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大乘起信論》為一本能夠引起眾生「信仰大乘」的重要典籍,尤其經法藏大師以《義記》及《別記》二書,加以深入發揮闡述,益見大乘正知正見之發露。
◎藍傳盛醫師再援引法藏大師二書對《大乘起信論》做現代研究與詮釋,能引導現代初學進入大乘佛法。
《大乘起信論》對漢傳佛教影響巨大,
主要闡述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
對中國八大宗之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禪宗等影響至為深遠,
同時也提出與唯識宗不同的心識看法及熏習見解,
另外,也體現了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的宗旨。
《大乘起信論》歷代註疏甚多,其中
唐朝法藏法師又稱賢首國師、華嚴三祖,
其所著《起信論義記》與其餘二書被合稱為《起信論三疏》,
為研究《大乘起信論》必讀必修。
今藍傳盛醫師將其研究心得,
以白話曉暢的語言,對重點提綱挈領,
對您進入《大乘起信論》與大乘佛教頗有助益。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174.pdf
◎藍傳盛醫師再援引法藏大師二書對《大乘起信論》做現代研究與詮釋,能引導現代初學進入大乘佛法。
《大乘起信論》對漢傳佛教影響巨大,
主要闡述大乘佛教生起正信的理論,
對中國八大宗之華嚴宗、天台宗、三論宗、禪宗等影響至為深遠,
同時也提出與唯識宗不同的心識看法及熏習見解,
另外,也體現了部分宗派所推崇的「即身成就」「見性成佛」的宗旨。
《大乘起信論》歷代註疏甚多,其中
唐朝法藏法師又稱賢首國師、華嚴三祖,
其所著《起信論義記》與其餘二書被合稱為《起信論三疏》,
為研究《大乘起信論》必讀必修。
今藍傳盛醫師將其研究心得,
以白話曉暢的語言,對重點提綱挈領,
對您進入《大乘起信論》與大乘佛教頗有助益。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7151174.pdf
作者簡介
藍傳盛,一九五四年生,台灣高雄市人。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高雄醫學院內科學講師。
現任藍傳盛診所院長、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全球校友總會輔導理事長。
曾任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監事、台灣家庭醫學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公餘之暇,獵涉佛學凡二十年,對佛學研究興趣盎然,每每佛書一卷在手,終日啃讀。對佛教各宗均有獵涉,本書即對法藏大師所撰「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別記」二書作深入研究及探討。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高雄醫學院內科學講師。
現任藍傳盛診所院長、高雄市政府市政顧問、中華民國高雄醫學大學全球校友總會輔導理事長。
曾任高雄縣醫師公會理事長、高雄市高醫校友醫師協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監事、台灣家庭醫學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公餘之暇,獵涉佛學凡二十年,對佛學研究興趣盎然,每每佛書一卷在手,終日啃讀。對佛教各宗均有獵涉,本書即對法藏大師所撰「大乘起信論義記及別記」二書作深入研究及探討。
內容目錄
序言
第一部分 大乘起信論義記
第一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
第一節、法藏序文
第二節、開十門
1.初教起因者
一、依何智者
二、示何法者
三、云何示者
四、以何顯者
五、依何本者
六、藉何力者
七、為何義者
八、以何緣者
九、由何起者
十、幾何益者
2.明藏攝分齊者
3.顯教分齊者
4.教所披機
5.能詮教體者
一、隨相門
二、唯識門者
三、歸性門者
6.所以詮宗趣者
7.釋論題目者
一、境大性
二、行大性
三、智大性
四、精進大性
五、方便善巧大性
六、證得大性
七、果大性
8.造論時節者
9.翻譯年代者
第二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
第一節、開十門
10.隨文解釋者
10.1.三歸頌之佛寶
一、明諸論有無
二、歸敬之意
三、能歸異相
四、顯所敬勝相
五、釋文
1、歸指趣向義
2、歸是敬順義
10.2.三歸頌之法寶、僧寶
10.3.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
第二節、說有五分
(一)初說因緣分
(二)次說立義分
(三)解釋分
(1)一心法有二種門
(2)真如門
1.如實空
2.如實不空
第三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
第一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第二節、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1.以本從末
2.攝末同本
3.本末平等
第三節、覺與不覺
(1)覺
(2)本覺
(3)始覺
(一)生相
(二)住相
(三)異相
(四)滅相
(4)不覺
(5)本覺
第四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四:顯示正義
第一節、不覺三種相
第二節、境界緣復生六種相
第三節、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第四節、覺與不覺的同相、異相
第五節、心、意、意識
(1)心意意識
(2)意有五種名
第六節、無明
第七節、染心
第八節、生滅相
(1)生滅相有粗細二相
(2)心相滅,非心智滅
第五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五研究
第一節、四種法熏習
(一)染法熏習
1.妄境界熏習
2.妄心熏習
3.無明熏習
(二)淨法熏習
1.妄心熏習
2.真如熏習
第二節、真如自體相及真如用
(一)真如自體相
(二)真如用
第三節、隨順入真如門
第六章、大乘起信論義記研究
第一節、對治邪執
(1)我見有二種
(2)人我見有五種
(3)法我見
(4)一切法從本以來畢竟不可說相
第二節、分別發趣道相
(1)發心有三種
A.信成就發心
1.四種修行方便
a.行根本方便
b.能止方便
c.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d.大願平等方便
B.解行發心
C.證發心者
(2)一切種智
(3)為何世間多不能見諸佛有自然業
第七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七
第一節、修行信心分
(一)四種修行信心
(二)修行有五門
1.施門
2.戒門
3.忍門
4.進門
5.止觀門
(三)如何修行止観
(1)一行三味
(2)廣辨魔事
(3)真如三味
(4)十種利益
(四)止觀俱行
(五)專念西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第二節、勸修行利益分
第二部分 大乘起信論別記
一、釋題目 332
(一)辨名有四 333
(二)明體性有二:無分別智及真如為體
(三)業用有二
(1)心境門中
(2)體用門中
二、頌中敬意
三、佛寶中義
四、法寶中藏義
五、用大唯善義
六、覺不覺義
(一)開義:
(1)本覺有三義
(2)不覺亦三義
(二)由起者
(三)諸義相由(和合)
七、隨染二相義
(一)此二相各受染
(二)此二相俱隨自染而起
(三)二相俱隨他染
八、釋本覺義
(一)覺察義
(二)覺照義
九、本有修生義
十、生滅因緣中七科義
十一、生滅中一科義
十二、染法熏中四科義
十三、淨法熏中七科義
十四、略科文
十五、分別發趣中四種發心義
十六、科釋正行義
十七、色心不二中一義
十八、釋賴耶識有惑義
十九、如來藏中恒沙功德義
(一)建立者。曲有四義
1、依真如上義
2、對染義
3、為因義
4、依持義
(二)顯義分齊門
(三)以因屬果
二十、生滅、不生滅和合成梨耶義
(一)分相門
(二)融攝門
二十一、九相義
(一)釋名者。有業相、能見相、能現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二)言體性者
1、當相出體
2、窮源辨體性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識分別者
(五)約惑者
(六)滅位者
(七)配攝者
二十二、真如二義
二十三、智淨不思議相義
(一)釋名者
(二)出體者
(三)約體用分別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二利分別者
(六)三身分別者
(七)四智分別者
(八)二智分別者
(九)本末者
(十)因緣所起分別者
二十四、覺體相中四鏡義
(一)釋名
(二)出體者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因果分別者
(六)相對分別者
(七)對智淨等分別者。本覺隨染有智淨及不思議業
(八)以約三佛性分別者
(九)約喻分別者
(十)約體相用三大分別者
二十五、始本相依文
二十六、染法熏習中無明妄心各有二義
(一)無明細者
(二)無明粗者
(三)染心粗細各二義。准無明取之
(四)妄境界
二十七、淨分緣起中有四句義
二十八、生滅門中真妄緣起義
(一)真如四義者
(二)無明四義者
一、約分相門
二、本末不二門
二十九、法身義
(一)初釋名者
(二)體性者
1.依佛地論
2.或唯約智
3.亦智亦境
4.境智雙泯
5.此上智境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
6.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並五說,逍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也
7.通攝五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勸修利益分)及悲願等諸行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
8.通收報化色身相好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
9.通攝一切三世間故
10.總攝前九為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
(三)生因者
(四)業用者
三十、真妄心境四句義
(一)約「情有」心境。情有「遍計所執」去執有無。情有即是妄心,所對的境當然是妄有無
(二)約「法有」心境。法有即依法之「法性」看有無。法有即是真如心,所對的境當然是真如境
(三)以「情就法」說。雖以情執之心觀境,但其所觀境是「理無」
(四)以「法就情」說。雖境是「理無」,但卻情執為「理無」
三十一、二諦無礙義
(一)約喻者
(1)兔亦二義。兔表眾生生死
(2)巾亦二義。巾表真如如來藏
一、非異者有四句: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
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
(二)就法說者
三十二、諦義
(一)開合者
(1)開者
(2)合者
(二)理事相即不相即
三十三、染淨義
(一)不善法雖違真,也不見得全是幻不善
(二)又三細六粗,應作四句
(三)又約三細六粗相配者
(四)又交絡作四句
三十四、如來藏
三十五、四謗章
(一)增益謗
(二)損減謗
(三)相違謗
(四)戲論謗
第三部分 問題研究
一、大乘起信論的真偽
(一)作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二)譯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三)印順大師的觀點
二、真如緣起的三大難
(一)真妄別體之難
(二)真前妄後之難
(三)悟後卻迷之難
三、無明厚薄有無論
四、大乘起信論的地位及其影響
(一)大乘起信論的地位
(二)大乘起信論對中國佛教各宗的影響
(1)對天台宗的影響
(2)對華嚴宗的影響
(3)對禪宗的影響
(4)與唯識宗略有不同
(5)與淨土宗之關係
五、大乘起信論的註疏
(一)印度
(二)中國
(
第一部分 大乘起信論義記
第一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一
第一節、法藏序文
第二節、開十門
1.初教起因者
一、依何智者
二、示何法者
三、云何示者
四、以何顯者
五、依何本者
六、藉何力者
七、為何義者
八、以何緣者
九、由何起者
十、幾何益者
2.明藏攝分齊者
3.顯教分齊者
4.教所披機
5.能詮教體者
一、隨相門
二、唯識門者
三、歸性門者
6.所以詮宗趣者
7.釋論題目者
一、境大性
二、行大性
三、智大性
四、精進大性
五、方便善巧大性
六、證得大性
七、果大性
8.造論時節者
9.翻譯年代者
第二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二
第一節、開十門
10.隨文解釋者
10.1.三歸頌之佛寶
一、明諸論有無
二、歸敬之意
三、能歸異相
四、顯所敬勝相
五、釋文
1、歸指趣向義
2、歸是敬順義
10.2.三歸頌之法寶、僧寶
10.3.令眾生除疑捨邪執,起大乘正信
第二節、說有五分
(一)初說因緣分
(二)次說立義分
(三)解釋分
(1)一心法有二種門
(2)真如門
1.如實空
2.如實不空
第三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三
第一節、心生滅者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
第二節、不生滅與生滅和合
1.以本從末
2.攝末同本
3.本末平等
第三節、覺與不覺
(1)覺
(2)本覺
(3)始覺
(一)生相
(二)住相
(三)異相
(四)滅相
(4)不覺
(5)本覺
第四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四:顯示正義
第一節、不覺三種相
第二節、境界緣復生六種相
第三節、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第四節、覺與不覺的同相、異相
第五節、心、意、意識
(1)心意意識
(2)意有五種名
第六節、無明
第七節、染心
第八節、生滅相
(1)生滅相有粗細二相
(2)心相滅,非心智滅
第五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五研究
第一節、四種法熏習
(一)染法熏習
1.妄境界熏習
2.妄心熏習
3.無明熏習
(二)淨法熏習
1.妄心熏習
2.真如熏習
第二節、真如自體相及真如用
(一)真如自體相
(二)真如用
第三節、隨順入真如門
第六章、大乘起信論義記研究
第一節、對治邪執
(1)我見有二種
(2)人我見有五種
(3)法我見
(4)一切法從本以來畢竟不可說相
第二節、分別發趣道相
(1)發心有三種
A.信成就發心
1.四種修行方便
a.行根本方便
b.能止方便
c.發起善根增長方便
d.大願平等方便
B.解行發心
C.證發心者
(2)一切種智
(3)為何世間多不能見諸佛有自然業
第七章、大乘起信論義記卷七
第一節、修行信心分
(一)四種修行信心
(二)修行有五門
1.施門
2.戒門
3.忍門
4.進門
5.止觀門
(三)如何修行止観
(1)一行三味
(2)廣辨魔事
(3)真如三味
(4)十種利益
(四)止觀俱行
(五)專念西分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第二節、勸修行利益分
第二部分 大乘起信論別記
一、釋題目 332
(一)辨名有四 333
(二)明體性有二:無分別智及真如為體
(三)業用有二
(1)心境門中
(2)體用門中
二、頌中敬意
三、佛寶中義
四、法寶中藏義
五、用大唯善義
六、覺不覺義
(一)開義:
(1)本覺有三義
(2)不覺亦三義
(二)由起者
(三)諸義相由(和合)
七、隨染二相義
(一)此二相各受染
(二)此二相俱隨自染而起
(三)二相俱隨他染
八、釋本覺義
(一)覺察義
(二)覺照義
九、本有修生義
十、生滅因緣中七科義
十一、生滅中一科義
十二、染法熏中四科義
十三、淨法熏中七科義
十四、略科文
十五、分別發趣中四種發心義
十六、科釋正行義
十七、色心不二中一義
十八、釋賴耶識有惑義
十九、如來藏中恒沙功德義
(一)建立者。曲有四義
1、依真如上義
2、對染義
3、為因義
4、依持義
(二)顯義分齊門
(三)以因屬果
二十、生滅、不生滅和合成梨耶義
(一)分相門
(二)融攝門
二十一、九相義
(一)釋名者。有業相、能見相、能現相、智相、相續相、執取相、計名字相、起業相、業繫苦相
(二)言體性者
1、當相出體
2、窮源辨體性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識分別者
(五)約惑者
(六)滅位者
(七)配攝者
二十二、真如二義
二十三、智淨不思議相義
(一)釋名者
(二)出體者
(三)約體用分別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二利分別者
(六)三身分別者
(七)四智分別者
(八)二智分別者
(九)本末者
(十)因緣所起分別者
二十四、覺體相中四鏡義
(一)釋名
(二)出體者
(三)生起次第者
(四)約染淨分別者
(五)約因果分別者
(六)相對分別者
(七)對智淨等分別者。本覺隨染有智淨及不思議業
(八)以約三佛性分別者
(九)約喻分別者
(十)約體相用三大分別者
二十五、始本相依文
二十六、染法熏習中無明妄心各有二義
(一)無明細者
(二)無明粗者
(三)染心粗細各二義。准無明取之
(四)妄境界
二十七、淨分緣起中有四句義
二十八、生滅門中真妄緣起義
(一)真如四義者
(二)無明四義者
一、約分相門
二、本末不二門
二十九、法身義
(一)初釋名者
(二)體性者
1.依佛地論
2.或唯約智
3.亦智亦境
4.境智雙泯
5.此上智境四句,合為一無礙法身,隨說皆得
6.此上總別五句,相融形奪,泯並五說,逍然無寄,以為法身。此上單就境智辨也
7.通攝五分(因緣分、立義分、解釋分、修行信心分、勸修利益分)及悲願等諸行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以修生功德必證理故,融攝無礙,如前智說
8.通收報化色身相好功德,無不皆是此法身收
9.通攝一切三世間故
10.總攝前九為總句。是謂如來無礙自在法身之義
(三)生因者
(四)業用者
三十、真妄心境四句義
(一)約「情有」心境。情有「遍計所執」去執有無。情有即是妄心,所對的境當然是妄有無
(二)約「法有」心境。法有即依法之「法性」看有無。法有即是真如心,所對的境當然是真如境
(三)以「情就法」說。雖以情執之心觀境,但其所觀境是「理無」
(四)以「法就情」說。雖境是「理無」,但卻情執為「理無」
三十一、二諦無礙義
(一)約喻者
(1)兔亦二義。兔表眾生生死
(2)巾亦二義。巾表真如如來藏
一、非異者有四句:巾喻真如如來藏;兔喻眾生生死
二、非一義者,亦有四句
(二)就法說者
三十二、諦義
(一)開合者
(1)開者
(2)合者
(二)理事相即不相即
三十三、染淨義
(一)不善法雖違真,也不見得全是幻不善
(二)又三細六粗,應作四句
(三)又約三細六粗相配者
(四)又交絡作四句
三十四、如來藏
三十五、四謗章
(一)增益謗
(二)損減謗
(三)相違謗
(四)戲論謗
第三部分 問題研究
一、大乘起信論的真偽
(一)作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二)譯者的真偽
(1)中國的懷疑
(2)日本的懷疑
(三)印順大師的觀點
二、真如緣起的三大難
(一)真妄別體之難
(二)真前妄後之難
(三)悟後卻迷之難
三、無明厚薄有無論
四、大乘起信論的地位及其影響
(一)大乘起信論的地位
(二)大乘起信論對中國佛教各宗的影響
(1)對天台宗的影響
(2)對華嚴宗的影響
(3)對禪宗的影響
(4)與唯識宗略有不同
(5)與淨土宗之關係
五、大乘起信論的註疏
(一)印度
(二)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