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怕給人添麻煩的你:清理內心不必要的羞愧感,擁抱完整的自己 | 拾書所

致,怕給人添麻煩的你:清理內心不必要的羞愧感,擁抱完整的自己

$ 253 元 原價 253
內容簡介


心理治療師《高敏感是種天賦》伊麗絲.桑德最新力作!

從「我不值得」到「我值得」,
帶你走出羞愧的陰影。

★作者特別設計「羞愧感指數測驗」,羞愧並不可恥,但要小心過度!

▌你是不是常覺得自己給人添麻煩了?
你的心裡是否出現過這個聲音:「我不配……我不夠好……我不值得……」?
那個聲音是每個人心裡都有的小怪物──「羞愧感」(Shame)。

適度的羞愧是警報器,它能避免我們踩到別人的界線,
然而過度的羞愧,卻會讓你以為自己的價值很低,
對他人的反應又過於敏感,進而懷疑自己是不是哪裡有問題。

以下的表現,都可能是你的「過度羞愧」在作祟:
 就算只是一件小事,也開不了口麻煩別人
 面對交談中的空白時刻,會異常焦慮,急著想填補
 很在意別人的一言一行,常常檢討自己是不是惹到誰了
 為了很小的失誤難過好幾天
 不敢在任何人面前表現出某種情緒(正負面都是)

▌羞愧感,是人類最負面的情緒
因為羞愧感來自於「真實的自己被他人否定」。

如果你有打從心底感到難過,卻不被他人認同或接受的經驗,
像是「還哭,哭什麼哭!」或「別哭了,笑一個吧。」
就會讓你形成一個信念:真實而難過的我不該被人看見。
這個信念會一直警告你,讓你塑造出不輕易哭泣的「虛假自我」,
躲在這個殼後生活,一切彷彿都很順利,卻始終感覺不真實。

因為你的真實自我一直被羞愧感蓋住,讓你跟外界之間隔了層膜。
不敢表達出真實的自我,是我們經常懷疑自己給人添麻煩的原因。

本書中,伊麗絲.桑德分享了許多處理羞愧感的案例,以及自己如何克服的經驗,
她也提到「內疚」和「羞愧」很容易搞混,
內疚是你認為自己做了錯事,受損的是自信;
而羞愧是你感到你整個人就是個錯誤,危害到的是自我價值和個人自尊。
一旦掉入低自尊的陷阱,我們就很容易進入反覆否定自己的模式。

她整理出四個修復方向,教你如何重新與自己建立關係,
引導我們一步步清理內心的羞愧感,學習接納完整的自己,
並以專業且同理的溫柔,引導你發現在羞愧感底下,那股強大的內在力量。


專文推薦
海苔熊|心理學作家
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公共衛生醫學博士

不羞愧推薦
白櫻|自媒體作家
李旻珊|捷思身心醫學診所院長
馬大元|身心科醫師、馬大元診所院長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瑪那熊|諮商心理師、人際溝通講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發瘋心理師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伊麗絲‧桑德(Ilse Sand)
  心理諮商師。丹麥奧胡斯大學神學碩士,以卡爾.榮格和齊克果為研究主題。現為丹麥心理治療學會會員,從事心理諮商、諮商督導、講師培訓等工作,並著有多本暢銷著作:《高敏感是種天賦》系列、《我只是假裝不在乎》等。


譯者簡介
吳宜蓁
  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英國羅浮堡大學圖書資訊管理研究所畢。目前為專職譯者,譯有《信任溝通》《正念溝通》《星癒奇蹟》《6分鐘日記的魔法》《五秒法則》等20餘冊。

內容目錄


〈羞愧感指數測驗〉

推薦序 羞愧:面對,接受,處理,放下/楊聰財
作者序 你沒有任何問題

PART 1:定義篇
第一章 羞愧的本質與功用
第二章 長期羞愧感源自不和諧的互動
第三章 當自我意識出現空洞
第四章 羞愧會阻止你說出來
第五章 為了抵抗羞愧而出現的「虛假自我」

PART 2:工具篇
第六章 更了解自己
第七章 靠近你的羞愧
第八章 你都和什麼人在一起
第九章 重建與自己的友好關係

後記 讓空洞綻放出花朵
致謝
參考書目



內容試閱


第一章  羞愧的本質與功用

羞愧是一種不被愛或自己有什麼問題的感覺。卡斯騰‧史戴局博士(Carsten Stage)在他談論羞愧的書中寫道,「羞愧」這個詞與「掩蓋」有關,就是讓某件事或某人隱藏起來。當你判斷自己是否感到羞愧時,他的解釋是個很好的線索。如果你有逃避他人目光的衝動,答案很可能就是肯定的,你確實感到羞愧。每個人體驗到的羞愧程度不一,最糟糕的程度是,我們失去了自我同理心,極度厭惡自己。
圖1是羞愧程度的量表。
最微弱的羞愧感,可能是對某件事感到有點丟臉或尷尬的短暫感覺,或是你會想要暫時避開別人的目光,這種感覺可能在你意識到之前就消失了。
羞愧程度再高一點的話,你的臉頰可能會發冷或發熱。程度越高,你就會越想縮小自己、不想引起任何人注意。你甚至不會意識到你低下了頭,肩膀下垂,整個人癱在椅子上。
使人感到羞愧的因素,每個人都有所不同。一般是在所屬文化中、整個家族、工作場所、家庭,或個人認為不可接受、尷尬或錯誤的事情。對某個人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情,另一個人卻可能深感羞愧。你可能會為念錯某個字的音、襯衫上的小汙漬,甚至是發錯表情符號而感到羞愧,而這些事情別人可能只是聳聳肩就過去了,甚至根本不會多想。

羞愧帶來焦慮
當你感到羞愧時,你會害怕進一步揭露,害怕被群體排除在外。羞愧所帶來的焦慮非常強烈,因為我們大腦的運作方式,在某些方面仍跟遠古人類生活在熱帶草原上時一樣,在那個時候,落單一人太容易成為野生動物的獵物,因此被逐出部落就等於死亡。如果沒有可以依附的成年人,小孩子也無法生存。這就是為什麼在羞愧反應中,若有人注意到你的手在顫抖,你可能會感到非常恐懼,就像有什麼生命危險。無論是在我們共同的遠古過去,還是在個人的生活中,當你感覺到渺小並且依賴某人來照顧你的時候,都有著類似的反應,這就是人類的本質。

你可能沒意識到它的存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