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一窺明代萬曆年間的生活美學

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一窺明代萬曆年間的生活美學

  • 定價:520
  • 優惠價:79410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3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花藝可不是日本專屬,你對中式「花道」了解多少?
 
早在《詩經》、《楚辭》便可見古人對大自然的敬畏,
並形成數千年來用花木供奉祖先、神祇、社稷的傳統;
在文學作品中,借花抒情、以花明志者更是數不勝數!
 
插花原本是宮廷貴族活動,而後演變為幽人雅士之好,
至元、明甚至出現了專門著作,自成一套完整的體系,
以「正本清源」為己任,帶領讀者領略瓶花藝術的真諦!
 
  ◎袁宏道《瓶史》
  ——嚮往雅士歸隱山水,寄情花竹聊以自慰
 
  ★別讓香料毀去自然清香,談談那些花之「人禍」
  花前不宜焚香,這個道理就跟茶中不宜泡果脯一樣明白。茶有茶味,不需要果味去賦予它甜或苦,花有花香,也不是靠香煙薰陶得來的芬芳。這兩種做法,都是非常低級庸俗的錯誤。再者說,香煙氣性燥烈,極易害花,一旦受其荼毒馬上枯萎,所以在花前焚香還不如直接揮劍削死它算了。捧香、合香,尤其使不得,因為這些裡面都摻有麝香。
 
  那個韓熙載就最喜歡在花前焚香,還說什麼:桂花宜用龍腦香料,酴醾宜用沉香,蘭花宜用四絕,含笑宜用麝香,薝卜宜用檀香。此人怕是過慣了徹夜宴飲的生活,就連養個花也要像設宴一樣大講排場,這不是清賞雅士應該做的事情呀!
 
  ◎張謙德《瓶花譜》
  ——清閒安逸生活中流淌,執筆竟是翩翩少年郎
 
  ★花開堪折直須折,「折枝」須待最佳時機
  若上梢繁茂,須下幹消瘦;左高仰,右必低沉,反之亦然;或是一杈分兩枝,各自蜿蜒盤曲,皆因花葉覆壓而臥姿難正;或是底部叢密,掩蓋瓶口,突然從中竄出孤零零一挺拔高枝,花簇緊湊掛於梢上。凡此種種,渾然天成,其妙境亦不輸畫中。倘不然,直愣愣的一根呆枝,挑起一堆蓬頭垢面的憨花,還拿去插在瓶裡清供——這像什麼玩意?
 
  ◎高濂《瓶花三說》
  ——縱是賞玩仍講究宜忌,始知草木有三品等第
 
  ★牡丹花
  於小口瓶中,灌入滾水,插牡丹一二枝,緊塞瓶口,則三四天之內,花葉都飽滿不衰,可盡情賞玩。芍藥亦可照此法插貯。另一說:用蜂蜜取代水,可使牡丹不衰,蜂蜜也不會變質。
 
  ★梔子花
  將折枝的末端捶碎,抹上食鹽,再入水插貯,可使花不枯黃。或初冬,等它結了梔子之後,再折一枝來插在瓶中,紅色的梔子宛若花蕊,亦十分可觀。
 
  ★荷花
  新採的荷花,折斷處用亂髮捆纏,然後用泥漿將它上面的孔都封住,先插入瓶中,觸至瓶底,再灌水,防止水進入孔中。孔內進水,則花易凋落。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袁宏道《瓶史》、張謙德《瓶花譜》、高濂《瓶花三說》皆為明萬曆年間的著作,插花藝術在此時進入鼎盛,趨向平民化發展。《瓶花譜》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插花專著,系統制定了各項標準;《瓶史》則傑出於文學價值,活靈活現地展現愛花人之神態;《瓶花三說》雖僅是對瓶花藝術的零星闡述,其觀點卻也深受袁、張的肯定。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
 
  字中郎,號石公、石頭居士,明代官員與作家,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稱「公安三袁」。為人自命不凡,才華洋溢,提倡詩文改革運動,批評前後七子的擬古派,強調個性和自然情感,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口號,開創了文學史上著名的「公安派」。袁宏道的遊記舒適恬美,書信直接清晰,被譽為小品文典範,其作品一直受人廣泛閱讀,對後世文學有深遠影響。
 
張謙德(1577-1643)
 
  一作廣德,後改名丑,字叔益,一字青甫,或作青父,明代書畫家。十八歲完成《瓶花譜》,隔年又寫《硃砂魚譜》。精於鑑藏,著有《清河書畫舫》十二卷。
 
高濂
 
  字深甫,號瑞南,明萬曆年間的名士、戲曲家、養生家及書籍收藏家。工詩詞及戲曲,藏書豐富。喜歡談醫道,重養生。著有《玉簪記》、《節孝記》、《遵生八箋》、《草花譜》、《野蔌品》、《四時幽賞》、《四時逸事》、《藝花譜》、《蘭譜》等。
 
譯注者簡介
 
彭劍斌
 
  筆名鱖膛棄。著有小說集《我去錢德勒威爾參加舞會》、《不檢點與倍纏綿書》,譯注古典隨筆集《隨園食單》、《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
 

目錄

推薦序 《瓶史》之於日本花道
推薦序 酒醒只在花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譯者序
《瓶史》
瓶花引
一、花目
二、品第
三、器具
四、擇水
五、宜稱
六、屏俗
七、花祟
八、洗沐
九、使令
十、好事
十一、清賞
十二、監戒
《瓶史》原文及注釋

《瓶花譜》

品瓶
品花
折枝
插貯
滋養
事宜
花忌
護瓶
《瓶花譜》原文及注釋

《瓶花三說》
瓶花三說
高子花榭詮評
高子草花三品說
高子擬花榮辱評
《瓶花三說》原文及注釋
 

推薦序
 
《瓶史》之於日本花道
楊玲(川瀨敏郎《一日一花》、《四季花傳書》譯者)
 
  在日本,研習花道、茶道、香道等傳統文化課時,不說「上課」,而稱為「稽古」。意為考察古代的事蹟,以明辨道理是非、總結知識經驗,從而於今有益、為今所用。受邀為傳統插花書籍翻譯版寫序,深讀之下,為傳統文化之復興暗讚不已。
 
  曾幾何時,唐韻宋風令多少東瀛文士傾倒。
 
  日本著名史學家、花道家工藤昌伸先生在其著作《日本花道文化史》中感慨,眾多的中國的插花文獻中,唯袁中郎之《瓶史》在日本花道史中舉足輕重。
 
  推演史記,元祿九年(西元一六九六年)日本正式推出含《瓶史》在內的《袁中郎全集》,一時之間得到文人與花道大師們的熱捧,一書難求。常磐井御所古流的第十九世梨雲齋望月義想正是因為與《瓶史》的花論產生極大共鳴,於西元一七一六至一八〇四年間創立了袁中郎流花道,後改為宏道流,直至今日。一八二〇年前後,日本文人畫家田能村竹田以袁中郎《瓶史》為藍本,著書《瓶花論》。更有後來者橫山潤編纂了《瓶花全書》,作為中國插花書籍的集大成之作發行,而《瓶史》則為書中柱石。
 
  細數近代,明治初年,《瓶花插法》、《瓶史草木備考》等文人瓶花書籍相繼問世,日本插花史上的拋入花到生花的展開,以及文人花的確立無不以此為源。簡而言之,日本花道史上的文人花皆以《瓶史》的花論為靈魂。
 
  時代變遷,在明治至大正時期,喜愛煎茶的文人們所插的茶室之花,更是《瓶史》花論的延伸。特別是大正年間,以文人花為主要花型的去風流家元西川一草亭特意將本家流派的刊物命名為「瓶史」,直到昭和初年。
 
  萬曆二十三年發行的張謙德的《瓶花譜》同樣是本書的重要組成。在日本,《瓶花譜》被譽為中國插花書籍中內容最充實的一部經典,被廣泛地閱讀。《瓶史》與《瓶花譜》相論,雖略遜於技巧性,但袁中郎的獨特詩人氣質,更是讓《瓶史》成為文人插花的胸中理念。
 
  花道翹楚,居日本三大流派之一的小原流也以文人花為靈感源泉創立了文人調插花。文人調插花正是以中國古代文人的趣味為底蘊,以中國南畫畫題為筆墨,描繪花材的情趣意境,文學氣質深沉濃郁的文人調插花意味綿長。
 
  正如《瓶史》中所記載,文人趣味重清淨樸素、捨華美奢華、崇質樸天然、展風雅之美。現今世情隨浮躁喧譁,我們學習花道仍應秉承傳統,捨棄彰顯名貴的花材和器皿之心,靜領花道的古典之韻與花草的自然之美。真正的插花,並非炫技,也非譁眾取寵。本心的插花更為重視品行和氣質的修養。掌握高超的技巧只算是修習皮骨,對植物的理解才是解讀靈魂。要掌握植物的韻律感,以及植物之間、植物與器皿以及環境相互間的平衡感,提升自己的傳統文化底蘊是必行的探索之路。無論是繁花簇錦還是簡約侘寂,在剪下每一根枝條,插入每一朵花時,我們的內心都會從喧囂的外在慢慢回歸本心的自己,這便是修行,是以道相待,習得內在的清靈。
 
  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臺灣著名插花大師黃永川老師曾說「由花而向美,由美而生善,由善而抵真」。作為大自然中靈性蘊藏的花草,會指引我們從生命和彼此身上尋找「一切存在著的美好和善良的東西」。
 
  這本書配圖得當,裝幀精美,譯筆流暢。在此特別推薦給插花藝術專業者,更推薦給所有愛美向好的讀者,望你在閱讀中收穫對美的感悟,得到沉浸安適的愉悅。
 
推薦序
 
酒醒只在花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張曉珊(池坊花道珊瑚社創辦人)
 
  愛花之心,古今中外皆同。想要將花枝移入瓶間案頭、時時相對,也是自然而然會有的想法。
 
  簡單地將花枝放入瓶中就滿足了嗎?明代的文人雅士們可是有各種「講究」的:從選器擇水到花材的搭配、姿態的組合,甚至居室環境、賓主行事,都有「宜」、「忌」之分。這些「講究」為的是更好地展現花草之美,從草木的「自然之美」進一步昇華為融入插作者審美情趣的「人文之美」,從案頭方寸的「局部之美」擴展到居室空間、生活方式的「整體之美」。《瓶史》、《瓶花譜》、《瓶花三說》三者成書時間接近,在這些理念上都有相通之處。
 
  其中,「獨抒性靈」的袁宏道認為「取花如取友」,《瓶史》中處處透著對花的尊重,就連沐花也要分辨花朵的喜怒眠醒,愛花之深,可謂成痴。
 
  草木本不求美人相折,但這被移入瓶中的草木卻是映射插花人精神世界的鏡子,展現他們如何看待這山川日月、四季流轉,如何度過些居家歲月、閒暇時光,如何立身於塵世紛擾、市井百態。
 
  「一花一世界」,何不暫停片刻,借由書中細膩筆觸的帶領,共同領略花藝的美妙。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76568
  • 規格:平裝 / 172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書籍延伸內容

影片介紹

 

內容連載

《瓶花譜》序
 
追求清閒隱逸的生活,培養幾樁雅緻的愛好,譬如說插插花,然而億萬個這樣的人當中,不見得有一人能完全領會:「插花」二字真正意味著什麼。因為,說到瓶花插貯的精髓,實在是太難以領會了。
 
昔有金潤,年紀輕輕寫就一本《瓶花譜》,今有我夢蝶齋徒,也是在翩翩年少時寫下這寥寥幾句。至於這幾句當中,哪句對哪句錯,何為真知何為謬論,懂行道的人自有評定,還輪不到我來贅辯。就此打住。
 
夢蝶齋徒,於乙未中秋前兩日。
 
品瓶
 
要插花,先擇瓶。金、銀最俗氣,用瓷、銅方能顯得清雅。又要看時節,春冬兩季用銅器,秋夏半載宜瓷瓶;又要分場合,挺立廳堂須大瓶,陳設書齋要小器。環耳瓶不能用,那是祭神用的,兩個一模一樣的瓶器也不得並置擺放,那也是祠堂裡才有的擺法。再有就是瓶口要窄,不洩氣,瓶足要厚,立得穩。
 
一般來說,瓶身宜瘦宜小,不宜過壯過大。最高者,也就高到一尺,頂天了。高六七寸,或四五寸,是最好的。但也不能太矮小了,否則花活不久。
 
插花的銅器,有尊,有罍,有觚,有壺。古人多用它們來盛酒,現在用來插花,竟再相宜不過了。
 
古銅瓶、缽,埋入土中年歲悠久,厚積地氣,最是養花——其花爭相怒放,鮮豔繽紛,渾然不知此身已辭枝頭,還以為尚在土中,其花開得早、謝得晚,且花謝之後,仍能以瓶為家受孕結子。若以水鏽、傳世古二類銅器插花,亦是如此。種種妙處,非銅類則難企及,唯獨入土千年的陶器,也能。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生活風格】2024臉譜全書系展,電子書單書85折,任選二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尖端漫畫大賞
  • 鏡文學全書系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