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清單
我的訂單
我的優惠券
購物車
樂天市場類別
本店類別
《倚天屠龍記》的主角是「明教」。在《倚天》中,金庸有了新突破,明教人物眾多,一個一個介紹出場,直到六大派圍攻光明頂,才總其成。其間過程繁複,頭緒萬千,但是一點點寫來,一個個出場,有條不紊,組織結構之佳,在任何小說中皆屬罕見。 透過明教經文:「焚我殘軀,熊熊聖火。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為善除惡,惟光明故。喜樂悲愁,皆歸塵土。萬事為民,不圖私我。憐我世人,憂患實多!憐我世人,憂患實多!」金庸道出《倚天》的主旨,這正是主角張無忌所展現出的大仁大勇、寬廣厚實之胸襟。 在二○○五年最新修訂版中,重大改變有: .武林至尊的屠龍刀和倚天劍,兩件兵器無堅不摧,如何能互砍而斷?刀劍中的兵法秘笈,又如何不在鎔鑄過程中燒毀? .《九陽真經》不再是純陽至剛的武學典籍?這部博大精深、神妙無方的武經,現在有了作者,原來他創作《九陽真經》,是為了矯補《九陰真經》的偏枯? .金庸首度明申明教的「三大令、五小令」,到底是什麼樣的內容,令張無忌拱手將開國君主之位讓給朱元璋? .小昭成為波斯明教的聖女教主,與張無忌東西相隔萬里,二人是否還能聯繫相見? .金庸說:「第三次最主要的更動是:張無忌最後沒有選定自己的配偶。」而周芷若要張無忌答允她一件「不違俠義道」之事,究竟是什麼? 而為了讓不同階層的讀者都能輕鬆進入金庸俠義世界、一覽武俠文學精粹。金庸大師與遠流特別推出以關懷銀髮族、青少年及體恤眼鏡族為出發點的──新修大字版!特以16開加大版面,內文字體放大為精緻印刷,並選用質地輕巧的高級愛眼漫畫紙,容易翻閱,長時間捧讀不費力。
一 天涯思君不可忘 二 武當山頂松柏長 三 寶刀百鍊生玄光 四 字作喪亂意彷徨 五 皓臂似玉梅花妝 六 浮槎北溟海茫茫 七 誰送冰舸來仙鄉 八 窮髮十載泛歸航 九 七俠聚會樂未央 十 百歲壽宴摧肝腸 十一 有女長舌利如槍 十二 鍼其膏兮藥其肓 十三 不悔仲子踰我牆 十四 當道時見中山狼 十五 奇謀秘計夢一場 十六 剝極而復參九陽 十七 青翼出沒一笑颺 十八 倚天長劍飛寒鋩 十九 禍起蕭牆破金湯 二十 與子共穴相扶將 二十一 排難解紛當六強 二十二 群雄歸心約三章 二十三 靈芙醉客綠柳莊 二十四 太極初傳柔克剛 二十五 舉火燎天何煌煌 二十六 俊貌玉面甘毀傷 二十七 百尺高塔任回翔 二十八 恩斷義絕紫衫王 二十九 四女同舟何所望 三十 東西永隔如參商 三十一 刀劍齊失人云亡 三十二 冤蒙不白愁欲狂 三十三 簫長琴短衣流黃 三十四 新婦素手裂紅裳 三十五 屠獅有會孰為殃 三十六 夭矯三松鬱青蒼 三十七 天下英雄莫能當 三十八 君子可欺之以方 三十九 秘笈兵書此中藏 四十 不識張郎是張郎 後記
有不少讀者來信提出一個同樣的問題:「你所寫的小說之中,你認為哪一部最好?最喜歡哪一部?」這個問題答不了。我在創作這些小說時有一個願望:「不要重複已經寫過的人物、情節、感情,甚至是細節。」限於才能,這願望不見得能達到,然而總是朝著這方向努力,大致來說,這十五部小說是各不相同的,分別注入了我當時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愛每部小說中的正面人物,為了他們的遭遇而快樂或惆悵、悲傷,有時會非常悲傷。至於寫作技巧,後期比較有些進步。但技巧並非最重要,所重視的是個性和感情。 這些小說在香港、台灣、中國內地、新加坡曾拍攝為電影和電視連續集,有的還拍了三、四個不同版本,此外有話劇、京劇、粵劇、音樂劇等。跟著來的是第二個問題:「你認為哪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改編演出得最成功?劇中的男女主角哪一個最符合原著中的人物?」電影和電視的表現形式和小說根本不同,很難拿來比較。電視的篇幅長,較易發揮;電影則受到更大限制。再者,閱讀小說有一個作者和讀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過程,許多人讀同一部小說,腦中所出現的男女主角卻未必相同,因為在書中的文字之外,又加入了讀者自己的經歷、個性、情感和喜憎。你會在心中把書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或自己的情人融而為一,而每個不同讀者、他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電影和電視卻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觀眾沒有自由想像的餘地。我不能說那一部最好,但可以說: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最壞、最自以為是,瞧不起原作者和廣大讀者。 武俠小說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長期傳統。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應該是唐人傳奇的《虯髯客傳》、《紅線》、《聶隱娘》、《崑崙奴》等精彩的文學作品。其後是《水滸傳》、《三俠五義》、《兒女英雄傳》等等。現代比較認真的武俠小說,更加重視正義、氣節、捨己為人、鋤強扶弱、民族精神、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讀者不必過份推究其中某些誇張的武功描寫,有些事實上不可能,只不過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傳統。聶隱娘縮小身體潛入別人的肚腸,然後從他口中躍出,誰也不會相信是真事,然而聶隱娘的故事,千餘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 我初期所寫的小說,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到了後期,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了些進步之故。這在《天龍八部》、《白馬嘯西風》、《鹿鼎記》中特別明顯。韋小寶的父親可能是漢、滿、蒙、回、藏任何一族之人。即使在第一部小說《書劍恩仇錄》中,主角陳家洛後來也對回教增加了認識和好感。每一個種族、每一門宗教、某一項職業中都有好人壞人。有壞的皇帝,也有好皇帝;有很壞的大官,也有真正愛護百姓的好官。書中漢人、滿人、契丹人、蒙古人、西藏人……都有好人壞人。和尚、道士、喇嘛、書生、武士之中,也有各種各樣的個性和品格。有些讀者喜歡把人一分為二,好壞分明,同時由個體推論到整個群體,那決不是作者的本意。 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看。宋遼之際、元明之際、明清之際,漢族和契丹、蒙古、滿族等民族有激烈爭;蒙古、滿人利用宗教作為政治工具。小說所想描述的,是當時人的觀念和心態,不能用後世或現代人的觀念去衡量。我寫小說,旨在刻畫個性,抒寫人性中的喜愁悲歡。小說並不影射甚麼,如果有所斥責,那是人性中卑污陰暗的品質。政治觀點、社會上的流行理念時時變遷,人性卻變動極少。 在劉再復先生與他千金劉劍梅合寫的《父女兩地書》(共悟人間)中,劍梅小...
商品品質極佳
台灣樂天市場在此提醒您!
您所點選的網頁內可能含有兒童、青少年不宜之成人限制級內容,如您未滿18歲,請勿進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