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榮獲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
引領幼兒進入文學、藝術,與音樂殿堂的最佳啟蒙書
全六冊 (1冊精裝圓角、108頁 + 5冊平裝圓角、共140頁)
掃QRCode聽26首經典押韻兒歌與幽默祖孫對話、欣賞貼近幼兒心智的優質圖畫
你是否還在尋尋覓覓能吸引幼兒一聽再聽、愛不釋手的音樂繪本?
請跟我們一起來聆聽,和英在華文世界的「一曲」文化創新與傳承。
第1冊:《米米聽國樂》(精裝圓角)
外公和米米祖孫倆風趣平易地一問一答,將國樂器的淵源、特點和表現方式,簡潔明瞭卻不著痕跡地吸引幼兒一再聆聽。為不同的國樂器「量身打造」全新、多樣的樂曲,從〈大頭〉獨唱、〈數字歌〉對唱,到〈蟲蟲飛〉齊唱,以極富歌聲性和表情性的旋律,重現流傳多年的兒時經典押韻念謠。本書插畫歷時六年打造而成,每一幅都是貼近幼兒心智的優質圖畫。
第2冊:《外婆橋》(平裝圓角)
久違多年的〈外婆橋〉,誰又在重新唱起?
和著孩子們唱童謠時的「啪嗒、啪嗒」拍手聲,
那枕水人家的青瓦白牆一下子重現腦海……
第3冊:《數字歌》(平裝圓角)
如果《外婆橋》呈現的是一幅傳統民俗畫,
那麼《數字歌》則是現代「童趣派」。
數字不再只是數字,有紅有綠,有胖有瘦,
以聲音、文字、線條,引領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看!小皮球兒、香蕉、梨,玩得多開心!
第4冊:《江南》(平裝圓角)
〈江南〉將原本枯燥單調的「東西南北」概念,生機勃勃地呈現,
插畫和念謠的搭配,更有一種「意與境諧」的融洽。
第5冊:《數青蛙》(平裝圓角翻翻書)
池塘裡,青蛙音樂會要開始嘍!
哎呀,「琵琶」不小心掉進水裡,撲通、撲通、
撲通、撲通……青蛙一隻、一隻跳下水找琵琶。
《數青蛙》幼兒翻翻書,呼應小小孩的心智發展,
動動手、數一數!
第6冊:《米米玩遊戲》(平裝圓角)
充滿巧思創意的親子互動遊戲,適合父母與老師帶著孩子,一起玩遊戲。
「你知道嗎」單元,邀請小學以上的孩子,探索更深更廣的國樂天地。
為什麼《米米聽國樂》是幼兒走進語言殿堂的最佳啟蒙書?
祕密一:音樂好聽、耐聽、朗朗上口
祕密二:祖孫對白淺顯好玩
祕密三:經典念謠韻文精練,滿足幼兒藉「聲音」探索語言的需求
祕密四:國樂器「量身打造」全新作曲,賦予傳統 嶄新生命
祕密五:文圖融合,符合幼兒認知
和英以十年為期,精心打造了26首韻文精練、全方面呈現國樂器的經典童謠,填補了傳統音樂童書這一方面的空白。視覺與聽覺巧妙融合,深深擄獲幼兒的心,被孩子們熱烈追捧。《米米聽國樂》是給這一代「失去傳統聲音」的「全球化」孩子,極其珍貴的禮物。
【策劃·對白撰文】
周逸芬
和英出版社總編輯。大學時,加入國樂社拉二胡,折服於國樂之美。十多年前,開始構思將國樂融入兒童文學中,經過十年籌劃,推出《米米聽國樂》(全六冊)。圖畫書作品有《雪英奶奶的故事》《米米系列》(十冊) 《冬冬的第一次飛行》等,曾獲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德國白烏鴉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全球插畫獎金獎、金鼎獎最佳主編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獎、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台灣兒童文學佳作、優秀童書排行榜 Top10、冰心兒童文學獎。
【作曲】
陳中申
台灣代表性的笛子演奏家與作曲家,曾獲金鼎獎最佳演奏獎、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獎、十大傑出青年、中興文藝獎、中興音樂獎等榮譽。1992年~2004年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指揮,之後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國樂系。
【樂團介紹】
台北市立國樂團
臺灣第一個專業國樂團,成立於1979年。曾前往歐美亞十餘個國家演出,除提供本土作曲家作品發表及展演空間,亦致力於國樂教育推廣工作。
【合唱團介紹】
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
成立於1989年,除給予兒童合唱專業訓練、定期演出外,亦熱心各項公益活動。
【回響】
《永遠的兒歌—米米聽國樂》童謠音樂、繪本
文/ 洪淑青 (知名作家、一開始就不孤單zoyo.tw )
在圖書館借了和英出版社的《永遠的兒歌----米米聽國樂》,對於國樂與傳統童謠的結合,我相當感興趣也十分好奇,想聽看看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沒想到,這讓四歲的女兒從此就愛上了。幼兒對喜愛的事物總以「不斷重覆」的方式接觸,女兒一發不可收拾地連續聆聽,這一聽就已過了三個月了。
下筆介紹這本書時,還真不知道該分類於童書類,或是音樂類,因為雖是一本童書,但其中所附的音樂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甚至是第20屆金曲獎的「最佳兒童音樂專輯」。
大部分孩子最早接觸的樂器是西洋樂器,反倒是對於中國的樂器比較不熟稔,幼齡的女兒熟悉吉他的聲音,卻不知道同是彈撥樂器的琵琶,其聲音和吉他很接近。這本音樂書讓zoyo腦子裡對樂器、音樂及聲音有了多元的交叉感覺,她們聽得出什麼是鴨母笛的聲音,什麼是卡腔的聲音,什麼又是嗩吶怪異的聲音,這些聲音就像是動物的聲音,非常活潑!我們沒有特別教導孩子,只是聽著聽著,她們就很自然地喜歡上這種不同於西洋音樂的樂曲。
由於聽得太密集、太深入,於是我也拉長了耳朵,想聽看看深受zoyo喜歡的音樂是什麼一回事?又為什麼她們可以記得如此深刻?
音樂故事裡有一個阿公與孫子的對話,也許是為了營造親切感,阿公就好像在榕樹下和小孫子一起討論國樂,我想像的是夏日午後祖孫對話,而音樂故事則是祖孫在聽國樂音樂會的彩排。
若仔細聽,會發現編曲相當成熟,旁白部分也間接讓孩子多了一些辨認的小技巧,當領奏排鼓時就來一首<排排坐>;當領奏像牽牛花的嗩吶時,就來一首<牽牛花>⋯⋯,類似這樣的對話與情境對應,讓zoyo找到關鍵,為她們的興趣多了一分暗示。
在童謠兒歌的部分,不管什麼年紀,我們都已經熟悉,zoyo當然也有幾首早已知道的童謠,然後額外學了好幾首,和我們大人好像多了一些可以討論的話題。
接著呢?zoyo開始模仿國樂樂器,然後永無止境地聽國樂,甚至聽出圖書館借的書與後來買的,因出版年份不同,其音樂旁白是兩種版本,接著還做彩巾跳起舞來,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充分理由紀錄下來。
這是zozo、yoyo愛聽的國樂,推薦給你。
無處不在的心靈音樂
文 / 粲然 (知名作家)
我二十出頭剛工作時,有一天,採訪一位旅居國外多年,極富盛名的藝術家。工作完昂頭喝盡茶碗裡的茶,正要收拾東西回家。老人突然說:「小姑娘,你問了我那麼多問題。我也問你一個問題好了。」
趕緊正襟危坐,豎著耳朵聽。他笑眯眯地看著我,然後問:「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腦袋裡經常聽到的是什麼歌?」
我愣了愣,問:「您是問我,經常聽什麼歌嗎?」
不是。他慢條斯理的糾正我,說,我的意思是,什麼音樂總是在你心裡不斷地倒帶、播出,倒帶、播出。
我想了想,腆著臉老老實實回答:「我能說是TVB電視劇的音樂嗎?是不是太不高級了。」
他哈哈大笑。說:「不會不會。證明這些歌是你們這個時代,這個環境的音樂。」
接著他說,我自個呆著的時候,思考、發呆、做事情,耳朵裡就是二胡嗩呐琵琶。哪怕在交響樂會裡聽著音樂,轉身出來,聽到自己腦袋裡,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所以國樂是我的音樂。
在後來的日子裡,我經常想起老人的這個問題。想起一個住在遙遠的、遠離二胡嗩呐琵琶國度的老人,發現即使在國樂誕生之地,也甚少年輕人理解和接受這樣的藝術形式。他是怎樣的心情呢?如今已不得而知了。
我也經常拿這樣的問題去問別人。「盤旋在你心裡的那首歌是什麼?」有人回答是德彪西和馬勒、有人回答是披頭士。
我發現,很多事情,「喜歡什麼音樂」蘊含在「是否認同這個表達方式「裡,牽涉到你對「某人的認同」。
三四年前,我爸爸每天都要戴著我送他的IPOD晨跑。他要求我在他的IPOD裡灌進足足的老歌。我膩煩這些老歌,總是拖著不給他換曲子。拖了一天又一天,一個月又一個月。
後來,爸爸失聰了。
對浩瀚而複雜的人生來說,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我們總認為,對生命而言音樂並不是無可或缺的。
但對生命的意義來說,傳承、表達、傾聽與理解,卻是如此珍貴。手拉著手共同聽音樂的每個當下,就是傳承、表達、傾聽與理解。
我想,這也許就是這套《米米聽國樂》足以震響童書世界,睽違多年,都被人念念不忘的原因。
它不僅延續傳統,以十年為期,精心打造了26首韻文精練、全方面呈現國樂器的經典童謠;填補了傳統音樂童書這一方面的空白。更以大師演播家與小朋友用祖孫對話的形式,凸顯了國樂傳承真正的意義。它蘊含在歲月時光之中,它蘊含在生活之內,它包裹著老邁與童稚所有共同與不同的人生理解,無論歡欣、悲傷、痛苦、歡樂,音樂都如噴湧之水,持續不斷潤澤心靈。
沒有什麼,比起和心愛的家人並肩坐著,一起傾聽和哼唱一首歌,更能讓我們洞悉音樂的意義——
音樂,就是無處不在的心靈迴響。
《米米聽國樂》是曾榮獲「金曲獎兒童音樂金獎專輯」「冰心兒童文學獎」等諸多讚譽獎項的《小球聽國樂》之新版。在原版基礎上,新版做了許多令人驚喜的改變,將視覺與聽覺完美融合。為不同的國樂器「量身打造」全新、多樣的樂曲。令人驚歎的優秀國樂作品俯拾即是,深深擄獲幼兒的心,被孩子們熱烈追捧。
從這個角度上說,《米米聽國樂》是給這一代「失去傳統聲音」的「全球化」孩子,極其珍貴的禮物。
本書榮獲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
引領幼兒進入文學、藝術,與音樂殿堂的最佳啟蒙書
全六冊 (1冊精裝圓角、108頁 + 5冊平裝圓角、共140頁)
掃QRCode聽26首經典押韻兒歌與幽默祖孫對話、欣賞貼近幼兒心智的優質圖畫
你是否還在尋尋覓覓能吸引幼兒一聽再聽、愛不釋手的音樂繪本?
請跟我們一起來聆聽,和英在華文世界的「一曲」文化創新與傳承。
第1冊:《米米聽國樂》(精裝圓角)
外公和米米祖孫倆風趣平易地一問一答,將國樂器的淵源、特點和表現方式,簡潔明瞭卻不著痕跡地吸引幼兒一再聆聽。為不同的國樂器「量身打造」全新、多樣的樂曲,從〈大頭〉獨唱、〈數字歌〉對唱,到〈蟲蟲飛〉齊唱,以極富歌聲性和表情性的旋律,重現流傳多年的兒時經典押韻念謠。本書插畫歷時六年打造而成,每一幅都是貼近幼兒心智的優質圖畫。
第2冊:《外婆橋》(平裝圓角)
久違多年的〈外婆橋〉,誰又在重新唱起?
和著孩子們唱童謠時的「啪嗒、啪嗒」拍手聲,
那枕水人家的青瓦白牆一下子重現腦海……
第3冊:《數字歌》(平裝圓角)
如果《外婆橋》呈現的是一幅傳統民俗畫,
那麼《數字歌》則是現代「童趣派」。
數字不再只是數字,有紅有綠,有胖有瘦,
以聲音、文字、線條,引領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看!小皮球兒、香蕉、梨,玩得多開心!
第4冊:《江南》(平裝圓角)
〈江南〉將原本枯燥單調的「東西南北」概念,生機勃勃地呈現,
插畫和念謠的搭配,更有一種「意與境諧」的融洽。
第5冊:《數青蛙》(平裝圓角翻翻書)
池塘裡,青蛙音樂會要開始嘍!
哎呀,「琵琶」不小心掉進水裡,撲通、撲通、
撲通、撲通……青蛙一隻、一隻跳下水找琵琶。
《數青蛙》幼兒翻翻書,呼應小小孩的心智發展,
動動手、數一數!
第6冊:《米米玩遊戲》(平裝圓角)
充滿巧思創意的親子互動遊戲,適合父母與老師帶著孩子,一起玩遊戲。
「你知道嗎」單元,邀請小學以上的孩子,探索更深更廣的國樂天地。
為什麼《米米聽國樂》是幼兒走進語言殿堂的最佳啟蒙書?
祕密一:音樂好聽、耐聽、朗朗上口
祕密二:祖孫對白淺顯好玩
祕密三:經典念謠韻文精練,滿足幼兒藉「聲音」探索語言的需求
祕密四:國樂器「量身打造」全新作曲,賦予傳統 嶄新生命
祕密五:文圖融合,符合幼兒認知
和英以十年為期,精心打造了26首韻文精練、全方面呈現國樂器的經典童謠,填補了傳統音樂童書這一方面的空白。視覺與聽覺巧妙融合,深深擄獲幼兒的心,被孩子們熱烈追捧。《米米聽國樂》是給這一代「失去傳統聲音」的「全球化」孩子,極其珍貴的禮物。
【策劃·對白撰文】
周逸芬
和英出版社總編輯。大學時,加入國樂社拉二胡,折服於國樂之美。十多年前,開始構思將國樂融入兒童文學中,經過十年籌劃,推出《米米聽國樂》(全六冊)。圖畫書作品有《雪英奶奶的故事》《米米系列》(十冊) 《冬冬的第一次飛行》等,曾獲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德國白烏鴉獎、德國法蘭克福書展全球插畫獎金獎、金鼎獎最佳主編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童書獎、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專輯獎、台灣兒童文學佳作、優秀童書排行榜 Top10、冰心兒童文學獎。
【作曲】
陳中申
台灣代表性的笛子演奏家與作曲家,曾獲金鼎獎最佳演奏獎、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獎、十大傑出青年、中興文藝獎、中興音樂獎等榮譽。1992年~2004年擔任台北市立國樂團指揮,之後任教於台南藝術大學國樂系。
【樂團介紹】
台北市立國樂團
臺灣第一個專業國樂團,成立於1979年。曾前往歐美亞十餘個國家演出,除提供本土作曲家作品發表及展演空間,亦致力於國樂教育推廣工作。
【合唱團介紹】
台北愛樂兒童合唱團
成立於1989年,除給予兒童合唱專業訓練、定期演出外,亦熱心各項公益活動。
【回響】
《永遠的兒歌—米米聽國樂》童謠音樂、繪本
文/ 洪淑青 (知名作家、一開始就不孤單zoyo.tw )
在圖書館借了和英出版社的《永遠的兒歌----米米聽國樂》,對於國樂與傳統童謠的結合,我相當感興趣也十分好奇,想聽看看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沒想到,這讓四歲的女兒從此就愛上了。幼兒對喜愛的事物總以「不斷重覆」的方式接觸,女兒一發不可收拾地連續聆聽,這一聽就已過了三個月了。
下筆介紹這本書時,還真不知道該分類於童書類,或是音樂類,因為雖是一本童書,但其中所附的音樂佔有相當大的比重,甚至是第20屆金曲獎的「最佳兒童音樂專輯」。
大部分孩子最早接觸的樂器是西洋樂器,反倒是對於中國的樂器比較不熟稔,幼齡的女兒熟悉吉他的聲音,卻不知道同是彈撥樂器的琵琶,其聲音和吉他很接近。這本音樂書讓zoyo腦子裡對樂器、音樂及聲音有了多元的交叉感覺,她們聽得出什麼是鴨母笛的聲音,什麼是卡腔的聲音,什麼又是嗩吶怪異的聲音,這些聲音就像是動物的聲音,非常活潑!我們沒有特別教導孩子,只是聽著聽著,她們就很自然地喜歡上這種不同於西洋音樂的樂曲。
由於聽得太密集、太深入,於是我也拉長了耳朵,想聽看看深受zoyo喜歡的音樂是什麼一回事?又為什麼她們可以記得如此深刻?
音樂故事裡有一個阿公與孫子的對話,也許是為了營造親切感,阿公就好像在榕樹下和小孫子一起討論國樂,我想像的是夏日午後祖孫對話,而音樂故事則是祖孫在聽國樂音樂會的彩排。
若仔細聽,會發現編曲相當成熟,旁白部分也間接讓孩子多了一些辨認的小技巧,當領奏排鼓時就來一首<排排坐>;當領奏像牽牛花的嗩吶時,就來一首<牽牛花>⋯⋯,類似這樣的對話與情境對應,讓zoyo找到關鍵,為她們的興趣多了一分暗示。
在童謠兒歌的部分,不管什麼年紀,我們都已經熟悉,zoyo當然也有幾首早已知道的童謠,然後額外學了好幾首,和我們大人好像多了一些可以討論的話題。
接著呢?zoyo開始模仿國樂樂器,然後永無止境地聽國樂,甚至聽出圖書館借的書與後來買的,因出版年份不同,其音樂旁白是兩種版本,接著還做彩巾跳起舞來,這些都讓我覺得有充分理由紀錄下來。
這是zozo、yoyo愛聽的國樂,推薦給你。
無處不在的心靈音樂
文 / 粲然 (知名作家)
我二十出頭剛工作時,有一天,採訪一位旅居國外多年,極富盛名的藝術家。工作完昂頭喝盡茶碗裡的茶,正要收拾東西回家。老人突然說:「小姑娘,你問了我那麼多問題。我也問你一個問題好了。」
趕緊正襟危坐,豎著耳朵聽。他笑眯眯地看著我,然後問:「你自己一個人呆著時,腦袋裡經常聽到的是什麼歌?」
我愣了愣,問:「您是問我,經常聽什麼歌嗎?」
不是。他慢條斯理的糾正我,說,我的意思是,什麼音樂總是在你心裡不斷地倒帶、播出,倒帶、播出。
我想了想,腆著臉老老實實回答:「我能說是TVB電視劇的音樂嗎?是不是太不高級了。」
他哈哈大笑。說:「不會不會。證明這些歌是你們這個時代,這個環境的音樂。」
接著他說,我自個呆著的時候,思考、發呆、做事情,耳朵裡就是二胡嗩呐琵琶。哪怕在交響樂會裡聽著音樂,轉身出來,聽到自己腦袋裡,還是大珠小珠落玉盤。所以國樂是我的音樂。
在後來的日子裡,我經常想起老人的這個問題。想起一個住在遙遠的、遠離二胡嗩呐琵琶國度的老人,發現即使在國樂誕生之地,也甚少年輕人理解和接受這樣的藝術形式。他是怎樣的心情呢?如今已不得而知了。
我也經常拿這樣的問題去問別人。「盤旋在你心裡的那首歌是什麼?」有人回答是德彪西和馬勒、有人回答是披頭士。
我發現,很多事情,「喜歡什麼音樂」蘊含在「是否認同這個表達方式「裡,牽涉到你對「某人的認同」。
三四年前,我爸爸每天都要戴著我送他的IPOD晨跑。他要求我在他的IPOD裡灌進足足的老歌。我膩煩這些老歌,總是拖著不給他換曲子。拖了一天又一天,一個月又一個月。
後來,爸爸失聰了。
對浩瀚而複雜的人生來說,這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我們總認為,對生命而言音樂並不是無可或缺的。
但對生命的意義來說,傳承、表達、傾聽與理解,卻是如此珍貴。手拉著手共同聽音樂的每個當下,就是傳承、表達、傾聽與理解。
我想,這也許就是這套《米米聽國樂》足以震響童書世界,睽違多年,都被人念念不忘的原因。
它不僅延續傳統,以十年為期,精心打造了26首韻文精練、全方面呈現國樂器的經典童謠;填補了傳統音樂童書這一方面的空白。更以大師演播家與小朋友用祖孫對話的形式,凸顯了國樂傳承真正的意義。它蘊含在歲月時光之中,它蘊含在生活之內,它包裹著老邁與童稚所有共同與不同的人生理解,無論歡欣、悲傷、痛苦、歡樂,音樂都如噴湧之水,持續不斷潤澤心靈。
沒有什麼,比起和心愛的家人並肩坐著,一起傾聽和哼唱一首歌,更能讓我們洞悉音樂的意義——
音樂,就是無處不在的心靈迴響。
《米米聽國樂》是曾榮獲「金曲獎兒童音樂金獎專輯」「冰心兒童文學獎」等諸多讚譽獎項的《小球聽國樂》之新版。在原版基礎上,新版做了許多令人驚喜的改變,將視覺與聽覺完美融合。為不同的國樂器「量身打造」全新、多樣的樂曲。令人驚歎的優秀國樂作品俯拾即是,深深擄獲幼兒的心,被孩子們熱烈追捧。
從這個角度上說,《米米聽國樂》是給這一代「失去傳統聲音」的「全球化」孩子,極其珍貴的禮物。
ISBN: 9789869279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