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 | 拾書所

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

$ 316 元 原價 316
內容簡介


漢文與東亞世界:從東亞視角重新認識漢字文化圈

內容簡介
  ‧為什麼說不同語言的人,在古代可以用同樣的文言文筆談?
  ‧日本人、韓國人都能直接用自己的語言,唸出《論語》的內容?
  ‧「訓讀」到底是什麼?
  ‧中國翻譯佛經竟影響了日本跟朝鮮半島的世界觀?
  ‧越南文原來受到中文影響這麼深?
  ‧元朝的文體竟然在日本可以找到對應?
  ‧契丹人原來也會寫漢詩?
  
  就算同樣用漢字,不代表我們都一樣!

  跳脫中國中心論與漢字文化圈的「同文」迷思,
  重新以全東亞格局,
  一窺你所不知道的漢字漢文故事

  ◤精通多國語言,作者自著自譯|中文版全新增補內容◢

  漢字,起源於上古中國,傳播則遍及東亞,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以及周邊歷朝歷代的各民族,皆深受其影響。時至今日,除了中文世界外,日本也依舊使用漢字,所以懂中文的人,無論是去日本旅行或是看到日文標示,經常倍感親切。亦曾有日本學者將東亞視為「漢字文化圈」,認為漢字與漢文曾經是東亞的書面通用語(lingua franca),不同語言、文化的人們,都能透過漢字來「筆談」交流。

  然而,即便漢字是全東亞共同享有的符號系統,具體的使用情況卻大不相同,小至單一漢字的讀音、大至語法語序,最終導致口頭上說的與書面紙筆寫下的,其實有不少落差及相異。表面上起來,寫的同樣都是漢字,但在背後,這些差異卻竟逐漸催生出各地對於漢字的不同利用方式,甚至有的以漢字為基礎,創造出屬於自身的符號系統,最終也形塑各種不同的語言觀、民族觀、世界觀。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關鍵,莫過於「訓讀」(kundoku)。所謂訓讀,是指古代中國近鄰的異民族,因為語言不同,所以在閱讀文言文的時候便發展出一種特殊的解讀方式,其會在文字旁邊加註符號,用以標明調動文字的順序,方便理解。這種方法至今在日本仍於國民教育中延續著,而韓國、越南等國在歷史上,也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現象。

  這種顛倒語序、便於理解的方法,最早可上溯至古代漢譯佛典的過程,是古代東亞不同文化接觸、交流的印記。但是這套方法對於中文母語使用者來說,卻相當陌生;從傳統中國中心的價值觀來看,這套方法也屬於非正規的變體漢文。而且,隨著東亞的現代化,除了日本之外,各地也幾乎忘卻這個歷史交流的過程。然而,非正規、變體,也同時意味著豐富的可能性,能開拓我們的認知與想像。《漢文與東亞世界》便是從這樣的角度切入,透過考察日本、朝鮮半島、越南,以及歷史上契丹、回鶻等不同使用漢字、漢文的情況,來探討東亞各國不同的語言觀、價值觀、國家觀以及世界觀。

  本書原為二○一○年日本岩波書店所出版的《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作者金文京教授精通日、中、韓等語言,此書亦由作者本人翻譯,並針對中文世界讀者加以解釋,更補充了近年最新研究成果以及與臺灣相關的部分,幾乎已是一本全新著作。作者綜合文學及史料解讀,重寫漢字與漢文的身世脈絡,是此一主題新穎全面且深入淺出的難得著作。

  這本書除了能打開讀者眼界之外,也能讓我們反思自身認知,破除刻板印象:即使同樣都使用漢字,但並不表示漢字就將整個東亞世界給同質化了,反而,是在看似相同的表象之下,潛藏著許多我們過往並不清楚理解的獨特性與差異。透過考察歷史上漢字漢文如何被使用的另一條身世脈絡,我們才更可能鑑往知來,思索未來應該走往何處。

得獎紀錄

  ★☆角川財團學藝賞(第九回,2011年)得獎作☆★

各界專業推薦(依照首字筆畫排列)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朱秋而(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陳培豐(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陳茻(與點堂創辦人)
  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謝金魚(歷史作家)
  
各界好評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書所討論的漢文訓讀,立下此研究的新典範。」

  朱秋而(臺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教授):
  「金文京教授是東亞比較研究第一人,本書深入淺出,論點鞭辟入裏。」
  
  徐興慶(中國文化大學前校長/東吳大學端木愷校長講座教授):
  「本書收集大量文本資料,精闢梳理東亞漢字文化圈的訓讀問題,有助於讀者對近代東亞的語言文化之理解。」

  陳茻(與點堂創辦人):
  「當中國不再是東亞文化圈的唯一光源,一切又將被如何看待?本書所論及的,或許是這個世代的東亞文化圈,最迫切需要知道的事。」

  廖肇亨(中研院文哲所研究員):
  「金文京教授精通中、英、日、韓文各種語言,與臺灣學界淵源深厚,是東亞文化交流此一領域最重要的領軍人物。」

  謝金魚(歷史作家):
  「同文必然同種嗎?終於有一本書打破了漢字文化圈的迷思!」






作者簡介


作、譯者簡介

金文京

  一九五二年生於日本東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京都大學大學院中國語學文學專業博士課程畢業。曾任慶應義塾大學副教授、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專攻中國文學。特別擅長全角度研究小說與戲劇以及說唱文學,在各自產生的社會背景下探索其相互關係。

  主要專著有《花關索傳研究》(合著,汲古書院)、《中國小說選》(角川書店)、《教養中國語》(大修館書店)、《三國志演義的世界》(東方書店)、《三國志的世界》(講談社;臺灣由臺灣商務翻譯出版)等。





內容目錄


目錄
中文版自序

第一章 漢字、漢文在東亞
一、在日本車站買車票
二、東亞漢字文化圈的特徵
三、漢字的讀音──音讀和訓讀
四、漢文的讀法──訓讀
五、筆談──世界上罕見的溝通方式

第二章 日本的漢文訓讀
一、日本訓讀的方法
二、漢字的訓讀(kun-yomi)
三、漢文訓讀和佛經漢譯
四、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五、訓讀的演變

第三章 東亞的訓讀
一、朝鮮半島的訓讀
二、朝鮮半島訓讀的語言觀及世界觀
三、其他鄰近民族的訓讀現象
四、中國的訓讀現象

第四章 書寫漢文──東亞漢文的多種文體
一、東亞的漢文、漢詩
二、東亞各國語言的詩
三、東亞的變體漢文





ISBN: 978626705230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