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戲劇劇場 | 拾書所

後戲劇劇場

$ 342 元 原價 342
內容簡介


新世紀的當代戲劇論述經典
為二十世紀以來的劇場藝術發展提供新視角
當電影、電視、網路到VR等新媒體的出現,
當劇場從情節/人物/語言移向了光譜另一端的音樂、肢體與景觀,
連觀眾也成為了劇場藝術決定性的參與者,
雷曼提出後戲劇劇場的概念,
讓我們重新面對新時代的藝術創作,探索屬於我們的時代現象。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漢斯- 蒂斯· 雷曼(Hans-Thies Lehmann)
1944年生,德國當代戲劇理論家、劇評人與德國法蘭克福大學劇場藝術學教授。曾在巴黎、維也納、阿姆斯特丹、東京任客座教授。研究範圍包括當代劇場藝術、劇場藝術理論、美學理論、文學。
譯者簡介
李亦男
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劇場藝術學、當代劇場、戲劇構作。主要學術專著:《當代西方劇場藝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戲劇構作概論》(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當代劇場訪談錄》(德國utz出版社,2021)。

內容目錄


目錄
謝詞
導讀│預知當代劇場紀事 耿一偉
中譯本修訂版序言
中文版序
譯者序
前言
一、切入點
二、意圖
三、戲劇劇場的操作秘密
四、媒體社會的重大影響
五、名單
六、典型模式
七、後現代與後戲劇
八、語匯
九、傳統與後戲劇
第一章 戲劇
第一節│戲劇和劇場
一、「敘事化」──彼得‧斯叢狄與羅蘭‧巴特
二、劇場和戲劇的疏離
三、「戲劇話語」
四、布萊希特之後的劇場
五、懸念與張力
六、「瞧瞧你演的這齣戲!」
七、「形式主義劇場」與模仿
八、情節的模仿
九、「能量劇場」
第二節│戲劇與辯證法
一、戲劇、歷史、意義
二、一覽全貌的理想(亞里斯多德)
第二章 後戲劇劇場前史
第一節│劇場和文本
第二節│20世紀
一、純粹戲劇與非純粹戲劇
二、戲劇的危機,劇場自己的道路
三、自立化,再劇場化
四、新前衛派
五、對歷史前衛派的簡要回顧
第三章 後戲劇劇場縱覽
第一節│在情節彼岸──儀式、空間聲音、景觀
第二節│康鐸與儀式
第三節│格魯伯──空間中的迴響
第四節│威爾森與風景
第四章 後戲劇劇場符號
第一節│綜合法的消解
第二節│夢幻畫面
第三節│聯覺
第四節│展演文本
一、並列,非等級性
二、共

ISBN: 9789866359910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