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臺灣紀念版) | 拾書所

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臺灣紀念版)

$ 380 元 原價 380
內容簡介


糧食是社會變遷的鏡子

臺灣實農教育法通過之限量紀念版
各大學與社區大學食農教育相關課程推薦選書

隨著工業革命與資本主義的興起,公民退位為消費者;生產者與消費者、農村與都市的矛盾逐漸拉大。繼之二戰後由美國主導的發展主義與對環境、生態的不當掠奪,後果就是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糧食問題,甚至危及人類生存尊嚴。

食與農從人們對飲食認知出發,藉另類食物選擇(網絡)的呈現,擴及農業生產、品種改良、食品加工、廚藝呈現的統整並觸及各類的矛盾,甚或基因改造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的衝擊;延伸人民生活在鄉村的種種可能,意味著地方社會的再認識,地方並非空間場域而是歸屬、記憶、認同、味覺、風土與習慣的形塑之處。

簡單來說,臺灣和日本的「食農問題」有相當多可以互相參照與學習的地方,先不論許多新興的概念,如「里山里海」、「社區營造」、「地方創生」都淵源自日本用語,我們的日常飲食更摻雜了不少日本要素。本書集結日本食農專家的十四篇專論,探索食農議題的各個面向以及建構新倫理,讓讀者再度從消費者化身公民,奪回自主權。

專文推薦
前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蔡培慧
開學文化發行人 顧忠華

特別推薦
臺灣立法院院長 游錫?
食育力五星級城市嘉義縣縣長 翁章梁

(以下依姓名筆劃排序)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教授 王俊秀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名譽教授 李丁讚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周素卿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陳東升
國立臺灣大學農藝系名譽教授 郭華仁
臺南藝術大學視覺藝術學院院長 曾旭正
前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 蔡培慧

作者簡介


本書主要編著者:
?潟俊子
現任:淑德大?社區發展政策?部教授
主要著作:『有機農業運動?<提?>???????』、『地域自給???????』(共編著)

谷口吉光
現任:秋田?立大?地域連攜?研究推進中心之教授
主要著作:「??下?桃源?──持?可能?社?????農業?農村?姿??」『生活協同組合研究』422:38-48、『?後日本?食料?農業?農村9──農業?環境』(共著)


立川雅司
現任:茨城大?農?部教授
主要著作:『萌芽的科?技術?市民』(共編著)、『遺伝子組換?作物?穀物????????新展開』

其他作者包括古??祐、久野秀二、須田文明、大塚善樹、水野玲子、大山利男、相川陽一、高橋?、?理?子、青木辰司、秋津元輝、記田路子、小口?太、西川芳昭、江頭宏昌、土居洋平。

內容目錄


臺灣紀念版序
推薦序
譯序
前言

序章 掌握食農問題核心--農糧社會學及其發展
1 食與農-社會學新課題
2 對鄉村社會學的批判及「農糧社會學」之形成
3 飲食社會學及其鄰近研究領域
4 日本的農糧社會學相關研究

第一部 工業化與全球化

第 1 章 與地球共存的「食農世界」-危機重重的全球社會
1 不斷消失的生物、食與農
2 食農相關的世界與文明發展-兩種世界的接觸與美洲文明
3 巨大食物系統之矛盾
4 恢復「食農之尊嚴」重視自然恩惠的心情

第 2 章 多國籍農業綜合企業-對農業、糧食、種子的支配
1 黑箱化的現代農食系統
2 看不見的巨人-嘉吉(Cargill)
3 世界最大食品企業-雀巢(Nestle)
4 掌控全球種子與基因的人就可以稱霸世界-孟山都(Monsanto)
5 農業與糧食的全球治理-多國籍企業規範與爭取糧食主權

第 3 章 地方品牌-針對兩個本真性
1 需要「貨真價實」的產品
2 地方品牌實績與對生產者的貢獻
3 規格化與可及性
4 食物的文化遺產化與地方振興


第二部 危機、安心、安全

第 4 章 現代科學技術-從科學的生命理解觀點出發
1 有機農業應排除基因改造技術
2 機械論與生機論-生命思想的兩極
3 食農科學技術的機械論與生

ISBN: 9786269644636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