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批判思考+結構視野+同理心
溝通力+分析論證能力
拆解結構的高牆,潛入社會的脈絡,
出社會的社會學人,一磚一瓦帶來改變的契機!
「讀社會學有什麼用?」帶著這樣的疑問出發,
運用社會學的專業訓練和獨特視野,放眼世界、遍地播種。
30位出社會的臺大社會系畢業生,30種「系出社會」的職涯故事。
這本書收錄了30篇社會系畢業生的職涯故事。這些故事正可以說明,社會學的訓練,如何培養工作領域所需要的關鍵能力。
本書由台大社會系教授兼系主任林國明主編、六位台大社會系的學生採訪撰文,他們利用兩年的時間,訪談數十位台大社會系系友(另外系友歐陽辰柔也貢獻一篇),談他們的工作,談出社會、入職場後,如何體認到社會學的用處。
收錄在本書的30位台大社會系系友,主要是大學部的畢業生,也有幾位是研究所畢業的,年齡多在四十歲以下。他們的工作分佈在各行各業,有政治、非營利組織,教育、媒體、企業、新創、諮商、影音和文化出版等等。系友們除了談「讀社會學有什麼用」之外,也談他們進入特定行業的機緣,以及工作的特性,讀者可以從中了解各行各業在做什麼。
從貝斯手到工程師;從製片到公民老師;從體制外的工作者到體制內的謀劃者;
發揮社會學關懷人事、解決問題的技能,大局分析、脈絡思考,
在多方領域進行同理與協作,於各自耕耘的土地守護讓世界更美好的一株芽。
作者簡介
撰文者簡介
林國明
林國明
內容目錄
一、裝載社會學的眼睛
1. 從政治工作出發,培養社會公民力--小英總統幕僚連翊婷
#總統幕僚 #公共溝通 #公民力
2. 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點養分--北市社會局科長陳佩琪
#社會局科長 #社會結構 #同理心
3. 跨界:不斷冒險的社會學家──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葉蒂芬
#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社會學思考 #突破同溫層
4. 用社會學筆,寫出現實社會的故事──採訪編輯、主編邱彥瑜
#採訪編輯 #深入議題 #老年長照
5. 追尋陪伴與理解的可能──諮商心理師濮家和
#諮商心理師 #權力關係的反思 #理解他人
6. 看見結構、療癒人心--戲劇治療師柳冠竹
#治療師 #立場轉換 #戲劇治療
7. 娛樂之外更推廣議題--好萊塢製片劉品均
#好萊塢製片 #議題傳達 #電影
8. 重塑臺灣大眾文化的集體記憶--文字工作者蘇致亨
#文字工作者 #人的能動性 #臺語電影
9. 在「自己創造的坑」中對抗主流--專訪潤滑液男孩陳柏屼
#部落客斜槓podcast主持人 #鉅觀社會 #多元性別
10. 將社會學跟音樂都刻進身體裡--大象體操貝斯手張凱婷
#大象體操 #樂團貝斯手 #價值釐清 #個人信念
二、手握社會學的方法
1. 用學術研究的邏輯做設計--服裝設計師莊承華
1. 從政治工作出發,培養社會公民力--小英總統幕僚連翊婷
#總統幕僚 #公共溝通 #公民力
2. 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點養分--北市社會局科長陳佩琪
#社會局科長 #社會結構 #同理心
3. 跨界:不斷冒險的社會學家──使用者經驗研究員葉蒂芬
#使用者經驗研究員 #社會學思考 #突破同溫層
4. 用社會學筆,寫出現實社會的故事──採訪編輯、主編邱彥瑜
#採訪編輯 #深入議題 #老年長照
5. 追尋陪伴與理解的可能──諮商心理師濮家和
#諮商心理師 #權力關係的反思 #理解他人
6. 看見結構、療癒人心--戲劇治療師柳冠竹
#治療師 #立場轉換 #戲劇治療
7. 娛樂之外更推廣議題--好萊塢製片劉品均
#好萊塢製片 #議題傳達 #電影
8. 重塑臺灣大眾文化的集體記憶--文字工作者蘇致亨
#文字工作者 #人的能動性 #臺語電影
9. 在「自己創造的坑」中對抗主流--專訪潤滑液男孩陳柏屼
#部落客斜槓podcast主持人 #鉅觀社會 #多元性別
10. 將社會學跟音樂都刻進身體裡--大象體操貝斯手張凱婷
#大象體操 #樂團貝斯手 #價值釐清 #個人信念
二、手握社會學的方法
1. 用學術研究的邏輯做設計--服裝設計師莊承華
ISBN: 9786269708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