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溫層迷航記(芭樂人類學2) | 拾書所

異溫層迷航記(芭樂人類學2)

$ 356 元 原價 356
內容簡介


異溫層迷航記【芭樂人類學2】

內容簡介
29位人類學家‧35篇迷航異溫層的田野筆記
從異文化到異溫層,從看見、感受,理解到學習

  人類學是一門關於「異文化」的學科。峇里島的鬥雞、太平洋初布蘭群島的貝殼飾品交換、非洲努爾人的牛隻和婚姻制度……不過,人類學善於呈現的,不僅僅是處於遙遠異地的社會文化,而是在其中現身的人們的生命經驗:他們為何在意某些事、做出這樣那樣的行為,又為了什麼高興或難過;人類學家在遙遠陌生世界裡闖蕩冒險,但也築起跨文化之間的橋樑,使得鮮為人知乃至驚世駭俗的人類行為,都有獲得同理共感的機會。

  正是如此,人類學不會只停留在異文化的田野。在世界各處彷彿平行宇宙般的各種溫層,不論在遠方或家中,總是能引起人類學家的關注與投入。人類學在乎的是差異的探尋,始終孕育著移動踏入、熟悉「異溫層」的能量。所以有一群人類學家從台灣的過去,到台灣原住民、日本統治下的沖繩、非裔美國人、國安法通過後的香港、流亡的藏人、紐約的波多黎各人,到台灣的「紐約東村」,從政治抗爭、疫病日常、台中東協廣場、課綱爭議、風電、女僕咖啡店、考古遺址……一步步踏進不同社群、不同場景、不同議題,以及在其中所面對的異溫層。

  《異溫層迷航記》延續芭樂人類學一貫的日常細膩,用問題回答問題。本書分為七個單元。「連結異溫層的人類學開箱」是人類學面對當今快速變遷的世界與剖析「單一幸福路徑」的大補帖。面對COVID-19這個兩年來全世界都無法忽略的話題,「在這疫常的時空」從國境防疫、遠距教學、口罩意識形態、在地生活支持系統、疫情下的台灣原住民著手,提供了這場世紀之疫珍貴的田野筆記。「許多奮鬥持續進行」則是芭樂人類學向來不會錯過的政治與抗爭,談香港、美國黑人與日本沖繩,也談了與我們切身的離岸風電,以及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總統大選。

  「有的戰場開在身體上」把討論拉回自身,討論性愛、家庭與情緒勞動;「有的在各地敲打與修補」關注空間、地方、社區,從台中東協廣場到宜蘭考古遺址的挖掘,除了空間,也埋入了時間的深度。「環境與各物種也是我們的身體」討論從南美到大洋洲再回到台灣的食物,可是我們怎麼吃、吃什麼,其實關乎我們如何看待與我們共存於這個世界的所有物種;「我們對著物體歌唱,如同世界總是對我們吶喊」則討論「聲音」所牽動的跨洋情感之流,從非洲鼓與印尼甘美朗、網紅阿翰、阿美族流行歌、西藏流亡歌曲,再到征服全世界的烏克麗麗。

  台灣當代人類學家們關注時事,而且不只觀察批判,他們試著多加入一點同理,把這種種議題(多數是爭議)都當作是跨出同溫層,對異溫層的觀察、理解,甚至學習。

  人類學家們在異溫層中迷航、返航、再迷航,並與我們分享那些稀奇古怪的,生機盎然的,積極亂入的,充滿福態的。分享最傷心,最黑暗,以及幸福的各種可能。

  這是一本迷航於異溫層的田野筆記。
  從中,我們想像與異溫層和解的可能。






作者簡介


主編者簡介

趙恩潔

  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林浩立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內容目錄


目錄
芭樂探員HL 異溫層中的旅行者
芭樂探員NJ 迷航中的靈光

連結異溫層的人類學開箱
在《幸福路上》遇到人類學/郭佩宜
名為傷心與暗黑的人類學/黃郁茜
人類學可以怎樣改變我們的世界?關於格雷伯的公共人類學/司黛蕊
異溫層史觀:雌雄同體與離婚派對的啟示/趙恩潔
做一個會遲疑的聆聽者:給人類系畢業生(以及,所有人類學學徒們)/林開世

在這疫常的時空
誰是「疫情」?全球疫情下的台灣原住民/李宜澤
有人情味的防疫科技:一趟跨境隔離之旅的隨想筆記/李梅君
忽然我想起你的臉/黃郁茜
在聲音裡相遇:飛速教室裡的人類學/陳如珍
疫情下的機智小村生活/蔡晏霖

許多奮鬥持續進行
離岸風電啟示錄/呂欣怡
慈母鱷魚淚,逆子手足情:香港抗爭運動中的類親屬想像/鄭肇祺
黑人的命與種族資本主義:半世紀以來的美國黑人抗爭/劉文
毋須再叩首:沖繩當代的政治文化展演/趙綺芳
到底選舉有什麼好?/malaita

有的戰場開在身體上
歪的力量:泰國BL文化的跨境流布與政治動能/林育生
另類爸爸節/林文玲
情緒勞動:從女僕咖啡店到慈濟志工的一場思辨之旅/李宜澤
「我不是你的家人」:不願同桌吃飯的香港菲律賓家務傭工/陳如珍
誰怕性侵受害者?一段理論與創傷真實錯身的故事/彭仁郁

有的在各地敲打與修補
關於基隆「老家」的一些民族誌片段/林益仁
城中城:東協廣場的舊社區與新族裔/劉子愷
在大學校園裡蓋一棟「有建照」的排灣族石板屋/邱韻芳
遺址,和生活在上面的人/江芝華
台灣東村/蔡政良

環境與各物種也是我們的身體
卡瓦食譜與大洋洲的下酒菜/邱斯嘉
以「食」療癒內戰傷痕?從秘魯近年的餐飲業榮景談起/褚縈瑩
到了海南島才知道……「鹽來如此」!/陳伯楨
何謂「真正的」物種:台灣原住民生態命名的隨想/羅永清
「食人」文化政治學:再探復活節島大崩壞論述中的考古證據/林浩立

我們對著物體歌唱,如同世界總是對我們吶喊
來唱西藏的歌/潘美玲
你的名字:從現代音樂探討極簡主義電影配樂/林子晴
阿美心情:族語流行歌唱得出與唱不出的生命經驗/施永德
流動、復振、變通:烏克麗麗與夏威夷原住民運動/林浩立
擁抱你的口音:西語嘲仿、阮月嬌與新台灣/趙恩潔






ISBN: 9789860666694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