的不安全感與心理疾病來源】
我們總是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認為失去父母的悲痛是一時的,但事實上,孩子的哀傷是長期、難以消除的。他們用哀傷、哭泣、憤怒……來面對這樣的失落,卻被成人所忽略與否定,甚至誤以孩子「難以管教」。而最終,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悲傷、深深的壓抑自己的失落反應,但是就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經恢復,我們依然可以在孩子的某些細微動作中看見悲傷依舊留存、他對母親角色的渴望依然存在。
失落的悲傷是持續且強烈的,若孩子無法重新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便會在往後影響他的心理健康,以及與他人重新建立情感聯結。
【解開你的焦慮型依附,迎向健康的人際關係與身心狀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從最開始與依附對象的緊密聯結,再到與依附對象分離時的焦慮,最後看見當孩子失去依附對象時,他所展現的行為反應以及對後續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我們在鮑比的研究當中看見的不只是影響近代心理學最著名的理論,最終,我們從童年的經歷看見自己為何陷入焦慮的泥沼、無法脫離。因為無論是與依附對象分離、失去依附對象,抑或是遭受被拋棄的威脅經歷……最終,我們都將面臨童年時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附影響。
本書特色
1. 近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然而大多數社會,卻忽略了喪親所造成長久、強烈的哀痛,認為這樣的失落,應該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就應該回歸正常。然而,鮑比的研究發現,不論成人或兒童,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健康的關懷。本書提供的許多哀悼研究與觀察,開啟了心理學界對於哀悼反應的重視,並在近年來成為了哀悼治療與喪親治療的關鍵研究。
2. 深刻探究「喪親哀傷反應」,提供成人與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課題,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沒有提供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完成喪親哀悼。本書提供了許多案例與研究,帶領我們深刻探究童年喪親的心理與行為反應,讓我們看見許多人「強迫性照顧他人」、「堅持情感上獨立」、「焦慮與憂鬱」……其實都是沒有經歷「健康哀悼」所產生的病理性問題。作者呈現出的完整研究讓我們重新反思整體社會是否提供喪親者足夠的支持,提供成人或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3. 從與母親分離的「失落」,理解我們情感發展的基礎
「失落」的基礎在於「依附」與「分離」,而與母親的分離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對於情感的發展的基礎──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愛一個人、也相信會被這個人永遠的愛著。這樣的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一生中所遇到的每一段情感聯結,影響我們是否有穩定而有安全感的親密關係。若與母親分離的失落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才能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獲得健康而穩定的聯結。
心理師、專業人士感動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博士、執業心理諮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貓心—龔佑霖 (華人第一位依附書籍:《找回100%安全感》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內容簡介
「哀傷失落理論」經典──依戀理論最終回
當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從兒童期失落經歷,看見成年焦慮與憂鬱原型
★人際關係心理學經典、當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概念
★依戀理論創始經典作品,看見內在不安全感的源頭
★改變英國醫院父母陪床規定,影響整個世代親子關係的革命性研究
★劃時代心理學經典,探索喪親悲痛與母嬰依附關係的聯結
◎為什麼我們總是強迫自己獨立、不願意依靠他人?
◎為什麼我們總是勉強自己照顧他人,即使早已筋疲力盡?
◎為什麼遭逢失落時,我們總是無法自主的先責怪自己?
▲回頭看看童年時期的失落經驗,或許你就能解開這些關係死結▲
「我會一遍又一遍的強調悲傷的綿延性、從失落中恢復的困難程度,以及失落通常所導致的人格功能不良結果。只有嚴肅面對這樣的事實,才有可能緩解個體的痛苦。」──約翰‧鮑比
【從童年失落研究,探索成年後的不安全感與心理疾病來源】
我們總是以為兒童的悲傷是短暫的,認為失去父母的悲痛是一時的,但事實上,孩子的哀傷是長期、難以消除的。他們用哀傷、哭泣、憤怒……來面對這樣的失落,卻被成人所忽略與否定,甚至誤以孩子「難以管教」。而最終,他們隱藏了自己的悲傷、深深的壓抑自己的失落反應,但是就算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已經恢復,我們依然可以在孩子的某些細微動作中看見悲傷依舊留存、他對母親角色的渴望依然存在。
失落的悲傷是持續且強烈的,若孩子無法重新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便會在往後影響他的心理健康,以及與他人重新建立情感聯結。
【解開你的焦慮型依附,迎向健康的人際關係與身心狀態】
依戀理論創始者──約翰・鮑比的革命性經典著作《依戀理論三部曲》,探索幼兒與父母的依附關係,從最開始與依附對象的緊密聯結,再到與依附對象分離時的焦慮,最後看見當孩子失去依附對象時,他所展現的行為反應以及對後續心理健康的嚴重影響。我們在鮑比的研究當中看見的不只是影響近代心理學最著名的理論,最終,我們從童年的經歷看見自己為何陷入焦慮的泥沼、無法脫離。因為無論是與依附對象分離、失去依附對象,抑或是遭受被拋棄的威脅經歷……最終,我們都將面臨童年時期所形成的不安全依附影響。
本書特色
1. 近代「哀傷治療」與「喪親治療」關鍵研究
失去摯愛個體是所有人類經歷的痛苦中,最強烈的一種,然而大多數社會,卻忽略了喪親所造成長久、強烈的哀痛,認為這樣的失落,應該在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後,就應該回歸正常。然而,鮑比的研究發現,不論成人或兒童,若沒有足夠的時間與健康的關懷。本書提供的許多哀悼研究與觀察,開啟了心理學界對於哀悼反應的重視,並在近年來成為了哀悼治療與喪親治療的關鍵研究。
2. 深刻探究「喪親哀傷反應」,提供成人與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課題,然而,我們的社會卻沒有提供足夠的空間與時間完成喪親哀悼。本書提供了許多案例與研究,帶領我們深刻探究童年喪親的心理與行為反應,讓我們看見許多人「強迫性照顧他人」、「堅持情感上獨立」、「焦慮與憂鬱」……其實都是沒有經歷「健康哀悼」所產生的病理性問題。作者呈現出的完整研究讓我們重新反思整體社會是否提供喪親者足夠的支持,提供成人或兒童健康的哀悼過程。
3. 從與母親分離的「失落」,理解我們情感發展的基礎
「失落」的基礎在於「依附」與「分離」,而與母親的分離過程中,我們建立了對於情感的發展的基礎──相信自己可以永遠愛一個人、也相信會被這個人永遠的愛著。這樣的依附關係會深深影響一生中所遇到的每一段情感聯結,影響我們是否有穩定而有安全感的親密關係。若與母親分離的失落過程中擁有健康的哀悼過程,才能在未來的親密關係中獲得健康而穩定的聯結。
心理師、專業人士感動推薦
丁郁芙(臨床心理師)
方格正(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留佩萱(美國諮商教育博士、執業心理諮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醫師)
劉仲彬(臨床心理師)
蔡宇哲(台灣應用心理學會理事長)
貓心—龔佑霖 (華人第一位依附書籍:《找回100%安全感》作家)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07-1990)
英國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母愛剝奪實驗和依戀理論創始人,最著名的理論為他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醫學和心理學。1946~1972年以陸軍精神病學家的身分長期在英國家庭心理健康權威機構塔維斯托克(Tavistock)診所和人類關係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兒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他系統性的研究了母愛剝奪對人格發展的不良影響,提出了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理論。而後,依戀理論也經由他的學生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研究證實,並且延伸到成年的戀愛關係中,成為了近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理論。
審定者簡介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曾是兒科臨床心理師,面對特殊兒童與罕見疾病的家庭,多年來與他們以及歷經暴力對待的兒童與家庭一起工作。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主責授課心理衡鑑、診斷與心理治療。
約翰‧鮑比(John Bowlby, 1907-1990)
英國精神病學家、心理學家,母愛剝奪實驗和依戀理論創始人,最著名的理論為他在1950年代所提出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
早年在劍橋大學攻讀醫學和心理學。1946~1972年以陸軍精神病學家的身分長期在英國家庭心理健康權威機構塔維斯托克(Tavistock)診所和人類關係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兒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醫療、教學和臨床研究。他系統性的研究了母愛剝奪對人格發展的不良影響,提出了兒童對母親的依戀理論。而後,依戀理論也經由他的學生安斯沃思(Mary Ainsworth)研究證實,並且延伸到成年的戀愛關係中,成為了近代最知名、運用領域最廣的心理學理論。
審定者簡介
翁士恆
英國愛丁堡大諮商與心理治療博士,專長為歐陸現象學哲學與客體關係理論心理治療。曾是兒科臨床心理師,面對特殊兒童與罕見疾病的家庭,多年來與他們以及歷經暴力對待的兒童與家庭一起工作。現為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主責授課心理衡鑑、診斷與心理治療。
內容目錄
目錄
【繁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哀傷與失落 文/翁士恆
【簡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讓我們更理解母嬰關係 文/易春麗
【前言】探究年幼兒童與母親角色短暫或永遠分離,所造成的心理病理學問題
Part1 失落反應的觀察、概念與爭議
第1章 失落造成的創傷
聯結不同時期遭遇失落所造成的創傷
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哀傷特徵
「年幼兒童是否會有哀悼情緒」之爭議
疏離階段:分離後,孩子再次見到母親的反應
第2章 失落與哀悼在心理病理學中的地位
臨床傳統如何理解病理性哀悼與健康哀悼
何謂健康哀悼,以及何謂病理性哀悼過程
為什麼不同個體,在面臨失落時會有不同的反應
第3章 依戀理論的概念框架
依戀理論:有別於傳統精神分析理論的概念框架
壓力源、壓力狀態和去壓力與依附行為的關聯
第4章 人類訊息處理方法到防衛現象
全新的研究方法,讓我們用全新的視角來看防衛現象
感官訊息在進一步處理前,必須經過訊息排除
個體接收訊息後,閾下知覺和知覺防衛如何運作
防衛性排除可能會出現的階段
自我還是多個自我:如何完整理解「自我」的概念
防衛性排除所造成的多樣化現象
促發防衛性排除的情況
防衛性排除:適應性還是非適應性
第5章 鮑比的研究計畫:比較幼兒與成人的失落反應
從成年時期的失落反應,回推到兒童與青少年的失落反應
從形成人格類型以及關係類型的變項,解釋哀悼形式的差異
Part2 成人的哀悼反應
第6章 失去配偶的哀悼失落反應
關於喪偶的研究資料來源
喪親後,個體哀悼的四階段變化
在失落反應上,寡婦和鰥夫的差異
失落反應研究更詳盡的資料細節
第7章 失去孩子的哀悼失落反應
從研究資料,看見喪子與喪偶失落反應的相似之處
父母對於子女死於致命性疾病的失落反應
喪子父母的哀悼過程
流產和夭折嬰兒父母的失落哀悼反應
研究時,必須著重不同情感聯結的差異
第8章 其他文化中的哀悼反應
許多文化中共有、對於哀悼的信念和習俗
小島國蒂科皮亞社群對於哀悼成年兒子的習俗與規範
日本女人對於失去丈夫的哀悼習俗
第9章 病理性哀悼的型態
病理性哀悼的兩種主要型態:缺乏哀傷的憤怒與自責,以及憂鬱狀態
如何區別病理性哀悼與健康哀悼
延遲性哀悼:面臨失落情況的高比率憂鬱狀況
失落者持續缺乏的哀傷意識特點
對逝者的錯誤定位所導致的病理性行為
第10章 影響哀悼歷程的條件
決定哀悼歷程的五類型變項
逝者的身分和角色,如何影響喪親者的哀悼形式
喪親者的年齡和性別與發生病理性哀悼的關聯
發生失落的原因和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哀悼反應變項
哪些社會和心理環境,會影響個體的哀悼歷程
介入治療對哀悼反應發展的影響
第11章 傾向病理性哀悼者的人格特徵
產生病理性哀悼的三種人格類型
病理性哀悼者的「建立焦慮和矛盾關係的傾向」
病理性哀悼者的「強迫性照顧他人傾向」
病理性哀悼者的「堅持在情感聯結維持獨立的傾向」
初步結論:除了人格結構,還要考慮個案與逝者的互動模式
第12章 傾向於病理性哀悼者的童年經歷
傳統理論在失落反應上的爭議
鮑比對失落反應的立場
傾向建立焦慮和矛盾型依附之個體的早期經歷
強迫性照顧他人傾向的個體之早期經歷
主張獨立於情感聯結之外傾向的個體之早期經歷
第13章 引起失落反應變化的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概念化的框架:我們如何建構關於世界和自我的運作模式
什麼是健康哀悼的認知過程?
五大類影響失落反應的認知偏誤
導致延遲性哀悼的偏誤
導致長期缺乏哀傷的認知偏誤
對潛在安慰者的認知偏誤
促成健康結果的認知運作
其他影響認知偏誤與失落反應的因素與其交互作用
第14章 哀傷、憂鬱狀態和憂鬱症
短期悲傷和長期憂鬱,在心理上的區別
憂鬱症和童年經歷的關聯
憂鬱症及與失落的關係── G.布朗的研究
神經生理過程同樣會影響個體的憂鬱與焦慮狀態
Part3 兒童的哀悼反應
第15章 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經歷父母亡故
兒童失落研究計畫與其限制
近親去世後,告知兒童的時機和內容
透過幫助在世的父母,來幫助他們的孩子擁有健康的哀悼
兒童的死亡圖像:在世父母提供真誠幫助,兒童才有能力理解和分享哀悼情緒
第16章 外在條件良好時,兒童面對失落的反應
兩歲兒童的哀悼反應,以及父母的回應如何影響孩子
關於兒童失落案例的初步結論:有利條件下,兒童的哀悼反應特點與成人相同
兒童哀悼與成人哀悼之間的差異
在世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如何影響孩子的哀悼反應
第17章 兒童期的失落與精神異常的關聯
在兒童期失去父母,會增加精神異常的風險
喪親兒童進入成年生活後的追蹤研究
兒童期喪親導致的精神疾病障礙
早期失落,讓部分人更敏感且更脆弱
第18章 哪些條件會導致成年後不同的心理結果
兒童失落與成年生活相關聯的研究證據
調查研究證據:失落後的家庭關係模式,會影響孩子面對失落的反應
治療性研究證據,同樣強調環境因素對失落反應的影響
第19章 當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兒童的哀悼反應
四大代表性案例,看見哀悼失敗的孩子的反應
代表性個案1:11歲時失去父親的彼得
代表性個案2:8歲時失去母親的亨利
代表性個案3:10歲時失去父親的薇莎
代表性個案4:8歲時失去母親的傑瑞黛
第20章 中止活化以及阻隔系統的概念
「阻隔的主系統」如何影響個案的狀態
中止活化的「阻隔系統」與意識層面接觸後造成的個案反應
第21章 導致異常的經驗變體,以及引發持續性焦慮的條件
兒童的病理性哀悼表現與特徵
問題1:喪親孩子的持續性焦慮
問題2:重聚的希望──渴望死亡
問題3:持續的指責和內疚
問題4:過動,具有侵略性和破壞性的爆發
問題5:強迫照顧他人和依靠自我
問題6:歡愉的症狀和去人格化
問題7:複製症狀──意外的發生
焦慮、自責與其他問題背後,都有引發內疚的真實經歷
第22章 父親或母親自殺,如何影響孩子的哀悼歷程
不同年齡層,父母因自殺身亡的比率
調查研究發現:父母自殺前的家庭狀況,有最大的影
【繁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的最後一塊拼圖:哀傷與失落 文/翁士恆
【簡體中文版審定序】依戀理論,讓我們更理解母嬰關係 文/易春麗
【前言】探究年幼兒童與母親角色短暫或永遠分離,所造成的心理病理學問題
Part1 失落反應的觀察、概念與爭議
第1章 失落造成的創傷
聯結不同時期遭遇失落所造成的創傷
嬰兒期和兒童早期的哀傷特徵
「年幼兒童是否會有哀悼情緒」之爭議
疏離階段:分離後,孩子再次見到母親的反應
第2章 失落與哀悼在心理病理學中的地位
臨床傳統如何理解病理性哀悼與健康哀悼
何謂健康哀悼,以及何謂病理性哀悼過程
為什麼不同個體,在面臨失落時會有不同的反應
第3章 依戀理論的概念框架
依戀理論:有別於傳統精神分析理論的概念框架
壓力源、壓力狀態和去壓力與依附行為的關聯
第4章 人類訊息處理方法到防衛現象
全新的研究方法,讓我們用全新的視角來看防衛現象
感官訊息在進一步處理前,必須經過訊息排除
個體接收訊息後,閾下知覺和知覺防衛如何運作
防衛性排除可能會出現的階段
自我還是多個自我:如何完整理解「自我」的概念
防衛性排除所造成的多樣化現象
促發防衛性排除的情況
防衛性排除:適應性還是非適應性
第5章 鮑比的研究計畫:比較幼兒與成人的失落反應
從成年時期的失落反應,回推到兒童與青少年的失落反應
從形成人格類型以及關係類型的變項,解釋哀悼形式的差異
Part2 成人的哀悼反應
第6章 失去配偶的哀悼失落反應
關於喪偶的研究資料來源
喪親後,個體哀悼的四階段變化
在失落反應上,寡婦和鰥夫的差異
失落反應研究更詳盡的資料細節
第7章 失去孩子的哀悼失落反應
從研究資料,看見喪子與喪偶失落反應的相似之處
父母對於子女死於致命性疾病的失落反應
喪子父母的哀悼過程
流產和夭折嬰兒父母的失落哀悼反應
研究時,必須著重不同情感聯結的差異
第8章 其他文化中的哀悼反應
許多文化中共有、對於哀悼的信念和習俗
小島國蒂科皮亞社群對於哀悼成年兒子的習俗與規範
日本女人對於失去丈夫的哀悼習俗
第9章 病理性哀悼的型態
病理性哀悼的兩種主要型態:缺乏哀傷的憤怒與自責,以及憂鬱狀態
如何區別病理性哀悼與健康哀悼
延遲性哀悼:面臨失落情況的高比率憂鬱狀況
失落者持續缺乏的哀傷意識特點
對逝者的錯誤定位所導致的病理性行為
第10章 影響哀悼歷程的條件
決定哀悼歷程的五類型變項
逝者的身分和角色,如何影響喪親者的哀悼形式
喪親者的年齡和性別與發生病理性哀悼的關聯
發生失落的原因和環境因素所造成的哀悼反應變項
哪些社會和心理環境,會影響個體的哀悼歷程
介入治療對哀悼反應發展的影響
第11章 傾向病理性哀悼者的人格特徵
產生病理性哀悼的三種人格類型
病理性哀悼者的「建立焦慮和矛盾關係的傾向」
病理性哀悼者的「強迫性照顧他人傾向」
病理性哀悼者的「堅持在情感聯結維持獨立的傾向」
初步結論:除了人格結構,還要考慮個案與逝者的互動模式
第12章 傾向於病理性哀悼者的童年經歷
傳統理論在失落反應上的爭議
鮑比對失落反應的立場
傾向建立焦慮和矛盾型依附之個體的早期經歷
強迫性照顧他人傾向的個體之早期經歷
主張獨立於情感聯結之外傾向的個體之早期經歷
第13章 引起失落反應變化的認知過程
認知過程概念化的框架:我們如何建構關於世界和自我的運作模式
什麼是健康哀悼的認知過程?
五大類影響失落反應的認知偏誤
導致延遲性哀悼的偏誤
導致長期缺乏哀傷的認知偏誤
對潛在安慰者的認知偏誤
促成健康結果的認知運作
其他影響認知偏誤與失落反應的因素與其交互作用
第14章 哀傷、憂鬱狀態和憂鬱症
短期悲傷和長期憂鬱,在心理上的區別
憂鬱症和童年經歷的關聯
憂鬱症及與失落的關係── G.布朗的研究
神經生理過程同樣會影響個體的憂鬱與焦慮狀態
Part3 兒童的哀悼反應
第15章 兒童期和青少年期經歷父母亡故
兒童失落研究計畫與其限制
近親去世後,告知兒童的時機和內容
透過幫助在世的父母,來幫助他們的孩子擁有健康的哀悼
兒童的死亡圖像:在世父母提供真誠幫助,兒童才有能力理解和分享哀悼情緒
第16章 外在條件良好時,兒童面對失落的反應
兩歲兒童的哀悼反應,以及父母的回應如何影響孩子
關於兒童失落案例的初步結論:有利條件下,兒童的哀悼反應特點與成人相同
兒童哀悼與成人哀悼之間的差異
在世父母對待孩子的行為如何影響孩子的哀悼反應
第17章 兒童期的失落與精神異常的關聯
在兒童期失去父母,會增加精神異常的風險
喪親兒童進入成年生活後的追蹤研究
兒童期喪親導致的精神疾病障礙
早期失落,讓部分人更敏感且更脆弱
第18章 哪些條件會導致成年後不同的心理結果
兒童失落與成年生活相關聯的研究證據
調查研究證據:失落後的家庭關係模式,會影響孩子面對失落的反應
治療性研究證據,同樣強調環境因素對失落反應的影響
第19章 當條件不利的情況下,兒童的哀悼反應
四大代表性案例,看見哀悼失敗的孩子的反應
代表性個案1:11歲時失去父親的彼得
代表性個案2:8歲時失去母親的亨利
代表性個案3:10歲時失去父親的薇莎
代表性個案4:8歲時失去母親的傑瑞黛
第20章 中止活化以及阻隔系統的概念
「阻隔的主系統」如何影響個案的狀態
中止活化的「阻隔系統」與意識層面接觸後造成的個案反應
第21章 導致異常的經驗變體,以及引發持續性焦慮的條件
兒童的病理性哀悼表現與特徵
問題1:喪親孩子的持續性焦慮
問題2:重聚的希望──渴望死亡
問題3:持續的指責和內疚
問題4:過動,具有侵略性和破壞性的爆發
問題5:強迫照顧他人和依靠自我
問題6:歡愉的症狀和去人格化
問題7:複製症狀──意外的發生
焦慮、自責與其他問題背後,都有引發內疚的真實經歷
第22章 父親或母親自殺,如何影響孩子的哀悼歷程
不同年齡層,父母因自殺身亡的比率
調查研究發現:父母自殺前的家庭狀況,有最大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