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連續10年高踞亞馬遜分類榜TOP1
★全球銷售破百萬冊,授權36種語言
★TED同名演講全球4000萬人次觀看
Thinkers50 #18、新世代領導力大師西奈克首創黃金圈理論
揭露激勵人心與創造長期成功的真領導力!
真正激勵自己、打動人心的關鍵,
不是你做什麼,而是你為什麼而做!
大家都說帶人帶心,但是自己的想法似乎總難說清楚,團隊總是難形成共識?
雖然不斷加速增加產品特色,總是很快被對手模仿。怎麼養出忠誠的顧客?
為什麼許多人獲得初步成功後,很快就跌落谷底?許多團隊擴張的時候特別容易失敗?
新生代領導力大師西奈克十年前首度在TED演講中發表黃金圈,揭開生涯、團隊、產品
長期成功的秘密,至今累積近四千萬人次觀看,是史上第三受歡迎TED演講。
本書完整深入探索黃金圈概念,解開為什麼我們會失去熱情與方向,
詳盡說明組織與個人能夠創造長期成功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本書特色
吸引人心、點燃熱情的黃金圈是甚麼?怎麼練習?
黃金圈是三層同心圓,由外到內分別是做什麼、怎麼做,與為什麼。這個架構看似簡單,卻與人腦如何處理資訊與情感的結構完全一致。最核心的「為什麼」,最能撼動人心,產生強大連結,但也正是語言最難清楚表達的部分。
鑽研「做什麼」與「怎麼做」,不管再厲害都可以被取代。
「為什麼」,才是喚起深層情感、號召共同理念的關鍵。
西奈克發現,多數人習慣從比較清楚的事開始做,模糊難形容的擺最後。所以我們很容易忙碌於黃金圈外層的「做什麼」與「怎麼做」,忘了「為什麼」。然而,創造改變產業的創新、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物與企業,思維與行動都恰好相反,他們都從核心的「為什麼」出發。清晰的為什麼,可以支撐熱情、也是決策的篩網,幫助我們釐清目標、找到盟友、創造不凡。
如何用黃金圈的方法帶團隊
清晰傳達為什麼,才能號召能與你一起完成願景的團隊。
黃金圈的理論架構不只用於個人,更可以發展成立體的黃金三角錐,剛好就是組織架構藍圖。最上層的為什麼,就是組織創辦人或決策層,把握組織的初衷與信念。中間層的怎麼做,通常是深受感召的中高階主管。而底層的做什麼,就是落實組織信念的執行層。利用黃金三角錐層層檢驗,就能馬上看見組織面臨的問題,從選才到接班、對內對外溝通到企業文化塑造。
世界上,有領導,與領導者。領導掌握權位,真正的領導者則感召人心。
這本書,獻給期許能激勵人心的領導者,也獻給期望能找到感召人心的領導者的你。
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先問,為什麼!
作者介紹
賽門‧西奈克(Simon Sinek)
樂觀主義者,相信人性會有更光明的未來。他的TED同名演講影片有近四千萬觀看人次,是史上前三大受歡迎的影片。賽門是2017年度全球管理思想家排行榜Thinkers50第18名,也是暢銷書《最後吃,才是真領導》、《找到你的為什麼》作者。想了解更多賽門的動態,想知道你可以如何激勵身邊的人,請上:StartWithWhy.com
姜雪影
資深媒體人,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新聞碩士,曾任《天下雜誌》資深編輯、時代基金會資深副執行長、IC 之音電台總經理兼台長、淡江大學英文系講師,著有《世紀之都:紐約》一書。曾獲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並帶領 IC 之音榮獲多項金鐘獎、文馨獎等。近年專事翻譯,譯作包括《不理性的力量》、《失控的未來》,以及《Boss學》等書。
目錄
各界推薦
作者序 為什麼的力量
前言 為什麼要從「為什麼」開始?
第一部 不探究「為什麼」的世界
第一章 假設錯誤,就不可能得到正確答案
第二章 胡蘿蔔和棍子,利用人心弱點的操弄手法
第二部 長久成功的單行道,黃金圈法則
第三章 吸引力的祕密,來自黃金圈
第四章 黃金圈完全符合生物本能
第五章 清晰、紀律、一致性
第三部 領導力,來自建立信任
第六章 企業的成敗在於信任
第七章 如何引爆趨勢?
第四部 打造感召人心的黃金擴音喇叭
第八章 從為什麼出發,再談怎麼做
第九章 用清楚的做什麼與混亂市場溝通
第十章 溝通的重點在於聆聽
第五部 小心岔路,成功才是最大的挑戰
第十一章 當為什麼失焦
第十二章 小心岔路
第六部 發現你的為什麼
第十三章 為什麼從何而來
第十四章 只跟過去的自己比賽
致謝
各界推薦
各界名人熱情推薦
林沂萱(跨國獵頭&職涯教練)
律師娘林靜如
洪聖倫(光明頂創育智庫執行長)
程世嘉(LIVEhouse.in執行長)
鄭志凱(Acorn Pacific 創投共同創辦人)
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
謝文憲(知名講師與作家)
龔大中(台灣奧美集團執行創意總監)
威廉‧尤里(William Ury,哈佛法學院談判學程共同創始人)
查克‧霍能將軍(General Chuck Horner,美國沙漠風暴行動指揮官)
莫赫塔.拉瑪尼(Mokhtar Lamani,資深外交官)
「義務使人僵化,動機才能讓人產生熱情。當你覺得自己腳步太快,或是躊躇迷惘,記得先問自己:為什麼?面對自己、深度挖掘,答案通常會自然浮現。」──律師娘林靜如 「這個概念是如此簡單,任何人都能理解並實踐。想知道如何建立影響力、說服一群人相信並跟隨你的信仰,研讀《找到你的為什麼》,就是你最正確的選擇!」──洪聖倫,光明頂創育智庫執行長 「我們為何而戰?追求『意義』已成為現代人的重大課題,而我們卻花太少時間思考這個人生終極問題,我誠摯推薦本書給讀者,希望各位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程世嘉,LIVEhouse.in執行長 「好老師,就是好的領導者,反之亦然。而好的領導者,必須從自身的為什麼開始。相信西奈克的書能幫助渴望成就更好的自己與他人的每一位。」──劉安婷,Teach for Taiwan 創辦人 「阻礙我們前進的通常不是別人或競爭者,而是自己。黃金圈讓我在講課、寫作、主持、創業四大領域間游刃有餘。唯有找到自己的為什麼,才能找到前進的動力與幹勁。」──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我近幾年讀過最有用、最厲害的書。概念簡單優雅,直接告訴我們領導的核心關鍵。」 ──威廉‧尤里(William Ury),哈佛法學院談判學程共同創始人 「這本書又重新點燃我心中的熱情。它將我用於軍中的概念,轉換成任何組織都能受用的語言。這本書可以帶領你達到想像不到的成功。」 ──查克‧霍能將軍(General Chuck Horner),美國沙漠風暴行動指揮官 「《先問,為什麼?》用簡潔有力又實際可行的方式詮釋領導力。書中每個故事都能刺激你用完全不同以往的觀點思考。」 ──莫赫塔.拉瑪尼(Mokhtar Lamani),資深外交官
全球讀者熱烈迴響 「光看書名,以為又是另一本叫我們找回初衷的書,但開始讀就停不下來。這本書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工作與人生,重新想起我的為什麼。」 「這本書延伸了『追隨你的熱情』這個古老觀念,追隨熱情還不夠,你必須知道你為什麼對這件事有熱情。」 「我已經讀了三次,整本書畫滿重點!相信我,如果你是領導者,或想創立一個走得遠的事業,就去看這本書。快買、快讀、快開始用!」 「我送這本書給公司裡五十位高階主管。我們是兩千多人的公司,這本書真正幫我們『說清楚』自己是誰,也啟發眾多員工一起實現公司願景。」 「這是我MBA課堂的指定閱讀,深度探討了激勵我們每天努力的關鍵,以及如何成為好的領導者。」 「如果你的人生陷入迷惘,需要方向,這本書是最佳良伴。他會幫助你重新定位生活各個面向,活出你自己的步調。」 「不只是一般的行銷法則,這本書精闢地描述人類心理學及大腦的生物機制,我第一次從這個角度思考自己如何被說服、與如何說服別人。」 「無論從思維、計畫到行動,黃金圈都是最好的模型。簡單卻完全反直覺,我們通常都回答不出『為什麼』。這本書提醒我們,自己為何存在。」 「絕大多數組織都沒有深度挖掘自己存在的意義。這本書真的改變我看事情的觀點、也讓我發現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區隔。」 「創業家與企業顧問必讀。這本書把複雜概念簡單化,馬上可以實踐。」
推薦序
「《先問,為什麼?》是我近幾年讀過最有用、最厲害的書。概念簡單優雅,直接告訴我們領導的核心關鍵。」
──威廉‧尤里(William Ury),哈佛法學院談判學程共同創始人
「這本書又重燃我心中的熱情。將我用於軍中的概念,轉換成任何組織都能受用的語言。這本書可以帶領你達到想像不到的成功。」
──查克‧霍能將軍(General Chuck Horner),美國沙漠風暴行動指揮官
「《先問,為什麼?》用簡潔又實際可行的方式詮釋領導力。每個故事都能刺激你用不同以往的觀點思考。」
──莫赫塔.拉瑪尼(Mokhtar Lamani),資深外交官
「西奈克舉世聞名的黃金圈,深刻影響了我對商業認知。影響人的關鍵,不在做什麼,而在於為何而做。由此建立的品牌策略、行銷規劃與商業模式,更能深入核心,也更能有效轉化為實質市場影響力,為自己與客戶帶來業務成長。
這個概念如此簡單,任何人都能理解並實踐。想知道如何建立市場影響力?說服一群人相信並跟隨你的信仰?《先問,為什麼?》就是你最正確的選擇!」
──洪聖倫,光明頂創育智庫執行長
「義務會使人僵化,動機才能讓人產生熱情。我喜歡跟事務所同仁討論『可以做什麼』,而不是『該做什麼』。回到原點思考,效果往往比我預期更好。『你認爲呢?』漸漸成為我的口頭禪,也成為我和夥伴之間信賴的基礎。甚至可以逐步探尋到夥伴心中潛藏的夢想,進一步和我心中的理想結合,更有機會了解彼此適不適合。
當你覺得自己腳步太快,或是躊躇迷惘,記得先問自己:為什麼?面對自己、深度挖掘,答案通常會自然浮現。」
──律師娘林靜如
「我們為何而戰?多年前創業徵才至今,每一場面試,我必問的問題是:你最終想追求的是什麼?我沒有預設答案,我只想知道眼前有機會一起共事的人,為何而戰?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大部分的人回答都很含糊。顯然要找到答案,需要一個探索的過程。賽門‧西奈克有系統地引導我們找出答案,然後勇敢做決定。追求『意義』已是現代人的重大課題,而我們卻花太少時間思考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