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敘事中療癒: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 | 拾書所

在敘事中療癒:跳脫框架重構精神健康

$ 332 元 原價 332
內容簡介


療癒的力量,是藏在敘事對話中的麟光片羽
完整收錄兒童、成人、年長者的敘事檔案;拆掉精神病診斷的框架,
在敘事實踐中與不同的生命故事相逢,那些回應困境的在地知識正閃閃發光,生命的期盼也得以重現眼前。

作者簡介


秦安琪
敘事實踐者及督導,2015年取得澳洲杜維曲中心與墨爾本大學合辦的敘事治療與及社區工作的碩士,退休後仍繼續實踐敘事理念。雖因疫情影響生活步調,但趁機把多年來無數主角的生活故事寫成書,讓個人聲音有更多聽眾。

曹爽
敘事實踐者、心理諮詢師。喜愛閱讀、寫作和旅行,敘事的學習讓我在故事中旅行,打開不同的視野、遇見不同人的故事,也遇見自己不同的故事,認識帶來困境的故事,也編織更加偏好的故事。

梁樂衡
2013年開始認識「敘事」,相遇只是一個開始,慢慢地相愛相知,一起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未知」。「敘事」在我最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抵檔著「社會權力」、「既定立場」的指責,讓我能在壓力的狹縫找到一點光,重新理解自己,找回被現實隱藏的人生希望和自信。

梁曉邦
從事以社區工作介入為主的行業10多年,不斷面對一個疑問──倡議工作需要數十年推行,但街坊可能只參與數年,在政策轉變前有什麼可讓街坊有所得?直至接觸到敘事理念,讓街坊在過程中整理並重現經歷與故事,成為推動社會工作的力量。

麥麗娥
2009年開始應用敘事實踐於長者服務工作,包括生命樹及珍味生命推行治療小組,採用重組會員對話的概念於生死教育推廣;甚至運用重寫對話於受輕度認知障礙症影響的長者,以家書形式重現生命中珍貴的人生價值及盼望。

黃穎琴
資深青少年服務社工及督導、敘事實踐者。相信「From Little Things, Big Things Grow」喜歡傾聽他人的生命故事,陪同當事人重塑個人身份,發掘潛藏的能力,重寫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重視心靈力量的發揮。

葛思恆
敘事實踐者及督導。2015年與台灣導演黃郁芳聯合執導棒球紀錄片《家長應援團》,並於同年完成青年輔導碩士課程,從中認識敘事實踐,被著重去中心化和社會脈絡交織性吸引。取得敘事治療及社區工作碩士後,創立「敘事山谷村」平台向華人推廣敘事實踐。

謝杰雄
敘事實踐者、社工、註冊遊戲治療師。任職社工逾20年。喜歡將遊戲與敘事實踐結合,讓兒童以有趣、輕鬆自在的方式說故事,從故事中發現更多的可能性。2004年開始接觸敘事實踐,並取得澳洲墨爾本大學敘事治療及社區工作碩士。

內容目錄


5 推薦序
8 以故事召喚故事
11 作者簡介(按筆劃序)
16 前言

PART 1 緒論
24 精神健康問題,沒關係?!

PART 2 兒少的經驗
54 心魔不可消滅但可以超越
75 腦朋友大聯盟
96 當亞斯伯格遇上霸凌

PART 3 成人的經驗
124 外化敘事檔案:在地知識的共尋與共享
151 讀寫。另類。學習。敘事
173 進入「不熟悉和可探索」的盼望森林
201 「非一般」的家長旅程
224 說故事‧讓笑聲發現跳進寶庫

PART 4 長者的經驗
260 敘說「三高」健康Get, Set, Go
287 看得見的情緒:敘事實踐應用於受抑鬱情緒困擾的長者
309 與護老者同行─照顧與被照顧的經驗的生命歷程

ISBN: 9786269687046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