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發現台灣(上、下)
全中國第一條由國人主導修建的鐵路,第一家國人自辦的電力公司,第一套電報系統,都發生在台灣。三百年前,台灣已經開始了轉口貿易,一百五十年前,滿山遍野的樟樹林,為台灣贏得了第一個出口的「世界第一」王冠。台灣成為全中國最進步的一省,一百年前就已做到。
一百一十七年前,日軍犯台,佔據南台灣六個月,而這改變了中日近代史,徹底翻轉數千年來中日間「華夷秩序」的古戰場,今天靜靜的躺在恆春北邊,鮮人知曉。這許多光榮或悲傷的歷史,卻在荒煙蔓草中遺失,台灣真的已失去了記憶?今日,要真正實現中國人的現代化,台灣成為唯一有選擇的地方。但要如何才能喚起共同的記憶、凝聚共同的情感,激發共同的力量,走出屬於你我的共同未來?
※天下雜誌25週年典藏紀念、新裝上市
序
為什麼現在要回頭看歷史? ∕殷允芃 為什麼現在要回頭看歷史? 許多人都這麼疑問。那麼多的問題今天都還沒解決,未來的方向還有這許多歧見與紛爭。 近十年來,台灣似乎深陷轉型的泥沼,雖奮力掙扎,卻進展有限,沉重厚軟的泥濘,使人耗盡了力氣,又難找到踏腳的著力點。大家變的急切、焦躁、難安。 什麼是使前進的腳步遲滯難行的泥塘?這泥沼是如何形成?又要如何清理? 今天的問題、未來的方向,答案不在今日現象的一再爭執解析。尋根探源,這些造成台灣今日困擾的深層,起因要向歷史中去追尋。 漢唐一路傳下來的中國 歷史的探索,充滿了令人驚奇的發現與慨嘆,也帶給人事清理明後的心平氣和。不管是歷史的偶然,或歷史的必然,事情的根源原來數百年前就已種下。 開放大陸探親旅遊之後,許多台灣長大的知識份子都經歷了巨大的震撼,不得不面對一個殘酷的現實––那漢唐一路傳下來的中國,早已不再漢唐。地理、歷史課本中一再描述的物產豊盛、文化輝煌的中國,已不存在,早在共產黨、國民黨之前,幾百年來已不存在。 而重建輝煌,過去不是未曾努力,不是沒有機會。 三百多年前,中、日同時面臨了西方科技的衝擊,都採取了同樣的閉關鎖國的反應。那時中國的國力仍佔世界第一。 一百二十三年前,當十六歲的日本明治天皇登基,在各藩主的擁護下,開始大力「維新」時,十二歲的清朝同治皇帝,在眾洋務大臣的圍繞中,也已開始積極「中興」。中、日二國同時站在現代化的起一線上。 時至今日,無論大陸或台灣,離日本的差距已越拉越遠。在人民現代化的觀念和品質意識上,級距更是驚人。為什麼日本成功,而中國卻衰弱? 如果現代化的定義,是「不斷調適以因應多變的世界」的能力,那麼今日的大陸和台灣是否具備了這種能力、這種條件? 對歷史的誠懇與尊重 在歷史的探索中,每一個人都警覺到了,尋尋覓覓,卻在燈火闌珊處,現代化的成功關鍵,就在對歷史的誠懇與尊重。 沒有歷史的深厚基礎,沒有後來者對先行者功過的客觀認可與虛心檢討,現代化的努力只是空中樓閣。 為了製作這個以「追溯台灣三百年政經發展史為經,探討國家現代化的條件為緯」的專輯,天下的五人專案小組自今年年初就開始了密集作業。採訪、閱讀、找資料,除了遍遊台澎之外,也走訪了大陸和日本。在鼓浪嶼遙想當年鄭成功主鎮東亞最大商船隊伍的雄風,在鹿港天后宮體驗人民恆古以來對「海靜波平、物阜民豊」的基本祈願,在下關春帆樓重歷國家衰弱任人欺侮的無奈。 這過程交雜著興奮、感慨,和挫折不安的心情。台灣和大陸的史料殘缺難尋,疏漏之處必多,參考的上百本書籍,觀點各異,殊難查證。但每一個參與製作的編輯,都學習獲得了甚多,也各有各自的深刻體認。 各有深刻體認 曾翻譯過「二○○○年大趨勢」、「居禮夫人傳」,對現代化與理性主義頗有接觸的尹萍,感受到:「沒有歷史背景作思考的依據,古蹟不過是斷瓦殘垣,英雄也只像是剪貼在紙上的人物,從不曾真的存在過。 「在過往的幾十年經驗裡,感覺台灣幾乎是個全無歷史感的地方。大家虛空地、片斷地、平面地生活在現代的時空裡,最遠只能追溯到自己的童年。就連對『家』的概念也很模糊,因為遷移是那麼經常發生的事,身邊的朋友沒有一人是住在自己當年出生的地方、甚至成長的地方。『家』所代表的,往往只是一間公寓,一個門牌號碼。每個人都突兀地暫插到周圍環境?,似乎隨時準備提起腳來走掉。 是不是正因如此,我們都活得很不快樂,猜疑、浮躁、急功近利?」 撰寫「走上現代化之路」的林昭武的體會是:「如果歷史是共同的記憶,那麼也要先擁有共同的記憶才能留下歷史。 「記憶來自何處?史料、書籍、圖片、聲音……處處皆是。但,若沒有從小對身邊人事物的深刻關懷,記憶便無法深刻、長久;記憶無法凝聚共同的力量、便無法寫出共同的歷史。 寫台灣史最大的感動:先對自己的土地、人民有深刻關懷,才能生出對自己土地、人民的信心,歷史才能成為共同的記憶及力量。」 參與「走過從前」、「大陸動盪的根源」及「人才即國力」等天下專輯製作的李瑟,深覺實踐力行的重要:「如果隔鄰日本曾以三十六年時間實踐維新,而改變國家命運,躋身第一個非白人的先進國家,中國人應該也可以。 「我們的社會需要大家以醫生治病濟世的心情努力開創下去,不要大家都做病理家談論不休。」 感觸敏銳、感情豐富的蕭錦綿,觀察到:「長久以來,鄉愁台灣,易於渲染,感人愁腸。而長久以來,歷史台灣,零碎模糊,似乎並不存在。我們對待歷史沒有態度,我們有的只是不負責任的鄉愁。深度觀察台灣,無疑都看到一幅景像-一列失去記憶的火車,以不顧一切的姿勢往前衝,速度轟隆轟隆。」 無法選過去,卻可決未來 一向以沈著冷靜著稱的周慧菁,做了這樣的總結:「歷史像一條河,我們無法挽留逝去的河水,卻可以從河水中看清現在的自己。」 「河流有方向,就因為它有源頭;知道自己從那裡來,才曉得要往那裡去。了解歷史,並不是要背負過去,而是為了向前走時,能夠無後顧之憂,可以走的更踏實、更坦然。我們的祖先一直處身不由己的漩渦裡,我們這一代--在台灣的中國人,雖然無法選擇過去,卻可以決定自己的未來。這是我們的幸運。」 「發現台灣」專輯,只是一個嘗試「打開歷史,走出未來」的初步探索。歡迎大家一齊來討論、參與、開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