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修行大手印者必讀寶鑑!
內文包含(藏、中、英)
大手印,過去那若巴、梅迪日乃至瑪爾 巴、密勒日巴祖師主要以口耳相傳,所寫口 訣文字不多,塔波拉傑在涅色瓦龍地方修持 三年,得到大印實相究竟之證量,為瑜珈士 曲永等些許弟子說法,而成為利他遍覆之大 印法主,自此之後,藏地所修之新舊譯密法 中,著名的「心性教授」很可能就是從此時 開始。此乃根據《口訣藏》之記載。
總之,大印俱生契合,是總集顯密典籍精華訣竅,是過去成就祖師們的足跡,一切 噶舉傳承,尤其是塔波噶舉之甚深法,乃至 尊岡波巴大師所貢獻之大印實修易行之法。
直貢噶舉法王推薦
內文包含(藏、中、英)
大手印,過去那若巴、梅迪日乃至瑪爾 巴、密勒日巴祖師主要以口耳相傳,所寫口 訣文字不多,塔波拉傑在涅色瓦龍地方修持 三年,得到大印實相究竟之證量,為瑜珈士 曲永等些許弟子說法,而成為利他遍覆之大 印法主,自此之後,藏地所修之新舊譯密法 中,著名的「心性教授」很可能就是從此時 開始。此乃根據《口訣藏》之記載。
總之,大印俱生契合,是總集顯密典籍精華訣竅,是過去成就祖師們的足跡,一切 噶舉傳承,尤其是塔波噶舉之甚深法,乃至 尊岡波巴大師所貢獻之大印實修易行之法。
直貢噶舉法王推薦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劉哲安
漢族,公元 1974 年生於台灣台北市。年輕時為了尋 求人生意義的答案而關注佛法,之後瞭解到密法的廣大深邃 而對佛法生起信心。某次一位西藏大師來台利益眾生,因為 翻譯的拙劣,使得佛法內容不能被瞭解,因而心生失望和忿怒, 從此下定決心「以後只可以靠自己聽法,不可以靠翻譯來求 法」。是以從 1997 年開始學藏語,1999 年起一年時間到拉薩 和直貢提寺學習佛法和藏語,之後回到台灣,兩年期間擔任 翻譯和藏語老師。又於 2003 年前往拉薩和直貢提寺求法和修 行,於 2009 年從西藏下來。
現在劉哲安常在北京,從公元 2013 年起,在北京市成立了一 個叫做 "GaKaWa 藏語文中心 " 的藏語學習地點,每年來學習 藏語文的學生數將近一百人,目前中心有拼音、口語、文法、 翻譯完整四個班級,這些班級的教材也確定從 2017 年起陸續 出版發行,如此對於藏語文有興趣的廣大漢族弟子,一定具 有很大幫助。
劉哲安
漢族,公元 1974 年生於台灣台北市。年輕時為了尋 求人生意義的答案而關注佛法,之後瞭解到密法的廣大深邃 而對佛法生起信心。某次一位西藏大師來台利益眾生,因為 翻譯的拙劣,使得佛法內容不能被瞭解,因而心生失望和忿怒, 從此下定決心「以後只可以靠自己聽法,不可以靠翻譯來求 法」。是以從 1997 年開始學藏語,1999 年起一年時間到拉薩 和直貢提寺學習佛法和藏語,之後回到台灣,兩年期間擔任 翻譯和藏語老師。又於 2003 年前往拉薩和直貢提寺求法和修 行,於 2009 年從西藏下來。
現在劉哲安常在北京,從公元 2013 年起,在北京市成立了一 個叫做 "GaKaWa 藏語文中心 " 的藏語學習地點,每年來學習 藏語文的學生數將近一百人,目前中心有拼音、口語、文法、 翻譯完整四個班級,這些班級的教材也確定從 2017 年起陸續 出版發行,如此對於藏語文有興趣的廣大漢族弟子,一定具 有很大幫助。
內容目錄
一、前行四加行......................2
1.厭捨輪迴.......................6
2.上師瑜伽.......................8
3.百字明修誦....................16
4.曼達..........................18
二、正行二介紹.....................24
1.介紹本性......................26
1-1. 止.....................26
1-1-1. 有所依之止...........26
1-1-2. 無所依之止...........30
1-1-2-1. 緊.................30
1-1-2-2. 鬆.................32
1-2. 觀.....................34
2.介紹境相......................44
2-1. 介紹念頭為法身.........44
2-2. 介紹境相為法身........ 56
三、結行守護覺受之法............. 64
1.厭捨輪迴.......................6
2.上師瑜伽.......................8
3.百字明修誦....................16
4.曼達..........................18
二、正行二介紹.....................24
1.介紹本性......................26
1-1. 止.....................26
1-1-1. 有所依之止...........26
1-1-2. 無所依之止...........30
1-1-2-1. 緊.................30
1-1-2-2. 鬆.................32
1-2. 觀.....................34
2.介紹境相......................44
2-1. 介紹念頭為法身.........44
2-2. 介紹境相為法身........ 56
三、結行守護覺受之法............. 64
ISBN: 978957903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