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後趙明主——石勒:眾望所歸,稱王於襄

後趙明主——石勒:眾望所歸,稱王於襄

  • 定價:350
  • 優惠價:931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9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亂世烽火、群雄並起,
  面對朝中小人奸佞及薄德寡恩的君主,
  權能兼備的他是該自立為王,還是恪守本分?

  後趙明帝石勒的開國大業,就此建成!


  漢國建立,劉淵稱帝後,不過幾年就病逝。朝中大權落在太子劉和身上,然而劉和為人猜忌心重,對屬下無恩德,不多時就被握有重兵的楚王劉聰所殺,劉聰即位。

  劉聰執政期間先後派兵攻破洛陽和長安,俘虜並殺害晉懷帝及晉愍帝,覆滅西晉政權並拓展大片疆土。在政治上,不顧高祖劉淵「不分胡漢」的遺命,創建了一套胡、漢分治的政治體制。同時大行殺戮,又寵信宦官和靳準等人,甚至在在位晚期疏於朝政,只顧情色享樂,其執政末期甚至出現「三后並立」的情況。

  在劉聰病逝後,即位的隱帝劉粲在暴虐荒淫方面,相比其父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劉粲性格刻薄寡恩,親佞幸而遠忠良,不聽勸諫且喜好興修宮室,百姓怨聲載道;而他沉迷酒色,與前朝后妃亂倫,更讓一心想為覆滅的西晉報仇雪恨的靳準有了可趁之機。隨著靳準之亂而起的劉曜,在平亂後登基遷都,成為漢國的新主人。

  另一方面,遠在襄城的石勒知人善任,厚待百姓,使得他美名遠播;不但受到黎民崇敬,甚至連鮮卑部族的將領都願意依附於他。即使如此,不管朝中主位屢屢易換於誰,固守襄城的石勒仍不敢忘當年劉淵的知遇之恩,始終盡心盡力地侍奉朝中君主。

  然而,他的盡忠職守換來的卻是更多的猜忌和防備。劉曜聽信讒言,斬殺石勒的使者,這除了讓石勒又驚又怒之外,更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究竟是為誰而戰?

  部下的熱情擁戴,百姓渴望安穩的心願,他全都知曉;可他心裡卻始終無法忘卻那段被奴役、鞭打的過去,深切的自卑感束縛著他,使他始終抗拒著唾手可得的君位。

  隨著戰事的擴大,以及前趙朝政的日益腐敗,石勒知道,做出選擇的日子迫在眉睫——

本書特色

  這部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講述的是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羯人石勒從奴隸到皇帝身經百戰、戎馬一生的故事。該書依據史籍所載石勒在軍事征戰以及國家治理諸方面的主要歷史事件為脈絡框架構思而成。從頭至尾的撰著,都以敘事的方式呈現故事,以故事的方式承載史實,使史事的敘述視野緊扣時代的現實生活狀況,增強了小說情節的精神情感意蘊,再現了這位奴隸帝王的傳奇人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毋福珠


  長期研究文史,潛心著述。著有《春秋霸主晉文公》及多篇短篇小說。
 

目錄

前言
自序
第二十四回 虎傷士卒娘教且忍 雨阻葛陂賓諫北去
第二十五回 調兵遣將圍攻襄國城 突門出擊重創鮮卑兵
第二十六回 石世龍視俘遇故舊 王彭祖信讖事敗亡
第二十七回 讀漢書將軍憂古人 憐陳休侍兵訴宮醜
第二十八回 大司馬征西圍長安 小皇帝出降口銜璧
第二十九回 帥智將勇石勒定並州 兵去身孤劉琨亡薊北
第三十回 進女惑主閹寺專權 姪兒忌叔劉粲奪儲
第三十一回 靳準宮變梟戮漢廷 勒曜回師平亂靖民
第三十二回 曹舍人妒使累親族 劉太尉作詩抒蒼涼
第三十三回 群臣勸進石勒稱王 逢召赴宴李陽封官
第三十四回 降而復叛難遂願 悍將雖勇終力竭
第三十五回 邵泊翻臉劫主將 匹磾懷晉執符節
 

自序

一個從奴隸到帝王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石勒一生曲折起伏的經歷。

  《晉書.石勒載記》載:「石勒上黨武鄉羯人。」他出生的年代,正趕上魏晉門閥政治興起之時,士大夫貴族階層個性開放、隨興而為,麈談玄學、無為而治的各種思潮湧動並傳播滲透到國家政治領域,晉朝王氣黯然,惠帝政權失控,八王之亂戰火頻仍,打打殺殺長達十六年,百姓在亂中求生。日子本就過得困苦不堪,又逢上太安年間(西元三〇二至三〇三年)天旱不雨,并州大地連年饑荒,眾多的升斗小民處於無食等死之境。饑饉和戰亂裹挾著石勒,在官兵抓人販賣獲利的情況下,石勒雖然跑到朋友家躲過一劫,但風浪依舊,到頭來還是被并州刺史司馬騰「執胡而賣」,掠至山東淪為奴隸,在茌平縣一個塢主的田地裡苦受煎熬……

  世道的不公和歧視,把石勒逼上反叛之路。憑著一腔血性之勇,率領平素結交的八個苦難兄弟,時稱八騎,仗劍天涯,揭竿反晉。這之後,又有十人站到他的旗幟之下,號為十八騎,頻繁出沒冀州一帶,逐漸組織起一支上千人的兵馬,後提兵攻打郡縣,被官兵圍剿大敗。他突出重圍,投靠匈奴族人劉淵所建漢國,屢建戰功。

  石勒是文盲,「雖不視兵書」,而能使「攻城野戰合於機神」,「暗與孫吳同契」,以卓絕的戰略遠見統眾御將馳騁疆場,於永嘉五年(西元三一一年)夏在苦縣一戰殲滅太尉王衍統領的十萬大軍,襲殺司馬宗室四十八王,聲威天下,漢國進用他為鎮東大將軍,麾下眾至二十萬。接著會同漢將劉曜、王彌攻陷洛陽,俘晉懷帝司馬熾。滅西晉後,石勒轉兵北去屯駐襄國城,以此為據,戡平周邊諸雄,於大興二年(西元三一九年)自立門戶建立後趙,滅前趙,統一了北方大地。歷史把石勒推上九五之尊的寶座,在位十五年,建平四年(西元三三三年)六十歲病逝。
  石勒是繼漢朝開國之君劉邦之後,從草野民間走出來的又一個平民帝王。他不畏險途,毅然闖蕩於八王之亂中,立馬沙場取天下。立國後,他借鑑商周「逆取順守」的做法,及時進行文武之道的轉換,外禦東晉,內修政治,酌減賦稅,勸耕農桑。他開辦學校,命人專管。他經常到郡縣看望和接見文學之士,賞賜穀物、布帛進行慰問。史書上記載他「雅好文學」。他還從國家治理、民族融合的角度出發,適時推出一些重建和維護社會道德秩序的舉措,制定《辛亥制度》五千文,使之成為倫理與法紀規制。

  石勒出自羯族武夫,但他為人行事多受中原儒家傳統文化影響。他好怒,但只要進諫的人說得對,怒火很快就會平息下來,有時還向被責備者賠禮道歉。對過去和他打過架的一個村人,也不計前嫌,把此人請到都城赴宴,並封他為官。他曠達大度,不拘小節,從不放縱自己,每以古代帝王那種「醉酒和美女」荒於政事為戒,身居高位而依然勤政簡樸,就連臨終發布《遺令》,對他的後事做了「殮殯以時服,不藏金寶玉玩」一切從簡的安排,足見他的政治見地。

  這部小說,以史籍所載石勒在軍事征戰和國家治理諸方面的主要歷史事件為框架構思而成。從頭至尾,以敘事的方式呈現故事,以故事的方式承載歷史,再現了這位從奴隸到帝王的傳奇人生。
 
毋福珠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323933
  • 規格:平裝 / 266頁 / 14.8 x 21 x 1.3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十四回 虎傷士卒娘教且忍 雨阻葛陂賓諫北去
 
虎子尚在弱冠之齡,又是老娘王氏從逃難困苦中把他養到這麼大,石勒不想對他多加管束,只是命人用絳衣換下他身上的粗布褐衣,單獨住兵營一頂帳篷。這樣一來,引起將士們對這個不是兵卒的「兵卒」的注目,見虎子像兔子一樣吃生菜,像豺狼一樣啃生肉,像野人一樣喝冷水,進食也要放到冰涼以後才大口吞下。有一位將領看到虎子赤腳走路,拿出一雙草鞋送給他,他卻在帳門外的平地上豎起兩塊尖角石頭,把兩隻草鞋底朝天套在上面晒太陽,自己仍然赤腳行走。

虎子時常遊蕩在兵營之間或兵營之外的野地裡、湖泊旁、溪水邊。每次都是獨往獨來,唯有那張可以發石的短弓是他離不了的夥伴。還像來到兵營之前那樣,虎子用短弓打飛禽走獸。

如此過了一兩個月,有一天虎子臨出兵營,見一匹尥蹶子戰馬把騎牠的兵卒掀下地狂奔而去。虎子縱身撲了過去,揪住馬鬃一踮腳飛身上馬,兩腿鉗子般地死死夾住馬腹,抬起拳頭朝馬的前腿和胸肋之間狠砸一通,馬旋時馴服得像隻綿羊那樣馱了他跑到野外。

午後,虎子把所獲獵物掛在馬脖子上回到營門,被他騎走了馬的那個兵卒領了幾個同伴等他回來要馬,道:「下來,把馬還我。」

虎子勒住馬韁站了一下子,隨後取下馬脖子上掛的小鳥和一隻野兔,拽下來幾條腿咬在嘴上,其餘的全部扔給要馬的兵卒,意思是用那些鳥獸做交換。兵卒們不願意,吵著攔住去路非要馬不可,虎子彈石打傷兩個兵卒衝進營門。

虎子很想騎馬。過去窮,沒有條件騎馬,今日一騎,甚覺方便。這便由前些日子的赤腳行走遊蕩,變成騎馬遊蕩,或遠或近,非常自如。他手執短弓騎在馬上,練騎技,練瞄準,不光打鳥獸,還彈發石子打旗杆頂尖的析羽,打馬的眼睛、兵卒的額頭和鼻尖,因他是大將軍的弟弟,沒人敢惹他。後來被打得兵卒多了,受傷的馬也多了,一時謠諑紛傳,說石勒帶來這等殺生害物的殘忍惡種,哪裡還有兵卒們的活路。軍營裡,人心洶洶,潛伏著一股鬧事的暗流。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一部觀察微小但無所不在的「不對勁日常」圖鑑,直擊各種性別暴力下的案發現場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漫畫大賞
  • 鏡文學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