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峽的輓歌:漂浮在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海岸,現代人類殖民萬物的野心與潰敗 | 拾書所

白令海峽的輓歌:漂浮在自然與文明之間的海岸,現代人類殖民萬物的野心與潰敗

$ 498 元 原價 498
內容簡介


獲選《自然》年度十大好書、《科克斯書評》、《圖書館雜誌》、美國公共廣播電台和巴諾書店年度好書、《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約翰.鄧寧獎、美國環境史學會喬治.馬什獎等諸多獎項
鯨魚之死,是自然界中的能量循環
原住民口中的犧牲奉獻與輪迴,
捕鯨人眼中的帳簿數字與利潤。
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徒,來到了這塊常年冰封的大地,
將海裡游的鯨魚、陸上跑的馴鹿、地底埋的黃金提煉成文明的燃料。
面對北極的嚴酷,究竟人類是否能成功征服自然?抑或束手無策而黯然敗退?
    在十九世紀捕鯨人、商人、政府官員、布爾什維克、美國人、俄羅斯人,這些外來者來到白令海峽之前,嚴寒雪白的北極大地,長久以來都是弓頭鯨、海象、馴鹿、狐狸等野生動物的家園,地底還蘊藏了黃金、石油、錫等豐富的礦藏。在這片土地上,自古以來居住著伊努皮亞特人、尤皮克人和楚克奇人,他們發展出與大自然共存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認為一切都是自然的循環與輪迴,一隻弓頭鯨會觀察人類是否值得獻上自己的生命,坦然死在獵人的魚叉之下。而人類必須抱持著敬意來看待鯨魚的死亡,否則鯨魚永遠不會出現在人類面前。
 當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信徒踏上這塊土地的時候,他們無所不用其極想要將北極的一切,轉化成推動經濟成長與國家權力的能量,以及實踐各自時間和價值觀的場域。人們獵殺弓頭鯨、馴養馴鹿、開採金礦、探鑽石油,將眼前的大自然變成可以量化的利潤和計畫目標。而原先住在這裡的原住民,則被改造成符合這些意識形態理想的美國人和蘇聯人。
  但是,鯨魚學會躲避、海象開始警戒,極地氣候則遏阻了人類的進逼,大自然也對現代文明的入侵作出了回應。德穆思教授結合歷史、環境、科學,以及自身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經驗,完整再現了這段文明與自然、人類與非人類之間交會與衝突的歷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芭絲榭芭・德穆思(Bathsheba Demuth)
美國布朗大學歷史學系環境與社會史副教授。專精於美國與俄國研究,以及能源與過去氣候的歷史。她曾生活在橫跨歐亞大陸與北美洲的北極圈社群,並學習這片區域的事物。


譯者簡介

鼎玉鉉
曾任國內法律暨政策研究員、德國基金會實習行政助理、英文教師、華語教師及奢侈品櫃姐,研究範圍一路從嚴肅的家事調解、人口販運、產業創新、節能減碳到生活中的琴棋書畫詩酒茶。
目前旅居德國柏林,同時是臺北市翻譯工會的一員,專職書籍翻譯、華語教學、寫作。
譯有《別讓地球碳氣:從一根香蕉學會減碳生活》、《世界地圖祕典:一場人類文明崛起與擴張的製圖時代全史》、《世界文字圖解簡史》等書。
信箱:[email protected]

內容目錄


書籍目錄

導讀 鯨魚的吟唱、海象的歌聲:「牠者」口中的歷史是什麼?
   施昱丞╱美國布朗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導讀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學系副教授


前言 名詞定義
序幕 移居北方

第一部 外海 一八四八年至一九○○年
第一章 鯨魚國度
第二章 鯨魚殞落

第二部 沿岸 一八七○年至一九六○年
第三章 漂浮海岸
第四章 甦醒之冰

第三部 陸地 一八八○至一九七○年
第五章 移動苔原
第六章 氣候變遷

第四部 地下 一九○○至一九八○年
第七章 喧囂大地
第八章 救贖元素

第五部 海洋 一九二○至一九九○年
第九章 熱量價值
第十章 啟蒙物種

尾 聲 物質轉化

謝詞
資料來源
註釋

ISBN: 978957053453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