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20世紀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薩依德,回溯自我早年經驗,離鄉背井和流亡的故事。
通過這本回憶錄,薩依德記述其作為美國公民、基督徒和巴勒斯坦人以及最終成為局外人的不和諧時所經歷的身分混亂。其多元而流動不居的身分認同,如何影響其著作《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等。
本書描繪了一位偉大的現代思想家的誕生。
★美國紐約客雜誌年度最佳書獎
★2000年度紐約書獎
★安尼斯菲爾德—伍夫書獎
《鄉關何處》紀錄一個基本上已經失去或被遺忘的世界,我早年生活的世界。數年前,我得到一個看來致命的醫學診斷,覺得有必要為我在我生於斯、長於斯的阿拉伯世界留下一份主觀記述。我在書裡回憶的人與地方,有許多已不復存在……
——薩依德
薩依德一九三五年出生於耶路撒冷,但少年歲月大多在開羅與黎巴嫩度過。《鄉關何處》是一部動人的回憶錄,記敘一段基本上已不可復返的過去——巴勒斯坦被以色列占領;黎巴嫩二十年內戰,面目全非;殖民地、君主制度的埃及在一九五二年消失。
薩依德以阿拉伯人而為基督徒,身為巴勒斯坦人卻持美國護照,自始即自感為「局外人」,加上始終拿不定自己的第一語是阿拉伯或英語,以及阿拉伯姓上架了一個莫名所以的英國名字,在在令他無論置身何處,都有格格不入之感。
薩依德健康惡化,想到自己可能不久人世,因而尋根溯始,追憶他要求嚴格、給他「維多利亞式」教養的父親,和他仰慕、給他鼓舞,但對他依違曖昧的母親,寫成這本情辭感人的回憶錄。
《鄉關何處》是一個離鄉背井和流亡的故事,而歸結於身分認同是多元而流動不居的。薩依德的阿拉伯人與美國人身分各占一半,有如不諧和音,由此體悟,這不諧獲得安頓。經此過程,當代一位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也成為巴勒斯坦失地喪權、飄泊無依而長久箝噤難鳴之痛的代言人。
通過這本回憶錄,薩依德記述其作為美國公民、基督徒和巴勒斯坦人以及最終成為局外人的不和諧時所經歷的身分混亂。其多元而流動不居的身分認同,如何影響其著作《東方主義》、《文化與帝國主義》等。
本書描繪了一位偉大的現代思想家的誕生。
★美國紐約客雜誌年度最佳書獎
★2000年度紐約書獎
★安尼斯菲爾德—伍夫書獎
《鄉關何處》紀錄一個基本上已經失去或被遺忘的世界,我早年生活的世界。數年前,我得到一個看來致命的醫學診斷,覺得有必要為我在我生於斯、長於斯的阿拉伯世界留下一份主觀記述。我在書裡回憶的人與地方,有許多已不復存在……
——薩依德
薩依德一九三五年出生於耶路撒冷,但少年歲月大多在開羅與黎巴嫩度過。《鄉關何處》是一部動人的回憶錄,記敘一段基本上已不可復返的過去——巴勒斯坦被以色列占領;黎巴嫩二十年內戰,面目全非;殖民地、君主制度的埃及在一九五二年消失。
薩依德以阿拉伯人而為基督徒,身為巴勒斯坦人卻持美國護照,自始即自感為「局外人」,加上始終拿不定自己的第一語是阿拉伯或英語,以及阿拉伯姓上架了一個莫名所以的英國名字,在在令他無論置身何處,都有格格不入之感。
薩依德健康惡化,想到自己可能不久人世,因而尋根溯始,追憶他要求嚴格、給他「維多利亞式」教養的父親,和他仰慕、給他鼓舞,但對他依違曖昧的母親,寫成這本情辭感人的回憶錄。
《鄉關何處》是一個離鄉背井和流亡的故事,而歸結於身分認同是多元而流動不居的。薩依德的阿拉伯人與美國人身分各占一半,有如不諧和音,由此體悟,這不諧獲得安頓。經此過程,當代一位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也成為巴勒斯坦失地喪權、飄泊無依而長久箝噤難鳴之痛的代言人。
作者簡介
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大師、後殖民思潮先驅、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集大成人物。薩依德1935年出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1950年代赴美國,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這位知名的巴裔美籍學者,也公認為是巴勒斯坦獨立運動在西方最雄辯的代言人。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因白血病逝世。
薩依德著作等身,尤以「中東三部曲」:《東方主義》(Orientalism)、《巴勒斯坦問題》(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遮蔽的伊斯蘭》(Covering Islam)開啟「東方學論述」場域,影響了整個西方對東方研究的思考與研究的方向。薩依德尚著有《世界、文本與批評者》(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After the Last Sky)、《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以及他的回憶錄《鄉關何處》(Out of Place)等書。
彭淮棟
1953年生於新竹,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譯有《魔山(湯馬斯.曼)、《文化與社會》(雷蒙.威廉士)、《文化與社會》(以撒.柏林)、《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我兒子的故事》(葛蒂瑪)、《智慧書》(巴塔沙.葛拉西安)。2018年逝世。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文學與文化評論大師、後殖民思潮先驅、也是一位特立獨行的集大成人物。薩依德1935年出生於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1950年代赴美國,取得哈佛大學博士,1963年起任教哥倫比亞大學英國文學與比較文學研究所,這位知名的巴裔美籍學者,也公認為是巴勒斯坦獨立運動在西方最雄辯的代言人。2003年9月25日薩依德因白血病逝世。
薩依德著作等身,尤以「中東三部曲」:《東方主義》(Orientalism)、《巴勒斯坦問題》(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遮蔽的伊斯蘭》(Covering Islam)開啟「東方學論述」場域,影響了整個西方對東方研究的思考與研究的方向。薩依德尚著有《世界、文本與批評者》(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薩依德的流亡者之書》(After the Last Sky)、《文化與帝國主義》(Culture and Imperialism)以及他的回憶錄《鄉關何處》(Out of Place)等書。
彭淮棟
1953年生於新竹,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譯有《魔山(湯馬斯.曼)、《文化與社會》(雷蒙.威廉士)、《文化與社會》(以撒.柏林)、《西方政治思想史》(麥克里蘭)、《我兒子的故事》(葛蒂瑪)、《智慧書》(巴塔沙.葛拉西安)。2018年逝世。
內容目錄
〈導讀1〉流亡.回憶.再現——薩依德書寫薩依德◎單德興
〈導讀2〉薩依德鄉關何處?◎紀大偉
〈譯序〉以自由思路,回首探尋眞我◎彭淮棟
〈識〉◎薩依德
〈前言〉記錄一個基本上已經失去或被遺忘的世界◎薩依德
1 阿拉伯姓.英國名:格格不入之始
在我的形成期裡,我的整個自我意識都是現在式,
我死命努力,不要掉回一個被說成本性難移的模式,
也不要跌進被鐵口直斷會發生的沉淪。
做這個我,意指永遠不得要領,永遠不得安頓,
要時刻預料會被打岔或糾正,隱私被侵犯,
我整個沒有把握的人被襲擊。我永遠格格不入。
2 開羅歲月:童年往事
我們在開羅度過的時間愈來愈多,巴勒斯坦對我漸如夢境。
在那裡,我不大感受到我八、九歲才開始害怕的孤寂,我雖然意識到巴勒斯坦沒有我在埃及那種時空都經過緊密組織的生活結構,
但耶路撒冷才能享受離開那種生活的相對自由。
3 殖民學校:人地不宜
我和校外的英國孩子並無接觸,隔著一條無形界線,他們藏在我不能進入的另一個世界裡。
我深深覺得他們的姓名才是「正」名,他們的衣著、口音和交0遊也和我完全不同,
我從來不曾聽他們提過「家」字,但在我心中,他們是有家的,而最深意義的「家」是我一直無緣的東西。
4 吾患有「身」:改造與監視
父親永遠要我們以正面出現,影片裡絕無側面鏡頭,因而也不至於出現不想要的角度、不小心的神情或未經預測的行程。
我們出門散步或開車,攝影機永遠在那裡。
我父親創造並統治著這塊井然有序的家庭版圖,
現在立此存照,證實它,並且確定它在他的掌握之中。
5 美國學校:名字與自我
我在某個層次上覺得自己落敗,因爲「愛德華」認輸了,他放了手,現在就任由一個應該擺布他的人擺布。
不過,另外有一個我在我內裡抬頭,從我内裡一個我知道它存在但極難得去探觸的角落裡跑出來。
我有個意志要超越「愛德華」已經接受的規則與界限。
根本問題是,我的美國身分困難重重,這美國身分裡藏著阿拉伯身分。
6 初推悲劇:巴勒斯坦
十二歲的我,在開羅經常看見巴勒斯坦來的人,他們原先是一般的中產階級,現在滿面憂傷。生活無著。
我不能眞正領會他們遭遇的悲劇,也無力湊攏種種述聞的碎片。時至今日,我覺得無法解釋,巴勒斯坦的悲劇支配我們好幾世代生命,深深改變我們的世界,
而我父母可以那般完全按下不表、不論,甚至不提。
7 抽離現實:山城度夏
我們蹭蹬群峰之巔,午後陣陣大霧掩至,每每無景可觀。
穿過都爾的小小郊區,終於進入都爾,我總是感受到一種哀愁與懼意交雜的氣氛。
我父親的意思是,來都爾是要盡可能、在一切層次上遠離他開羅事業的世界以及和那世界連帶的一切:車子、員工、電話、上班的裝束、文件,以及那個城市。
休息,休息,休息。
8 帝國餘揮:不諧和音
我心裡知道維多利亞學院已經切斷我和我原有生活的連繫,永難挽回;
我父母設計的障幕,亦即假裝是美國人,也就此結束。我們都覺得我們低人一等。
面對一個受傷的殖民強權,我們被迫將其語言和文化當成埃及的主導支配文化與語言來學習。
這殖民強權雖然受了傷,卻很危險,有本事傷害我們。
9 不治之症:無眠之寂
病痛多苦,我回憶早年的開羅生活幫助入睡。但時間消解了包覆我早年生活的幸福氛圍。
為了把捉它,我必須保持警覺,清醒,避免進入半夢半醒的失眠狀態。
無眠之寂,我以有意識地的回憶和表達來代替睡眠。這是一種新的清醒不眠,和我的職業與政治生活邈不相及。
10 都爾情緣:長夏夢覺
那天海面絕靜,陽光澄澈,整個景物充滿美妙、令人沉靜的舒泰感覺。
她和我對面而坐,我把船划出界外,打斜退入巨大的岩石之間,其地隱蔽,耳目不到,似乎正合我們兩人之意。
在險峭的岬角底下,我抑制著的所有情感豁然決堤。
我們像乍然雲開月見的說故事人,互道幾年來遠地相隔之苦和不得啓口的渴思。
11 美國生涯:寧取格格不入
偶爾,我體會到自己像一束常動的水流。
這些水流,像一個人生命中的各項主題,在清醒時刻流動著,
它們可能不合常情,可能格格不入,但至少它們流動不居,有其時,有其地,形成林林總總奇怪的結合在運動。
這是一種自由。
我生命裡有這麼多不和諧音,已學會偏愛不要那麼處處人地皆宜,寧取格格不入。
〈導讀2〉薩依德鄉關何處?◎紀大偉
〈譯序〉以自由思路,回首探尋眞我◎彭淮棟
〈識〉◎薩依德
〈前言〉記錄一個基本上已經失去或被遺忘的世界◎薩依德
1 阿拉伯姓.英國名:格格不入之始
在我的形成期裡,我的整個自我意識都是現在式,
我死命努力,不要掉回一個被說成本性難移的模式,
也不要跌進被鐵口直斷會發生的沉淪。
做這個我,意指永遠不得要領,永遠不得安頓,
要時刻預料會被打岔或糾正,隱私被侵犯,
我整個沒有把握的人被襲擊。我永遠格格不入。
2 開羅歲月:童年往事
我們在開羅度過的時間愈來愈多,巴勒斯坦對我漸如夢境。
在那裡,我不大感受到我八、九歲才開始害怕的孤寂,我雖然意識到巴勒斯坦沒有我在埃及那種時空都經過緊密組織的生活結構,
但耶路撒冷才能享受離開那種生活的相對自由。
3 殖民學校:人地不宜
我和校外的英國孩子並無接觸,隔著一條無形界線,他們藏在我不能進入的另一個世界裡。
我深深覺得他們的姓名才是「正」名,他們的衣著、口音和交0遊也和我完全不同,
我從來不曾聽他們提過「家」字,但在我心中,他們是有家的,而最深意義的「家」是我一直無緣的東西。
4 吾患有「身」:改造與監視
父親永遠要我們以正面出現,影片裡絕無側面鏡頭,因而也不至於出現不想要的角度、不小心的神情或未經預測的行程。
我們出門散步或開車,攝影機永遠在那裡。
我父親創造並統治著這塊井然有序的家庭版圖,
現在立此存照,證實它,並且確定它在他的掌握之中。
5 美國學校:名字與自我
我在某個層次上覺得自己落敗,因爲「愛德華」認輸了,他放了手,現在就任由一個應該擺布他的人擺布。
不過,另外有一個我在我內裡抬頭,從我内裡一個我知道它存在但極難得去探觸的角落裡跑出來。
我有個意志要超越「愛德華」已經接受的規則與界限。
根本問題是,我的美國身分困難重重,這美國身分裡藏著阿拉伯身分。
6 初推悲劇:巴勒斯坦
十二歲的我,在開羅經常看見巴勒斯坦來的人,他們原先是一般的中產階級,現在滿面憂傷。生活無著。
我不能眞正領會他們遭遇的悲劇,也無力湊攏種種述聞的碎片。時至今日,我覺得無法解釋,巴勒斯坦的悲劇支配我們好幾世代生命,深深改變我們的世界,
而我父母可以那般完全按下不表、不論,甚至不提。
7 抽離現實:山城度夏
我們蹭蹬群峰之巔,午後陣陣大霧掩至,每每無景可觀。
穿過都爾的小小郊區,終於進入都爾,我總是感受到一種哀愁與懼意交雜的氣氛。
我父親的意思是,來都爾是要盡可能、在一切層次上遠離他開羅事業的世界以及和那世界連帶的一切:車子、員工、電話、上班的裝束、文件,以及那個城市。
休息,休息,休息。
8 帝國餘揮:不諧和音
我心裡知道維多利亞學院已經切斷我和我原有生活的連繫,永難挽回;
我父母設計的障幕,亦即假裝是美國人,也就此結束。我們都覺得我們低人一等。
面對一個受傷的殖民強權,我們被迫將其語言和文化當成埃及的主導支配文化與語言來學習。
這殖民強權雖然受了傷,卻很危險,有本事傷害我們。
9 不治之症:無眠之寂
病痛多苦,我回憶早年的開羅生活幫助入睡。但時間消解了包覆我早年生活的幸福氛圍。
為了把捉它,我必須保持警覺,清醒,避免進入半夢半醒的失眠狀態。
無眠之寂,我以有意識地的回憶和表達來代替睡眠。這是一種新的清醒不眠,和我的職業與政治生活邈不相及。
10 都爾情緣:長夏夢覺
那天海面絕靜,陽光澄澈,整個景物充滿美妙、令人沉靜的舒泰感覺。
她和我對面而坐,我把船划出界外,打斜退入巨大的岩石之間,其地隱蔽,耳目不到,似乎正合我們兩人之意。
在險峭的岬角底下,我抑制著的所有情感豁然決堤。
我們像乍然雲開月見的說故事人,互道幾年來遠地相隔之苦和不得啓口的渴思。
11 美國生涯:寧取格格不入
偶爾,我體會到自己像一束常動的水流。
這些水流,像一個人生命中的各項主題,在清醒時刻流動著,
它們可能不合常情,可能格格不入,但至少它們流動不居,有其時,有其地,形成林林總總奇怪的結合在運動。
這是一種自由。
我生命裡有這麼多不和諧音,已學會偏愛不要那麼處處人地皆宜,寧取格格不入。
ISBN: 97898636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