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內容介紹
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商品編號 20421474
賣場編號 7477996

看不見的傷,更痛: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把自己愛回來

建議售價$320
79$252
賣貴通報
3期 每期 86元起
分期表
  • 作 者: 黃之盈
  • 出版社: 寶瓶文化
  • 出版日: 2017 年 11 月 14 日
配送
數量
  :::放入購物車
特別推薦



內容簡介:


在愛情、婚姻、教養等關係裡,
你總覺得自己愛最深、付出最多,
但卻頻頻受傷嗎?
或許,你就是27種令人心疼的大人之一。

27種暖心疼惜,愛回你自己。

‧當母親守著空殼婚姻→孩子成為「拯救者型」的大人。
‧當孩子從小照顧母親→孩子成為「和媽媽結婚」的大人。
‧當孩子成為父母的傳聲筒→孩子成為「掌控型」的大人。
‧當父母離婚→孩子成為「依賴別人卻又嫌棄別人」的大人。
‧當孩子被迫選邊站→孩子成為「火山爆發型」的大人。
‧當孩子被貶低→孩子成為「情緒勒索他人」的大人。
‧未被好好愛的孩子→成為「在別人拒絕前,先拒絕別人」的大人。
‧總以爸爸意見為意見的孩子→成為「逃避情感」的大人。
……等27種令人心疼的大人。
「為什麼我的人生這麼痛苦?」
問題不在你,而在你的原生家庭。

若在原生家庭中,父母給你的愛是匱乏的、不足的、殘缺的、冰冷的,那麼,你終其一生,都會在他人身上不斷尋覓那一份愛,但卻會一再失落……

因為那一份愛,不是伴侶、朋友、同事可以給,那一份愛,需要你自己給予。

你要把自己愛回來。你也有這份能力。

黃之盈心理師以27個真實的諮商案例,精準剖析我們每個人為原生家庭所束縛,急於逃脫,卻又屢屢陷入與原生家庭相似的困境裡,甚至延續到我們的下一代。

面對父母帶給我們的傷痛,黃心理師認為除了別抱持受害者心態,認為是「父母讓自己無法走出來」外,她建議深度理解父母的侷限與難處,並藉由27種疼惜自己的練習,學習擁抱、肯定並欣賞自己,一如為當年的傷口輕輕上藥與包紮,我們也會擁有往前走的力量與勇氣。

我們都是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痛,
自己一步一步,孤單長成大人。

但長大的我們,心裡卻依然住著一個渴愛的孩子。

我們向伴侶、朋友、同事索求那份愛。

但一是我們永遠無法滿足,
二是我們很容易遍體鱗傷。

其實,先去愛自己,只有當心裡渴求愛的孩子被療癒、被愛夠,
我們才能活出自己「不索愛」的人生。

★本書特色

※有一種傷,你藏在心底最深處。
它日夜啃噬著你。
你不斷責備自己「不夠乖、不夠好、不夠聽話……」。
但,其實錯不在你。
療癒原生家庭的傷痛,就從這一刻起。

※黃之盈心理師至今演講、團體暨工作坊經歷超過上百場,她以細膩又專業的分析,為我們每個承受著原生家庭傷痛的人,提供面對與療癒的方式,那就像是梳理著我們的傷痛,給出我們溫暖的擁抱。

※《從此,不再複製父母婚姻——35種練習,揮別婚姻地雷,找回幸福》暢銷書作者黃之盈心理師最新動人之作。

※我們都是令人心疼的大人;一本與父母、與童年和解的療癒之書。

※特別製作數頁「療癒心靈」,讓你在面對原生家庭傷痛的每一個痛苦時刻,都能明瞭自己並不孤單,明瞭自己是有價值,被深深愛著,而且有能力與力量走出父母所給予的傷痛,走出自己的新人生。

「療癒心靈」之一:

親愛的你,或許多年以來,你都認為自己有責任為父母的人生解決問題,你也有責任讓他們開心,不讓他們失望。

但實情是,我們沒有一個人可以負擔另一個人的人生,就像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為你的人生負責一樣。

所以,你必須將父母的責任還給他們自己,他們得為自己的喜怒哀樂負責。而當你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時,你也才有可能影響他們。

「療癒心靈」之二:

給親愛的你:

就在此刻,僅有你和我,這裡很安全。我們不需要假裝,以討別人歡心,例如明明不傷心,卻要裝悲痛欲絕;明明不開心,卻要大笑;明明不樂見,卻拍手叫好,以便符合大家所期望你展現的樣子。

收起你的迎合,儘管展現你現在的樣子就好。

假若你不想講話,就不要講話;假若你不願意,就說你不想要;假若你不開心,就面無表情也無妨。

我們不需要扮演另一個角色,你,就是你。

「療癒心靈」之三:

只要是人,都可能感受到我不好、我讓身邊的人不滿意了、我做的不是很正確、我犯了一個錯,這些都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但這不表示你不好、你沒有價值,所以也請多肯定自己,並給自己一個機會,允許自己和脆弱共處。

「療癒心靈」之四:

你屬於你自己,你不需要拿自己的人生去換取別人的愛和肯定。

你生命中的失落與不安全感,你可以試著疼惜自己、療癒自己。

只有先把自己愛回來,你也才有能力愛別人。

【名人推薦】

周志建(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程威銓(心理學作家);楊聰財(楊聰才身心診所院長)有感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目錄:


輯一 父母給的傷痛,總是千絲萬縷的影響我們
「你去跟你爸講,他是不及格的爸爸……」——掌控型020
‧夾在父母之間,為難的兒子021
‧爸爸愈不負責,媽媽愈緊抓不放022
‧兩敗俱傷的親密關係023
‧當孩子成為傳聲筒與棋子025
疼惜自己的練習(一)026
無法愛女兒的媽媽——賭氣型029
‧當需求無法被滿足時,我們會否認自己的需要031
‧負面的解讀,扭曲著自我032
‧在與女兒爭寵背後,是深深的失落與不安全感033
‧一段「你給,我收」的失衡關係034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036
「我和你媽離婚了,你要跟誰?」——依賴型038
‧從小擔心自己會被拋棄039
‧埋藏心中多年的恐懼040
‧童年時的感受,宰制著他的婚姻關係041
‧我不值得別人對我好?043
‧患得患失的心情044
疼惜自己的練習(三)045
一直在等待爸爸認同的四十歲兒子——逃避感情型050
‧不准有意見的男孩051
‧一句「你還是失敗了啊!」最傷人052
‧男孩承接著父親內心的憤怒054
‧一對無法愛彼此的父子055
疼惜自己的練習(四)057
「媽媽離家了,而我和爸爸是共犯」——冷漠型059
‧覺得自己活該的女孩060
‧父母容易將婚姻問題轉移給孩子061
‧孩子將父母的問題攬到自己身上062
‧當孩子想拯救父母的問題063
疼惜自己的練習(五)064
「沒關係,反正我就是沒人愛。」——情緒勒索型067
‧常覺得自己不夠好的男孩068
‧讓人難以逃脫的情緒勒索070
‧七個步驟,擺脫情緒勒索072
疼惜自己的練習(六)073
自己居然和當年憤怒的爸爸一模一樣!——火山爆發型078
‧左右為難的男孩079
‧矛盾、壓抑的男人080
‧當孩子成為夾心餅乾082
‧無法活出自我的孩子083
疼惜自己的練習(七)085
媽媽是他和太太之間的地雷——放棄溝通型090
‧太太這樣講他的媽媽,他覺得很丟臉091
‧把家人拉進來,容易讓爭吵失焦092
‧夫妻迴避衝突,卻無法真正解決問題094
‧擺脫父母在身上的烙印096
疼惜自己的練習(八)096
兒子二十五歲了,媽媽還不准他交女友——代替型101
‧和母親「結婚」的兒子102
‧當夫妻不和,孩子容易成為彼此角力的工具104
‧當孩子成為夫妻關係的救火隊105
疼惜自己的練習(九)106

輯二 請當自己的父母,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
總覺得媳婦搶走兒子的婆婆——自憐型110
‧將孩子視為自己的延伸的母親111
‧無法不與他人「比較」的孩子113
‧充滿罪疚感的孩子115
‧認為自己可以拯救媽媽的孩子116
疼惜自己的練習(九)117
即使戴綠帽,也要當乖兒子——乖順型121
‧啞口無言的兒子122
‧只要一個眼神,孩子就膽顫125
‧永遠無法讓父親滿意的兒子127
疼惜自己的練習( 十一)128
老說「你好,我就好」,卻常暴怒的先生——犧牲討好型130
‧犧牲、奉獻背後的強烈不滿131
‧害怕被拋棄的男孩133
‧當對方說「你好就好」,其實是一種支配手段134
‧討好大人的孩子136
‧學會用假我的方式活下去137
‧不斷要求自己,只為換得父母認可138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二)140
和他人搞曖昧,卻振振有詞——情緒恐嚇型144
‧無法擺脫的「言下之意」145
‧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148
‧擅長創造讓人遺憾和矛盾的情感150
‧擅長對別人貼標籤151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三)152
不斷唱衰太太的先生——負面思考型155
‧念建築,只為讓爸媽開心156
‧對世界感到絕望的孩子157
‧依著旁人的喜好做決定?158
‧學習用自己的方式發聲160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四)161
「從婚紗到蜜月,我們都不能輸別人啊。」——無底洞型165
‧疲累不已的男友166
‧新手父母嚴峻的挑戰167
‧別對孩子說:「那又沒什麼,你有什麼好難過的?」169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五)171
無法離開外遇的太太——沒安全感型175
‧急於逃離原生家庭的男孩176
‧內心早已傷痕累累177
‧將自我的價值和對方綁在一起178
‧讓自己底線無下限179
‧合理化自己的行為180
‧你的內在是別人的戰場嗎?181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六)183
在別人拒絕他之前,他就先拒絕別人——拒絕型185
‧一個多餘的人186
‧覺察自己不安或恐懼的原因188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七)189
她發誓一輩子不結婚——無法愛型191
‧孩子容易吸收父母的情緒192
‧重新思索與重視自己的需求193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八)194

輯三 我們不能選擇家庭,但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人生
只要自己忍下來,就不會爭執不休——忍讓型200
‧轉移父母之間衝突的孩子201
‧一個愈努力,卻愈煩悶的男人202
‧「一方跋扈,一方隱忍」的惡性循環204
疼惜自己的練習(十九)207
一交女友,就腦殘——拯救者型212
‧他始終責怪自己213
‧為什麼我們無法憐惜自己?215
‧為什麼我們無法看見自己的需求?216
‧在親密關係中,更需劃出相處的底線217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218
不斷逃避結婚的男友——無法投入型221
‧母親不斷對兒子耳提面命222
‧母親所真正害怕的事223
‧不准孩子長大的父母224
‧「緊抓子女不放」的父母,心裡其實很不安226
‧孩子必須停止接住父母的焦慮227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一)228
無法僅滿足於一段親密關係——遊戲人間型230
‧渴求愛,但卻不斷背叛對方231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二)234
總懷疑另一半出軌——疑心型239
‧苦澀記憶成為他的牢籠240
‧當另一半能接納,就可能修復傷痛242
‧讓過去成為過去243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三)244
無法愛,更無法原諒——不懂愛型246
‧無法停止懷疑的背後247
‧從小擔任父母之間的和事佬248
‧為什麼無法離開不適合自己的婚姻?249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四)251
總對另一半大呼小叫——盛氣凌人型256
‧烙印在她身上的印記257
‧將自己心裡的不滿,投射在對方身上258
‧每個人都該處理自己心裡的「黑箱子」260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五)261
寧可守著婚姻空殼——犧牲型265
‧突然看見自己過去的傷口266
‧學習重視自己內心的聲音268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六)271
夾在媽媽和太太之間的先生——絕望型274
‧各自無法逃離原生家庭的夫妻275
‧深深感到挫折的夫妻277
‧令人悲傷的「強迫性重複」278
疼惜自己的練習(二十七)279

附錄:寫下生命中支持你、欣賞你、陪伴你的人282
▲ 收起內容▼ 展開特別推薦
商品規格
:::商品規格說明
  • 作 者: 黃之盈
  • 出版社: 寶瓶文化
  • I S B N : 9789864061037
  • 頁 數: 288
  • 規 格: 14.8cm×21cm
  • 裝 別: 平裝
  • 印 刷: 雙色
  • 出版日期: 2017 年 11 月 14 日
▲ 收起內容▼ 展開商品規格
商品保證
  • 保固服務:若商品本身瑕疵或運送過程產生瑕疵,我們提供15日鑑賞期服務(包含例假日),請於取貨後2~3天再至訂單查詢頁面點選“我要退貨“的連結,直接線上填寫退貨單 ,詳情請參考退貨詳細辦法
  • 顧客諮詢服務中心:本站客服中心。
▲ 收起內容▼ 展開商品保證
商品運送
  • 免運費。
  • 我們所提供的產品配送區域僅限於台灣本島(外島地區的朋友請利用台灣親友地址做為收貨地址)。
  • 在確認交易條件無誤且有庫存後,[宅配]將於您付款完成後約1-3個工作天內送達,[超商取貨]將於您訂購完成後約2-3個工作天內送達,貨到門市後將簡訊通知您。
  • 若選擇超商取貨,請於指定期限內至門市付款取貨,如有多次未取紀錄,未來將無法使用超商取貨進行訂購。
  • 預購/訂製等特殊商品將依網頁說明時間出貨。
▲ 收起內容▼ 展開商品運送
購買說明

遊戲軟體商品說明

  • 提醒您請注意使用時間,避免遊戲沉迷。
  • 如遊戲軟體以購買遊戲點數[卡]、虛擬遊戲幣或虛擬寶物作為付費方式者,應標示其付費內容及金額。請消費者注意其付費內容及金額、遊戲部分內容或服務是否需另行支付其他費用。

發票寄送

  • 發票將在付款完成、出貨後開立,將會email通知您,更多詳情可參考「電子發票流程說明」,紙本發票請參考發票常見問題
  • 發票金額是扣除您使用購物金或福利金折抵後的自付額。若您使用信用卡紅利或福利金後訂單金額全額折抵,將不另行開立發票。

售後服務

  • 若您收到的商品有瑕疵或異常問題,想更換商品(限相同商品),請參照換貨詳細辦法
  • 您所購買的商品依法享有十天內無條件退貨的權利,請參考退貨詳細辦法

客服中心

  • 有關購買、付款及運送方式的更多說明,請參考服務說明,如仍有問題歡迎聯繫客服中心
▲ 收起內容▼ 展開購買說明
:::放入購物車

放入購物車

商品已放入購物車
您的購物車共有0件商品,共計0元(折扣前)

加入追蹤清單

商品已加入追蹤清單
您的追蹤清單共有0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