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信仰展
龍骨強健手冊(下)

龍骨強健手冊(下)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280
  • 優惠價:199
  • 優惠期限:2024年07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的編撰理念完全是全新的、以病人為出發點的創新方式,邀請臺北榮總神經修復、神經復健、麻醉部及放射線部團隊主治醫師戮力完成。

  旨在給非醫療從業人員之普羅大眾,病人、家屬與其親友等非專業人員,提供直觀的導引,方便讀者理解脊椎相關疾病之基礎知識,盼能提升讀者與醫護人員接觸時之溝通效率。

  《龍骨強健手冊》保有傳統紙本發行並完全電子化內容,每一個章節中並加入連結至其他章節,以利延伸閱讀相關內容,試圖鏈結相關疾病以及處理治療的方法,從症狀、疾病診斷、檢查,甚至手術及復健等相關知識,一站化處理某特定疾病。

  為避免篇幅過於巨大以及攜帶方便,本書在每一章節頭尾提供電子掃描編碼QR Code,按照症狀以及疾病等平常人就醫的直觀呈現順序,讓讀者能夠更快速的找到相關的必要知識,希望能提供讀者們最與時俱進的知識。

  最後還是要提醒各位病友以及家屬讀者,文字傳遞內容難免有語意或字面上解讀的誤差,最終的醫療建議,還是請務必要跟自己的主治醫師當面討論,才會有最合適每位病人、最佳的治療效果,以及合理的期望。本書內容僅供參考,每個人的身體、每位病人的病情狀況都是獨一無二的,無法以一概全。也祝大家能像這本書的書名一樣,都有一個強健的身體。

本書特色

  臺北榮總神經外科、神經復健科領域上熱血及專業的醫生們,依過往接觸案例歸納整理以「症狀」、「疾病」及「術式」三大分類,希望能透過本書快速讓普羅大眾能夠得到最與時俱進的脊椎養護知識,且在醫病關係上能更有效與快速溝通,盼能藉此幫助大家與做好龍骨保健。
 
 

作者介紹

總編輯簡介

吳昭慶 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 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教授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編輯Co-Chair

作者簡介

李居易 醫師


  衛福部臺北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杜宗熹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助理教授

柯金柱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助理教授

張志漳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講師

郭昭宏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助理教授

張軒侃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助理教授

張鵬遠 醫師

  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講師

郭懿萱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講師

費立宇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助理教授

葉美吟 醫師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講師
 

目錄

推薦序/黃文成 教授
總編輯的話/吳昭慶 教授

第一章 症 狀
腳痛、屁股痛、坐骨神經痛/柯金柱
走路困難(神經性跛行)/郭昭宏
大小便不順/郭懿萱
背痛與腰痛/張鵬遠
腳麻/郭懿萱

第二章 疾 病
胸椎椎間盤突出/張軒侃
黃韌帶鈣化/葉美吟
腰椎椎間盤移位/柯金柱
脊椎滑脫症/葉美吟
退化型脊椎側彎/張軒侃
青少年原發性脊椎側彎與先天性脊椎側彎/張鵬遠
脊髓牽扯症候群/郭懿萱
先天或後天性脊椎狹窄/郭懿萱
脊髓空洞症/張志漳
脊椎腫瘤/費立宇
脊髓內腫瘤/張鵬遠
轉移型脊椎腫瘤/郭昭宏
胸腰椎脊髓損傷/杜宗熹
骨質疏鬆症與壓迫型骨折/郭昭宏
肌筋膜疼痛及其他骨科相關疾病/李居易

第三章 術 式
胸椎椎間盤切除/張志漳
胸椎椎體切除術/張軒侃
胸腰椎椎板切除術/葉美吟
胸腰椎置入物/張鵬遠
腰椎融合手術/葉美吟
側位腰椎融合手術簡介/張軒侃
腰椎前位融合手術/杜宗熹
腰薦椎融合/郭懿萱
動態固定/柯金柱
腰椎椎間盤顯微切除手術/葉美吟
棘突間撐開固定器/郭懿萱
內視鏡腰椎間盤手術/張志漳
全後位脊椎矯型手術/杜宗熹
成人退化型脊椎側彎的矯正手術/張軒侃
脊椎腫瘤手術/費立宇
以外科手術治療轉移型脊椎腫瘤/郭昭宏
脊椎腫瘤的非手術治療/郭懿萱
脊柱手術導航/郭昭宏
機械人脊椎手術/郭昭宏
內視鏡脊椎手術與骨融合手術/張鵬遠
脊椎壓迫性骨折(椎體成型手術、椎體矯正手術)/柯金柱
脊髓電刺激療法/李居易
薦髂關節融合手術/李居易
脊椎疼痛的非手術治療方式(神經阻斷術及高頻熱凝療法)/李居易

結 論—如何尋找最適合的脊椎手術醫師?/吳昭慶 教授
總編輯簡介
作者簡介
特別感謝
 

推薦序

黃文成 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 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教授


  文成多年專注在「神經脊椎」領域,常在門診聽到病患說這痛、那痛,看到從各地來尋求醫生能為他們解決病痛與不舒服的眼神,不禁令人心疼。而身為醫者的我,總是以「同理心」努力為他們找出病因、排解病痛,希望患者能得到舒緩與排除病灶。

  《龍骨強健手冊》上冊著重於「頸椎」,下冊則著重於「胸椎」及「腰椎」。我們以病患的角度整理出「症狀」、「疾病」及「術式」三大分類,讓病患以最簡潔、易分類、易閱讀的方式:以手機掃描QR Code 達到最快速、最便利及最易攜帶的閱讀方式。如同北榮在大家長陳威明院長、王署君副院長及鄭宏志醫師長期對神經外科同仁的支持,讓神經外科不論在技術、設備上,都與時俱進不斷地在創新、創建中茁壯與發展。

  也要感謝「施再金基金會」及施董事長 明仁長年資助神經相關疾病之研究及照護年輕後輩,對《龍骨強健手冊》編輯團隊的支持。也希望各位讀者如同這本書名一樣「龍骨,都能強健」!能像我一方面樂於工作;一方面又可以到處爬山,享受生活!

總編輯的話

吳昭慶 教授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醫學中心神經修復科 主任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院 教授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編輯Co-Chair


  臺北榮總神經外科脊椎團隊在黃文成教授引導下,承蒙 施再金公益基金會贊助推出《龍骨強健手冊》,特別強調本書在編寫時就依照症狀、疾病診斷,以及手術治療等,由各領域專長主治醫師同步完成,但有鑒於篇幅以及閱讀攜帶方便,故分上下冊分別付梓,內容上冊是以頸椎相關疾病為主,下冊則涵蓋胸、腰椎疾病治療,分上下冊希望能夠帶給讀者更直接的觀感,也方便日後翻閱查找資料。

  本書完全以病人或家屬閱讀的觀點來設計,試圖針對大多數的神經脊椎疾病,提供病人就醫前後的指引以及參考資料,盡量把大部分艱澀的醫學名詞以及知識,轉換成日常口語給大多數的民眾閱讀,章節後附上少量的參考文獻,以供更深入的科學知識傳達。

  現代社會資訊爆炸,獲取知識的媒體管道眾多,醫學知識日新月異,科技進步一日千里,筆者相信本書的內容必定也不時常需要同步更新,故《龍骨強健手冊》亦同步推出電子版,期待能隨時更新內容,常保各位病友家屬強壯健康的龍骨。

  最後強調,每位病人、每種疾病都有其獨一無二的特性,所以需要醫師針對每一位病人的病情量身打造最適合的治療手術。所謂的最佳處理方案,也會因為時空背景而有所差異。罹病的心情必定忐忑不安、水深火熱,甚至焦慮煩躁、萬念俱灰,但總編相信,《龍骨強健手冊》的字裡行間流露每位主治醫師的信心與熱情,這份真誠才是本書最難以取代的部分,仔細閱讀文字時具有平靜安定的療效。然而文字內容必有其限制,科技的範疇也不斷地在往前推進,再即時更新的內容也終將成為昨日黃花,拜託各位病友家屬閱讀本書之際,務必以理性的態度跟您的主治醫師當面討論,所有的臨床判斷均應以現場實際狀況為準,文書僅供參考。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九的醫師都會認真仔細的思考分析,給您最佳的建議。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14230
  • 叢書系列:樂活叢書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6.5 x 21.5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腳痛、屁股痛、坐骨神經痛】
柯金柱
臺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 主治醫師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學系外科 助理教授
 
每個人幾乎都曾遭遇過腰痠背痛,差別只在於發生的頻率、發作時的程度。
 
如果只是一生中偶爾幾次,尤其是在劇烈運動之後才發生的,這時可以想想,是不是運動之前暖身不夠?運動到的部位是不是平時比較少訓練的肌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話,那麼別擔心!多數都只是肌肉或肌腱拉傷造成的,休息幾天就好了。
 
反之,若是症狀反覆發生,甚至不活動也痛,那麼恐怕潛藏著更根本的病灶,常見的如脊椎骨骼結構上的不穩定,或是增生的骨刺造成神經壓迫等。
 
會跑的神經痛
 
身體多數的病痛都是很直覺的,哪裡生病就造成哪裡不適。比如:骨折的局部疼痛、膽結石的右上腹痛、闌尾炎的右下腹痛、心肌梗塞前胸透後背的胸悶胸痛……大致上都和身體解剖構造直接相關。
 
說到神經系統的疾病,常常讓人驚嘆症狀竟然會跑!
 
以門診常見的坐骨神經痛為例,患者常覺得小腿肚痠痛,有點類似跑步後那種「鐵腿」的感覺,患者會說:「我根本沒有去跑步啊!」若再細問,可能會發現同時也有向下走到腳背或是腳底的麻痛感,以及向上延伸到臀部的酸痛,而且已經持續數月到數年之久了。因為這太違反「直覺」了,人們通常以為這是個別的問題,哪裡痛就在哪裡貼塊酸痛貼布,很少有人會將這些問題放在一起看待。
 
其實,這種「放射狀」的症狀正是神經疾病的典型表現。
 
神經本身的工作就是溝通傳達。運動神經負責傳達來自中樞的命令,給一個地區的肌肉去造成收縮運動,而感覺神經則反方向的將周邊感覺器官(比如五官及全身皮膚)的刺激電流回傳給中樞,而形成感受。如果這些神經因為某些病變而產生電流傳導不順,則會造成訊息傳導錯誤,進而導致局部肌肉持續收縮痙攣,或者某個區域的皮膚由正常的觸感變成麻木或刺痛。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醫療保健】運用72種生活小妙招,遠離低潮,活得開心自在!《自律神經名醫親自傳授:用好心情創造好人生》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台灣廣廈
  • 動植物展
  • 角川套書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