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問人生尋找幸福套書:《探索問題比尋找答案更重要》+《哲學人生問答》 | 拾書所

探問人生尋找幸福套書:《探索問題比尋找答案更重要》+《哲學人生問答》

$ 504 元 原價 504
內容簡介


《探索問題比尋找答案更重要》
我們都想問,關於人生,關於幸福,到底是什麼。我們卻都不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答案。

為了找到能啟發自己的人,必須持續觀察世界上所發生的事, 以書本為老師,自由的思考,要誠實、認真地思索各種可能性。

在學校中, 我們透過教科書學習、背誦標準答案,然後考試時寫出正確答案,就可以得到滿分。然而,不論什麼樣的學問──法律、經濟、政治等等,都以人為對象,以特定的方式思考,卻往往忽略了人類內心深處的聲音,或者只顧著思考研究的目標。

​文學與哲學的閱讀,就在這個時候派上用場,文學與哲學可以驗證其他學問的成效。透過「閱讀」,我們會遇見存在於書中的「老師」,而且除非自己主動提出重要的問題,否則對方不會提供任何答案,甚至要思考究竟有沒有「正確答案」。這就是所謂的「探索問題」。

而探索問題的動力來源,就在於理解每一個人自己的內在,還有另一個自己,因此,我們也要學會傾聽內在自己的聲音,不要忽略自己心中幽微的感受,覺得哪裡怪怪的,不太對勁,才會開始去尋找答案。這種隱約模糊的感覺存在於我們內心,難以用語言描述,試著以邏輯化的思考,加上動筆「寫作」,則會幫助我們釐清、並建立對世界的理解與視野。

這就是作者在這本書中傳達的重要理念:以書本為老師,並且隨時覺察內在的自己,以自己為基準,不斷督促自己,持續向前。

《哲學人生問答》
我們總有許多關於人生的疑問,而學校未曾教導的事,就讓我們一起問大師吧!

哲學家岸見一郎以最淺顯易懂的方式帶領讀者討論哲學生命問答。

哲學的中心命題,關於人生,目標可說是追求幸福、活出自我。但是什麼是幸福、又如何活出自我,岸見一郎藉由提問者的疑惑,提出思考,例如: 人只有「該做的事」、「想做的事」、「能做的事」三件事,其中能做的只有「能做的事」而已。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了解自己的選擇應該承擔的結果。

所謂的「普通」,不是大人擅自塑造出來的價值嗎?
他人的評價不見得是對的!有敵人、有討厭你的人,表示你活得自由自在。
覺得自己格格不入,不正是因為你很在意周遭他人的評價嗎?
讀書與否,是孩子自己的事,做父母的不應該要求、叨念。
自己切身的事,即使牽涉到家人,還是不能輕易退讓。
要能告訴自己「就算我不特別,但這樣的我就夠了」。

帶著「只有當下」的想法,認真過好每一天。
為了今天這一天,努力活在今天。

★曾獲得群像新人長編小説賞、三島由紀夫賞、伊藤整文学賞、谷崎潤一郎賞等日本文學重要獎項,日本作家高橋源一郎,在《探索問題比尋找答案更重要》談「思考」的重要性,並著重於透過「閱讀」與「書寫」來培養思考的能力。
★《被討厭的勇氣》暢銷作家、哲學家岸見一郎新作《哲學人生問答》,關於人類、生命最核心的思考,以最平實的方式闡釋,從青少年到為人父母者都應該讀的一本書。

★四十一道人生問題,含括個人、教育、人際、工作、未來以及生命的意義等面向,哲學家的回答,引領讀者思考屬於自己的答案與信念。

★即使是「常識」,也必須要有所警覺。常識是指社會上多數人認覺得「正確」的事,不過我們並不知道那是否真的「正確」。如果要考量到甚麼是「正確」的,或什麼是「常識」,就必須深入思考為什麼這是「正確」的,或是為什麼這是「常識」。

作者簡介


高橋源一郎
一九五一年生於日本廣島縣。小說家、評論家、文學家,曾任明治學院大學教授。一九八一年以《再見了,壞傢伙們》獲得第四屆群像新人長篇小說優秀作品獎,步入文壇。一九八八年以《優雅而感傷的日本棒球》獲得第一屆三島由紀夫獎、二○○二年以《日本文學興衰史》榮獲第十三屆伊藤整文學獎、二○一二年以《再見,克里斯多福.羅賓》榮獲第四十八屆谷崎潤一郎獎。作品有《為一億三千萬人設立的小說教室》、《我們的民主主義究竟是什麼?》、《請讀這些書!──在「明治學院大學國際學部 高橋源一郎講座」讀
岩波新書》等。

岸見一郎
一九五六年生於日本京都府。哲學家。京都大學文學研究所博士課程修畢(專攻西洋哲學史)。同時從事哲學與阿德勒心理學研究,並分別從哲學與心理學的角度探討幸福人生之道,獨特的觀點受到廣大支持。著有《幸福的哲學》、《柏拉圖 蘇格拉底的辯解》、《幸福之書:擺脫煩惱,如何度過生活不順遂的指南》,合著有《被討厭的勇氣》、《被討厭的勇氣 二部曲完結篇》(皆與古賀史健合著),另譯有《個人心理學講義 活著的科學》(阿德勒)、《克里底亞篇/蒂邁歐篇》(柏拉圖)等,譯作豐富。

譯者 嚴可婷
東吳大學日文系畢業,曾任職書店與出版社。譯作包括實用書、生活風格、文化藝術、遊記、散文、小說、攝影集、繪本等類型,入選誠品閱讀職人大賞。譯有《今日元氣朝食提案》、《天才的餐桌》、《無印良品的文具》、《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2:復活的開始》、《向孩子借來的地球》等。

蔡易伶
政大英語系、輔大譯研所畢,日本同志社大學留學生別科進修。曾任出版社編輯,現為專職譯者,定居京都。譯有《京町家:京都町家的美感、設計與職人精神》、《吃飯睡覺、工作閱讀,都是修禪》、《奉納百景》等書。

內容目錄


《哲學人生問答》

第一部 活得良善
不只「活著」,要「活得良善」
「成功」不等於「幸福」
幸福關乎質,成功關乎量
幸福獨一無二,成功一般而普遍
怎麼做才能獲得幸福?
1不要在意別人怎麼想
2活出自己的人生
3接受原原本本的自己
要有拿出結果的勇氣
所有的煩惱都和人際關係有關
幸福只能從人際關係中獲得
覺得「自己毫無價值」時的運作機制
把短處轉換成長處
1「注意力不集中」=「可以一心多用」
2「沒定性」=「有決斷力」
3「陰鬱」=「體貼」

第二部 自立的三要件
可以自己決定必須自己決定的事
不能靠他人的力量站起來
自己的價值可以自己決定
有敵人表示你活得自由自在
他人的評價不見得是對的
脫離自我中心
雖是共同體的一員,卻非中心
導引之星

ISBN: 471330243097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