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採系統性論述編排,層次清晰、簡明扼要,著重於各篇章之連貫性。除以適當圖表輔助內文說明,更將相關應用概念以「專欄」呈現,以利讀者清楚了解生物化學的重要基礎概念。於章節最末並以「摘要」協助讀者重點整理,幫助學習者融會貫通,期能鼓勵及吸引讀者加入一探生化浩瀚領域之行列!
全書共23章,分為四篇:
第一篇:緒論,從簡介生物化學的領域與演進開始,帶領讀者認識生物化學的重要性,並藉由生物體中水與酸鹼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讓讀者能初步認識生物細胞內的組成與功能。
第二篇: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進一步專章介紹在生物體系統中各個執行生化反應的要角與其之間的關聯性,包括醣類、脂質、蛋白質、對遺傳具重大貢獻的核酸,以及參與生化反應最為活躍的酶與輔酶系統;從其結構、功能與重要性,引領讀者一步步領略生物體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奧秘。
第三篇:生物能量與代謝,引導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系統如何在生物細胞中建構出一連串複雜的網絡,以及如何協助生物體中能量運用與代謝機制的合作制衡。
第四篇: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一方面介紹遺傳訊息(基因)的相關基礎概念,藉此讓讀者深切體會生物化學在遺傳性狀與物種延續上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另一方面介紹生物化學的科技應用層面,包括研究生物分子的多種技術,以及充滿許多未知領域而尚待進一步挖掘的生物工程發展。
本書由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周正俊教授總校閱,由陳立功、張洪淵、何偉瑮等共同編撰,不僅適用於台灣各專技院校生物化學課程使用,亦為大學生物化學基礎授課的絕佳入門教材!
第三版特別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詹社紅、陳俊宏老師,及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詹恭巨、陳淑茹老師,進行修訂,並依現況更新目前最新生物技術、勘誤補漏。
全書共23章,分為四篇:
第一篇:緒論,從簡介生物化學的領域與演進開始,帶領讀者認識生物化學的重要性,並藉由生物體中水與酸鹼作用的基本概念和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讓讀者能初步認識生物細胞內的組成與功能。
第二篇: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進一步專章介紹在生物體系統中各個執行生化反應的要角與其之間的關聯性,包括醣類、脂質、蛋白質、對遺傳具重大貢獻的核酸,以及參與生化反應最為活躍的酶與輔酶系統;從其結構、功能與重要性,引領讀者一步步領略生物體中各種化學變化的奧秘。
第三篇:生物能量與代謝,引導讀者更深入了解這些系統如何在生物細胞中建構出一連串複雜的網絡,以及如何協助生物體中能量運用與代謝機制的合作制衡。
第四篇: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一方面介紹遺傳訊息(基因)的相關基礎概念,藉此讓讀者深切體會生物化學在遺傳性狀與物種延續上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另一方面介紹生物化學的科技應用層面,包括研究生物分子的多種技術,以及充滿許多未知領域而尚待進一步挖掘的生物工程發展。
本書由國立台灣大學名譽教授周正俊教授總校閱,由陳立功、張洪淵、何偉瑮等共同編撰,不僅適用於台灣各專技院校生物化學課程使用,亦為大學生物化學基礎授課的絕佳入門教材!
第三版特別邀請靜宜大學化粧品科學系詹社紅、陳俊宏老師,及靜宜大學食品營養學系詹恭巨、陳淑茹老師,進行修訂,並依現況更新目前最新生物技術、勘誤補漏。
內容目錄
Part 01 緒論
Chapter 01 生物化學研究的領域與演進
1.1 生物化學的涵義
1.2 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
1.3 生物化學與其他生命科學的關係
1.4 生物化學與現代工業和技術的關係
Chapter 02 水、酸鹼與緩衝溶液
2.1 水的性質
2.2 非共價作用力
2.3 酸與鹼
2.4 緩衝溶液
2.5 生物體的緩衝系統
Chapter 03 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
3.1 細胞的結構
3.2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3.3 細胞的組成元素
Part 02 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Chapter 04 胺基酸與胜肽
4.1 胺基酸的結構
4.2 胺基酸的分類
4.3 胺基酸的重要性質
4.4 胜肽鏈結構
4.5 蛋白質結構層次
4.6 血紅素
Chapter 05 蛋白質
5.1 幾種典型蛋白質
5.2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5.3 蛋白質性質的測定
Chapter 06 酶與輔酶
6.1 酶的催化特點
6.2 酶的組成及分類
6.3 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6.4 酶催化反應的機制
6.5 酵素反應動力學
6.6 酵素反應的影響因素
6.7 酶的活性
Chapter 07 代謝系統必需的輔助因子-輔酶
7.1 維生素的命名及分類
7.2 水溶性維生素
7.3 脂溶性維生素
7.4 金屬酶與金屬活化酶
Chapter 08 醣化學
8.1 單醣
8.2 雙醣
8.3 多醣
8.4 醣類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Chapter 09 脂質和生物膜
9.1 脂質與常見脂肪酸
9.2 油脂
9.3 磷脂質
9.4 固醇類
9.5 其他脂類
9.6 生物膜
Chapter 10 核酸化學
10.1 核酸研究的起源
10.2 核酸的化學組成
10.3 RNA結構
10.4 DNA結構
10.5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質
Chapter 11 醣類的分解
11.1 醣類的消化吸收
11.2 糖解作用I:產生兩個三碳糖
11.3 糖解作用II:由醛氧化至酸
11.4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11.5 三羧酸循環
11.6 己糖單磷酸途徑
11.7 乙醛酸循環
11.8 醣分解代謝的生物學意義
Part 03 生物能量與代謝
Chapter 12 能量的代謝與利用
12.1 生物氧化的特點
12.2 粒線體氧化系統
12.3 非粒線體氧化系統
12.4 高能磷酸鍵的生成機制
12.5 穿梭機制-粒線體與細胞質間的能量傳遞
12.6 生物能量的儲存與利用
12.7 氧化與磷酸化的解偶聯
Chapter 13 醣類的合成
13.1 光合作用的部位
13.2 光反應—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轉換
13.3 暗反應—光合作用的碳素途徑
13.4 肝醣生成作用
13.5 糖質新生作用
Chapter 14 脂質代謝
14.1 脂質的消化與吸收
14.2 脂肪的分解代謝
14.3 酮體代謝
14.4 脂肪分解的能量轉換
14.5 脂肪的合成作用
14.6 磷脂的分解代謝
14.7 磷脂的合成代謝
14.8 膽固醇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5 氮代謝
15.1 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15.2 胺基酸的分解代謝
15.3 尿素循環
15.4 胺基酸的合成代謝
15.5 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15.6 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15.7 動植物與微生物的氮代謝
Chapter 16 醣、脂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代謝的相互關係
16.1 醣的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之關係
16.2 醣代謝與脂代謝的關係
16.3 醣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關係
16.4 三大物質代謝的協調機制
Chapter 17 物質代謝的調節控制
17.1 生物體內三級層次調節
17.2 酶活性的調節
17.3 迴饋調節
17.4 酶含量調節的方式
17.5 基因表現與誘導(抑制)酶合成作用的關係
Part 04 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
Chapter 18 DNA的生物合成-複製
18.1 參與DNA複製的酶
18.2 DNA的半保留複製
18.3 DNA複製的起始點和方向
18.4 DNA的半不連續複製
18.5 DNA的複製過程
18.6 DNA輻射損傷及修復
Chapter 19 RNA的生物合成-轉錄
19.1 RNA聚合酶
19.2 RNA的轉錄機制
19.3 轉錄與反轉錄作用
19.4 RNA轉錄後的修飾
Chapter 20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轉譯
20.1 遺傳訊息的表現方式
20.2 遺傳密碼
20.3 核糖體
20.4 胺基酸的活化
20.5 啟譯密碼子與啟譯tRNA
20.6 轉譯過程
20.7 轉譯後的修飾作用
20.8 基因表現的抑制劑
Chapter 21 研究生物分子的技術
21.1 層析法
21.2 電泳法
21.3 比色法
21.4 墨點法技術
21.5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21.6 蛋白質純化技術
21.7 核酸純化技術
Chapter 22 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
22.1 生物工程概述
22.2 生物工程的應用面
22.3 DNA及RNA測序方法
22.4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角色
22.5 基因載體
22.6 轉化與篩選
22.7 基因表現
Chapter 23 蛋白質工程
23.1 蛋白質工程概述
23.2 蛋白質工程的一般技術
23.3 蛋白質工程改造酶
23.4 蛋白質工程於藥物設計之應用
參考資料
索引
Chapter 01 生物化學研究的領域與演進
1.1 生物化學的涵義
1.2 生物化學的研究內容
1.3 生物化學與其他生命科學的關係
1.4 生物化學與現代工業和技術的關係
Chapter 02 水、酸鹼與緩衝溶液
2.1 水的性質
2.2 非共價作用力
2.3 酸與鹼
2.4 緩衝溶液
2.5 生物體的緩衝系統
Chapter 03 生物體的基本結構-細胞
3.1 細胞的結構
3.2 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
3.3 細胞的組成元素
Part 02 生物巨分子的結構與功能
Chapter 04 胺基酸與胜肽
4.1 胺基酸的結構
4.2 胺基酸的分類
4.3 胺基酸的重要性質
4.4 胜肽鏈結構
4.5 蛋白質結構層次
4.6 血紅素
Chapter 05 蛋白質
5.1 幾種典型蛋白質
5.2 蛋白質結構與功能
5.3 蛋白質性質的測定
Chapter 06 酶與輔酶
6.1 酶的催化特點
6.2 酶的組成及分類
6.3 酶的結構與功能的關係
6.4 酶催化反應的機制
6.5 酵素反應動力學
6.6 酵素反應的影響因素
6.7 酶的活性
Chapter 07 代謝系統必需的輔助因子-輔酶
7.1 維生素的命名及分類
7.2 水溶性維生素
7.3 脂溶性維生素
7.4 金屬酶與金屬活化酶
Chapter 08 醣化學
8.1 單醣
8.2 雙醣
8.3 多醣
8.4 醣類在生物學上的重要性
Chapter 09 脂質和生物膜
9.1 脂質與常見脂肪酸
9.2 油脂
9.3 磷脂質
9.4 固醇類
9.5 其他脂類
9.6 生物膜
Chapter 10 核酸化學
10.1 核酸研究的起源
10.2 核酸的化學組成
10.3 RNA結構
10.4 DNA結構
10.5 核酸及核苷酸的性質
Chapter 11 醣類的分解
11.1 醣類的消化吸收
11.2 糖解作用I:產生兩個三碳糖
11.3 糖解作用II:由醛氧化至酸
11.4 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
11.5 三羧酸循環
11.6 己糖單磷酸途徑
11.7 乙醛酸循環
11.8 醣分解代謝的生物學意義
Part 03 生物能量與代謝
Chapter 12 能量的代謝與利用
12.1 生物氧化的特點
12.2 粒線體氧化系統
12.3 非粒線體氧化系統
12.4 高能磷酸鍵的生成機制
12.5 穿梭機制-粒線體與細胞質間的能量傳遞
12.6 生物能量的儲存與利用
12.7 氧化與磷酸化的解偶聯
Chapter 13 醣類的合成
13.1 光合作用的部位
13.2 光反應—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轉換
13.3 暗反應—光合作用的碳素途徑
13.4 肝醣生成作用
13.5 糖質新生作用
Chapter 14 脂質代謝
14.1 脂質的消化與吸收
14.2 脂肪的分解代謝
14.3 酮體代謝
14.4 脂肪分解的能量轉換
14.5 脂肪的合成作用
14.6 磷脂的分解代謝
14.7 磷脂的合成代謝
14.8 膽固醇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5 氮代謝
15.1 蛋白質的消化與吸收
15.2 胺基酸的分解代謝
15.3 尿素循環
15.4 胺基酸的合成代謝
15.5 核苷酸的分解代謝
15.6 核苷酸的合成代謝
15.7 動植物與微生物的氮代謝
Chapter 16 醣、脂質、蛋白質三大營養素代謝的相互關係
16.1 醣的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之關係
16.2 醣代謝與脂代謝的關係
16.3 醣代謝與蛋白質代謝的關係
16.4 三大物質代謝的協調機制
Chapter 17 物質代謝的調節控制
17.1 生物體內三級層次調節
17.2 酶活性的調節
17.3 迴饋調節
17.4 酶含量調節的方式
17.5 基因表現與誘導(抑制)酶合成作用的關係
Part 04 遺傳訊息的表現與傳遞
Chapter 18 DNA的生物合成-複製
18.1 參與DNA複製的酶
18.2 DNA的半保留複製
18.3 DNA複製的起始點和方向
18.4 DNA的半不連續複製
18.5 DNA的複製過程
18.6 DNA輻射損傷及修復
Chapter 19 RNA的生物合成-轉錄
19.1 RNA聚合酶
19.2 RNA的轉錄機制
19.3 轉錄與反轉錄作用
19.4 RNA轉錄後的修飾
Chapter 20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轉譯
20.1 遺傳訊息的表現方式
20.2 遺傳密碼
20.3 核糖體
20.4 胺基酸的活化
20.5 啟譯密碼子與啟譯tRNA
20.6 轉譯過程
20.7 轉譯後的修飾作用
20.8 基因表現的抑制劑
Chapter 21 研究生物分子的技術
21.1 層析法
21.2 電泳法
21.3 比色法
21.4 墨點法技術
21.5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21.6 蛋白質純化技術
21.7 核酸純化技術
Chapter 22 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
22.1 生物工程概述
22.2 生物工程的應用面
22.3 DNA及RNA測序方法
22.4 基因工程中限制酶的角色
22.5 基因載體
22.6 轉化與篩選
22.7 基因表現
Chapter 23 蛋白質工程
23.1 蛋白質工程概述
23.2 蛋白質工程的一般技術
23.3 蛋白質工程改造酶
23.4 蛋白質工程於藥物設計之應用
參考資料
索引
ISBN: 9789864308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