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心態: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 | 拾書所

從容心態:不焦慮,不窮忙,8個習慣從小處改變,人生每個階段都零匱乏感

$ 380 元 原價 380
“前往電子書”

內容簡介

★加拿大《環球郵報》2020年度商業圖書★

★美國《行為科學雜誌》2020年度圖書★ 生活的每個決定,都是跟時間有關的選擇, 忙不完的最大陷阱,就是讓時間嚴重貶值!

你是否也碰過下面的天人交戰: ‧ 伴侶邀你去夢想的免費歐洲旅行,但竟跟年度重要會議撞期!你會休假,還是選擇開會? ‧ 你收到理想的學校錄取通知,但家人卻需要照顧,你會如何安排?選擇離家就讀嗎? ‧ 有兩份工作的選擇:一份工時合理穩定、家人朋友在身旁,但賺不了大錢;另一份薪水高、職位體面,可以接觸新事物,但離家又遠又肯定經常加班。你會怎麼選擇? 人生各階段都有追求不完的目標,我們永遠很忙,忙到自己想做的事情,總是一年拖過一年。我們總是忽略,時間,才是我們最寶貴的資源! 本書作者艾希莉.威蘭斯是社會心理學博士、哈佛大學商學院助理教授。她花了超過10年研究,並跨足各種階級的心理學與行為科學實證發現,無論年齡、教育程度或收入,大多數人都有一個盲點──我們總以為還有明天,卻忘記時間是有限的。 從小處著手改變,簡單的8個習慣,學習花錢換取時間,讓人生更有餘裕。 威蘭斯的研究包括千萬富翁、也有單親媽媽、有工程師、也有新創企業,她從中整理出一套方法,幫助企業與個人做更好的時間運用,釐清簡單的概念,就能讓人生個階段都更有餘裕、增加幸福感。 ▌首先,釐清觀念:時間無比寶貴,比金錢更珍貴,學習花錢換時間。 時間與金錢的取捨,影響每個人的當下,不論貧富,而且愈是不富有的人,愈能夠從分辨時間與金錢的取捨中獲益。 ▌然後,分時間安排的兩種類型,避開時間陷阱。 時鐘型: ● 根據現在的時間開始當天的下一個活動,即使必須中斷眼前的活動也在所不惜。 在做沒有時間限制的事情時,會隨時看時間來控制自己的速度。 ‧如果同時有好幾件事要完成,會根據時間來決定什麼時候開始下一件事。 →容易排入過多行程而失去彈性,導致沒有修復期而身心疲乏。建議將休閒與休息時間一併排入行程,並留意行程與行程間是否過於緊湊。 事件型: 如果在固定時間內必須完成不只一件事,通常只在眼前這件事的完成度感到滿意時,才會去做下一件事。 通常根據事情應該完成的順序來安排一天(或一星期)要做的事。 只有在完成上一個活動後,才會開始進行當天的下一個活動。 →容易低估事件所需要的時間長短,導致待辦事件過多而焦慮倍增。建議排定事件優先順序,設定總體時間目標,才能減緩壓力與罪惡感。 ▌現在開始,8個培養時間充裕感的習慣,從日常開始簡單改變 。釐清為什麼:隨時意識「我為什麼做這個?」,刪減或替代掉單純浪費時間的行為。例如:午餐後無腦滑手機→午餐後散步10分鐘。 。預留或安排寬裕時間:創造放鬆機會、恢復韌性。例如:固定安排運動時間,當感覺太累不妨就直接安排休假幾天。 。配合自己的時間偏好:你是時鐘型還是事件型?順應自我習慣,解除時間焦慮根源。 。將目標結合日常:把時間用在正面的地方。例如:想增加閱讀量,就利用通勤看電子書,或做家事時聽有聲書。 。實施獎懲:給予刺激、強化目標。例如:連續三天晚上八點後不查看mail,就犒賞自己喝一杯精品咖啡。 。讓自動設定來幫你:設立不被打擾的小規矩。例如:讓通知靜音,晚上八點後不再收信。 。抗拒純粹緊急的事情: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確立進度。找出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直接排入你的行事曆。例如:安排一個假日下午規劃環島旅行。 。悠閒享受休閒時光:放大感受、正向聚焦。不要想花錢旅行是否物超所值,而是想與愛的人一起創造幸福回憶有多美好。 無論你是從什麼狀態開始,透過心理學與行為科學的逐步引導,都將使你成為時間更充裕的人,並在取捨的當下做出更好的決定! -------- 黃昭瑛/KKday營銷長 瓦 基/「閱讀前哨站」站長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自在推薦(以上依姓名首字筆劃排序)

作者介紹

艾希莉.威蘭斯 Ashley Whillans 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 專門研究一般人如何在時間和金錢之間作取捨,以及這些決定如何影響工作滿意度、幸福感和生活品質。她兩度被評為「行為科學新星」,研究成果發表於眾多學術期刊。 威蘭斯也積極推動科學傳播和公眾對科學研究的參與,文章散見於《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以及《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她的研究也廣受《大西洋月刊》(Atlantic)、《經濟學人》(Economist)、CNN和BBC等媒體報導。在任教於哈佛商學院之前,她在英屬哥倫比亞省公共服務處的政策、創新與參與室(Policy, Innovation, and Engagement Division)並共同創立了行為科學部門。 譯者 張靖之 台灣大學中文系畢業,輔系人類學,英國劍橋大學漢學碩士。曾任雜誌主編、叢書主編及版權,以保護地球環境為志業。譯作有《如何避免氣候災難》、《重新想像資本主義》、《氣候緊急時代來了》等。賜教信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推薦序1 如何使用時間,遠比用金錢更重要/黃昭瑛 推薦序2 時間管理的道與技/愛瑞克 前言 做個有從容心態的人 CHAPTER 1 時間陷阱與時間匱乏的通病 認清導致時間匱乏的六大陷阱 習作篇:找出自己容易掉入的時間陷阱,學會克服 CHAPTER 2 找回時間與花錢買時間 擺脫時間匱乏感的五種方法 習作篇:記錄自己如何運用時間,從中找回更多時間 CHAPTER 3 八大策略養成時間充裕的習慣 建立有從容心態的常規 習作篇:訂立意向,做好規劃,貫徹執行 CHAPTER 4 長遠生涯規劃 面對人生重大抉擇,運用從容心態慎重選擇 習作篇:提前規劃,以時間為考量重新評估成本與好處 CHAPTER 5 推動系統性變革 為更廣泛的改變出一份力,從制度開始革新 結語 未來的時間 人人都有充裕時間的未來 附錄 常見問題 致謝 怎麼利用時間,就怎麼過人生 註解

推薦序

推薦序──如何使用時間,遠比使用金錢還更重要 KKday營銷長 黃昭瑛 剛休假帶孩子出國旅遊回來,看到這本書的內容猶如當頭棒喝,在過去十一天休假期間內,我好像不小心回覆不少訊息、也因為訊息需要處理又不小心發出需求給相關同事、儘管人在雪地裡的溫泉區小木屋放鬆,卻仍不小心花了許多時間在審核合約申請與帳款…… 就連商務機會找來,也不忍心放棄,就直接在溫泉勝地談起商務會議,看到書中提及的時間陷阱相關篇章,身為主管的我似乎都沒有以身作則。 科技帶來的即時互動讓我躲不過誘惑,而根據書中所述,主管的行為,其實對團隊成員有暗示作用,所以身為主管的我們,如果想要帶領一個對的時間管理模式,更應該身先士卒;休假是身心健康的必須,應該要做好表率,假期間不應該打擾同仁,也不應該讓自己長時間都在辦公狀態,但這件事真的很難啊! 但也因為難,更應該被有意識地學習。書上提供實作建議與練習,讓我躍躍欲試,希望可以透過練習,更有價值地珍惜時間、利用時間,而不至於成為時間匱乏者,而失去成為人生幸福者的機會。 但我也有做得不錯的地方可以分享給大家,是書中提出的「花錢買時間」,每一個人都有擅長做的事與喜歡做的事情,相反地也有不喜歡、不擅長又做起來沒有成就感的事。 身為職場媽媽,其實我最討厭做家事,舉凡整理家務、大掃除等等都不是我喜歡的內容,也做不好,更無法享受其中,所以我直接請專業清潔人員,並將其當成我上班的成本。 因為花錢請專業的清潔人員,所以我在上班時間可以不必做家務、並把做家務的時間拿來思考工作的機會與目前的挑戰與瓶頸。 很多朋友表示我可以兼顧職場媽媽的工作與育兒生活很厲害,其實並不然,因為我把煮飯、打掃、整理家務、採購等工作都外包了。 當孩子還在小學就讀時,我也樂於請司機接送,因為我知道自己常常無法準時下班去接小孩,乾脆外包省時省力,這樣接近下班時間,即使會議還沒結束也不會焦慮擔心。 金錢可以持續賺,但時間則是每過一天就少一天,能夠學會如何充裕地使用時間,遠比完善地使用金錢還更重要,而且越早學會越好。我十分認同這本書的作者所要表達的觀點,也期待自己能在看完本書後,能夠實作成功。 推薦序──時間管理的道與技 愛瑞克(《內在原力》作者、TMBA共同創辦人) 我自己本身是運氣非常好的人,在四十歲左右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開始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二○一八年初,我裸辭了金融業高薪的工作,投入寫作著述為主的人生,同時參與各種幫助偏鄉與弱勢團體的慈善公益活動。 我的運氣好,是因為早在一九九七年,嚴長壽先生發表了他的第一本著作《總裁獅子心》,我就是參與他第一場新書發表會,坐在現場第一排專心聆聽的人之一。他談到自己只有高中畢業的學歷,從美國運通的傳達小弟做起。然而,二十八歲就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天啊!他是怎麼用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