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文學走向世界:81位作家的青春之旅 | 拾書所

從文學走向世界:81位作家的青春之旅

$ 300 元 原價 300
內容簡介


文訊》經典專題結集,原刊於2013年2月號~3月號(328~329期)的「我們這一代的文藝青年」,邀請不同世代作家書寫,早至四○年代的文學初啟蒙,到二十一世紀初的文友結社,呈現81位作家的青春憶語,看他們如何從文學走向世界。
參與的81位作家:
師 範 廖清秀 樂茝軍 辛 鬱 郭 楓 邵 僩 趙天儀 趙淑敏 黃永武
桑品載 林錫嘉 丘秀芷 劉靜娟 王潤華 周志文 亮 軒 陳慧樺 楊小雲
喬 林 吳 晟 吳敏顯 汪啟疆 尹 玲 喻麗清 鍾 玲 曾西霸 李 黎
心 岱 葉言都 蘇紹連 王 岫 廖玉蕙 古蒙仁 陳義芝 渡 也 履 彊
方 明 鄭如晴 向 陽 王幼華 林宜澐 方 梓 路寒袖 廖振富 陳克華
章 緣 郭強生 楊 明 李進文 凌 煙 鍾文音 吳鈞堯 鄒敦怜 潘弘輝
可樂王 向鴻全 王聰威 徐國能 張亦絢 張輝誠 丁威仁 凌性傑 許榮哲
謝鴻文 李長青 張耀仁 凌明玉 陳思宏 楊宗翰 楊美紅 廖之韻 鯨向海
林婉瑜 徐嘉澤 劉亮延 葉覓覓 古 嘉 曾琮琇 黃信恩 李時雍 羅毓嘉

作者簡介


編者簡介

封德屏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文訊雜誌社社長兼總編輯、臺灣文學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紀州庵文學森林館長。長期主編《文訊》雜誌,曾主持《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等編纂計畫。著有散文集《美麗的負荷》、《荊棘裡的亮光──文訊編輯檯的故事》、《我們種字,你收書──《文訊》編輯檯的故事2》。

內容目錄


〈序〉封德屏
輯一 夢想啟航
師 範 愛它,就不要害它
廖清秀 從小就愛寫作
樂茝軍 書是唯一
辛 鬱 往事歷歷.感念沙牧
郭 楓 《雞鳴》辰光的流浪哥兒們
邵 僩 吃飯最大,酒次之
趙天儀 散文、新詩及美學的探索
趙淑敏 曾經天人交戰
黃永武 高二那一年
桑品載 咬著文學的奶嘴長大
林錫嘉 我的文學因緣
丘秀芷 我的文學路
劉靜娟 我曾經有過的LIFE
輯二 青春結伴
王潤華 在樹下成長的南洋華僑文藝青年
周志文 啟蒙材料
亮 軒 幾個人的一句話
陳慧樺 當我聽說「文青」被顛覆了
楊小雲 當文藝成為美妝
喬 林 我的詩創作的?蒙與養成
吳 晟 樹林小鎮
吳敏顯 回到半個世紀前
汪啟疆 曬海為鹽
尹 玲 六○年代以及
喻麗清 大同小異的苦悶
鍾 玲 脫代的、孤立的文藝青年
曾西霸 追憶文藝營歲月
李 黎 憶華年──我的一九六○年代
心 岱 大河的一滴
葉言都 文學編青與《台大附友》
蘇紹連 舞文弄墨話後浪
王 岫 半調子的文藝青年
廖玉蕙 那些仰望滿天星辰的日子
輯三 繆思之戀
古蒙仁 追逐「文」學花「季」的小文青──我與黃春明、陳映真的忘年之交
陳義芝 想我年少時的兄弟
渡 也 少年渡也,辛苦了,謝謝你
履 彊 我的鄉土文學與戰鬥文藝營
方 明 我的文學因緣──簾捲窗前詩影
鄭如晴 離群的鳥
向 陽 相會在華岡──我的大學文青生活
王幼華 耕莘寫作班與我
林宜澐 小說與披頭四
方 梓 洛水之濱
路寒袖 繆思的子民
廖振富 台北城南:我的跨時空旅行
陳克華 長長詩之路──記一個編輯與作者有著美好關係的年代
章 緣 一切從那裡開始
郭強生 安分的浪漫
楊 明 我們真實地活著
李進文 不小心脫隊的五年級生
凌 煙 紅唇族少女文青的蛻變
鍾文音 開啟流浪風潮與個我的時代
吳鈞堯 那些鼓掌的人
鄒敦怜 我這麼一位寫作者
潘弘輝 深淵
輯四 相約文學
可樂王 兩個真實──我的文藝青年時代
向鴻全 曖昧模糊的文藝啟蒙經驗
王聰威 我是小說家讀者成員
徐國能 追憶似水年華──中年文青的回憶
張亦絢 我們想要活一次……──一 九八九、高中生學運及其文藝少男與少女
張輝誠 一路上緩緩走來
丁威仁 所謂文藝青年的非文藝養成訓練
凌性傑 我們這一代的高級娛樂
許榮哲 那一年,我是個文藝諧星
謝鴻文 說時依舊
李長青 我忽然覺得,如此遙遠
張耀仁 渾沌的狂野的熱病
凌明玉 祕密星系的聚會
陳思宏 從文學營啟程
楊宗翰 文青是怎樣煉成的?──一個六年級「文壯」的回憶
楊美紅 釣魚台是燕鷗的,而詩是我們的
廖之韻 閒晃的觀察者
鯨向海 微文青與偽文青
林婉瑜 從文藝青年成為文藝中年
徐嘉澤 有伴
劉亮延 新的才華
葉覓覓 我不是文青,但是我可以提供一點線索
古 嘉 姿態低而夢想高
曾琮琇 少女W的文學之旅
黃信恩 那段醫學院的文青日子
李時雍 培養皿和三○九電影院
羅毓嘉 詩從紅樓詩中來

ISBN: 9789866102875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