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淺草紅團(川端康成筆下的淺草眾生相,昭和現代主義文學代表作【全新譯本?紀念典藏版】)
內容簡介
日本文學巔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川端康成逝世五十週年紀念出版
淺草是眾人的淺草
寫盡淺草庶民百態
當代報導文學風格都市小說
昭和文壇巨匠一鳴驚人暢銷經典
★全新譯本・紀念典藏版★
在淺草,萬物都被活生生丟出來。
人性的各種欲望赤裸裸舞動。
────淺草是活的。
關東大地震後,昭和初期日本處在新舊交替和東西融合的變革中,充滿傳統舞蹈文化和下町風情的淺草湧入大批戲子和游女,人口販子在街上橫行,公園與空地群聚幫派與孤兒,以及大量無家可歸的男女。
主人公「我」來自外地,漫遊淺草時邂逅了少年幫派「紅團」的成員,並在「紅團」首領少女弓子的帶領下,探訪當時走在時代前沿的淺草街頭。「我」透過紅團成員的苦難史,以疏離卻冷靜的目光審視著混雜階級人種,沉浸在貧困、罪惡與情慾中的浮世百態。
《淺草紅團》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作品,被譽為新感覺派代表作,作家以漫遊者的視角、生動唯美地記錄下町居民的悲歡人生。相較於書中血肉豐滿的女子們,作家刻意將「我」壓抑為影子般存在的單薄形象,這不僅為川端孤兒情感的投射,也是他孤寂心境下物哀美學的又一印證。
年少時熱愛淺草老街的川端,其筆尖也追隨淺草風物變遷,五重塔、松竹座、花屋敷、仲見世……細膩描摹那個年代老城的破立與興衰,同時傳達出反戰的作家對當前時局的不安。此作出版後大受歡迎,川端躍為流行作家之列,社會上一時掀起「淺草熱」,數年後又寫下續篇〈淺草祭〉,亦收錄於本書。
「當然,淺草華麗的表面,或許在日本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活躍的地方了。而淺草的底層就像昆蟲館的標本──是的,就像離島,或是有酋長的非洲村落,和當今社會截然不同,仍張著古老的規矩之網。」──〈淺草紅團〉
名人推薦
張文薰 (臺灣大學臺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專文導讀
李桐豪(作家)
馬欣(作家)
張維中(作家)
陳栢青(作家)
鄭順聰(臺文作家)
──經典推薦
川端康成以詩意、精巧的筆墨,調和了淺草人所被迫面對的生存危機。精緻的譬喻、新穎的聯想,閃燿爍目的光彩,《淺草紅團》可以是當代淺草懷舊旅行的指南,也可以是日本現代主義與「新感覺派」的實踐文本,更可以是一則比美張愛玲上海的傳奇。──張文薰
內容簡介
日本文學巔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川端康成逝世五十週年紀念出版
淺草是眾人的淺草
寫盡淺草庶民百態
當代報導文學風格都市小說
昭和文壇巨匠一鳴驚人暢銷經典
★全新譯本・紀念典藏版★
在淺草,萬物都被活生生丟出來。
人性的各種欲望赤裸裸舞動。
────淺草是活的。
關東大地震後,昭和初期日本處在新舊交替和東西融合的變革中,充滿傳統舞蹈文化和下町風情的淺草湧入大批戲子和游女,人口販子在街上橫行,公園與空地群聚幫派與孤兒,以及大量無家可歸的男女。
主人公「我」來自外地,漫遊淺草時邂逅了少年幫派「紅團」的成員,並在「紅團」首領少女弓子的帶領下,探訪當時走在時代前沿的淺草街頭。「我」透過紅團成員的苦難史,以疏離卻冷靜的目光審視著混雜階級人種,沉浸在貧困、罪惡與情慾中的浮世百態。
《淺草紅團》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作品,被譽為新感覺派代表作,作家以漫遊者的視角、生動唯美地記錄下町居民的悲歡人生。相較於書中血肉豐滿的女子們,作家刻意將「我」壓抑為影子般存在的單薄形象,這不僅為川端孤兒情感的投射,也是他孤寂心境下物哀美學的又一印證。
年少時熱愛淺草老街的川端,其筆尖也追隨淺草風物變遷,五重塔、松竹座、花屋敷、仲見世……細膩描摹那個年代老城的破立與興衰,同時傳達出反戰的作家對當前時局的不安。此作出版後大受歡迎,川端躍為流行作家之列,社會上一時掀起「淺草熱」,數年後又寫下續篇〈淺草祭〉,亦收錄於本書。
「當然,淺草華麗的表面,或許在日本也找不出第二個如此活躍的地方了。而淺草的底層就像昆蟲館的標本──是的,就像離島,或是有酋長的非洲村落,和當今社會截然不同,仍張著古老的規矩之網。」──〈淺草紅團〉
名人推薦
張文薰 (臺灣大學臺文所副教授兼所長)
──專文導讀
李桐豪(作家)
馬欣(作家)
張維中(作家)
陳栢青(作家)
鄭順聰(臺文作家)
──經典推薦
川端康成以詩意、精巧的筆墨,調和了淺草人所被迫面對的生存危機。精緻的譬喻、新穎的聯想,閃燿爍目的光彩,《淺草紅團》可以是當代淺草懷舊旅行的指南,也可以是日本現代主義與「新感覺派」的實踐文本,更可以是一則比美張愛玲上海的傳奇。──張文薰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1899──1972)
一八九九年六月十一日生於大阪市此花町,幼年父母、祖母、姊姊相繼過世,由祖父川端三八郎扶養成人,直至十六歲時祖父溘然長逝。兒時因祖父、父親皆為漢醫,如當時一輩文學家深受漢學影響,而其文學作品對於自然的觀照,嚮往禪境,亦反映出來自紫式部、芭蕉、雪舟、宋元畫家等古典文學與古美術的養分。此時廣泛閱讀的歐美文學,及喜愛的俄國作家契訶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筆下的人性與生死,也形塑其日後文學的底色。
中學畢業後,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英文科就讀,首次前往伊豆旅行,並於《校友會雜誌》發表習作〈千代〉。大學時代,與文友共同創刊《新思潮》雜誌(第六次復刊),陸續發表〈某婚約〉、〈招魂祭一景〉,廣受文壇好評。大學畢業後,一九二三年受菊池寬之邀擔任《文藝春秋》編輯委員;隔年與橫光利一等人創刊《文藝時代》雜誌,深獲當代青年作家支持,而後發起「新感覺派」文學運動,以對抗自然主義文學的衰落與無產階級文學興起。
創作風格類型多變,早年多描寫底層女性形象的美麗與悲哀,一九二六年開始於《文藝時代》連載代表作〈伊豆的舞孃〉;一九三四年陸續發表〈南方之火〉、〈淺草祭〉、《雪國》等作品,逐步奠定其日本文學最高峰的地位;一九四四年以〈故園〉、〈夕日〉獲戰前日本最後一屆菊池寬獎;一九五二年以《千羽鶴》獲頒「藝術院獎」;一九五三年獲選日本藝術界最高榮譽「藝術院」會員;一九五六年,《雪國》英譯本於美國上市,隨即《千羽鶴》德語譯本也發行出版,國際文壇賦予極高評價:一九五七年獲西德政府頒發歌德金牌,一九六○年法國政府授予藝術文化勳章;一九六一年前往京都寫作《古都》,天皇親自授予文化勳章,任命為日本文化功臣。
川端深受佛教和虛無主義影響,哀傷與孤獨的心性及輪迴轉生思想橫亙於作品之中。晚年略顯恣意、頹廢風格的感官之作《山之音》、《睡美人》、《湖》等,亦被視為面向自己而寫、回應宿命且渾然天成的名作。
一九六八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人。相較於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印度作家泰戈爾可使用英語寫作,川端僅以日語寫作卻能夠獲此殊榮,意義不凡。一九六九年獲選美國藝術文藝學會的名譽會員。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決一年五個月後,於神奈川逗子工作室寓所中開煤氣自殺,未留下遺書,享年七十三歲。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多種。
川端康成(Yasunari Kawabata,1899──1972)
一八九九年六月十一日生於大阪市此花町,幼年父母、祖母、姊姊相繼過世,由祖父川端三八郎扶養成人,直至十六歲時祖父溘然長逝。兒時因祖父、父親皆為漢醫,如當時一輩文學家深受漢學影響,而其文學作品對於自然的觀照,嚮往禪境,亦反映出來自紫式部、芭蕉、雪舟、宋元畫家等古典文學與古美術的養分。此時廣泛閱讀的歐美文學,及喜愛的俄國作家契訶夫、杜斯妥也夫斯基等人筆下的人性與生死,也形塑其日後文學的底色。
中學畢業後,進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英文科就讀,首次前往伊豆旅行,並於《校友會雜誌》發表習作〈千代〉。大學時代,與文友共同創刊《新思潮》雜誌(第六次復刊),陸續發表〈某婚約〉、〈招魂祭一景〉,廣受文壇好評。大學畢業後,一九二三年受菊池寬之邀擔任《文藝春秋》編輯委員;隔年與橫光利一等人創刊《文藝時代》雜誌,深獲當代青年作家支持,而後發起「新感覺派」文學運動,以對抗自然主義文學的衰落與無產階級文學興起。
創作風格類型多變,早年多描寫底層女性形象的美麗與悲哀,一九二六年開始於《文藝時代》連載代表作〈伊豆的舞孃〉;一九三四年陸續發表〈南方之火〉、〈淺草祭〉、《雪國》等作品,逐步奠定其日本文學最高峰的地位;一九四四年以〈故園〉、〈夕日〉獲戰前日本最後一屆菊池寬獎;一九五二年以《千羽鶴》獲頒「藝術院獎」;一九五三年獲選日本藝術界最高榮譽「藝術院」會員;一九五六年,《雪國》英譯本於美國上市,隨即《千羽鶴》德語譯本也發行出版,國際文壇賦予極高評價:一九五七年獲西德政府頒發歌德金牌,一九六○年法國政府授予藝術文化勳章;一九六一年前往京都寫作《古都》,天皇親自授予文化勳章,任命為日本文化功臣。
川端深受佛教和虛無主義影響,哀傷與孤獨的心性及輪迴轉生思想橫亙於作品之中。晚年略顯恣意、頹廢風格的感官之作《山之音》、《睡美人》、《湖》等,亦被視為面向自己而寫、回應宿命且渾然天成的名作。
一九六八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為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日本人。相較於亞洲第一位獲得該獎的印度作家泰戈爾可使用英語寫作,川端僅以日語寫作卻能夠獲此殊榮,意義不凡。一九六九年獲選美國藝術文藝學會的名譽會員。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決一年五個月後,於神奈川逗子工作室寓所中開煤氣自殺,未留下遺書,享年七十三歲。
譯者簡介
劉子倩
政治大學社會系畢業,日本筑波大學社會學碩士。現為專職譯者,譯作多種。
內容目錄
目錄
導讀 淺草──虛無而絢爛的世界 張文薰
淺草祭
淺草紅團
導讀 淺草──虛無而絢爛的世界 張文薰
淺草祭
淺草紅團
ISBN: 9786263142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