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後綴學:讓世界重拾平衡的智慧之書 | 拾書所

邏輯後綴學:讓世界重拾平衡的智慧之書

$ 316 元 原價 316
內容簡介


這個世界充斥著各種爭論,是是非非,誰說得清?真理,是否真的越辯越明?
「因果關係」,又是否必然?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不如先搞清楚,究竟「是」是什麼!

一般人的思維,是不管遇到任何事情,都懂得按情況採取對應措施,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而這本書要思考的,不是如何去阻擋這些「兵」和「水」,而是要問:「為何會源源不絕地有兵?有水?」

當知道事出有因之後,應該選擇繼續「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還是乾脆「躺平」,或者還有其他方法呢?

好比射箭,一定有射箭手(我);箭未射出去之前,一定有一個「蓄勢待發、引而不發」的過程,此時箭與射箭手是「一體」;射出去的箭,一定是與射箭手「分離」,箭最終亦必然會射中個「什麼」目標。

此書探討的,正是射箭的過程(即邏輯屬性),而不是對「射中」什麼目標,及這個目標是否正確作批判。


這本書讓你重新解讀東西方的邏輯理論,重新審視這個世界的是與非!

每個人都需要認識的一套突破性邏輯思維方式,帶你跳出種種是非悖論。

邏輯是指人的思維規律,經過邏輯過程後,會得出一個結論。

邏輯學就是通過對各種論證正確性的研究,從而探討人思維規律的學問。

可是作者認為,邏輯學發展到現代仍然是「不完備」,實際上仍未觸及事物的本質。

對邏輯屬性的研究,是邏輯學系統中還未被開發的一個新領域。

由於這個新領域所探討的邏輯屬性能夠影響事物的發展變化走向,這類似於英語構詞法中因「後綴」的不同屬性能夠對單詞詞性產生不同的影響,因此作者把這個領域的理論命名為「邏輯後綴學」,亦正是這本書想討論的範疇。

作者簡介


非是

筆名「非是」,1962年出生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畢業於廣州師範學院,已定居澳洲三十多年。澳洲華裔社會工作者,自由撰稿評論人,海外中文社區留園網哲學論壇壇主。曾以「城市隱者」及「仁劍」的網名在網絡發表了超過一百萬字包括哲學、宗教、人文在內的論說文、散文及詩歌小說。並歷時八年研究,寫成了這部超過36萬字的哲學著作《邏輯後綴學》。這部作品已經在留園網及國學復興網公開發表或轉載。

內容目錄


前言

【上卷】 迷宮中越來越精細的通道

 第一章:「是」判斷邏輯屬性的內涵

 第二章:「是」判斷邏輯屬性的外延及討論
  第一節:我是誰
  第二節:我知道
  第三節:我能夠
  第四節:我改變
  第五節:我記得
  第六節:我想要
  第七節:我自由

 第三章:「是」判斷邏輯屬性結語——邏輯是自定義


【下卷】 漸入佳境

 第一章:宇宙因

 第二章:「非」判斷邏輯屬性的內涵

 第三章:「非」判斷邏輯屬性的外延及討論
  第一節:我在
  第二節:從來處來
  第三節:往去處去
  第四節:難得糊塗
  第五節:順勢而為
  第六節:其說自圓

 第四章:大道至簡
  第一節:語言文字與思維自由度的關係
  第二節:不忘初心——因是而是之或是而是之是就是了

 第五章:文明的傳說
  第一節:三級文明
  第二節:真實的世界
  第三節:破碎虛空

ISBN: 9789888822447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