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三步驟建立致富思維,滿足你一生的財務目標
不用研究盤勢與投資指標,不用勒緊腰帶儲蓄犧牲生活品質,
用最簡單、最核心的「多少才夠」,檢視日常的收支計畫,
檢視停利停損、退休財務,建立屬於自己的穩健富一生的投資規劃。
◆ 在這個隨便買股票都能賺錢的時代,為什麼還是有人慘賠出場?
◆ 長期來看股票投資比債券與貨幣市場多出5%至7%,但多數投資人的獲利卻低於大盤……
◆ 連天才科學家愛因斯坦都曾追高殺低反被套牢,怎麼樣的投資行為能創造持續獲利?
多數人的投資動機來自於不足、想要更多,但這種心態只會讓人變成貪心的猴子。本書從在財務管理上最核心的問題出發──「多少才夠?」幫助個人打破傳統從「錢」出發的財務計畫,聚焦於符合人生價值的理財規劃,只要一個致富思維,就能實踐一輩子都富足的人生。
理財規劃專家艾貝與福特,結合經濟學與心理學,及34年來帶領客戶穩渡六次金融危機和股票崩盤的豐富經驗,分享朝著富足人生前進的理財觀,讓你擺脫焦慮,聚焦真正能增進財富與快樂的關鍵行為,遵循自己的價值觀與人生目標,進而規劃個人的理財與投資策略。
本書特色
◎作者是澳洲公認最成功的理財規畫大師之一,34年來帶領客戶穩渡六次金融危機和股票崩盤,以三步驟打造致富思維,讓財富自由不再只是夢想。
◎結合經濟學、行為財務學與心理學的研究,並融合作者多年的理財顧問經驗,引導讀者在財富與幸福間取得平衡,從「追求富有」進階為「實現富足」。
◎闡明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理財觀念,幫助讀者打破追逐短線獲利、也因此往往導致虧損的思考陷阱,以正確的投資法則,帶你迴避風險,賺到目標利益。
◎準備進場前,你有一套聚焦於自己的投資規劃嗎?本書提供最簡單卻也最有效的投資策略,打造持續獲利的投資組合。
*本書為《多少才夠》(修訂版)之新編版
內文試閱
享受自己選擇的人生,根基於健全穩健的理財策略
沃辛頓夫婦面臨了單薪家庭常見的問題。剛結婚時,伊莉莎白是老師,賽巴斯汀則是銀行的高階主管。儘管居住的倫敦是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之一,兩人還是過著舒適的生活,甚至負擔得起奢侈品。婚後幾年,他們買了棟雙併的房子,替未來的家庭生活做準備。
不過三十五、六歲,已經有了四個不到六歲的孩子,一點也沒浪費時間。現在,沃辛頓一家僅倚賴賽巴斯汀一個人的薪水;雖然收入比以前多,但工作責任及時間也隨之增加。伊莉莎白則樂於扮演專職媽媽,但是目前家裡的隔間設計讓她很不方便;小廚房和客廳獨立分開,不利於隨時關注到處亂跑的孩子,而爐台也太低了,小孩都能搆得到。
出於長時間投入工作的愧疚,賽巴斯汀提議改建房子,增加一間臥室,並將客廳改成開放空間,更適合全家人相處。雖然得花點時間,才能存夠改建房屋所需的五萬英鎊,但這筆花費將很值得。
賽巴斯汀的同事卻建議另一個更容易的方法。因為此時倫敦房地產的價格正在飛漲,賽巴斯汀可以去借一筆金額不大的頭期款,以預購方式買戶公寓,兩、三年後在房子完工前賣出,就能賺上一筆可觀的利潤。他的同事吹噓說這樣所賺到的錢,將會遠超過需要的五萬英鎊,而且根本不用花自己的錢。
賽巴斯汀和伊莉莎白開始體悟到光憑上班族的薪水永遠賺不了大錢,如今一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就在眼前。他們自忖,房地產會出什麼差錯?於是開始夢想房屋改建後的日子將會多麼美好,以至於無法理智判斷。
就在他們借錢繳付頭期款後不久,倫敦房地產市場的價格開始陷入混亂。眼見暴風即將來襲,建商加速趕工,竟然將完工交屋期提前了整整一年。當賽巴斯汀和伊莉莎白收到改建舊屋工程的預估報價時,同時也接到建商要求結清預售屋尾款的通知。由於此時房地產價格低迷,建商只得將同一批預售屋降價求售變現。夫婦兩人算一算,發現若此時出場將十分不利。如果認賠賣掉預售屋,將虧損五萬英鎊;忍痛付清尾款的話,則需再借五萬英鎊,可以預見未來多年會持續背負龐大債務。
這件事情帶來的壓力,讓兩人的婚姻面臨極大挑戰,甚至讓伊莉莎白處於崩潰邊緣。
做正確的選擇
伊莉莎白和賽巴斯汀的故事來自一個平凡家庭,並且不是特殊個案。
所幸,有不少容易遵循的策略可以避免重蹈這對夫妻的覆轍,並得到更好的成果。這一章會解釋這些策略,以及如何運用於個人理財的架構,讓你一生受用。這架構就是快樂之橋。而橋底下有三根橋墩:
1.定義並了解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及目標。
2.在符合人生價值觀及目標的前提下,建構一套妥善運用自己資源的理財策略。
3.發展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想好好享受自己選擇的人生,有健全穩健的理財策略是很重要的一步,而投資則是大多數理財策略中的關鍵。
「全生涯理財規劃」並不只專注在比別人擁有更多財富。它包含了先內省,確認自己的價值觀及目標,且之後所做的決定都能與其維持一致,而不是把金錢多寡視為成功的指標。很少有人的計劃反映出一生真正希望達成的目標。你需要為自己訂定理財計劃,而不是光只想到錢而已。
安睿理財規劃顧問公司的調查顯示,對生活高度滿意與自認對人生毫無把握的人,兩者間的主要不同只有一點:對於個人財務的掌控感。不論是有高收入,或是被貸款壓得喘不過氣的人,皆適用這個原則。
自認對生活感到高度滿意的人都有理財計劃。這個計劃不見得要很詳細,有些簡單到只是一個月的預算表、或是訂定最低存款目標,甚至連紀錄都沒有,但仍然稱得上是個理財計劃。
蓋一座自己的快樂之橋
讓我們來看看你的三大橋墩:
第一根橋墩 定義並了解自己的人生價值觀及目標
先從清楚自己的目標開始,目標應該要和你生命中重要的事一致。說比做容易?假如清楚知道哪些事可以讓自己快樂,我們就會一直努力去做,不是嗎?根據夏普的看法,這就是問題之一。我們其實花太少時間思考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卻花太多時間精力追逐無法真正得到滿足的目標。接下來幾章將探索可決定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的策略。
思索人生目標時,至為重要的是,要按照時間範圍來分類:
短期目標:每週吃一次好料、每個月和另一半一起休個短假、放假日,或是加強專業能力。
中期目標:買第一棟房子或是改善現有的房子、成家、規劃子女教育,或是到海外度長假。
長期目標:打算何時退休,以及退休後的生活規劃。通常你會發現這些也就是中期目標的延長。
以下是頂尖理財顧問經常用來協助客戶釐清人生目標的問題。不妨花點時間,思索一下你的答案。
‧你最大的成就是什麼?原因?
‧你對未來感到最大的不安是什麼?
‧激勵你努力的動機是什麼?
‧明年最想要達到的個人目標是什麼?三至五年後又是什麼?
‧五到十年內,在工作、個人及財務這三方面,最希望成為什麼?
‧你的興趣嗜好有哪些?如果有閒錢的話,會用來做什麼?
‧在你的職業生涯、個人生活及家族親友間,希望留下些什麼?
‧你和家人希望未來能實現、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萬一辦不到,你的感受會如何?目前你又願意做什麼犧牲來實現這件事?
‧多少錢才夠?為什麼?而你又是怎麼判斷的呢?
一旦決定了自己的目標,你可能會發現清單太長了,而不太可能全部完成,這時候就得取捨。因為沒有人可以得到全部想要的,所以才需要排列優先次序。可以選擇現在過得舒服點,把錢花在當下滿足短期目標;或決定把錢省下來,為提早退休預做準備。一旦確認目標,就可以往回推算。為了實現日後目標,現在就需要開始詳細規劃。
第二根橋墩 在符合人生價值觀及目標的前提下,建構一套妥善運用自己資源的理財策略
勾勒目前及未來的財務資源會比想像中還要簡單而有趣。事實上,花些時間想想自己在人生各階段希望能達成的事,很有激勵效果。
基本的步驟包括:用編制預算的方法,先確認目前的收入及支出。不必過於精準,只需預估就足夠當成起點。在任何一家文具店都能買到收支本,或是請理財顧問幫忙。同時列出資產和負債,藉此算出資產淨值。
預估中期(三年)及長期(五至十年)的收入及支出。先計算可能儲蓄的金額,再分別預估在中期、退休時及退休後幾年內,扣除負債之後的資產成長狀況。在所希望的退休生活品質下,試算估計的退休金足夠支付多久,這是個很有價值的練習。
平衡目前及未來的需要與目標。在進行這個試算的過程中,將漸漸發現在目前的計劃裡,有哪些重要目標是負擔得起。如何在退休後所嚮往的財務安全和生活品質,與目前的日常生活開銷兩者之間求得平衡,是大家要面臨的重大挑戰,尤其是當家裡還有待養育的青少年及年邁的父母,這個挑戰就顯得特別嚴峻。
亞洲某些地區的理財規劃顯得更艱辛,因為部分地區的文化要求晚輩必須負擔年邁父母的晚年生活,但人們卻愈來愈長壽,而物價愈來愈高,養育孩子的費用同時也不斷提升,再加上大多數的人都希望在照顧家庭成員以外,還有屬於自己的生活。在缺乏社會福利制度的協助之下,這也難怪亞洲中年人自嘲自己是「三明治的一代」。
省下一塊錢,投資一年下來後,不論賺或賠五%,對財富不會有什麼大影響。但如果不先省下這一塊錢,什麼都得不到。經過時間的推移,投資報酬率會產生巨大的複利效益,加上定期定額儲蓄性投資後,蛋糕就會愈來愈大,而蛋糕上的糖衣也會愈來愈厚。當完成預算編製後,先確認結餘有多少,並且確保每個月都會將其加入定期定額的投資計劃中不會亂挪用。
第三根橋墩 發展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
確認人生目標及安排好財務資源之後,整個理財架構下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要素,就是要建立投資策略。為了獲得實現人生目標的最高機率,根據目前及未來的財務狀況,投資組合該配置多少比重在成長性資產(例如股票和不動產),將是最重要的投資決定之一。投資策略可以幫助你根據真實的情形和選項,決定適合承擔的投資風險是多少,而非根據武斷的問卷,就將自己歸類於積極型或是保守型的投資人。
要做到這一步,必須能夠看透投資市場短期間的震盪,並從務實的角度理解市場可預期的長期報酬。在分析國際主要市場的長期歷史後,發現主要資產類別可以產生的長期實質報酬率(已扣除通貨膨脹)如下:
現金:○%~一%
債券:一%~三%
不動產:三%~五%
股票:五%~八%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分散的股票投資組合,長期將產生最佳的報酬率,我們把這樣額外的報酬率叫做「大獎」(The Investment Prize)。在本書的第七至第九章,會詳細檢視大獎產生的原因,以及該如何擄獲。
像是運用槓桿的策略,或是舉債投資,都可以用來大幅增加投資組合的預期收益,但是投資風險也隨之增加。比上述長期投資報酬率還高的話,一般而言都含有投機或是賭博的成分;或者倘若以短期投資報酬率來跟上述長期報酬率比較,則會造成嚴重的誤導。
長期獲利的祕訣
對多數人來說,投資股票以成為企業的所有權人,是個人長期積累財富最好、也最容易上手的機會。其中的考量很簡單:與其把錢存在銀行,何不擁有銀行的部分所有權?
投資股市應該挺容易獲利,但仍有不少人受挫。股票市場其實相當複雜,人類大腦並非先天具有全盤理解的能力。情緒與偏見能輕易摧毀財富,駕馭股票市場的律動才是長期致富的關鍵。
長期平均來說,股票市場的年均報酬率要比貨幣及債券市場多出五~七%。當然,報酬率不會年年如此。上一個世紀時,主要國家股票市場的報酬率均高於貨幣市場。美國從一九三九年起皆如此。扣除通貨膨脹後,二十世紀中每個主要國家的股票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