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動物博物館》、《植物博物館》系列名家
凱蒂.史考特的精細畫筆
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紮實研究知識
勾勒出神祕奇特、深邃豐富的謎樣菌菇世界
繼植物界、動物界後,歡迎來到菌菇博物館,了解神祕又迷人的真菌與蕈菇!
真菌堪稱世界上人類誤解最多、了解最少的物種,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大約有220萬到380萬種真菌,但迄今已辨識出的種類只有5%。即使如此,真菌的世界也已經有太多值得挖掘、了解的神奇知識,在這座精巧的博物館裡,你會看見:
【構造大觀園】
真菌其實和動物是親戚,和植物關係疏遠。真菌的細胞壁,成分就和人類的皮膚和昆蟲的外骨骼一樣。
放大兩千多倍的顯微圖,畫出孢子的形狀千變萬化,長得像豆莢、蝌蚪和星星,有的孢子成熟時還可以把自己噴射出去。
柔軟的菌絲也能穿透堅硬的石頭表面,還能協助科學家判斷物品的歷史有多久遠。
【樣貌百百種】
真菌的外形多變,有的真菌小到需用顯微鏡才看得見,但也有許多菌菇鮮艷美麗,如同彩虹一樣引人注目。
有一類盤菌演化出套索,會伸出黏黏的「小手」捕捉昆蟲。還有一種木蹄層孔菌,人類曾拿來當帽子。牛排菌屬的真菌,外觀看起來像生肉,嘗起來口感像牛肉,切開還會流出紅色的汁液!
【植物、動物和人類,與菌菇的親密關係】
沒有了青黴菌,人類早就因為細菌感染而消滅大半。
少了幾種擔子菌門的真菌,漂亮蘭花的種子根本無法發芽。
但親密關係有時候也會致命,被「殭屍真菌」操控腦部的昆蟲會爬上樹木,將孢子散播出去,再感染其他昆蟲。
精彩的菌菇故事,隨著精細的外觀圖、構造圖、剖面圖,還有演化的「生命樹」一起展現,在這間奧秘無窮的博物館裡,你就能探索地球上最迷人也謎樣的生物群。
凱蒂.史考特的精細畫筆
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紮實研究知識
勾勒出神祕奇特、深邃豐富的謎樣菌菇世界
繼植物界、動物界後,歡迎來到菌菇博物館,了解神祕又迷人的真菌與蕈菇!
真菌堪稱世界上人類誤解最多、了解最少的物種,據科學家估計,全球大約有220萬到380萬種真菌,但迄今已辨識出的種類只有5%。即使如此,真菌的世界也已經有太多值得挖掘、了解的神奇知識,在這座精巧的博物館裡,你會看見:
【構造大觀園】
真菌其實和動物是親戚,和植物關係疏遠。真菌的細胞壁,成分就和人類的皮膚和昆蟲的外骨骼一樣。
放大兩千多倍的顯微圖,畫出孢子的形狀千變萬化,長得像豆莢、蝌蚪和星星,有的孢子成熟時還可以把自己噴射出去。
柔軟的菌絲也能穿透堅硬的石頭表面,還能協助科學家判斷物品的歷史有多久遠。
【樣貌百百種】
真菌的外形多變,有的真菌小到需用顯微鏡才看得見,但也有許多菌菇鮮艷美麗,如同彩虹一樣引人注目。
有一類盤菌演化出套索,會伸出黏黏的「小手」捕捉昆蟲。還有一種木蹄層孔菌,人類曾拿來當帽子。牛排菌屬的真菌,外觀看起來像生肉,嘗起來口感像牛肉,切開還會流出紅色的汁液!
【植物、動物和人類,與菌菇的親密關係】
沒有了青黴菌,人類早就因為細菌感染而消滅大半。
少了幾種擔子菌門的真菌,漂亮蘭花的種子根本無法發芽。
但親密關係有時候也會致命,被「殭屍真菌」操控腦部的昆蟲會爬上樹木,將孢子散播出去,再感染其他昆蟲。
精彩的菌菇故事,隨著精細的外觀圖、構造圖、剖面圖,還有演化的「生命樹」一起展現,在這間奧秘無窮的博物館裡,你就能探索地球上最迷人也謎樣的生物群。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凱蒂.史考特(Katie Scott)繪出暢銷的《動物博物館》和《植物博物館》,其中後者也是和英國皇家植物園合作的成果。《動物博物館》獲得臺灣第七十一梯次好書大家讀、二○一四年《週日泰晤士報》年度童書、英國國家圖書大獎年度童書等重要獎項。史考特曾在布萊頓大學學習插畫,受到恩斯特.海克爾精緻的畫作啟發,獨特的風格讓各界爭相合作,她的合作對象包括臺北國際設計大展、Hermès、H&M、Nike、紐約時報、BBC、日本花藝藝術家東信等。
伊斯特.蓋亞(Ester Gaya)是皇家植物園的資深研究組長。她起初在西班牙研究真菌學,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在英國定居。過去二十年來,她都在研究真菌,特別鍾情於地衣,想要了解地衣的演化。
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得主,大衛.L.霍克斯沃斯教授(David L. Hawksworth CBE)對真菌學有著廣泛、純粹而且實用的興趣。他曾任國際真菌學組織會長,也是國際真菌協會的榮譽主席、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榮譽研究員。
勞拉.M.蘇斯(Laura M. Suz)是皇家植物園的真菌研究組長。她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挖掘樹根,研究樹根的外生菌根。蘇斯的博士學位是在西班牙研究食用塊菌(松露)。她在二○一○年搬到倫敦,研究和櫟樹共生的真菌,以及這些真菌種類多樣性受到什麼威脅。
佩平.W.科艾(Pepijn W. Kooij)在巴拿馬的炎熱熱帶地區研究會栽培真菌的螞蟻。科艾出生於荷蘭,去動物園都在看切葉蟻。他的博士學位是在丹麥取得。二○一五年,他搬到倫敦,想證明不是螞蟻在栽培真菌,而是真菌在豢養螞蟻。
凱爾.利瑪坦南(Kare Liimatainen)是芬蘭的真菌學家,擁有赫爾辛基大學博士學位,曾在瑞典和美國工作。過去四年,他和同事合作,在英國發現了數十種新的真菌。他最快樂的記憶是幾次北美之旅,那時季節正好,他置身在大量美麗的真菌之間。
湯姆.普萊斯考特(Tom Prescott)是皇家植物園的研究組長。他工作的重點是調查植物和真菌中的天然化學物質,特別注重這些物質對人體細胞和真菌的模型物種(即啤酒酵母菌)的影響。他也會去巴布亞紐幾內亞研究偏遠部落使用的藥用植物。
李.戴維斯(Lee Davies)的研究領域包括古生物學和無脊椎化石。他研究熱帶非洲植物一段時間之後,成為皇家植物園的真菌策展人。他現在住在一艘窄船上,在倫敦隨興而居。
譯者簡介
周沛郁
森林系碩士,畢業後專職翻譯,一手譯小說,一手譯科普。譯有《植物博物館》、《土壤的救贖》、《花園裡的小宇宙》、《沉默證詞》、《萊緹的遺忘之海》等書。
凱蒂.史考特(Katie Scott)繪出暢銷的《動物博物館》和《植物博物館》,其中後者也是和英國皇家植物園合作的成果。《動物博物館》獲得臺灣第七十一梯次好書大家讀、二○一四年《週日泰晤士報》年度童書、英國國家圖書大獎年度童書等重要獎項。史考特曾在布萊頓大學學習插畫,受到恩斯特.海克爾精緻的畫作啟發,獨特的風格讓各界爭相合作,她的合作對象包括臺北國際設計大展、Hermès、H&M、Nike、紐約時報、BBC、日本花藝藝術家東信等。
伊斯特.蓋亞(Ester Gaya)是皇家植物園的資深研究組長。她起初在西班牙研究真菌學,在美國待了一段時間之後,決定在英國定居。過去二十年來,她都在研究真菌,特別鍾情於地衣,想要了解地衣的演化。
大英帝國司令勳章得主,大衛.L.霍克斯沃斯教授(David L. Hawksworth CBE)對真菌學有著廣泛、純粹而且實用的興趣。他曾任國際真菌學組織會長,也是國際真菌協會的榮譽主席、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榮譽研究員。
勞拉.M.蘇斯(Laura M. Suz)是皇家植物園的真菌研究組長。她花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挖掘樹根,研究樹根的外生菌根。蘇斯的博士學位是在西班牙研究食用塊菌(松露)。她在二○一○年搬到倫敦,研究和櫟樹共生的真菌,以及這些真菌種類多樣性受到什麼威脅。
佩平.W.科艾(Pepijn W. Kooij)在巴拿馬的炎熱熱帶地區研究會栽培真菌的螞蟻。科艾出生於荷蘭,去動物園都在看切葉蟻。他的博士學位是在丹麥取得。二○一五年,他搬到倫敦,想證明不是螞蟻在栽培真菌,而是真菌在豢養螞蟻。
凱爾.利瑪坦南(Kare Liimatainen)是芬蘭的真菌學家,擁有赫爾辛基大學博士學位,曾在瑞典和美國工作。過去四年,他和同事合作,在英國發現了數十種新的真菌。他最快樂的記憶是幾次北美之旅,那時季節正好,他置身在大量美麗的真菌之間。
湯姆.普萊斯考特(Tom Prescott)是皇家植物園的研究組長。他工作的重點是調查植物和真菌中的天然化學物質,特別注重這些物質對人體細胞和真菌的模型物種(即啤酒酵母菌)的影響。他也會去巴布亞紐幾內亞研究偏遠部落使用的藥用植物。
李.戴維斯(Lee Davies)的研究領域包括古生物學和無脊椎化石。他研究熱帶非洲植物一段時間之後,成為皇家植物園的真菌策展人。他現在住在一艘窄船上,在倫敦隨興而居。
譯者簡介
周沛郁
森林系碩士,畢業後專職翻譯,一手譯小說,一手譯科普。譯有《植物博物館》、《土壤的救贖》、《花園裡的小宇宙》、《沉默證詞》、《萊緹的遺忘之海》等書。
內容目錄
書籍目錄
【入口】
歡迎來到真菌博物館
生命樹
【一號展示室:真菌生物學】
真菌是什麼
有性生殖
無性生殖
孢子
生長
環境:山地
【二號展示室:真菌多樣性】
盤菌
蕈菇與毒菇
多孔菌
腹菌
葉生真菌
環境:溫帶森林
【三號展示室:真菌的交互作用】
菌根
菌根網路
地衣
昆蟲寄生性真菌
螞蟻和白蟻
【四號展示室:真菌與人類】
早期的真菌學家
植物病原體
毒菇
食用菇
神奇靈藥
環境:熱帶森林
【圖書室】
索引
策展人簡介
延伸閱讀
【入口】
歡迎來到真菌博物館
生命樹
【一號展示室:真菌生物學】
真菌是什麼
有性生殖
無性生殖
孢子
生長
環境:山地
【二號展示室:真菌多樣性】
盤菌
蕈菇與毒菇
多孔菌
腹菌
葉生真菌
環境:溫帶森林
【三號展示室:真菌的交互作用】
菌根
菌根網路
地衣
昆蟲寄生性真菌
螞蟻和白蟻
【四號展示室:真菌與人類】
早期的真菌學家
植物病原體
毒菇
食用菇
神奇靈藥
環境:熱帶森林
【圖書室】
索引
策展人簡介
延伸閱讀
ISBN: 978986556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