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工女憶前塵:看戲、聽歌,郎雄貼身助理包珈台前幕後的故事 | 拾書所

白頭工女憶前塵:看戲、聽歌,郎雄貼身助理包珈台前幕後的故事

$ 514 元 原價 514
內容簡介


身為劇評家包緝庭的獨生女,包珈自幼跟著父親看戲,親眼見識馬元亮、胡少安、孫元坡、孫元彬、徐露等京劇藝術家的舞台風采,也結識陳鴻年、丁秉燧等劇評家,以及資深導播惠群、一代名導演唐冀。1970年進入中視之後,先在歌仔戲節目擔任助理,後來升任導播組助理導播,曾受導播史俊明、王世綱,製作人李渝,演員暨服裝師張國棟等前輩提點,也有湯以白等工作夥伴互相支持、鼓勵。

包珈對工作的嚴謹和敬業,使她一方面在長官和同儕心目中是個「不可惹的火爆分子」,一方面也是位不畏挑戰的疑難雜症專家。向來以赤誠待人的她,因而結交了許多朋友,也在1976年與郎雄步入禮堂,攜手共度二十六年歲月,陪他走完人生的旅程。

回首前塵,包珈戲稱自己為永不退休的白頭「工」女,領著薪水看戲、聽歌,一生的工作旅程沒有一點不如意。只是部分好伙伴們因病,不得不和他們道別──從京劇舞台前的觀眾,到攝影機後的導播,台前幕後,說不完的故人、故事……

「宗教的洗禮,世事的閱歷,塑造了包珈成熟的人生。這些年常在FB上看她寫『中視』生動的往事,筆下輕健,兼帶無盡感懷,描繪著她記憶裡的豐沛點滴。」──《大雅雜誌》創辦人 賈馨園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國劇評論家包緝庭之女、金馬影帝郎雄之妻、一生熱愛工作的白頭「工」女.包珈,她走過近八十年的時光隧道,喚起那些封塵已久、卻歷歷在目的溫暖──這是一段關於大鵬、中視、美食、信仰、家庭的美好情誼,也是一趟追思往事、重現故人情貌精神的回憶之旅。

作者簡介


包珈
劇評家包緝庭之女、金馬影帝郎雄之妻,曾任中視《閩南語歌劇》節目助理、導播組助理導播、副導播、導播等,以及大愛電視台任製作人。現已退休。

1944年11月23日生於北平市
1948年隨父母來台
1970年任職中視公司
1976年與郎雄結婚
1999年起在《大雅雜誌》撰稿
2002年郎雄去世
2004年5月自中視導播退休
2004-2011年任大愛電視台製作人
2012年發現罹患癌症,現已治癒

內容目錄


 致謝
 序╱賈馨園
 自序╱包珈

§ 父親引我領略的梨園風華
 先父包緝庭先生
 細說北京包家
 瀕臨廿載一幀舊照╱包緝庭
 「華報菊壇」憶往
 再憶「華報菊壇」
 一把價值連城的扇子
 來台之後的親情溫暖──記八叔一家

§ 身在電視界的黃金歲月
 皇親貴冑 雋逸儒雅 台灣第一位電視國劇導播──惠群先生
 一代名導演──唐冀
 武藝超群、精采人生,話說孫元彬
 老伶工大英雄──談台灣名淨孫元坡
 十項全能.台灣梅蘭芳──100分的徐露
 馬六哥的「愛之船」裝滿好多人的愛──憶馬元亮
 胡少安在中視
 我認識的程景祥先生
 哥哥們慢走──記史俊明和李渝
 ㄎㄡˋ桑黃義雄+老胡+小豆
 小帥梁,我以此文「讀你」──憶梁弘志
 老朋友、好導演──謝晉
 副控室女暴君 家中賢妻良母──湯以白
 中視黃金時代的開創者──談談王世綱
 「你們看!你們看!明天等著看!!」──話說張國棟
 脫線的故事
 歌仔戲那些朋友
 天涯赤子情──談談黃仲崑
 霸總專業戶──談談張晨光

§ 信仰是我的第二個家
 蝴蝶兒會
 奇異恩典──中青會生活營
 隨喜假期
 颱風前夕.快樂中秋佳節
 秋之聚.聖家堂中秋晚會
 「千禧聖誕心靈饗宴」後記

§ 舌尖嘴角抹不掉的餘香
 20世紀台北城中區好吃的館子
 好吃的新疆菜
 茄子食譜
 談請客
 二○二三年年夜飯小記

§ 與你攜手共度的日子
 黃金三角
 我夫郎雄
 不遲的榮耀

ISBN: 9789864458318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