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解讀素書:一位深藏不露奇人,一本治國興邦奇書
中國古今第一權謀術
■讀千年謀略之奇書
■學治人處事之兵法
■熟讀可為帝王之師
五千年的謀略史,充滿智慧的歷史長廊中,那些卓有成效的謀略家,像拐角處最醒目的雕塑,各自無聲地講述一段驚天動地的故事,黃石公就是極其引人注目的一位。
素書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個字,說明了一個想要成就大業的人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修身方法、處世之道、用人原則、治國經驗。
《黃石公素書》又稱《素書》,是部謀略之書,相傳為黃石公所撰。張良淪落至下邳橋下,從黃石公處獲贈,使其由一介凡生,成為一個精通治國方略、進退方圓、深謀遠慮、批亢擣虛的兵家大師之不傳之祕,就是這本《素書》。
此書授予張良時,黃石公言:「讀此書者可為帝王師」,現代雖已無帝王,但身處民主社會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帝王,素書字數雖少,但字字珠璣,內容融儒、道、兵、術、勢諸家之精,既有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有為人處世的小智慧,讀此書,我們或許成不了運籌帷幄、帝王般的偉大人物,但我們至少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獲得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圖說雙色版
中國古今第一權謀術
■讀千年謀略之奇書
■學治人處事之兵法
■熟讀可為帝王之師
五千年的謀略史,充滿智慧的歷史長廊中,那些卓有成效的謀略家,像拐角處最醒目的雕塑,各自無聲地講述一段驚天動地的故事,黃石公就是極其引人注目的一位。
素書僅有六章、一百三十句,用一千三百六十個字,說明了一個想要成就大業的人必須具備的基礎條件、修身方法、處世之道、用人原則、治國經驗。
《黃石公素書》又稱《素書》,是部謀略之書,相傳為黃石公所撰。張良淪落至下邳橋下,從黃石公處獲贈,使其由一介凡生,成為一個精通治國方略、進退方圓、深謀遠慮、批亢擣虛的兵家大師之不傳之祕,就是這本《素書》。
此書授予張良時,黃石公言:「讀此書者可為帝王師」,現代雖已無帝王,但身處民主社會的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的帝王,素書字數雖少,但字字珠璣,內容融儒、道、兵、術、勢諸家之精,既有治國安邦的大謀略,也有為人處世的小智慧,讀此書,我們或許成不了運籌帷幄、帝王般的偉大人物,但我們至少能掌握自己的人生,獲得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圖說雙色版
作者簡介
何清遠教授
一九七六年生,榮獲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曾榮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優等獎、第十屆中興文藝獎、第八屆優秀教師獎座。曾任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轉任中研院擔任語文研究專員。著有:《帝王管理哲學》、《現代人的歷史新論》、《人生智慧》等書。
黃石公,約西元前292年~西元前195年,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黃石公是秦末漢初的五大隱士之一。《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於下邳橋上遇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素書》,張良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劉邦奪得天下。
一九七六年生,榮獲國家文學博士學位。曾榮獲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優等獎、第十屆中興文藝獎、第八屆優秀教師獎座。曾任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退休後轉任中研院擔任語文研究專員。著有:《帝王管理哲學》、《現代人的歷史新論》、《人生智慧》等書。
黃石公,約西元前292年~西元前195年,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黃石公是秦末漢初的五大隱士之一。《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於下邳橋上遇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素書》,張良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劉邦奪得天下。
內容目錄
序言/13
壹
原始章:道不可以無始
1. 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 22
2. 遵循天道,萬物可知 / 26
3. 順應自然,各得其所 / 30
4. 宅心仁厚,天下歸一 / 34
5. 適宜變通,剛柔並濟 / 38
6. 遵禮重道,人倫有序 / 40
7. 德才兼備,為人之本 / 44
8. 治亂興衰,關乎君子 / 46
9. 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 48
10. 知進識退,見好就收 / 50
11.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 54
12. 時至而行,位極人臣 / 58
13. 把握時機,建立偉業 / 60
14.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62
15. 德高望重,名垂千古 / 64
貳
正道章:道不可以非正
1. 以德服人,眾望所歸 / 68
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70
3. 賞罰分明,以得人心 / 74
4. 以史為鑑,通曉時務 / 76
5. 明察秋毫,得人之心 / 80
6.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 82
7. 釋人之嫌,從容應對 / 84
8. 信守承諾,不失於人 / 86
9. 廉潔公正,重義輕利 / 88
10. 盡忠職守,量力而行 / 90
11. 情勢相逼,義無反顧 / 94
12. 犯難涉嫌,委曲求全 / 96
13. 大公無私,不貪私利 / 98
參
求人之志章:志不可以妄求
1. 清心淡泊,不為所累 / 102
2. 抑非損惡,所以禳過 / 106
3. 貶酒闕色,所以無污 / 108
4. 於跡無嫌,於心無疑 / 110
5.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 / 112
6.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 114
7.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 / 118
8. 深謀遠慮,所以不窮 / 120
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122
10.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 / 126
11. 識人善用,各盡其才 / 128
12.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 132
13. 以史為鏡,必無惑亂 / 136
14. 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 138
15. 因應變化,得情制人 / 140
16. 謹言慎行,明哲保身 / 144
17. 不屈不撓,鍥而不舍 / 148
肆
本德宗道章:本宗不可以離道德
1. 集思廣益,借梯登高 / 152
2. 忍辱負重,以成大業 / 156
3. 立身之本,修德為先 / 160
4. 樂善好施,以誠待人 / 162
5. 洞明真相,人情練達 / 164
6.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 166
7. 勞而有度,逸而有時 / 170
8. 短視苟得,必無長久 / 172
9. 貪心不足,以身徇物 / 176
10. 恃才自傲,孤家寡人 / 180
11. 上下相疑,危亡之患 / 184
12.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 186
伍
遵義章:遵而行之者,義也
1. 智者自省,愚者自得 / 190
2. 玩物喪志,當局者迷 / 192
3. 君子慎言,禍從口出 / 194
4. 出爾反爾,自取其辱 / 198
5. 不怒而威,君主之尊 / 200
6. 寬厚待人,禮敬有加 / 202
7. 親小遠賢,自取滅亡 / 204
8. 沉迷美色,誤國廢事 / 208
9. 恃強者侵,名虛者耗 / 212
10. 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 216
11. 措置失宜,群情隔息 / 220
12. 薄施厚望,有失天理 / 224
13. 用人不當,岌岌可危 / 228
14.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 230
15. 私授權勢,擾亂綱紀 / 232
16. 任用不仁,國將不國 / 234
17. 機若不密,其禍先發 / 238
18. 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 242
19. 說客當政,天下大亂 / 244
20. 用而信之,立事成功 / 246
21. 牧人以德,得民之心 / 250
22. 賞罰不明,叛亂必生 / 254
23. 喜讒仇諫,亡之不遠 / 258
陸
安禮章:言安而履之,之謂禮
1. 福在積善,禍在積惡 / 262
2.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 264
3. 輕上生罪,侮下無親 / 266
4. 近臣不重,遠臣輕之 / 268
5.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 270
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74
7. 擇木而棲,擇主而事 / 276
8. 謙虛受益,自滿招損 / 278
9. 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 280
10. 民生凋敝,國家衰亡 / 282
11.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284
12. 防微杜漸,以防不測 / 286
13. 居安思危,樂不忘憂 / 288
14. 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 292
15.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294
16. 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 296
17. 同美相妒,同貴相害 / 300
18. 同聲相應,相互扶持 / 302
19. 同藝相窺,同巧相勝 / 306
20. 以身作則,取信於人 / 308
21. 因勢利導,順水推舟 / 312
附錄一 《素書》原文 / 314
附錄二 《素書序》(宋)張商英 天覺序 / 317
壹
原始章:道不可以無始
1. 身兼五德,立身成名 / 22
2. 遵循天道,萬物可知 / 26
3. 順應自然,各得其所 / 30
4. 宅心仁厚,天下歸一 / 34
5. 適宜變通,剛柔並濟 / 38
6. 遵禮重道,人倫有序 / 40
7. 德才兼備,為人之本 / 44
8. 治亂興衰,關乎君子 / 46
9. 審時度勢,運籌帷幄 / 48
10. 知進識退,見好就收 / 50
11. 韜光養晦,伺機而動 / 54
12. 時至而行,位極人臣 / 58
13. 把握時機,建立偉業 / 60
14.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62
15. 德高望重,名垂千古 / 64
貳
正道章:道不可以非正
1. 以德服人,眾望所歸 / 68
2.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70
3. 賞罰分明,以得人心 / 74
4. 以史為鑑,通曉時務 / 76
5. 明察秋毫,得人之心 / 80
6. 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 82
7. 釋人之嫌,從容應對 / 84
8. 信守承諾,不失於人 / 86
9. 廉潔公正,重義輕利 / 88
10. 盡忠職守,量力而行 / 90
11. 情勢相逼,義無反顧 / 94
12. 犯難涉嫌,委曲求全 / 96
13. 大公無私,不貪私利 / 98
參
求人之志章:志不可以妄求
1. 清心淡泊,不為所累 / 102
2. 抑非損惡,所以禳過 / 106
3. 貶酒闕色,所以無污 / 108
4. 於跡無嫌,於心無疑 / 110
5. 博學切問,所以廣知 / 112
6.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 / 114
7. 恭儉謙約,所以自守 / 118
8. 深謀遠慮,所以不窮 / 120
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122
10. 近恕篤行,所以接人 / 126
11. 識人善用,各盡其才 / 128
12.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 132
13. 以史為鏡,必無惑亂 / 136
14. 先揆後度,所以應卒 / 138
15. 因應變化,得情制人 / 140
16. 謹言慎行,明哲保身 / 144
17. 不屈不撓,鍥而不舍 / 148
肆
本德宗道章:本宗不可以離道德
1. 集思廣益,借梯登高 / 152
2. 忍辱負重,以成大業 / 156
3. 立身之本,修德為先 / 160
4. 樂善好施,以誠待人 / 162
5. 洞明真相,人情練達 / 164
6. 有求皆苦,無求乃樂 / 166
7. 勞而有度,逸而有時 / 170
8. 短視苟得,必無長久 / 172
9. 貪心不足,以身徇物 / 176
10. 恃才自傲,孤家寡人 / 180
11. 上下相疑,危亡之患 / 184
12. 私心勝者,可以滅公 / 186
伍
遵義章:遵而行之者,義也
1. 智者自省,愚者自得 / 190
2. 玩物喪志,當局者迷 / 192
3. 君子慎言,禍從口出 / 194
4. 出爾反爾,自取其辱 / 198
5. 不怒而威,君主之尊 / 200
6. 寬厚待人,禮敬有加 / 202
7. 親小遠賢,自取滅亡 / 204
8. 沉迷美色,誤國廢事 / 208
9. 恃強者侵,名虛者耗 / 212
10. 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 216
11. 措置失宜,群情隔息 / 220
12. 薄施厚望,有失天理 / 224
13. 用人不當,岌岌可危 / 228
14.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 / 230
15. 私授權勢,擾亂綱紀 / 232
16. 任用不仁,國將不國 / 234
17. 機若不密,其禍先發 / 238
18. 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 242
19. 說客當政,天下大亂 / 244
20. 用而信之,立事成功 / 246
21. 牧人以德,得民之心 / 250
22. 賞罰不明,叛亂必生 / 254
23. 喜讒仇諫,亡之不遠 / 258
陸
安禮章:言安而履之,之謂禮
1. 福在積善,禍在積惡 / 262
2. 安在得人,危在失士 / 264
3. 輕上生罪,侮下無親 / 266
4. 近臣不重,遠臣輕之 / 268
5. 人以群分,物以類聚 / 270
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274
7. 擇木而棲,擇主而事 / 276
8. 謙虛受益,自滿招損 / 278
9. 因小失大,得不償失 / 280
10. 民生凋敝,國家衰亡 / 282
11.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 284
12. 防微杜漸,以防不測 / 286
13. 居安思危,樂不忘憂 / 288
14. 有道則吉,無道則凶 / 292
15.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 294
16. 志趣相投,情投意合 / 296
17. 同美相妒,同貴相害 / 300
18. 同聲相應,相互扶持 / 302
19. 同藝相窺,同巧相勝 / 306
20. 以身作則,取信於人 / 308
21. 因勢利導,順水推舟 / 312
附錄一 《素書》原文 / 314
附錄二 《素書序》(宋)張商英 天覺序 / 317
ISBN: 978626960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