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4版) | 拾書所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4版)

$ 423 元 原價 423
內容簡介


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四版)

內容簡介
跨越世紀的史學泰斗──余英時
一代巨擘的治學方法、為學成就,經典再現

是中國的危機,更是中國文化的危機
面對西方全新的主義與各種思潮,中國文化該如何自處?

  專文引言 ▎
  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中國近代史始於鴉片戰爭,此後的每一階段也都是對西方帝國主義的『回應』。由於『回應』不當,中國的危機於是越陷越深。」

  余英時先生在書中,從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中國近代史研究隱含的價值脈絡。受到西方主義與思潮的影響,中外學者的研究往往忽視了中國文化作為影響國族發展的主體。近代中國文化的發展,不僅僅只是因應西方所帶來的危機而做出回應,更是由內而發的文化反動。余英時先生點出,對於中國史學乃至中國本身,其文化皆具備不可忽視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從毛澤東、周恩來,到魯迅、周作人、郭沫若以及林語堂,余英時先生梳理近代中國歷史人物,在西力衝擊與一次次的危機之下,如何作出最適切的抉擇,而他們的選擇,又是如何影響整個中國文化。

  全書以遒勁的筆觸、深刻的體驗,自中國歷代人物及社會背景等方面,探討中國近代以來所遭受的種種文化危機,期望能喚起民族的文化認同,尋回遺落在歷史裡的中國,深切盼望中國能夠邁向民主化的道路。

系列特色

  ◆余先生學術成就的多方位呈現
  集結余先生橫跨三十年的的學術論文、通俗短講和專書序文,文體特性各異,涉獵主題廣泛,展現其深厚的研究學養和嚴謹的治學態度。而其中針對恩師錢穆學術和思想的研究,不僅為讀者提供理解錢穆的另一取徑,也能從中觀察余先生自青年以來的學思歷程。

  ◆走出象牙塔的社會關懷
  余先生學術成就斐然,但是他並未將眼光限縮於研究的象牙塔中,而是賦予自身知識份子該有的淑世理想。從套書中的短文和講詞,可以看出余先生也將其學養和批判性眼光,應用在針砭時事與社會問題。他不畏政治勢力,不獨善其身,嘗試利用筆墨啟發讀者一同追求更自由、美好的時代。

  ◆時代變遷中的一盞明燈
  余先生藉歷史分析點破中國百年來所處的危機,亦巧妙剖析中國在他落筆當下的整體局勢,展現余先生對自由和民主等普世價值之關懷,並給予讀者化解危機的可能方向。其見解在今日詭譎莫測的局勢下,讀起來依然擲地有聲。

齊聲推薦

  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院士)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綜合大學系統校長)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余英時(1930~2021年)

  出生於天津,籍貫安徽潛山,香港新亞書院文史系首屆畢業,曾師從國學大師錢穆及當代漢學大家楊聯陞,取得哈佛大學史學博士。曾任密西根大學副教授、哈佛大學教授、耶魯大學講座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校聘講座教授、康乃爾大學第一任胡適講座訪問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1974年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獲選為美國哲學學會院士,2006年榮獲有「人文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人文終身成就獎」(the John W. Kluge Prize for Lifetime Achievement),2014年榮獲「唐獎漢學獎」。被西方譽為「二十一世紀中國史學之泰斗」。







內容目錄


目錄
余英時典藏套書引言  陳弱水
自 序——中國現代的文化危機與民族認同
曾國藩與「士大夫之學」
從中國史的觀點看毛澤東的歷史位置
打天下的光棍——毛澤東一生的三部曲
在榻上亂天下的毛澤東——讀《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霸才無主始憐君——談周恩來
談魯迅與周作人
談郭沫若的古史研究
試論林語堂的海外著述
香港與中國學術研究——從理雅各和王韜的漢學合作說起
記艾理略與中國學社的緣起
「六四」過後的浮想
「六四」幽靈在中國大陸遊蕩——「六四」五週年紀念
和平演變與中國遠景
〈試論和平演進〉讀後
展望中國民主化的前景——從「國家」與「社會」的關係說起
中國文化危機及其思想史的背景
再論中國現代思想中的激進與保守——答姜義華先生
越過文化認同的危機——《錢穆與中國文化》序
人文研究與泛政治化
文化的病態與復健——劉笑敢《兩極化與分寸感》序
談費正清的最後一本書——《費正清論中國》中譯本序
中國史上政治分合的基本動力
合久必分,話三國大勢







ISBN: 9789571475240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