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借鏡科技產業演化趨勢,引領台灣各個產業掌握轉型先機
電動車、5G通訊、元宇宙、工具機、傳統產業、中小企業轉型獲利的藏寶圖
以快速演化的科技產業生態系統,借鏡台灣企業興衰實例
洞察產業先機與策略佈局,發展科學管理和智慧科技實現創新商業模式
臺商征戰全球開拓新藍海以提升規模效益,卻常被大企業要求降價,與後進者快速複製而陷入紅海苦戰?台灣產業如何在大國重回製造的賽局中,運用有限資源突圍,打造自己的新藍湖,永續經營徐圖霸業?
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簡禎富以累積三十年的產業實證和本土案例為基礎,從解決各種「問題點」,沿著產業上下游為「軸線」的垂直整合,到產業生態「系統面」的洞察,提出「工業3.5」混合策略,提前收割升級的價值,並在重構中的全球產業鏈卡位。新冠疫情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帶來更多挑戰和機會,雖然有各種解決方案,許多產業和中小型企業卻受限於規模和資源,難以達到工業3.5更遑論工業4.0。作者提出「藍湖策略」協助企業連結策略定位與聰明生產,導入科學管理與智慧科技,先厚植實力,建立穩固的藍湖市場。
「藍湖」比喻整體潛在市場(Total addressable market, TAM)規模小,不會吸引太多大企業競爭而很快轉為紅海市場。藍湖策略專注利基產品或關鍵零組件,可以主動將藍海碎形化成為藍湖甚至藍池塘,透過客製化、智慧科技和自主研發提高相對競爭力,讓更多企業成為隱形冠軍維持高毛利率,打造藍湖聯盟生態系統,推動台灣成為全球彈性製造中心。
本書特色
● 從科技產業大歷史看見問題與機會,借鏡成功案例,提供5G、電動車等產業掌握商機,以及中小企業加速轉型的策略參考。
● 從大局提供見樹又見林的觀察,連結策略定位、聰明生產需求到製程、管理上的痛點,提供最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 為企業提供穩健務實的數位轉型方針,厚植核心能力,主動造局。
● 透過工業3.5、藍湖策略幫助中小企業善用資源成為隱形冠軍,協助台灣各個產業普遍升級。
內文試閱
器識為先,無問西東《孫子兵法虛實篇》:「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勝之形。」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過:「管理最重要的創新都來自於實證」,1985年至1990 年在國立清華大學攻讀工業工程與電機工程雙學位,為日後研究半導體產業的分析方法和領域知識奠定紮實的基礎;而這段時間正是台灣社會解嚴開放風起雲湧的時期,開闊這一代年輕人的視野和對國家社會的關心。隨著校內外各種活動,擔任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系會長及第一屆清華大學學生議會常務學代(議長)的獻身與領導過程中,思考如何用專長所學和符合自己志趣的方式來貢獻社會,這本書也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持續努力成果之一。
1996 年學成返國回到母校清華大學任教,作者受到彼得.杜拉克回憶錄《旁觀者》的啟發,雖然面對助理教授六年條款的升等壓力,不希望僅在發表的論文上繼續做文章或套用既有理論,而想效法彼得.杜拉克,去各個領域歷練、親炙不同領袖的風采並瞭解台灣產業的實際問題,以得到第一手的實證和學習,並以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 和劍橋大學製造所(Institute for Manufacturing,IfM)為標竿,創立「決策分析研究室」(DecisionAnalysis Laboratory, DALab)還設計服務標章,以「提升卓越決策」(Enabling A+ Decisions)為願景,開啟勇敢逐夢的奇幻航程。
從台灣產業出發,追循管理大師的學習之路
因此,從關心台灣產業的痛點出發,去定義架構每個解決的問題,長期深耕決策分析、大數據和資源調度優化之核心專長,並以產學合作廠商為「實驗室」以檢驗實證效度,跨產業來多方印證所發展之分析技術和決策模型,也為更深一層的理論研究打下堅實基礎。雖是初生之犢,仍堅持每個產業領域只和一家廠商深度合作研究的誠信原則,因此得到產業界的肯定和信任,而逐步開展更深入的長期合作,特別是跟少數各領域代表公司密切合作而能深耕相關問題。
隨著半導體產業依循摩爾定律而快速演進,不斷挑戰新的問題和各種極限,也讓作者及決策分析研究室,有如夯土一般,一遍又一遍打下紮實的基礎;隨著產學合作夥伴們在其公司內部的晉升,所需要解決的研究議題也從生產作業、分析技術、經營管理到策略規劃,因此更瞭解企業策略、營運到生產管理的層級對應和上下關連;因為任務需要,亦跨足上下游以從源頭解決問題,建立對供應鏈系統動態的理解,以及從不同公司角度看同樣問題的對照;並因而逐漸外溢到其他產業,實踐從學生時期就立定學以致用貢獻社會的理想,而本書正希望分享野人獻曝的體會給更多台灣企業。
九○年代台灣半導體產業群雄並起時,作者有幸剛任教時能和旺宏電子合作第一個產學合作計畫「決策分析於半導體製造之改善研究」就創造具體效益,取得發明專利1、2,之後更榮獲2001 教育部產學合作研究獎,並維持合作至今。旺宏是台灣少數堅持自主研發的整合元件製造商,透過與旺宏高階主管整理產學合作成果和各種相關技術,編輯成《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管理》3,是少數完整介紹各種製程技術與各個管理功能方法的專書,因此成為園區工程師必備的參考書之一,也讓自己從中建立更紮實的技術基礎和領域知識。
親炙領導者的策略思考,培養產業演進趨勢的洞察
領導和決策是高階主管最重要的工作,也是比較少被深入探討的管理領域,因為外人通常只能看到決策的結果和成敗,未必能瞭解其中的過程和挑戰,領導者的策略思考和利害權衡大多內隱為管理智慧。
2005 年借調台積電時,張忠謀創辦人專任董事長,每個月與高階主管討論策略議題。因此以月為週期,每次開會前,副總們先討論可能的議題和觀察,初擬可能的主題,作者聆聽各種想法並從重要會議中觀察,再整合相關理論與其他部門提供的資訊彙整成策略提案,作為高層對話的基礎,「就好像金庸小說筆下的洪七公和歐陽鋒高手過招,彼此將招式和破解之法告訴楊過來比試」,那段時間幾乎把相關議題或多或少都討論過,也從中得到寶貴的指導和回饋意見。
因此更了解其中複雜的關連,理出可以分析的架構及模式,提出PDCCCR 策略決策架構與企業規劃組織功能建議,並推動「IE 十大建設」等創新計畫4。透過產業提供「教授後研究」的借調機會和更完整的配套機制,鼓勵不同領域的學者到台灣各個產業實證,從協助台灣產業創造研究價值。隨著先後擔任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友達光電的顧問,以及同泰、先豐、臻鼎的獨立董事,並執行各種產業領域的產學合作研究計畫,鍛鍊自己的功夫也增長器度見識,逐漸建立產業演進趨勢的洞察,並比較各個管理理論在台灣產業的實證。
以形塑台灣產業典範為任,協助各產業加速數位轉型
2007 年教育部顧問室推薦作者參加哈佛大學商學院個案撰寫與教學訓練,為了不負所托,即積極撰寫台灣產業個案,發表台積電、聯發科、創意電子、安謀國際、力晶、欣銓、晶元光電等哈佛商業個案和教案。透過撰寫產學合作廠商的管理個案和深度訪談,作者學習質性的個案研究方法和產業論述,也對原本為解決各個企業痛點,所研發的分析技術和解決方案,有更深刻的體會,因而結合量化與質化的研究方法,擴大產業研究的廣度和深度。
目前生產管理教科書級的產業典範是豐田式生產管理(Toyota Way), 而汽車產業從亨利. 福特的組裝線(assembly line)就是工業2.0 的代表之一,合理化改善和精實管理(Lean)至今仍然重要;作者藉由將借調台積電三年的實證研究和觀察撰寫為哈佛個案《TheTSMC Way:Meeting Customer Needs at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5,並整合其他個案研究和相關管理理論成為本書,引用作者領導決策分析研究室團隊在大數據分析、AI產學合作研究成果的學術論文和智慧製造發明專利為參考文獻,以補充說明個案演進歷程中所發展的管理技術和背景。
本書希望引領台灣企業規劃商業模式、競爭策略和技術研發的器識格局,以及全球競合下的戰略定位,一方面提供不同產業擬定數位轉型和技術藍圖的參考,另一方面希望持續發揚台灣製造優勢如TSMC Way,使台灣製造成為工業3.5和工業4.0 時代的全球教科書級的典範。
作者介紹
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
簡禎富
國立清華大學工業工程暨電機工程雙學位學士,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決策科學與作業研究博士、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傅爾布萊特學者;現為清華講座教授暨美光講座教授,科技部人工智慧製造系統研究中心主任、工業工程與管理學門召集人。曾任國立清華大學主任祕書、首任產學合作執行長、科學園區固本精進計畫推動辦公室總主持人、台積電工業工程處副處長(於2005年至2008期間借調三年),台積電、聯發科、台達電、友達光電顧問。
創設決策分析研究室與紫軾書院,發表超過170篇學術期刊論文,取得20項智慧製造國際發明專利,著有《決策分析與管理》、《資料挖礦與大數據分析》及台積電、聯發科、創意電子、晶元等哈佛商學個案,主編《半導體製造技術與管理》、《固本科園台灣精進》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