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哲學 | 拾書所

愛情的哲學

$ 356 元 原價 356
內容簡介


哲學是對人生的睿智思考;

愛情的哲學是對愛情——一種亂七八糟的感覺——的睿智思考。



德國最迷人的哲學家,唯一全面探討愛情的哲學作品

長踞德國亞馬遜書店、明鏡週刊暢銷排行榜

讀完本書你將睜開被愛蒙蔽的雙眼,以另一種目光看待愛情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是人類永無止盡的話題。無數的小說刻畫它,令人沉迷,沒有一部電影能捨棄它,音樂若是沒有了它,根本不忍卒聽。沒有一件事能像它一樣撼動人心,讓人神魂顛倒、萬物失序。然而,我們對它的了解實在是少之又少。愛情到底是什麼?人類何時發展出愛情的?猿猴也會因愛而結合嗎?愛情的本質是什麼,繁衍後代、心靈交流、促進社會福祉、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大自然的一切清楚明白,是文化才讓愛情變得曖昧不明的嗎?男人與女人的性欲為何如此不同?「大胸部」的女人果真在演化上占盡優勢?大自然為什麼創造兩性?愛情是為了兩性的結合而「設想」出來的嗎?今天,誰會認真的說:「我愛你。」這樣說的人,真正的意思是什麼?我們是否對愛情要求太多了?



無以數計的自我成長書籍曾對愛情進行描述,並從不同的片斷面向切入,彷彿為愛情帶來一絲曙光。從中我們似乎知道,如何讓愛情永不褪色,如何成為熱情如火的戀人,同時也理解到原來男女來自不同的星球!但是,這一切有什麼實質效應呢?讀到正確的那一本書,就能在愛情的道路上走得稱心如意嗎?



本書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特企圖在愛情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中,整理出些許頭緒來。他運用各種科學研究,打造一把哲學思考的利器,爬梳愛情、解析人類感情,從人類基因的生物學觀點,到愛情的心理因素,以及現代愛情中個人與社會的種種糾葛。



閱讀本書,在作者的導引下,我們彷彿走進一棟愛情的博物館,穿梭在生物學、大腦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歷史的樓層之間,悠遊於各種思想流派,參觀「男人與女人」、「愛情本身」與「今日愛情」的展間,隨著知性與感性的導覽,一一躍過愛情的跨欄障礙。讀完本書,你將再度睜開雙眼,以另一種目光看待愛情(沒有比較新或比較舊),對於愛情的「剪不亂、理還亂」,更有一番深刻體認點滴在心頭!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Richard David Precht
哲學家、政論家、作家、媒體出版人。1964年出生於德國索林根市(Solingen)。1994年於科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其後幾乎任職過德國各大報與電台,並曾獲美國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記者獎學金。目前身兼呂訥堡大學(Leuphana Universität Lüneburg)的哲學名譽教授,以及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之哲學與美學名譽教授。

2000年榮獲生物醫學大獎。童年回憶《列寧只來到盧登夏德》(Lenin kam nur bis Lüdenscheid)已拍成電影。哲普著作《我是誰?》一鳴驚人,榮登《明鏡週刊》非文學類排行榜冠軍,德國amazon不分類冠軍,長踞不墜,令讀者大眾與評論家驚豔不已。

中文翻譯作品包括《我是誰》(Wer Bin Ich?und wenn ja, wie viele?)、《無私的藝術》(Die Kunst, kein Egoist zu sein),皆為國際暢銷書,共被翻譯超過四十種語言。自2012年起,他在德國電視二台主持自己的哲學節目《普列希特》(Precht)。

他於2015年開始進行了一段哲學史的長征,於同年出版了《認識世界:西洋哲學史卷一》(商周,2021),隨後陸續出版了《認識自己:西洋哲學史卷二》(商周,2021)、《做你自己:西洋哲學史卷三》(商周,2021)。而第四冊預計於2022年在德國出版。

相關著作:《愛情的哲學》

譯者簡介

闕旭玲
政大哲學系畢業,留學德國六年,於特里爾大學主修德文。現專事德文翻譯,譯有《極限LIMIT》、《丈量世界》、《我與康明斯基》、《綿羊偵探團》、《告別甘地》、《聊得有品味》等書。

內容目錄


目錄

〈導讀〉性、愛、婚姻的生命倫理 賴賢宗



〈導論〉

火星上的男人,金星上的女人

寫本探討「愛情」的書,有這麼困難嗎?



第一部 男人與女人



第一章 一筆不明就裡的遺產——愛情與生物學有何關係?

●幾乎堪稱絕妙的點子

●人類動物學

●愛情與更新世

●迷霧中的橋



第二章 基於經濟考量的性?——為什麼基因不是自私的?

●斷手天才

●基因神話

●資本主義式的繁殖



第三章 勢利的伯勞,不動如山的蛙——男人與女人想要什麼?

●投資

●男人的願望

●女人的願望

●非理性的文化

●文化如何塑造我們?



第四章 我看見的,你看不見——男女想法真的大不同嗎?

●娛樂效果絕佳,內容大有問題

●性別與腦

●荷爾蒙



第五章 性別與性格——我們的第二天性

●社會性別

●薩摩亞

●自我概念



第二部 愛情是什麼?



第六章 達爾文的疑慮——是什麼將愛與性分開?

●為什麼有男人與女人?

●達爾文談情說「愛」

●「愛」是為了利己?

●愛情的誕生

●浪漫的三角地帶



第七章 一個複雜的觀念——為什麼愛情不是情緒?

●性欲、戀愛和愛

●田鼠敎我們的一課

●情緒和感情

●愛是一種本能?

●話說「愛」和「桌子」



第八章 間腦與我——想愛就能愛?

●「文化生物」之愛

●他人眼中的我

●你的手臂擁抱著,我之所以為我

●愛情地圖

●讓人昏頭的吊橋

●愛情是一種特殊性



第九章 經營命運——愛情是一種藝術嗎?

●佛洛姆、縣長與愛情的藝術

●無私的愛?

●幸福愛情的必勝法則?

●最後的絕招:愛自己

●愛情的藝術



第十章 再平凡不過的不可思議——愛情與「期待」有何關係?

●愛情只是一種「發明」

●愛情與西方

●遭受損害的「主體」

●相同的情緒,不同的想法

●行政專家的愛情

●對期待的期待

●結論



第三部 今日愛情



第十一章 愛上愛情?——為什麼越是尋覓愛情,越是遍尋不著?

●愛情作為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不好嗎?

●回歸傳統

●追求愛情

●愛情教



第十二章 購買愛情——浪漫作為一種消費

●與眾不同

●大眾化的浪漫

●性氾濫及欲振乏力

●走出洞穴



第十三章 甜蜜的家庭——什麼變了?什麼沒變?

●家庭是一種意願與觀念

●前所未見的家庭

●爸爸和媽媽

●大象家族



第十四章 真實意義與可能意義——為什麼愛情對我們依然如此重要?

●史賓塞的夢想

●生活中與愛情打交道的方式

●四方型的鱷魚

●甲板上的微笑



參考書目

專有名詞對照

人名對照

ISBN: 9786263180147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