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網絡:當代表演的文化與生態 | 拾書所

身體網絡:當代表演的文化與生態

$ 405 元 原價 405
內容簡介


「這本關於『亞洲當代表演藝術』的實踐與論述集結,無疑宣告了『我即世界』、『世界即我』的當下與未來,及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連結世界的途徑。」──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劉若瑀

「儘管編舞家在展覽配置中工作或視覺藝術家在舞台上表演已比比皆是,但能像亞當計畫那樣,讓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一起工作實則十分罕見。」──亞洲藝術文獻庫研究總監 譚鴻鈞

「這一本收納各種不同認識、擅長於各種領域、敏感於生命歷程與跨國表現的閱讀,不是集結而成的宣言、也不是和諧與同質(integrated)的標誌;相反地,這本書本身就是世界歷史與當代物質網絡的化身(incarnations)與軌跡(trajectories)。」──藝評人 汪俊彥

亞當計畫──亞洲當代表演網絡集會(Asia Discovers Asia Meeting for Contemporary Performance,ADAM)是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於2017年創辦,攜手旅法臺灣藝術家及策展人林人中共同構想、策劃及打造一個位於亞太地區的跨文化與跨領域藝術表演的研究及交流平台。有別於其他類同網絡與著重在節目交易的藝術市場集會,亞當計畫強調「藝術家主領」的觀念與實踐,邀請藝術家從創意發想、研究發展到作品生產的生態鏈來擾動機構與藝術家社群間的關係與對話,並孵育、陪伴他們的創作研究與合創過程。

本書奠基在「亞當計畫」於2017至2021年間,呈現亞太及各地藝術家透過表演作為媒介、型態與方法所進行的交流、研究與實踐上,試圖在當代表演的全球在地語境裡提出或提問一種「仍處於過程中」的知識生產。它記錄了這個計畫平台的生成與運動軌跡,更並進一步延展與地緣政治、社群與社會參與、跨文化研究及跨域藝術等相關問題意識的交往。

亞當計畫的起心動念為要搭建一個開放且異質性的基礎設置,並藉由藝術家的研究與實踐,去尋找去中心且非二元對立式的當代表演文化論述。這本將工作現場的實況、幕後及反響轉化為意義生產的讀本,也回應了新冠疫情對社會及藝術生態系統造成的衝擊與改變。2022年,隨著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開幕,亞當計畫以此書繼續提問,在亞洲與全球當代藝術裡擾動那不穩定的網絡與身體。

作者簡介


主編:林人中

作者:Freda Fiala、Nicole Haitzinger、Rosemary Hinde、Danielle Khleang、Helly Minarti、Nanako Nakajima、Jessica Olivieri、Cristina Sanchez-Kozyreva、Anador Walsh、王柏偉、江政樺、李宗興、周伶芝、邱誌勇、唐瑄、陳成婷、陳佾均、張懿文、黃鼎云、程昕、鄭得恩、韓雪梅(依姓氏字母與筆劃順序排列)

譯者:(依姓氏筆劃排列)
中文翻譯:余岱融、陳盈瑛
英文翻譯:李信瑩、高思哲、馬思揚、張依諾、羅雪柔

內容目錄


序/我即世界.世界即我⸻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董事長 劉若瑀
  開亞當What's in a Name⸻譚鴻鈞
  召喚( 缺席的) 亞洲⸻汪俊彥
  川流不息的聚集⸻瑪德蓮.普拉內斯果克
引言⸻林人中
關於 亞當計畫

第一部
藝術家的身體與研究
舞踏的檔案與舞碼:川口隆夫《關於大野一雄》⸻中島那奈子
在不穩定裡發展思想的身體:TAI 身體劇場瓦旦.督喜⸻周伶芝
身體、技術與科學:蘇文琪與藝術跨域⸻邱誌勇
數位薩滿主義:論徐家輝作品中的陰陽眼與生存照管⸻妮可.海辛格
行為藝術──麥拉蒂.蘇若道默的生命之行⸻克里斯蒂娜.桑切斯-科茲列娃
身體怎麼動:艾莎.霍克森的創作與研究⸻陳佾均
反體制的少女姿態與思索:蘇品文與《少女須知》三部曲的軌跡⸻李宗興
散策七式:共享空間的各種可能⸻程昕
進入愛之流:拉泰.陶莫的實踐⸻潔西卡.奧立維里

第二部
合作和跨文化實踐
一塊叫做what is chinese? 的華夫餅⸻陳成婷
走入花園小徑:《克賽諾牡丹預報》的展演、起源及後續⸻安娜朵.瓦許
《半身相》:陳武康與皮歇.克朗淳「非西方中心論」的跨文化表演⸻張懿文
成為夥伴──陸奇與郭奕麟的合作實踐⸻陳佾均
從差異尋找相似:《消逝之島》的國際合作與在地參與⸻李宗興
研發之後,擴店之前──《島嶼酒吧》2017-2021⸻黃鼎云
思考邊界,以大洋作為方法:楊俊、松根充和《過往即他鄉》⸺佛烈達.斐亞拉

第三部
測量藝術生態
網絡和聚會:策劃/反思亞洲的藝術生態系⸻蘿絲瑪麗.韓德
The Lab-ing Must Go On...⸻黃鼎云
召喚與回應:對話、想像及預演不一樣的未來⸺回顧戲劇盒《不知島的迷失》⸻韓雪梅
KOREOGRAFI:一則印尼(佚失的)傳記⸻海莉.米納提
烏茲.里諾、孟.梅塔、普朗索敦.歐克與柬埔寨的社群藝術教育⸻丹妮爾.克霖昂
翻轉十年,Pulima 藝術節的定位與流變⸻江政樺
策動表演性:臺灣的舞動現場⸻張懿文
When Shows Must Go On-line:視覺介面的框架及其擴延⸻王柏偉、唐瑄
亞洲(們)調查札記⸻鄭得恩
回應變動的「世」與「界」──相馬千秋的策展實踐⸻陳佾均
附錄
亞當計畫歷屆節目列表
作者簡介

ISBN: 9786267144480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