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愛基列:基列系列第一部,《衛報》21世紀必讀百大好書 | 拾書所

遺愛基列:基列系列第一部,《衛報》21世紀必讀百大好書

$ 278 元 原價 278
內容簡介


只因你活在世上,我就鍾愛著你
★《衛報》21世紀百大好書
★《時代》雜誌21世紀小說12強
★普立茲文學獎得獎作
★全系列英美長銷逾2OO萬冊・全球累計34種語言翻譯版本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鍾愛的作家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全系列重磅推薦

生命消逝前,未能對所愛之人傾訴所有,是我們深深的恐懼之一。
《遺愛基列》是一封父親寫給孩子的告別長信,亦是日暮西山之人對信仰的叩問,對生命的禮讚。當代知名作家瑪莉蓮.羅賓遜寫出了美國文學繼《梅岡城故事》之後,令人難以忘懷的父親角色與家族史詩。

世居小鎮「基列」,76歲的老牧師約翰.艾姆斯自知不久於人世、陪伴6歲稚子的時間無多,他反思過往,寫出家族三代糾結、矛盾、挫敗的父子關係,細數小鎮歷經南北戰爭、廢奴運動、乾旱、瘟疫、經濟大蕭條、三次戰爭等近一百年的變遷與辛酸。
寫信過程中,離家多年的摯友之子傑克亦回到鎮上——這個以己之名命名的浪蕩子不僅勾起艾姆斯過往的傷痛,也為平靜的生活掀起波瀾。
在這「樹一長成,大風就來折斷」的荒涼之地,透過艾姆斯對過往的檢視與懺悔,描繪出世代間的隔閡與拉扯、生命的苦難與悲劇、信仰和道德困境,最終因為愛走向諒解與救贖,新的生活又將繼續,新的希望終將從絕望中誕生。

▎美國文學當代經典-基列系列 Gilead series
「基列」(Gilead)是《聖經》中的地名,原意為「見證之堆」。該地乳香名聞遐邇,林木密布,是牧羊之地、富庶的象徵,也是逃亡者隱藏之處。瑪莉蓮.羅賓遜以此作為小說中美國小鎮的虛構地名,在此展開優美細膩的史詩敘事。
她筆下的艾姆斯、鮑頓兩家堪為美國文學中令人難以忘懷的家族,不僅見證了百年美國史,映照當今政治局勢、社會價值觀的變遷,為宗教的意義與影響提出精采的辯證,也寫出孤寂無依者的靈魂之歌,我們對愛、信任、家的永恆渴望。

「基列」系列目前共有四部:
1 遺愛基列 Gilead
全書是臨終老父寫給稚子的告別長信,他對生的眷戀不為自己;也是一篇生命的牧歌,讚頌著世界萬物的新奇。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父親角色,一段照古鑑今的家族史。

2 家園 Home
他們全都稱這裡為家,但他們從來不留下。婚約告吹的乖女兒、末路窮途的浪子,因無奈而返家的兄妹倆面對命懸一線的老父親,希冀能在彼此的珍重裡,尋得最終的和解、最後的希望。

3 萊拉 Lila
萊拉的童年坎坷,漂浪多年。一場雨帶她走進教堂,也改變了她的人生:她將成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而直到愛的溫潤沁入心中,她才明白自己始終在追尋愛的可能。

4 傑克 Jack
他無法留下,也無法離開;他是這世間永恆的局外人。浪子終於道出離家二十年來的故事,告解人生的枷鎖。懷罪的靈魂是否能獲得救贖?在愛的面前,「公平」與「值得」又要付出何等代價?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 2015年,時任美國總統的歐巴馬曾親自採訪作者瑪莉蓮.羅賓遜,該文刊登於《紐約時報》。2016年更於卸任前特別向羅賓遜致敬,推崇其作品價值與影響力
• 瑪莉蓮.羅賓遜是基督教加爾文主義的研究者,台灣神學研究學院前院長林鴻信教授將《遺愛基列》列為基本神學研究課程必讀,也是相關讀書會的選讀書目


得獎紀錄

★全系列英美長銷逾200萬冊
★全球累計34種語言翻譯版本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鍾愛的作家
★2021年歐普拉讀書俱樂部全系列重磅推薦
★2019年英國《衛報》21世紀百大好書第二名
★2019年英國BBC電視台百大影響力小說
★《時代》雜誌21世紀小說12強
★2013年《GQ》美國版「21世紀男人要讀的21本書」
★2005年普立茲文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
★2005年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提名、入圍美國筆會╱福克納獎決選名單
★2004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
★《紐約時報》注目好書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瑪莉蓮.羅賓遜 Marilynne Robinson
美國當代知名作家,《時代》雜誌2016年百大影響力人物之一。
小說首作《管家》(Housekeeping , 1980)獲美國筆會╱海明威獎、入圍1982年普立茲文學獎決選,已成當代文學經典。《遺愛基列》(Gilead, 2004)獲2005年普立茲文學獎、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家園》(Home, 2008)獲2009年英國柑橘文學獎、入圍美國國家圖書獎決選名單;《萊拉》(Lila, 2014)獲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另著有非虛構文集《祖國》(Mother Country)、《亞當之死》(The Death of Adam)、《心靈的缺席》(Absence of Mind)、《當我是個孩子時,我讀書》(When I Was a Child I Read Books)、《萬物的受予性》(The Givenness of Things)、《何以在此?》(What Are We Doing Here?)等。
2012年因「優美、智慧的書寫」獲美國國家人文獎章;2013年入圍曼布克國際文學獎、獲大韓民國朴景利文學獎;2016年獲美國國會圖書館文學獎。

羅賓遜的作品致力探討信仰與俗世生活的關係。《管家》出版二十餘年後,第二本小說《遺愛基列》僅花十八個月寫成,並於《家園》、《萊拉》、《傑克》陸續揭露《遺愛基列》要角的故事。「基列」系列後作的出版雖不在羅賓遜計畫之內,但她筆下的艾姆斯、鮑頓兩家堪為美國文學中令人難以忘懷的家族,不僅見證了百年美國史,映照政治、社會的變遷,為宗教的意義與影響提出精采的辯證,也寫出孤寂無依者的靈魂之歌。

譯者簡介

施清真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現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樹冠上》、《拾貝人》、《羅馬四季》、《呼喚奇蹟的光》、《愛的歷史》、《大宅》、《烏有》、《成為一個男人》、《女孩們》、《我們一無所有》、《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控制》、《蘇西的世界》、《英倫魔法師》等。

ISBN: 9786263143081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