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書市集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

  • 定價:780
  • 優惠價:95741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9折70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 本書收錄──本土心理學巨擘黃光國教授生前最後一篇推薦序
  #【聯合推薦】──黃光國教授、劉威德教授、張蘭石教授
 
  ◎ 心理學本土化的過程中,你不能不認識文化史,來幫忙你認識自己身上的集體潛意識。
 
  本書主標題稱作「精靈的田野」,乍聽甚奇,但「精靈」其實是指生命最本原的自性,這是出自王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下卷》第六十一條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無數的文化菁英,畢生用各自的領悟,將「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術」打通成一片,在思想、文學、書法、繪畫與教育這些文化的田野間耕耘,從而發展出各種有關於自性的深刻內容,其間的脈絡都是有關「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想探討的重點。值此中西文化對抗與整合正處於混沌難解的時刻,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對「興滅國,繼絕世」產生些許動能,華人只有認識自身的文化與心理,纔能進而意識到整個人類文化發展的洪流中,我們該做出如何開創性的貢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復
 
  思想史學者與心學家,現職擔任國立東華大學洄瀾學院院長兼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主任,洄瀾學院通識教育中心與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華語文教學暨書法國際碩士班合聘教授。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與碩士,曾擔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博士後研究員,創立海峽兩岸心理諮詢協會,擔任創會理事長與榮譽理事長,曾任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兼大一不分系學士班主任、國立東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國立宜蘭大學博雅教育中心主任兼生命教育研究室召集人。
 
  長期關注於實驗教育、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這三個領域,其辦理的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藉由特殊選才凝聚出一批各具才藝的青年學子,共同藉由專題發展專業,並展開在地實踐。他窮盡心血鑽研中華思想與中華文化的各種議題,並同時思考如何將這些議題應用於社會中,其專業研究在齊文化與齊學術、陽明學與中國現代化、本土心理學、心學心理學暨華人本土社會科學,更將這些研究成果發展到應用類的心理諮詢領域,稱作智慧諮詢。
 
  陳復擅寫詩文,倡導與實踐心學來復興中華文化,但這個過程不是復古,而是創新。曾榮獲知名國際新聞雜誌《亞洲週刊》(第21期)公布第六屆全球傑出青年領袖大獎。著有《心學工夫論》(2005)、《書院精神與中華文化》(2005)、《先秦齊文化的淵源與發展》(2009)、《戰國齊學術的特徵與影響》(2009)與《心學風雲記:王陽明帶你打土匪》(2018)、《王子精靈法則:陽明心學智慧記》(2018)、《轉道成知: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突圍》(2020)等書。
 

目錄

兩種不同的實在論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推薦序一/黃光國
登月乎?望月乎?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推薦序二/劉威德
華學復興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推薦序三/張蘭石
深化探索中華文化史的新路徑
《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自序/陳復

第一章 中華文化的特點:談文化的心理意義
第一節 心理諮詢與文化心理
第二節 對於文化的基本認知
第三節 中西不同的文化心理
第四節 修養工夫與心理諮詢
第五節 智慧諮詢的心理背景

第二章 中華文化的源頭:本土心理學的詮釋
第一節 仰韶文化與龍山文化
第二節 中華文化的兩大系統
第三節 德性不滅的華人社會
第四節 中華文化的內向性
第五節 中西心理諮詢的差異

第三章 中華文化的五觀:中道不二的生命態度
第一節 來去自如的信仰觀
第二節 兼容並蓄的民族觀
第三節 民胞物與的政治觀
第四節 承先啟後的經濟觀
第五節 天下一家的道統觀

第四章 文化心理的原型:多元並立的先秦思想
第一節 孔子前的文化典籍
第二節 孔子對文化的闡發
第三節 形名的突破與發展
第四節 老莊與楊朱的思想

第五章 不同的內外整合:性善與性惡的大爭論 
第一節 孟子與荀子的思想
第二節 荀子對晉學的影響
第三節 韓非子的思想抉擇
第四節 戰國晚期的儒學 

第六章 天人關係:先秦時期文學與藝術的發展
第一節 文學的萌芽階段
第二節 漢字如何發展書法
第三節 書法的演變歷程
第四節 繪畫與信仰的關係

第七章 從兩漢到魏晉:儒道兩家思想的交替發展
第一節 西漢早期的黃老思想
第二節 董仲舒開啟儒學思潮
第三節 大一統的文化心理
第四節 道教與玄學的興發

第八章 盛衰交替:兩漢魏晉文學與藝術的風華
第一節 文學與書法的發展
第二節 繪畫成為專業領域
第三節 畫論的萌芽與興盛
第四節 南北朝的不同畫風

第九章 大唐氣象:文化各精神層面的興旺發展
第一節 唐朝的制度創舉
第二節 佛道在社會的發展
第三節 文學與書法的突破
第四節 繪畫反映文化心理
第五節 書院教育的萌芽

第十章 儒學復興:宋朝士庶交融的文藝生活化
第一節 新儒學萌芽的背景
第二節 書院講學的興盛
第三節 文學與書法的內化
第四節 文人畫的高度發展

第十一章 解放與解脫:心學對明朝社會的劇烈影響
第一節 心學孕育的背景
第二節 心學與書院的發展
第三節 文學的自我與自性
第四節 書法的解放與解脫
第五節 繪畫體現自性風

第十二章 轉道成知:中體西用思想的蛻變與發展
第一節 中西文化的交流
第二節 六大關係主義論
第三節 天人合一的思想
第四節 中華文化的未來

參考文獻
 

自序
 
深化探索中華文化史的新路徑
作者⊙陳復
 
  這本書《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完稿並獲得出版,象徵著我從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發展本土心理學已獲得新的突破。這本書與《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實屬姊妹作,都係我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曾在大陸舉辦系列演講,跟大家暢談華人本土心理諮詢該如何發展,並由我的弟子邵明負責記錄我的全部演講內容,將其謄錄成文字,本書就出自「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這門同名講座,該稿件再經我重新梳理其觀點的細部脈絡,使其轉化成各位讀者此刻閱讀的內容,很感激我的弟子徐州工程學院心學教育研究中心劉莞主任在過程中認真幫忙校對全文。我畢生主張談中華文化不能忽略自性這一核心觀點,否則就會變成教條主義,過去在臺灣社會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浪潮誠然有巨大的貢獻(諸如整理文獻與培養人才),可惜帶來流弊,讓臺灣社會產生反彈,釀就現在整個社會瀰漫全面反對中華文化的浪潮,其癥結就在於當年的思維主軸只有教條而沒有自性,如果從自性來詮釋中華文化,則應該關注於人的自我如何在修養過程中蛻變,並在人類各種精神領域中獲得開展,發掘其間的人性心理變化歷程,就顯得特別重要。因此,本書特別從這個角度來探討心理議題,並將其視作本土心理學最根本的議題。
 
  本書主標題稱作「精靈的田野」,乍聽甚奇,但「精靈」其實是指生命最本原的自性,這是出自王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下卷》第六十一條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陽明先生講的「良知」就是自性的同義複詞,無數的文化菁英,畢生用各自的領悟,將「形而上的道」與「形而下的術」打通成一片,在思想、文學、書法、繪畫與教育這些文化的田野間耕耘,從而發展出各種有關於自性的深刻內容,其間的脈絡都是有關「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想探討的重點。我是個實在論者,主張沒有心體就沒有實在,這是宇宙與世界兩者的存在交織點,我主張「雙重實在論」的學術觀點:這是指「精神實在論」(spirical realism)與「歷史實在論」(historical realism),精神實在論側重於人對心體的修養,修養本身使得實在獲得創生;歷史實在論側重於人對語言的紀錄,紀錄本身使得實在獲得創生,這兩者具有互動性,意即任何歷史紀錄都需要有精神修養的證實,這是體證的事實;反過來說同樣如此,任何精神修養都需要有歷史紀錄的證實,這是論證的事實,這兩者的交相共構,就是「尊德性」與「道問學」結合出心體的實在性。
 
  如果有任何學者想要反駁敝人主張的雙重實在論,就需要詳細考察這些精靈的田野,否證其間的雙重實在性,如果無法徹底否證(因局部否證只具有個案性不具有普遍性),則敝人主張「中華文化的核心內涵在自性」,這一實在論就會因本書的出版而獲得成立。並且,由於本土心理學的研究長期都只是針對某些表面化的華人社會現象,藉由問卷統計或量表調查來呈現其數據傾向,而不探討中華文化本身的精神內涵,從中認識人的心理內容,甚至尋覓療癒生命的路徑,敝人對此深覺值得反思。學者本身的異化,不啻使得本土心理學的理論探討不復存在,探討本土心理學如果不著重於自性的角度來認識「天,人,物,我」交織出的六種關係主義,依然帶著濃厚的個人主義思維在討論自我意識的生成變化,則「中華文化的心理學」與「西洋文化的心理學」究竟有什麼實質差異呢?本土心理學應該要被視作全球心理學的主流思潮,這本書企圖從根本層面來做出調整,重新釐清何謂本土心理學,並從五大田野來指出中華文化如何呈現自性,甚至在過程中探索各種華人本土心理諮詢(敝人稱作智慧諮詢)的作法,讓未來有志從事本土心理治療工作的諮詢師有一本教科書,藉此深化知識與拔高視野。
 
  承蒙黃光國教授、劉威德教授與張蘭石教授幫敝人撰寫推薦序。敝人跟吾師黃光國教授相識已有漫長的歲月,從早年反覆聆聽其有關科學哲學的課程,到後來我們師生二人交相辯論四年,我們或許並未真正說服彼此,卻通過彼此獲得大幅成長,讓各自的學術觀點變得更厚實,這段歷程與情誼,未來應該會在學術史留下一段佳話。光國教授在推薦序說:「本書有關『中華文化史』的論述基礎是『歷史實在論』;有關『本土心理學』的基礎,則是「精神實在論」。在此不能不指出的是:陳教授所謂的『雙重實在論』其意義跟西方哲學所說的『實在論』(realism)並不相同。」這段話讓我讀來拍案叫絕!我不得不承認光國教授是學術領域的老行家,他一語道破本書的核心旨趣,而我自己竟然在他道破前都沒有意識到:「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各來自於我前兩個實在論的主張,這是屬於我個人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屬於個人潛意識層面的蘊思。我完全同意光國教授主張科學哲學要作為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發展過程中的研究法,我們都知道認識科學哲學的重要性,差異是在「依循科學哲學典範」抑或「再創科學哲學典範」,我們有著不同的細部意見,但我已能深刻感受光國教授我的主張有著深刻認識。
 
  劉威德教授是心理計量學的名家,他精通古琴與書法,對於中華文化的浸潤與造詣都屬一流,他竟然寫出長達萬言的推薦序來回應這本書!這實在令我深感其盛情厚意。威德教授特別談到其先師張春興教授主張「三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學」:目的教育化、對象全人化、方法本土化,來反思科學心理學與哲學心理學兩者的差異,並指出張春興教授倡導教育心理學的本土化,重點在指出教學方法的因地制宜,但不需要提倡探究族群文化等區域特性的本土心理學內容。敝人面對張春興教授可謂私淑弟子,對其開拓教育心理學的苦心孤詣有著深刻認同,這裡純粹就學理來反思該觀點:科學心理學與哲學心理學如果被區隔成兩種類型的心理學,其前提來自於科學哲學典範對科學的認知差異,當我們只從實證論的角度來認知何謂科學,則費依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1994)主張「科學無政府主義」(scientific anarchism),意即秉持著「行得通就行」(anything goes)的原則將變得不再行得通,更無法發展出「多元主義方法論」(methodological pluralism),這並不符合敝人平素主張的「費依阿本德演化原則」(The Three Evolving Principles of Feyerabend),更會對科學無政府主義的實踐帶來不利影響。
 
  本土心理學並不是華人的專利領域,全球心理學的完整輪廓,應該從本土心理學的角度出發,讓每個社會都能關懷各自的在地經驗,從中思考文化與心理的相互影響關係,尤其如果我們不探討文化心理學議題,則從本體論、知識論到方法論,將很難突破西洋學術的知識霸權對於何謂研究典範的既有框架,華人在文化心理學中極具特色的修養心理學將根本無法獲得討論與成立,這是我個人的親身經驗,當我從科學哲學的角度根本質疑既有典範的合法性,相關論文陸續獲得刊登於頂尖期刊,這纔讓著重自性的修養心理學成為被討論的學術領域。更何況我們不能只承認某種既有對於人的認知圖像,不符合該圖像者就不被承認可展開討論,果真如此,則心理學將始終只會圍繞著自我議題來討論,而不能往自性議題的角度深化發展,這將無法呈現人類整體的精神進化歷程。我與劉威德教授係知交,我們各在「科學心理學」與「哲學心理學」卓有樹立,儘管敝人覺得並不需要對此二者做出概念區隔,但不論是登月或望月,我們常乘著清風中各彈著古琴,兩人對話終日不絕,相信這些議題我們還會持續討論下去,就讓我們來日提著一壺濁酒相會於山林間,繼續將這些議題盡付諸於笑談中。
 
  敝人很感謝張蘭石教授寫推薦序,蘭石教授是華嚴學專家,在宗教心理學與科學哲學都有極其獨到的見解,我們早年都受業於黃光國教授,攜手創辦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會,因緣際會中,我們後來更成為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並肩奮鬥的同道。蘭石教授詳查敝人談「夷夏二元論」如何在辯證發展中統合出我們認識的中華文化,更發現敝人對集體潛意識如何影響人的心理有細緻梳理,實在令我深感動容。《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與《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這兩本姊妹作各邀請到兩位書法大師來幫忙題字,前書係杜忠誥教授,後書係廖慶華教授,兩位學人都是我時相請益的書法老師,承蒙他們對敝人的深厚期許,著實令拙作生色增光。人生在世,難得遇上一知己,我的人生路上,卻能遇到多位在各領域頂尖的良師益友相伴成長,實屬三生有幸,這不禁令我想起劉禹錫在〈陋室銘〉所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值此中西文化對抗與整合正處於混沌難解的時刻,希望這本書的出版,能對「興滅國,繼絕世」產生些許動能,華人只有認識自身的文化與心理,纔能進而意識到整個人類文化發展的洪流中,我們該做出如何開創性的貢獻。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665880
  • 規格:平裝 / 656頁 / 17 x 23 x 2.8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中華文化的特點:談文化的心理意義
 
第一節   心理諮詢與文化心理
 
我們慣常理解的「心理諮詢」(psychological counseling)是個舶來品,在華人社會中一直很難被深耕发展,這是什麼原因呢?人們過去探討心理諮詢的議題,不大會考量文化因素,誤認爲全人類的心理具有同一性,人類在生理層面具有同一性,但當心理層面與生理層面交集來看,則會因文化差異而使得心理層面呈現差異性。普世性的抽象思維型態,其根源來自西洋文化的上帝觀,並深受古希臘哲學的影響。不討論文化對心理的長期影響,並不能真正深入瞭解社會中的心理問題。人類的心理都深受各自文化的影響,如果做諮詢只是著重於某些特定的治療技術,企圖打開當事人的內在世界,從而獲得屬於他個人背景的資訊,卻對這些資訊後面的脈絡並不瞭解或無法釐清,這就會形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狀態。因此,這本書對「本土心理學」有如下定義:本土心理學即是文化心理學,此因心理學本土化的深度發展過程中,需要釐清各種文化現象反映出人的心理,該心理探討的角度不只包括心理顯意識,更包括心理潛意識的層面,藉此對於文化與心理如何交織生成彼此有更清晰的認識,這就是我們說的本土心理學,其中華人本土心理學最核心的關注點就是自性議題。譬如說,華人女性在面對婚姻的過程裡,普遍會有著「即將進入夫家」的恐懼感,這是種心理意識,大家都知道有這種現象,卻未曾從文化角度來思考:為何華人女性結婚就得要「進入夫家」,而不是兩人結婚,相互尊重但並不深度參與彼此的原生家庭呢?這就關聯到華人的婚姻始終是「父系家族的婚姻」,而不是「兩人家庭的婚姻」。甚至當女性進去該家庭與家族後,在那種高壓中會形成各種難解的情緒,其不只會呈現在顯意識中,更會內化到潛意識中,從而又影響到自己與先生甚至孩子的關係(譬如會對先生與孩子不斷碎碎念,或者如泣如訴跟人抱怨自己如何可憐),這其實是華人社會極普遍的婚姻現象,這同樣是華人女性在婚姻中不知不覺產生心理問題的最普遍原因。現在的華人年輕女性,考慮到婚姻對女性的不利因素,索性不結婚,做個單身上班族,反而樂得輕鬆自在。我們不意識到這種文化問題,卻去談如何解決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妄想解決少子化現象,或者只是政策性去單向鼓勵生育,其實會有極大困難,無法帶來實質效益。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12/20
劇透警告
心理諮詢師的第三隻眼:《精靈的田野》打開你的文化視野
作者:邵明

這兩天陸續收到陳復教授新出版的兩本巨著:《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以及《聖人的丹爐:中華思想史與本土心理學》,兩本書很有分量,是陳教授在同名智慧諮詢師課程的基礎上再「深加工」書寫而成,筆者曾參與課程內容的謄錄工作,這次再閱讀新書內容,發現其觀念的綿密程度和知識的廣度與曾經的課程內容已不可同日而語,並能將個人的心理與思想文化相結合,一方面凸顯出個人心理的根本在文化心理的這個事實,一方面在實務層面呈現出思想文化對於心理諮詢的意義。筆者本來計畫讀完全部內容再書寫感想,但僅僅讀完《精靈的田野》第一章,就被教授超前與寬廣的觀點深深吸引,迫不及待的想要分享給大家自己的一點感想。

在第一節「心理諮詢與文化心理」中,陳教授首先介紹了心理諮詢與文化心理的關係,指出:「人們過去在探討心理諮詢的議題時,不大會考量文化因素,誤認為全人類的心理具有同一性,但實際上人類的心理會因文化的差異而有差異性,不深入瞭解當事人的文化背景,只著重於某些特定的治療技術,會形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問題。」(陳復,2023:2—3)對於文化對心理的影響,陳教授舉例說,譬如華人女性常對於走入婚姻有種恐懼感,這種心理的源頭是華人的婚姻始終是「父系家族的婚姻」,而不是「兩人家庭的婚姻」,華人女性在這種婚姻結構中會因為壓力而產生各種難解的情緒,其不只會呈現在顯意識中,更會內化到潛意識中,從而又影響到跟自己先生或孩子的關係,譬如會對先生或孩子不斷碎碎念,或者如泣如訴跟人抱怨自己如何可憐。

筆者讀到這裡有恍然大悟之感,筆者身為男性,常很難設身處地的理解為什麼很多婚姻中的女性喜歡抱怨,雖然能感受到這些抱怨的背後有著與實際情況不對應的不安全感,但經陳教授的詮釋,纔瞭解深層原因其實是女性常不自覺就在婚姻中認為自己是弱勢,很容易感受到壓迫或有被拋棄的風險。而婆婆或者因為做兒媳婦時有被壓迫的經驗,因此在「熬成婆」後,反過來就「理所當然」的成為了壓迫者,或者有自己兒子被媳婦「搶走」的不安全感,因此敵視兒媳婦。總之在一種半真半假的狀態裡,使得女性在婚姻裡就是很容易感受到被壓迫,以至於現代社會很多女性乾脆不結婚,反而樂得輕鬆自在。陳教授指出:「如果不意識到這種文化問題,卻去談如何解決夫妻關係或親子關係,妄想解決少子化的現象,或者只是政策性去單向鼓勵生育,其實會有極大困難,無法帶來實質效益。」(陳復,2023:2—3)

陳教授還以雲南的傣族和克木族為例來說明文化差異所形成的心理差異:傣族是母系社會,是男人「嫁給」女人,如果哪個男人看見某個女孩家的臥室,就要嫁到她家去,而且男人嫁過去不是來享福,得要經過三年的考核,這就是「試婚」,其中兩年要做各種苦工,如果女人覺得該男人工作不認真,就會命令他離開。男人在真正結婚前,尚未被女人認可兩人在一起,晚上睡覺不能進臥室,只能自己打地鋪在外面的客廳睡,而且腳都要朝著門口,象徵著這個男人隨時都有可能「被請離」。在這樣的婚姻結構裡,比較容易出心理問題的人,恐怕會是男性。而克木族則是比傣族更為原始的族群,他們沒有金錢概念,全部的生活重點就是食物,過著火耕或遊耕的生活,其喜怒哀樂都來自於這些具體需求。克木人完全沒有現代人的知識系統,不大可能出現現代人才有的心理問題,他們可能更需要自己的巫師來輔導解決生活中包括疾病在內的各種困難。

為什麼巫師可能會更適合治療他所在部落成員的身心疾病?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曾在《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一書中的第五講中說:「我們個人的心理狀態只是一薄薄的表層,只是集體心理之海的一個波浪。那改變了我們整個生活、改變了已知世界的外表的強大因素,那構成了歷史的強大因素,就是集體心理,而集體心理運動的規律完全不同於我們意識運動的規律。……起決定作用的,是人類的無意識(潛意識)的心理,而不是我們大腦的理性思維。」(榮格著,成窮、王作虹譯,2014:178—179)榮格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集體潛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用來表示人類心靈中所包含的共同的精神遺傳(申荷永,2004:44)。陳教授將集體潛意識更細緻劃分為萬物集體潛意識、原始集體潛意識與文化集體潛意識(陳復,2023:6—7),其中文化集體潛意識是本土心理諮詢主要會涉及到的潛意識層面。華人常講的諺語「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就反映出文化集體潛意識對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潛意識之所以稱之為潛意識,就是因為其內容無法被人意識到,但可通過夢境、幻覺來瞭解。如果榮格講的沒錯,起決定作用的是人類的潛意識心理,而不是我們大腦的理性思維,那麼一個部落裡的巫師無疑是最瞭解該部落成員深層心靈的人,因為他們擁有共同的文化集體潛意識。

學者于洋在〈薩滿文化的疾病觀念與儀式治療——以通古斯民族為例〉一文中指出:「生物醫療的知識化,誇大了現代醫院機構及其標準化專業知識的適用性,遮蔽了薩滿醫療這類由不同民族中人們在有限資源、環境和社會關係下創造並傳承的古老醫療知識,導致多元醫療模式的斷層。」(于洋,2021:136)于洋在本文中通過對通古斯人薩滿醫療本質、邏輯和動力的介紹和分析,試圖表明薩滿醫療並非簡單的「迷信」,而是通古斯人為管理群體或個人心智失衡而形成適應性文化叢。作者指出,在擁有薩滿文化傳統的民族中,人們習慣將群體或個體的心智失衡與信仰相聯繫,發展出應對各類心智失衡的治療儀式。如果與現代社會的職業相類比,薩滿相當於一名心理醫生,但與現代心理醫療不同的是,通古斯人的薩滿醫療包含了不同的理論和觀念模式,對心智失衡的理解基於自身文化圖示,並且薩滿醫療知識是否「理性」並不重要,只要薩滿所屬的民族相信它、接受它,對薩滿診斷持深信不疑的態度,治療儀式就會產生預期效果(于洋,2021:142—143)。

美國科學哲學家費耶阿本德(Paul Feyerabend,1924-1994)曾飽受慢性疼痛的折磨,用各種西醫的檢查方式都沒有查出病因,後來接受中醫的穴位按摩和針灸治療,病情大為好轉,從此以後他開始關注中醫和中醫文化。已故本土心理學巨擘黃光國教授(1945—2023)在其著作《社會科學的理路(第四版思源版)》第十章第三節中引用費耶阿本德的觀點說:「古代的神話、現代的偏見、專家的冥想、怪人的幻想,都可能改進我們的知識。哥白尼受到畢達哥拉斯主義的影響,牛頓研究過新柏拉圖主義,非洲的巫術會豐富甚至修正我們的生理學知識,中醫、草藥、針灸也可能促進醫學的發展。因此,一個理論、一種觀點、一種意識型態的暫時後退,並不能作為排除它的理由。」費耶阿本德認為科學必須改革,必須減少其權威性,他喊出「克服科學沙文主義」的口號,要求巫術、神話、宗教在學校中獲得與科學一樣平等的地位(黃光國,2018:198—199)。他主張「多元主義方法論」,認為從來就不存在一種完美的研究方法能用來指導全部的研究工作(這正是理性主義者的理想),如果真有一種放諸四海而皆准的研究方法,那就是「怎麼樣都行」(anything goes)的研究方法,這是種反規則(counterrule)的規則(陳復,2021:285—287)。

陳教授在《轉道成知: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突圍》第九章第三節中探討費耶阿本德對理性主義霸權的反對時進一步思考說:「如果探討『理性』並不只有『理性主義』這一種思路,即使是某個神話,都隱含某種內在結構,或具有某種內在理則,能回應某種文化心理,使得其被某一社會的人民長期流變與接受,梳理出這種內在結構或理則,應該可視作多元主義方法論的繼續落實。」(陳復,2021:287—288)費耶阿本德的貢獻在於他的主張引發人們對於科學沙文主義和理性主義的省思,但為避免嚴格的科學精神被費耶阿本德的理論損害,陳教授進一步提出「費耶阿本德演化原則」,即「觀念系統原則」,意即該觀念已構築自成脈絡的系統,提供自具圓善的說法;「實踐有效原則」,意即依循該觀念發展的實踐,經實際檢驗證實有具體效果;「脈絡關聯原則」,該觀念與該實踐兩者具有高度對應與相互影響的脈絡(陳復,2021:287—289)。以「費耶阿本德演化原則」的標準來看,中醫顯然是一種科學,不能與巫術或神話混為一談。

通過陳教授前面的舉例說明,我們可以瞭解到,即便是在中國版圖內,極易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少數民族,其文化心理都與華夏族呈現出懸殊的差異,更何況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如果能瞭解到全世界各種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原始部族,有著各種在現代人看來千奇百怪的風俗習慣,譬如在非洲剛果的某個部落的女性會在嘴唇裡塞一個大盤子;印度教徒會喝在我們看來非常不衛生的恒河「聖水」;緬甸某部族的女性會用項圈箍住脖子,使之變長;西藏人的「天葬」會將死去的人剁碎讓禿鷲吃掉;某些什葉派穆斯林會在「阿舒拉節」上用鐵鞭把自己抽打到鮮血淋漓……這些在他們各自族群看來是理所當然、甚至是帶著喜悅、神聖的態度去做的事情,在其他族群的觀感裡,可能是匪夷所思甚至血腥恐怖的事情,這些形態差異如此懸殊的風俗習慣背後,必然有差異極為懸殊的心理狀態。

值得省思的是,我們做為一個有著數千年文化積澱的族群,如此不加省思就全盤接受一個與我們遠隔重洋的西洋社會發展出來的文化,並照搬根植于其文化土壤中的心理學與心理諮詢,如果不是因為這一百多年受西洋文化殖民的影響,唯西洋馬首是瞻,為何會對不同文化影響下,人心理的差異性選擇視而不見呢?西洋人對此也有省思,陳教授在《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一書的第一章中指出:「2021年三位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教授在《自然》與《行為科學》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03至2007年間的心理學研究中,96%的樣本來自美國與其餘西方諸國,其人口只占全世界人口總數的12%;這些來自高教育水準、工業化、富裕與發達的樣本,和全世界其他地區的廣大人口相較,其心理傾向非常特殊,故將其稱作『怪異』的樣本。」(陳復等人,2019:4)例如歐裔美國人的個人主義傾向比其他族裔高。與個人主義相對的概念是集體主義(collectivism),這是美國人基於對自己文化的特徵的認知來,依照「我們不是那樣的人」想像其他世界的文化,但「集體主義」這種「無所不包」的概念意涵來呈現各種不同的文化差異,在理論意義層面顯得模糊不清,無法精確指出人類更普遍展現有關自我的型態(黃光國,2011,164—171)。

在第二節「對於文化的基本認知」中,陳教授比較「文化」與「文明」這兩個詞彙,指出「文明」的意思偏向外在物質層面,而「文化」的意思偏向內在精神層面。文化的影響範圍不能受到政治疆域的局限(陳復,2023:11—15)。筆者想,文化是人類經年累月自然發展出來的,並非某個政治勢力憑藉政治手段能強行改變的,例如中國自五四運動以來,反傳統運動愈演愈烈,到文革時期發展到頂峰,可是所破壞的也只是物質層面的文物,精神層面的文化則只是被壓抑,並不能真正被破壞,因此「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傳統文化自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最近十幾年在中國大陸又有復興的勢頭。西洋文化做為強勢文化,影響全球各大文明已經將近兩百年,尤其東亞社會最為積極、全面的在學習西洋文化,可是這些學習也主要是在法政、科技的層面,思想文化層面雖然也有吸收,但都經過改造而使之更適合本民族文化。例如日本雖然經由明治維新迅速成為現代化國家,可是支撐維新志士完成這一系列西化改革背後的精神支撐能量,卻源自日本陽明學。並且日本陽明學也並非日本人從中國簡單複製過來的,而是自其開山鼻祖中江藤樹(1608—1648)開始,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融入日本的傳統文化中,譬如與神道教結合,並形成如不大喜歡抽象性探討,更在意學問的應用性等典型的日本文化特點。另外我們經由直接的觀察和體會,也很容易注意到土生土長的亞洲人,與在歐美社會成長起來的亞裔,雖然在種族特徵上一致,可是由內而外流露出來的氣息,在舉手投足之間卻有明顯的差異,你可能一時間難以用語言來形容,可是就是能明顯感覺到這種差異。

陳教授舉印度文化現象的例子更能說明文化心理的實存:印度電影不僅電影情節本身會穿插大量歌舞,並且這些歌舞的情節通常貫穿人間與天界,而且印度人在看電影時也喜歡通過跳舞來緩解工作壓力,以至於電影院的座椅間都留出很大的空間,以方便觀眾跳舞。筆者覺得這種看電影的方式,恐怕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現象。印度被英國殖民統治將近兩百年,以至於英語都已成為印度的官方語言之一,印度裔也比亞裔更容易融入歐美社會,可是這並不意謂著印度人已經被西洋文化同化,失去了自己的傳統,恰恰相反,相較于東亞社會,印度文化的特徵反而更能鮮明的呈現出來,譬如印度教徒對他們信仰的虔誠,及其多神的信仰形態所形成的獨特的風俗習慣;人們對印度人的傳統著裝習以為常,可是華人如果穿漢服,則很容易被視作在玩「cosplay」(角色扮演),或被誤認為是日本人;印度的修行傳統,譬如瑜伽,風靡歐美;另外,印度社會的宗教氛圍雖然濃郁,但宗教和科技之間並未像某些宗教氛圍濃郁的社會那樣形成緊張關係,印度反而是一個科技大國,其在資訊技術、人工智慧、醫藥等領域都有較強的研發能力。

印度近現代思想家,如泰戈爾(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1948)、克裡希納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1986)、阿南達慕提(Anandamurti,1921—1990)、奧修(Candra Mohana Jaina,1931—1990)等,都對歐美社會產生重要影響,而東亞近現代思想家,其影響力很難超出東亞文化圈。筆者這裡並非是在強調印度文化的優越性,畢竟沒有一個文化傳統是完美無憾的,譬如印度雖然早在西元一九四七年就消除了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仍然根深蒂固於印度人的內心,且相較于東亞文化和歐美文化對現實世界的積極涉入,印度文化裡卻透露著濃郁的出世傾向,這或許是印度基礎設施建設落後的文化因素。但印度文化做為當今世界四大文化(另外三大文化為中華文化、基督教文化、伊斯蘭文化)之一,其受英國殖民統治將近兩百年,仍能保持獨特性和生命力,足以說明「文化心理」是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漠視的層面。

並且,在陳教授看來,瞭解文化不能停留在瑣碎而表面的現象中,還要瞭解其背後貫穿的精神,陳教授指出:「中華文化的精神主軸是『德性』,德性並不僅是種倫理關係,其背後更有一整套人面對『天、人、物、我』的思維,該思維的特徵就是『主客合一』,意即主體與客體彼此沒有對立與區隔。」(陳復,2023:13—14)華人對一個人有沒有德性非常在意,即便儒家思想在當今時代已經不是顯學,但華人對承擔某些工作的人還是在德性的層面有著較高的期待,譬如醫務工作者、政治領導人和教育工作者,其實也包括心理諮詢師,只不過在古代,療愈人心的工作通常跟教育與醫療整合在一起。另外對於選擇結婚對象,雖然經濟條件在當今社會愈發被看重,但結婚對象有沒有德性仍是華人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但德性跟道德不能劃上等號,道德來自外在的要求,德性則來自內在的自覺,當人經由做工夫涵養出內在厚實的能量,自然能給出智慧安頓各種關係,譬如做為一個心理諮詢師,如果對自身的某種病態人格沒有自覺,無論表面行為如何符合諮詢倫理規範,其對當事人的錯誤引導,都還是有可能在某種隱藏性的狀態裡發生。

因此心理諮詢師不僅需要以誠待人,更要以誠待己,才能活出光明人格,令當事人產生真實的信任感。所以《大學》特別在講「誠意」與「慎獨」:「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意思是說,所謂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就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就像厭惡難聞的氣味,喜好美色一樣出自真心,這纔稱作自謙。所以有志於涵養德性的人在獨處時一定要有所警覺。生命格局狹小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看到有志於涵養德性的人就躲避,將他的惡掩蓋起來,表現出善的樣子。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內臟一樣清楚,這樣的掩蓋又有什麼用呢?這就是所謂的誠意來自於內心,一定會顯露在外表上,所以有志於涵養德性的人在獨處時一定要有所警覺。曾子說:「被眾人注視,被眾人指責,這是多麼嚴格啊!」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德性可以滋養身心,心胸寬廣能體態安適,所以,有志於涵養德性的人一定要意念真誠。人常自作聰明,以為自己可以隱藏一切,但其實有怎樣的心念,就會有怎樣的行為,行為可以被掩飾,一時矇騙住肉眼凡胎,但「雁過留痕」,你因為自己意念的不清澈,散發出有雜質的波頻,就會使得你成就出來的事情因為總是「被打折扣」而永遠活在不如意中。

在第三節「中西不同的文化心理」中,陳教授指出文化有三種類型:遊牧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三種文化形成三種生活形態,其中遊牧文化和商業文化常會合流,農耕文化則是獨立的一類。上述四大文化中,伊斯蘭文化是出身遊牧文化的典型,基督教文化是出身商業文化的典型,中華文化是出身農耕文化的典型。農耕自給自足,不假於外求,它可持續在同一個土地反復不斷地耕耘,於是呈現出穩定和保守的生命經驗。遊牧跟商業起源于內部資源不足,需要向外去尋求,於是就呈現出一種流動的生活狀態。對此,陳教授特加說明:「草原與濱海地帶因內部資源不足,生活在其間的人自然不斷向外擴張,產生強烈的征服欲望。這種征服欲望是西洋文化心理的核心狀態。因為這種征服欲望,對很多事物都想要意識到如何把握,或將其概念化,或想要把它給工具化,這就是『物化』,意即把物件設想成『與己對立自存的物質』。西洋文化裡的科學就是在這樣的思維型態發展出來,其客體化的學問源自於這種征服欲。」(陳復,2023:21—22)

我們通常被教育科學是多麼的偉大,似乎這宇宙中的一切最終都可以通過科學獲得理解,暫時不理解,只是科學還沒有進步到相應的程度。科學儼然已經成為某種不可撼動的權威,一想到這個人是科學家,似乎就覺得一切人類的正向品質都集合在這一個人身上,很難把科學跟人「低級」的征服欲聯繫在一起。這種心理其實受華人對傳統學問的態度的影響,因為華人的學問原本是「大人之學」,《大學》開篇即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華人研究學問原本是為成就德性,具體體現在天、人、物、我四者的有情共生,科學研究卻需要人遮蔽情感,以分析式的思維來面對眼前的人與事物,以達成某種控制或功利的目的。從事這兩種學問背後的心態呈現出截然相反的特點。其實我們只要反過來想,如果人類沒有任何競爭意識或逐利意識,只是隨遇而安,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科技有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飛躍性的發展嗎?這確實可以解釋為什麼從十八世紀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紀中期,不到一百年的時間裡,歐洲經由工業革命迅速將其他各大文明甩在後面,這一時期歐洲列強對殖民地的爭奪也逐漸進入高潮。可是東亞各國在其後一百多年左右的時間內,在落後就要挨打的危機感下,也相繼在科技的發展上逐漸逼近西洋一流強國。無論西洋還是東洋,其科技飛躍發展的背後,都伴隨著濃郁的競爭意識和逐利意識。

儘管陳教授在本章第二節中闡述西洋人的科學精神時說:「西洋人認為人永遠無法變成上帝(甚至無法理解上帝),只能不斷企圖逼近上帝,因此形成探求真理(truth)的心態,這種心態背後就是『主客對立』的思維。但如果只從工具理性的角度來思考真理議題,意即只想解決某個具體問題,卻不願意著墨於無法立即看見成效的理論,就很難在核心領域獲得開展。」(陳復,2023:13)這種探求真理的心態,聽起來似乎非常超凡脫俗,但其實以華人做學問的標準來看,這仍然是一種「野心」:意即人想要僅憑智力來架構知識,從而逼近上帝獲得真理的這種企圖心,仍然是一種「自私用智」。華人做學問追求「天人合一」,聽起來似乎比西洋人更有野心,但其實不然,因為傳統華人並沒有假設一個遙不可及的上帝(上天),而是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意即人與萬物,包括跟鬼神與上天本來就是一個整體的不同「層次」,猶如一個鑽石有不同的切面,但都屬於同一個鑽石。厘清觀念固然是領悟天人合一的重要工夫,但最終的明白則來自於「體證」,意即籍由身心上的體驗來證明,傳統的說法就是「悟道」。

《陽明先生年譜》記載王陽明被大太監劉瑾迫害,貶謫至貴州龍場,並在龍場悟道時的狀態:「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語之者,不覺呼躍,從者皆驚。始知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乃以默記《五經》之言證之,莫不吻合……」王陽明後來用「良知」這一詞彙來指稱他領悟的宇宙本體,他在《傳習錄下》中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複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王陽明所在的龍場,環境極為惡劣,「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他手中沒有經典,身邊可以說話的人不是中土的亡命之徒,就是當地言語不通的少數民族,他只有在一個山洞內日夜靜坐,在一無所有的處境中剝落顛倒夢想,從而領悟到本體就在自己心中,不需要向外求索。當人與宇宙本體合一,會讓人的身心整個發生蛻變,不僅僅是觀念層面的改變,或即便是觀念層面的改變,這個改變也不是來自於知識的辨析,而是因為感知到超越個體的存有,從而對既有的知識有著全新的領悟。

可想而知中國古代的知識份子,每天都在讀這類記錄人如何藉由修養達到天人合一境界,並由內聖而外王的書籍,該如何能輕易接受建立在天人對立、主客對立基礎上的西洋科學?這就可理解為什麼清末,乃至同一時期東亞各國的知識份子,在是否學習西洋科技這件事上會有矛盾心態,這何嘗不是一種文化差異而導致的心理困難?儘管這一矛盾心態的背後,更反映出經過清朝兩百多年的思想禁錮和閉關鎖國,中華文化已經失去原本心學那種活潑潑、開放包容且注重生命實感的精神。今天的華人已經不瞭解修養這件事,不加省思盲目向西洋學習的結果,就是華人的心理也出現跟西洋人的心理同樣的「病症」,譬如無意義感、孤立感與對立感、患得患失的焦慮感……因此同樣需要心理諮詢,另外濫用科技導致的環境破壞和氣候異常,更是增加人罹患各種身心疾病的幾率。

在第四節「修養工夫與心理諮詢」中,陳教授指出:「中國在科技層面曾經長期領先世界各國,直到十八世紀清政府下令禁止耶穌會士來華傳教為止。這意謂著華人不是沒有西洋人的思維型態,儘管西洋人那種真理觀(thery of truth)或認識論(epistemology)不是中華文化的主流,卻不能否認中西文化本來就具有的溝通性。如果中西文化並不是衝突的問題而是產業選擇的問題,那中華文化的復興就不單純只是華人面對生活的抉擇問題,而是究竟哪一種面對人生的態度對人類還有存在價值,能幫忙人類解決當前世界共同在面臨的危機,意即當人來到工商業社會或甚至後工業社會中,該如何面對心靈的困惑與茫然,並與自然環境和諧共處,而不是繼續懷抱著競爭的態度害人害己。這是如何能在工商業的生產型態內,發展出農業社會內省自觀的生活態度的複雜議題,有待於全部關注人類前景的有識者不斷去厘清。」(陳復,2023:33—34)

陳教授並不是地理決定論者,儘管濱海與草原的地理環境孕育出商業文化與遊牧文化,平原的地理環境孕育出農耕文化,卻不意味著生活在其中某種環境裡的人,一定選擇這種環境自然孕育出的生產型態,就像中國古代北方有許多原本過著遊牧或漁獵生活的民族,如匈奴、契丹、蒙古、女真,以及後來的滿洲等族,他們在跟華夏族接觸的過程中,一部分選擇從事于農耕、學習中華文化,漸漸融入到華夏族中不分彼此,一部分則仍然保持著遊牧或漁獵的生產型態。中國目前已經逐漸在轉型成為工業化社會,甚至後工業化社會,卻並不意味著中國「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已經過時,我們應該辯證地來看待這兩種產業型態:當中國還處在積弱積貧的時期,可能當務之急確實要發展科技和工商業,以富國強兵抵禦外辱,可是當中國已經很強大,這時厘清自己的文化,消除外國人對於「中央帝國」的恐懼與誤解,使得他們不僅看到一個富強的中國,還看到一個文化昌盛的中國,因此也願意親近和學習中華文化,甚至繼而加深他們對自身文化的省思,這就是在實踐孔子所說的「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論語·季氏》)。但復興文化並不只是復古,這個過程中務實的做法之一,就是將中華文化的傳統智慧轉型為現代化的形式,譬如與心理諮詢結合,發展出「智慧諮詢」,使得普羅大眾或許不必然要改變目前的生活形態,但在競爭激烈的工商業社會中仍能有一個心靈的「歇腳點」,真切體會到傳統智慧能解決生命問題或生活問題,這可能會是我們在實務層面最便利一般人認識傳統文化的努力方向。

文化心理學猶如打開了心理諮詢師的「第三隻眼」,使得心理諮詢師不僅能認識到不同族群深層心理的差異,同時瞭解自己所在族群心理的獨特傾向,還能瞭解不同族群,尤其是自己所在族群世代累積下來的解決心理問題的智慧,如此寬闊的視野使得心理諮詢師在面對當事人時,會覺得「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現代人的所謂心理問題,可能早就是幾千年前的人遇到過的問題,只不過變換了另外的樣貌又重新出現而已。當當事人「連接」到心理諮詢師的文化視野,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不是自己個人的問題時,僅僅是這樣的意識,都會給當事人帶來莫大的心理安慰。更何況心理諮詢師因為擁有豐厚的文化素養,能深入體會到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關心的是什麼?堅守著的是什麼?他們為何而哭為何而笑?他們那被壓抑的理想是什麼?他們那被忘卻的靈魂是什麼?因為對這些議題的「感同身受」,自然能給出「最接地氣」的解決方案。

參考資料:

陳復(2023)。《精靈的田野:中華文化史與本土心理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成窮、王作虹譯(2014)。《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Analytical psychology:its theory and practice)。南京:譯林出版社。
申荷永(2004)。《榮格與分析心理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于洋(2021)。薩滿文化的疾病觀念與儀式治療——以通古斯民族為例。《世界宗教文化》,4,頁136—143。
黃光國(2018)。《社會科學的理路》(第四版思源版)。新北:心理出版社。
陳復(2021)。《轉道成知:華人本土社會科學的突圍》。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復、黃光國、林耀盛、張蘭石、夏允中、陳泰璿、張俊嘉(2019)。黃光國難題:如何替中華文化解開戈迪安繩結。在陳復、黃光國(主編),《破解黃光國難題的知識論策略》(頁1—28)。新北:心理出版社。
黃光國(2011)。《心理學的科學革命方案》。臺北:心理出版社。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理財先理心,改寫「薪」藍圖!采實電子書商業理財書展,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2本82折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鏡文學全書系
  • 飲食保健書展
  • 華文創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