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級理想生活】《康健》月刊294+《高年級的理想姿態》 | 拾書所

【高年級理想生活】《康健》月刊294+《高年級的理想姿態》

$ 399 元 原價 538

《高年級的理想姿態》內容簡介

☆日本學習之神、最懂情緒管理的精神科醫生和田秀樹,希望自己老後變成的樣子。 ☆擔任老年精神科醫師35年,診治超過6000名老年人,獲得的幸福老年啟示。 和田秀樹醫師任職老年專科醫院,一年解剖一百例大體,最後他明白,沒有任何人能在年過八十五歲之後,大腦沒有阿茲海默行神經病變、體內沒有任何癌細胞、動脈沒有任何硬化症狀。 換句話說,不論怎麼努力,人終究只能接受年華老去。 坦然認老,不是認輸棄守,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還能做的事,從容不迫的面對老年生活,成為一個有格調的高年級生。 高年級生的理想姿態,和你想的不一樣 轉個念,老後生活更幸福 高年級的你,還是堅信「活到老,學到老」? 手機在握,能知天下事的時代,知識已經不值錢了,趕快放棄輸入型的學習吧! 高年級的你,幸福之道是「找人抬槓」:用自己的腦袋思考,將知識加工成與眾不同的觀點輸出,互相爭論,才能成為有趣的老人家。 高年級的你, 還是堅持「錢留子孫」? 拼命存錢捨不得花,只會落個吝嗇之名;大筆的遺產,更常常成為子女鬩牆的導火線。 高年級的你,幸福之道是「成為第一線的消費者」。在資本主義社會,花錢的人比有錢的人更偉大,更能幫助國家,更能改變社會,更能成為有智慧的老人家。 高年級的你,還是堅拒坐輪椅、包尿布,抗老到底? 不認老,不接受幫忙,因而失去外出活動、與人交流相處的機會,只會加速衰老,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 高年級的你,幸福之道是「良性依賴」,讓他人、制度、輔具好好幫助自己,提高生活品質,同時提供回饋給對方,就能成為從容的老人家。

作者介紹

和田秀樹 一九六〇年出生於大阪府。東京大學醫學系畢業。 精神科醫師,曾任東京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精神神經科助理、美國卡爾.梅寧格精神醫學院(Karl Menninger School of Psychiatry)國際研究員,現為和田秀樹身心診所院長。身為老年專科精神科醫師,投身老年醫療現場近三十五年。 主要著作有《70代で死ぬ人、80代でも元気な人》(《七十歲死亡的人與八十歲仍硬朗的人》)、《80歳の壁》(《八十歲之壁》)、《70歳が老化の分かれ道》(《七十歲是老化的分歧點》)、《成大事的人懂取捨》(大是文化)等書。 譯者 莊雅琇 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價值,從視野開始》、《宅創業》、《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獻米給教宗的男人》、《這些事啊,沒什麼》、《小店不敗!》、《社區設計的時代》、《社區設計》、《從天而降的四十億債務》、《簡單思考》等多部書籍。

《康健》294期封面故事

超高齡國家之路 日本vs.台灣 即便獨居、失智 也能在家安心終老 台灣還距離多遠? 真健康元年客座總編輯Vol.3 上野千鶴子 安享晚年該做哪些準備?什麼樣的環境能讓我們安心終老? 日本知名女權鬥士、高齡照護專家上野千鶴子進行長期調研,寫下了「一個人」系列三部曲,並且親身實踐。 此次她接受《康健》邀請,出任《康健》25週年慶〈真健康〉倡議系列客座總編輯,分享如何做好安心終老? 日本又是如何接住像她這樣的人?即使一個人,也不用擔心。

特別企劃 免疫療法能救你的癌症嗎?3大迷思一次破解 免疫治療百花齊放,主要用於癌症治療,讓不少癌症患者對免疫療法懷抱很多期待。 到底免疫療法是什麼? 全台灣各大醫院一窩蜂推出的免疫細胞治療又是什麼? 目前免疫療法最適合用在哪些癌症?

編者的話

有病、獨居 在家善終的終極渴望如何實現?



東亞國家在經歷了時間極度壓縮的近代化過程中,快速步向高齡化。

無庸置疑地,日本是這波迅速高齡化的領頭羊。

過去20年來,我之所以從過去的女性主義、女權主義研究,轉向高齡者照護的研究,有幾個重要理由,其中之一是,我自己也老了;第二,日本社會老化了;第三,為了妥善地照顧高齡者,日本在2020年實施了照護保險制度。

我相信,日本高齡化的經驗,對東亞社會的人們一定有參考作用。 而且,在高齡者當中,像我這種獨自「一個人」的人大大增加了。

毫無疑問地,東亞社會長期以來是家族主義社會,所以無論是育兒和長輩的照護,大多由家人扛起責任。

但另一方面,嬰兒的出生人數慢慢減少,發展到後來,恐怕連家人也沒得依賴了,更何況不想依靠家人的高齡者增加了。

我的著作《一個人的老後》系列出版後,非常暢銷。稍感欣慰的是,在改變對獨居老人「悲慘可憐」的刻板印象這一點上,我的這一系列著作似乎有所貢獻。

我認為,東亞社會掙脫家族主義、開始思考「一個人的老後」時代來臨了。

很開心將我的研究和生活方式介紹給《康健》的讀者知道。

我今年75歲了。以國際上的慣例來看,65歲以上是高齡者,75歲開始則是後期高齡者。

將《康健》的「康健」反過來說,也就是「健康」,health的意思。毫無疑問地,人人都希望無疾而終、無病善終。

然而,事與願違。

以目前我的身體狀況來說,除了有脊椎壓迫性骨折,日前眼睛因為白內障、黃斑前膜等問題動了手術。為了治療牙齒我還得去看牙醫,還罹患乳癌。總之,理所當然地有老人味了。

我向來不信「一生站在第一線」、「成功地變老」之類的說法。再如何吶喊「積極向前」、「光明」的老後之類的,未來時日不長,是擺在眼前的事實。

只不過,即使失去健康,我確信依然可以「愉快」地活著。

為了能做到這一點,需要些什麼條件?是我想和讀者們一起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很高興出任本期《康健》客座總編輯的原因。

【雜誌續訂戶自動接續說明】
1.系統將依【e-mail】判斷,若您下單時的e-mail與zinio帳號相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