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回歸線Re-turn-Vol.005 疫異時代

回歸線Re-turn-Vol.005 疫異時代

Re-turn-Vol.004─A Mutating Time: Pandemic, Art and Meaning

  • 定價:250
  • 優惠價:9523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2021年5月15日,臺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自全球疫情爆發以來一直相對平靜的小島,隨即像是被傳送進一個為疫情所包圍,在物理世界中人與人頓失連結,充滿未知的新日常。

  在本次專題「疫異時代」中,王順德以「病毒起源陰謀論」以及科學名詞在通訊軟體中,流傳出「歧義」的事件為例,探問當科學知識與大量數據也無法提供標準答案時,藝術能否提供人們另一條重新認識病毒、疫情與新世界的途徑。陳安捷則在人們被視訊會議軟體重新連結的新日常裡,以藝術創作提醒我們,在人與科技間的依存關係中,既有著關係失衡後的宰制與監控風險,但也有著開創出不同行動策略的「縫隙」。

  然而,在未知中總被賦予「創造」與「發現」厚望的藝術,又該如何面對疫情對自身的系統所帶來的動盪?陳佳蘭以鳳甲美術館、竹圍工作室以及數位媒體平台「數位荒原」主持的藝術進駐計畫為例,展現三種不同行動位置上的藝術機構/單位,如何以彈性的策劃思維面對封閉的跨境航線,依舊回應、支持著藝術社群與異地交流的不變需求,以及面對新世界蠢蠢欲動的創作能量。(專輯企畫|孫以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嘉義市立美術館


  嘉義市立美術館自籌備期起即以「保存及發揚畫都嘉義之精神與榮光」、「結合美學、藝術及文化創意扎根於生活與教育」、「豐富嘉義地區人文城市內涵」等多元藝術發展為主要基礎,形塑本館作為一座城市美術館的重要特質。
 

目錄

04疫異的姿態 | 賴依欣
專題/疫異時代
010 走在擺盪的地平線上─在疫情期間重新想像我們與數位科技的關係 | 陳安捷
026 為何科學無法安撫人心─在不確定性中找尋認識病毒與新世界的途徑 | 王順德
038當疫情將我們向未知傳送─竹圍工作室、鳳甲美術館×金湯普森藝術中心、數位荒原
與非日常時刻 | 陳佳蘭
跨域觀點
054與疾病脫鉤─藝術家創作中的病毒實驗 | 林沛瑩
060後疫情時代下的博物館近未來─觀眾「不在場」與數位內容的積極意義 | 李欣潔
066既是後台也是片場,疫情下的線上時裝秀─專訪APUJAN時裝設計師詹朴 | 謝以萱
074虛擬展場中的現實擴增─關於Taiwan NOW雲端會場與重塑的觀看行為 | 陳沛妤
連動實驗室
080超人遊戲、雲端老師和我的森林美術館 | 陳含瑜 
典藏研究
088畫都嘉義─嘉義市立美術館近現代藏品調查研究 | 蔣伯欣
閱讀嘉義
094 走讀嘉義老醫館─回看醫館做為文化、藝術、公共參與核心的時代 | 陳世岸
100 嘉義醫會醫學雜誌中的診治與政治─淺談某種「嘉義風格」的轉換| 陳奕達
話.畫都
106越投入,越了解,越喜歡─記望向山林陳澄波戶外美術館親子導覽活動 | 劉翠屏

 
 



  2021 年5 月15 日, 因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的管制,全臺灣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雖然全球疫情爆發已超過一年的時間,我們在日常中也反覆操練著已逐漸內化於生活的防疫措施,但生活仍快速地被推進了未知的恐懼中。

  面對各式公共場館的迅速關閉,美術館也不例外,不僅迎接人群的展演空間立即進入暫停、封閉狀態,分流上班的臨時制度也讓後台所有在工作上的物理接觸與外界干擾減到最低。當世界彷彿停擺,卻也使得在寂靜中仍需工作的我們,獲得一段時空裂縫,來重新思索在疫情蔓延的異時代中,美術場館與展演的實體核心功能和意義,以及其藝術與知識生產、社會關係等各種創造性角色,在急速的變化中又如何產生各種的質變,而因應不同數位科技技術的溝通與創造性應用,亦擴張了哪些可能性。這本館刊的主題,便是在這樣持續變動的情境與未知中,希望能觸及並聚焦不同層面的共同思索與各種實驗性的可能。
 
 

詳細資料

  • 規格:線裝 / 112頁 / 18.7 x 26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語文:中英對照
 

內容連載

在本次專題「疫異時代」中,王順德以「病毒起源陰謀論」以及科學名詞在通訊軟體中,流傳出「歧義」的事件為例,探問當科學知識與大量數據也無法提供標準答案時,藝術能否提供人們另一條重新認識病毒、疫情與新世界的途徑。陳安捷則在人們被視訊會議軟體重新連結的新日常裡,以藝術創作提醒我們,在人與科技間的依存關係中,既有著關係失衡後的宰制與監控風險,但也有著開創出不同行動策略的「縫隙」。
 
然而,在未知中總被賦予「創造」與「發現」厚望的藝術,又該如何面對疫情對自身的系統所帶來的動盪?陳佳蘭以鳳甲美術館、竹圍工作室以及數位媒體平台「數位荒原」主持的藝術進駐計畫為例,展現三種不同行動位置上的藝術機構/單位,如何以彈性的策劃思維面對封閉的跨境航線,依舊回應、支持著藝術社群與異地交流的不變需求,以及面對新世界蠢蠢欲動的創作能量。
 
自新冠病毒疫情於全球爆發以來,現場活動與人際交流在防疫距離的限制下,各類產業不得不快速發展出有別於過往生產方式的因應之道。本期【跨域視點】首先由生物藝術家們以病毒為材料所進行的創作開始,梳理病毒在人類社會中如何被看見,又如何經由藝術家的創作被重新理解。而在疫情初期、觀眾不在場的封閉階段,許多展覽館舍將線上展覽視為短期解決方案,與此同時,荷蘭國家博物館與阿姆斯特丹博物館已跳脫線上展演做為替代方案的思考方式,開始探索藝術場館的未來性,積極透過中、長期的資源部署,展開線上展覽所能企及的公共性與社會意義。而在創作者這端,過往長期倚重現場演出與聚首交流的時尚產業,也嘗試在疫情階段思考線上伸展台的表現方法,近兩年來,APUJAN設計團隊與影像專業團隊合作,在微電影與概念影片的模糊界線中傳遞對時裝設計的想像。而原訂2020年在東京奧運期間進行的「Taiwan NOW台日交流藝術計畫」,在疫情導致延宕的期間,發展出抵抗實體距離限制,銜接臺、日兩地虛實會場的雲端展廳,此次的實驗也讓我們進一步看見在擴增現實的觀看狀態中,創作者如何在眾多媒介、技術與工具裡發揮其想像力。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考試用書、教科書】聯經電子書展|單本85折、三本79折|聯經出版50週年:閱讀‧我們相遇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鏡文學全書系
  • 飲食保健書展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