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本神道文化體驗者、最理解大和魂的西方人◆
——小 泉 八 雲——
十五篇剖析傳統精神與信仰價值的哲思隨筆
深入觀察日本人的民族性、體驗生活的內在本質
===================
▋命運多舛,卻成就小泉八雲不平凡的一生
在日本文學史上,一旦說起妖怪文學,小泉八雲毋庸置疑是此文類的鼻祖;而在日本近代史上,小泉八雲更是將日本文學推向世界潮流的第一人,被稱為是最理解大和魂的西方第一人!
原為希臘人的小泉八雲,由於童年顛沛流離的生活所致,養成其敏銳的觀察力與感性多思的共情能力。在他初次接觸日本文化後,便對這異國風情心生嚮往,自此投身日本文化與文學的研究、翻譯與創作領域中。
小泉八雲與日本的連結,除了在於他翻譯不輟、為西方打開一窺日本文化的窗扉,自己更與日本女子小泉節子婚娶,歸化日本籍,就連日本名八雲也出自最古老的書籍《古事紀》中的歌謠「八雲立,出雲八重垣」。
▋深入日式精神與神道信仰,領悟珍貴的民族心性
小泉八雲起初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之所以對日本文化心生嚮往,始於一次博覽會所接觸的日本文物之美,後來透過雜誌社的採訪邀約,他終於有機會一睹大和魂的真相,也終於知道,這個島國在十九世紀末明治時期面臨全面西化,究竟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遺失了哪些珍貴的民族特性。
如同本書《心》的書名原文「Kokoro」,在日文中具有許多含意,漢字寫作「心」,但在不同意境下,也象徵著「精神」與「記憶」──也就是大和民族的靈魂。在作者的自述中,本書收錄的文章皆在探討日本生活的內在,而非外表。「Kokoro」的「心」字,在情感上也指涉精神、心靈、勇氣、決心、感性、情愛,及內在的意義,一如英文常見的「the heart of thing」——即為「物之心」。
比如〈在火車站〉一文中,以目睹警察讓被害者稚子直視兇手臉龐的畫面,傳達日本人勇敢面對創傷、莫忘犧牲代價的重要性;〈阿彌陀的比丘尼〉利用女子阿豐的身世驟變,輕巧闡釋入世與出世轉換的真諦;〈旅行日記〉、〈霍亂流行〉投射自己深入日本生活的隨想觀察;以〈業力〉、〈前世觀念〉有系統地論述形而上的日式精神;〈關於祖先崇拜的二三事〉探討神道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以及與大自然共存的和諧性。
本書的十五篇短文便是小泉八雲在日本展開追尋、探求大和民族最真實一面的散文筆記。他時而以對話形式淺談在變與不變的社會變遷裡,最令日本人有所感悟的生活體驗;時而以外來者的宏觀立場,觀察這個民族建構人心與社會價值的內在精神為何。全書盡顯小泉八雲身兼記者、作家的文字功力,以點到為止的筆觸書寫所見、所聞、所想,而意在言外的觀察心得,卻在字裡行間靈動流轉,帶領讀者進入大和魂的最深層。
——小 泉 八 雲——
十五篇剖析傳統精神與信仰價值的哲思隨筆
深入觀察日本人的民族性、體驗生活的內在本質
===================
▋命運多舛,卻成就小泉八雲不平凡的一生
在日本文學史上,一旦說起妖怪文學,小泉八雲毋庸置疑是此文類的鼻祖;而在日本近代史上,小泉八雲更是將日本文學推向世界潮流的第一人,被稱為是最理解大和魂的西方第一人!
原為希臘人的小泉八雲,由於童年顛沛流離的生活所致,養成其敏銳的觀察力與感性多思的共情能力。在他初次接觸日本文化後,便對這異國風情心生嚮往,自此投身日本文化與文學的研究、翻譯與創作領域中。
小泉八雲與日本的連結,除了在於他翻譯不輟、為西方打開一窺日本文化的窗扉,自己更與日本女子小泉節子婚娶,歸化日本籍,就連日本名八雲也出自最古老的書籍《古事紀》中的歌謠「八雲立,出雲八重垣」。
▋深入日式精神與神道信仰,領悟珍貴的民族心性
小泉八雲起初遠在太平洋另一端的美國,之所以對日本文化心生嚮往,始於一次博覽會所接觸的日本文物之美,後來透過雜誌社的採訪邀約,他終於有機會一睹大和魂的真相,也終於知道,這個島國在十九世紀末明治時期面臨全面西化,究竟在追求進步的過程中遺失了哪些珍貴的民族特性。
如同本書《心》的書名原文「Kokoro」,在日文中具有許多含意,漢字寫作「心」,但在不同意境下,也象徵著「精神」與「記憶」──也就是大和民族的靈魂。在作者的自述中,本書收錄的文章皆在探討日本生活的內在,而非外表。「Kokoro」的「心」字,在情感上也指涉精神、心靈、勇氣、決心、感性、情愛,及內在的意義,一如英文常見的「the heart of thing」——即為「物之心」。
比如〈在火車站〉一文中,以目睹警察讓被害者稚子直視兇手臉龐的畫面,傳達日本人勇敢面對創傷、莫忘犧牲代價的重要性;〈阿彌陀的比丘尼〉利用女子阿豐的身世驟變,輕巧闡釋入世與出世轉換的真諦;〈旅行日記〉、〈霍亂流行〉投射自己深入日本生活的隨想觀察;以〈業力〉、〈前世觀念〉有系統地論述形而上的日式精神;〈關於祖先崇拜的二三事〉探討神道文化對日本的影響,以及與大自然共存的和諧性。
本書的十五篇短文便是小泉八雲在日本展開追尋、探求大和民族最真實一面的散文筆記。他時而以對話形式淺談在變與不變的社會變遷裡,最令日本人有所感悟的生活體驗;時而以外來者的宏觀立場,觀察這個民族建構人心與社會價值的內在精神為何。全書盡顯小泉八雲身兼記者、作家的文字功力,以點到為止的筆觸書寫所見、所聞、所想,而意在言外的觀察心得,卻在字裡行間靈動流轉,帶領讀者進入大和魂的最深層。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小泉八雲(1850-1904)
曾任新聞記者、旅行作家,後因定居日本,開始從事日本文化與文學翻譯,並從事創作。小泉八雲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出生於希臘的愛奧尼亞群島,父親為英國派駐當地的愛爾蘭軍官,母親則是希臘人。
赫恩的童年生活坎坷多舛,他在出生後不久,一家人便遷回父親故鄉愛爾蘭,但母親因故備受夫家親族冷落,加上夫妻聚少離多,便在赫恩七歲時獨自搬回希臘。赫恩的父母後來解除婚約,各自重組家庭,赫恩便交由親戚收養,進入教會學校就讀。無奈撫養他的親戚在他十七歲時破產,自此赫恩便轉往倫敦投宿在親戚的僕人家,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青少年生活。
赫恩十九歲時在親戚的幫助下,以一張單程船票踏上前往美國紐約的旅程。一貧如洗的赫恩最初只能在低階的工作中打滾,後來憑藉優異的文學素養進入報社工作,開始發表翻譯與著作。成年後的赫恩因工作調派關係,曾前往歐洲及美洲各地採訪寫作,四十歲時受《哈潑》雜誌派往日本採訪,自此與日本結上不解之緣,陸續在松江、熊本和神戶生活,最後選擇落腳東京。
曾任記者的赫恩精通多種語言,擅於觀察,且熟諳東西文化。對迥異於西方的日本風土及文化甚為喜愛,因此於四十六歲(一八九六年)歸化日本籍,同時冠妻姓,改名小泉八雲,並於東京帝國大學任教。由於十九世紀末的西方大眾對日本所知不深,他以英文撰寫關於日本文化的多部著作,扮演起西方世界認識日本文化的重要橋梁,被稱為最了解大和魂的西方第一人。
譯者簡介
蔡旻峻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職出版通路、雜誌企劃、書籍企劃、翻譯與編輯。
小泉八雲(1850-1904)
曾任新聞記者、旅行作家,後因定居日本,開始從事日本文化與文學翻譯,並從事創作。小泉八雲原名拉夫卡迪奧.赫恩(Lafcadio Hearn),出生於希臘的愛奧尼亞群島,父親為英國派駐當地的愛爾蘭軍官,母親則是希臘人。
赫恩的童年生活坎坷多舛,他在出生後不久,一家人便遷回父親故鄉愛爾蘭,但母親因故備受夫家親族冷落,加上夫妻聚少離多,便在赫恩七歲時獨自搬回希臘。赫恩的父母後來解除婚約,各自重組家庭,赫恩便交由親戚收養,進入教會學校就讀。無奈撫養他的親戚在他十七歲時破產,自此赫恩便轉往倫敦投宿在親戚的僕人家,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青少年生活。
赫恩十九歲時在親戚的幫助下,以一張單程船票踏上前往美國紐約的旅程。一貧如洗的赫恩最初只能在低階的工作中打滾,後來憑藉優異的文學素養進入報社工作,開始發表翻譯與著作。成年後的赫恩因工作調派關係,曾前往歐洲及美洲各地採訪寫作,四十歲時受《哈潑》雜誌派往日本採訪,自此與日本結上不解之緣,陸續在松江、熊本和神戶生活,最後選擇落腳東京。
曾任記者的赫恩精通多種語言,擅於觀察,且熟諳東西文化。對迥異於西方的日本風土及文化甚為喜愛,因此於四十六歲(一八九六年)歸化日本籍,同時冠妻姓,改名小泉八雲,並於東京帝國大學任教。由於十九世紀末的西方大眾對日本所知不深,他以英文撰寫關於日本文化的多部著作,扮演起西方世界認識日本文化的重要橋梁,被稱為最了解大和魂的西方第一人。
譯者簡介
蔡旻峻
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藝術管理研究所畢業,曾任職出版通路、雜誌企劃、書籍企劃、翻譯與編輯。
內容目錄
【 壹 】_在火車站
【 貳 】_日本文化的真髓
【 參 】_街頭歌手
【 肆 】_旅行日記
【 伍 】_阿彌陀的比丘尼
【 陸 】_戰後雜感
【 柒 】_阿春
【 捌 】_趨勢一瞥
【 玖 】_業力
【 拾 】_保守主義者
【拾壹】_微光中的佛像
【拾貳】_前世觀念
【拾參】_霍亂流行
【拾肆】_關於祖先崇拜的二三事
【拾伍】_君子
【 貳 】_日本文化的真髓
【 參 】_街頭歌手
【 肆 】_旅行日記
【 伍 】_阿彌陀的比丘尼
【 陸 】_戰後雜感
【 柒 】_阿春
【 捌 】_趨勢一瞥
【 玖 】_業力
【 拾 】_保守主義者
【拾壹】_微光中的佛像
【拾貳】_前世觀念
【拾參】_霍亂流行
【拾肆】_關於祖先崇拜的二三事
【拾伍】_君子
ISBN: 97862697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