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

  • 定價:300
  • 優惠價:927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55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將作品裡的「詩意象」純化成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
探尋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中個人的存在認同與困境抵抗!
 
  本書借助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1884~1962)的元素詩學,從火、水、空氣、土四大物質的想象切入,分析隱藏在陳黎、楊澤作品中的元素意涵,觀察同一世代的兩位詩人於解嚴前的所思所感,並同時探問「我是誰?」、「我看見了什麼?」、「我面對何種困境?」等題目,進一步開展出「夢想」、「存在」、「抵抗」三大論述面向。
 
  雖然本研究擇取解嚴前的詩作,但無意關注詩歌見證了時代的什麼,而是著重在身處於該時代的詩人如何夢想,並反映在作品當中。作者透過四大元素代表的意義象徵,剖析兩人作品的核心內涵,企圖撕下陳黎詩作多關懷現實、楊澤詩風多走抒情浪漫的標籤,祈望從夢想中照見折射出的新觀點,那是世代交替間不斷更新的意志──詩人將不再受限於審美傳統,而是追求適合該世代或自身獨特的語言質地,在夢想中捍衛自由。
 
本書特色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獎首獎作品。
  ★從巴什拉元素詩學,透析陳黎、楊澤解嚴前作品中的夢想與困境。
 
各界推薦
 
  楊小濱(詩人/學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朱容瑩
 
  1992年生於新北土城。高師大國文系、國文所畢業。論文獲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論類首獎,兼及小說及散文之創作,作品曾獲高雄青年文學獎、印刻超新星文學獎、中興湖文學獎等。
 

目錄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楊小濱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第二節 概念釋義與研究範疇
一、「想象」釋義
二、「夢想」釋義
三、「四元素」釋義
四、「解嚴前詩作」釋義
第三節 前行研究與文獻探討
一、陳黎與楊澤及其詩作之研究
二、七、八○年代的「世代」及現代詩研究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一、文本分析法
二、論文架構

【第貳章】理論探賾
第一節 巴什拉的想象革命
一、認識論障礙
二、鍊金術象徵
三、想象物質化
第二節 四元素的源初意象(image initiale)
一、《火的精神分析》、《燭之火》、《火的詩學》
二、《水與夢》
三、《氣與夢》
四、《大地與意志的夢想》、《大地與休息的夢想》
第三節 詩意象的主觀研究
一、現象學的轉向
二、深掘源初意象(image initiale)
三、科學與詩之謎
第四節 白日夢的臺灣漫遊
一、巴什拉的學說在臺灣的研究成果
二、巴什拉的詩論在臺灣的應用狀況
第五節 小結

【第參章】我夢想故我存在:靜觀與展現
第一節 我看見我,在:自我凝視
一、陳黎:重返校園
二、楊澤:迷走異鄉
第二節 我在,我看見:靜觀宇宙
一、陳黎:街市的光影
二、楊澤:時代的淚痕
第三節 看見我,我在:展現意志
一、陳黎:淬煉詩藝
二、楊澤:奔出命運
第四節 小結

【第肆章】我存在故我抵抗:夢魘與鬥爭
第一節 陳黎:夢魘的四價說
一、虛中有實:〈后羿之歌〉
二、實中有虛:〈最後的王木七〉
第二節 楊澤:水與火的鬥爭
一、幽靈船的流亡之旅
二、越過火焰圍城之劫
三、對酒當歌掇月之夢
四、風中結網不撓之歌
第三節 小結

【第伍章】我抵抗故我夢想:童年與花園
第一節 嚮往童年的夢想
一、父親的不在場證明
二、大人世界的另一邊
三、守護童真之歷險記
第二節 空中花園的夢想
一、空中/花園
二、未來/宇宙
第三節 小結

【第陸章】結論:銜尾蛇的詩學啟示
一、陳黎:窺視大地的遊人
二、楊澤:外水內火的少年

【引用文獻】
一、陳黎、楊澤文本
二、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文本
三、專書論著
(一)古籍(依朝代先後順序排列)
(二)現、當代華文專著(按姓氏筆畫排序)
(三)外文及翻譯專著(按國別筆畫排序)
四、單篇論文(依發表先後順序排列)
(一)學報、期刊論文
(二)專書論文
五、學位論文
六、報章雜誌(依出版先後順序排列)
七、網路資源

【附錄】 楊澤詩作評論引得(按時間先後排序)
 

 
「第五屆周夢蝶詩獎」評審評語
詩人/學者 楊小濱
 
  《存在與抵抗的夢想:以巴什拉四元素解讀陳黎、楊澤解嚴前詩作》這篇論文從巴什拉的元素詩學理論出發,深入解析陳黎和楊澤解嚴前的現代詩寫作,在獨特的觀察視角下,挖掘出兩位詩人詩歌文本的奧妙意蘊。
 
  論文以巴什拉四元素理論為基礎,但並不簡單地一一套用,而是將元素分析的內涵融匯到自建的論述結構中。由此,這篇論文也避免了一般論文章節以不同作者來分章的「方便法門」,代之以主題性的論述進程,使得整篇論文在評述觀點的引領下產生出豐富而深邃的意涵,揭示出以往被遮蔽的或通常並不關注的陳黎與楊澤詩作中的詩學原型。
 
  並且,論文對巴什拉的借鑒也不停留在原初理論的界限內,甚至能夠推展原初理論的要義,以契合論文的論述框架。比如論文將陳黎、楊澤涉及水和鏡的詩作放在一起討論,因為巴什拉對水元素的闡釋本身就關聯於「納西瑟斯情結」,也就是面對水面鏡像的自戀情結。水與鏡的連結使得本篇論文的理論視野推進到作者獨特的闡釋層面,是論文的亮點之一。
 
  在運用西方理論來闡釋東方文本的同時,作者也對「合身」的問題有所意識,並明確基於一種跨文化間距的思考框架,在差異的路徑上尋求二者的對話。本篇論文在方法、結構、題旨等多方面都有優質的表現,故頒予周夢蝶詩獎評論獎。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7088579
  • 叢書系列:文學視界
  • 規格:平裝 / 234頁 / 14.8 x 21 x 1.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壹章】緒論:鍊金術的空想實驗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問題意識
 
鍊金術士在實驗室中,將夢想變為試驗。
 
於是,鍊金術的語言成為一種夢想的語言,一種對宇宙夢想的母語。
 
摘採棕梠花園的罌粟和空中花園裡無神論的薔薇,將之焚燒成灰燼,倒入長頸玻璃容器,與海水混合均勻。容器移至爐火,從底端慢慢加熱。倘若幸運,約莫三、四十天,物質呈現如花瓣的黑色結晶。再過一週,由黑轉為孔雀綠,但顏色仍持續改變,一旦透出光彩的白,便達到初步穩定的階段。若堅持供給熱量,或許白色會隨溫度加深,由黃漸成最終的深紅色,彷彿神蹟般重獲新生──謂之「賢者之詩」。
 
夢想的鍊金術士在空想的實驗中做了物質的夢;不過,實證科學家恐怕對這項實驗嗤之以鼻,甚至斥為無聊之舉。
 
這廂行無聊之舉,那廂有無聊之日。劍橋科學家William Tunstall-Pedoe訂定1954年4月11日為歷史上最無聊的一天──沒有大事發生,亦沒有大人物死亡。無聊的日子有賴夢者激活思想及語言。同年,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走出索邦大學的課室,在最後一次的講課中談論:「人是一種更新的意志,是一種永遠想不到的變化。」也因此,巴什拉退而不休,隨即踏入現象學的疆域,展開有別往昔的學術冒險。在年邁的巴什拉醉心追索意象之際,1954年的10月與12月,臺灣詩人陳黎和楊澤,各自降生於島嶼上的花蓮及嘉義。嬰孩吸吮母親乳汁,伴著搖籃曲偏頭睡去,彼時尚且未知島嶼將來的幾場暴雨。
 
七○年代以降,臺灣暴雨不止;毋寧理解為,暴雨也澆熄不止的理想之焰,在政治、社會、文化等處燃燒。由1971年初釣魚臺的主權爭議引燃,使海外(尤指在美華人)的知識分子紛紛投身於遊行之中。這股火勢隨即蔓延至臺灣。臺灣的大學生以具體行動聲援且響應保釣運動,諸如舉行座談會、遊行、投陳情書於黨政機構等,在在表現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該年年末臺灣退出聯合國,外交的挫敗反而助長愛國的熾熱火焰,當群眾的熱情奔向極限,火焰自身拋棄物質的渣滓,焠煉為愛國精神。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部觀察微小但無所不在的「不對勁日常」圖鑑,直擊各種性別暴力下的案發現場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鏡文學全書系
  • 飲食保健書展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