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貨2本75折
心理咨詢導論(第4版)

心理咨詢導論(第4版)

  • 定價:768
  • 優惠價:87668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心理諮詢導論》(第4版)是心理諮詢專家麥克勞德教授的又一力作。新版增加人際溝通分析等四個關於諮詢關鍵問題的新章節,拓展線上諮詢、戶外治療、殘障人士諮詢等方面的技術在治療中的應用,每章包含導言、結論、進一步討論的問題和拓展閱讀,幫助讀者更深入學習。
 

作者介紹

約翰·麥克勞德(John McLeod),英國阿伯泰鄧迪大學(University of Abertay Dundee)心理諮詢教授,曾任教於Keele、Wolverhampton等英國知名學府。約翰麥克勞德有著豐富的諮詢經驗,他曾參與學生諮詢、婚姻諮詢等多個領域的諮詢、培訓及研究工作,此外亦擔任護士、社工以及急救人員等職業團體的顧問。
 

目錄

第一章心理諮詢緒論1
第二章心理諮詢的文化與歷史根源
第三章心理諮詢理論: 運用概念性的工具簡化思維並引導行為
第四章心理諮詢的心理動力學方法的論題
第五章從行為主義到建構主義: 認知行為治療
第六章以人為中心治療的理論與實踐
第七章工作系統
第八章建構主義、敘事與合作的方法: 作為對話的諮詢
第九章人際溝通分析治療: 綜合理論體系
第十章諮詢中的存在主義主題
第十一章多元文化主義作為諮詢的一種方法
第十二章諮詢的新視野: 女性主義、哲學、表達性和基於自然的方法
第十三章不同思想與方法的結合: 融合治療的挑戰
第十四章諮詢關係
第十五章諮詢的過程
第十六章諮詢實踐中的權力與多樣性問題
第十七章諮詢實踐中的美德、價值觀和道德感
第十八章提供諮詢服務的不同形式
第十九章研究在諮詢和心理治療中的作用
第二十章作為及成為一名諮詢師
第二十一章心理諮詢中的關鍵問題
索引
 
 

任何一個作家都知道,他或她所寫的東西並不是從他們個人或個人對事物的想法中生出的,而是從別人那裡借來的詞語和想法的集合。我很幸運能從很多人身上學到東西。我特別想感謝的是一些慷慨的朋友和同事,他們在很多方面幫助了我:Lynne Angus, Kate Antony, Joe Armstrong, Sophia Balamoutsou, Mike Beaney, Ronen Berger, Tim Bond, Julia Buckroyd, Anne Chien, Mick Cooper, Edith Cormack, Angela Couchman, Sue Cowan, Robert Elliott, Kim Etherington, Colin Gillings, Stephen Goss, Soti Grafanaki, Robin Ion, Colin Kirkwood, Noreen Lillie, Gordon Lynch, Dave Mearns, John MellorClark, David Rennie, Nancy Rowland, Alison Rouse, John Sherry, Alison Shoemark, Laco Timulak, Mhairi Thurston, Dot Weaks, William West和 Sue Wheeler。
  
我也以另一種方式感謝我的妻子茱莉亞(Julia),她給了我無盡的支持和鼓勵,我的女兒凱特、艾瑪和漢娜(Kate, Emma & Hannah),她們不斷地提醒我生活還有許多別的事物。我欠她們的比我能說的還多。
   
諮詢是一項既簡單又極其複雜的活動。有什麼比和一個關心且感興趣的傾聽者談論你的問題更簡單呢?但是,在講述和傾聽、瞭解和被瞭解、反映和行動中所涉及的事情是如此複雜。
 
在諮詢中,人們可以談論任何事情。諮詢師和尋求來訪者之間的關係是同時通過身體、語言而發生在每個參與者的思想、感覺和記憶中的。這就 是使它如此複雜的原因,也是使諮詢成為一個龐大主題的原因。諮詢是一種跨學科的活動,它包含了不同的傳統和思想流派,並在理論、研究和實踐的論述中傳播。 諮詢引發了豐富而引人入勝的一系列文章、強有力的理論和研究。我相信,諮詢師能夠從本書中找到他們自己利用這些知識的至關重要的方式。
 
讀這樣 一本書有點像透過窗戶往房間裡看。能看到房間裡的人在做什麼,但卻被玻璃分隔成兩個世界。諮詢是一項實踐活動,來訪者和諮詢師只有通過實踐經驗才能逐漸掌握。讀一本書永遠無法獲得真正的諮詢知識。它需要傳承的語言和身體力行,最重要的是要能感受正在發生的事情,而不僅僅是看書上的文字。考慮到以上這些不可避免的局限性,這本書試圖提供一個相對公正的介紹,圍繞一套諮詢的指導原則組織內容。
這本書試圖做的是:
  ●對構成當代諮詢的豐富思想和實踐提供盡可能多的全面概述;
  ●在所涵蓋的每個特定主題中,提供足夠的資訊,使讀者對該問題有初步的瞭解和“感覺”,然後為進一步閱讀提供明確的建議,讀者可以更深入地探討主題;
  ●通過將理論和實踐置於歷史、社會和政治背景中,使讀者能在諮詢領域採取批判性、質疑性的立場;
  ●在整個過程中採用以研究為基礎的方法,示範和加強研究、調查的作用;
  ●提供足夠的案例插圖和例子,使讀者能夠發展一種“生活經驗”的諮詢。
  
這本書旨在供從事學位水準(高年級本科生或碩士)諮詢研究的學生使用,並供有經驗的從業者使用,從業者可以根據興趣來更新該領域最新發展的知識。
  
把這本書看成是由四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可能會很有用:
  
●第一部分(第一章和第二章)定義和介紹諮詢,並將諮詢定位在其社會背景中。
   
●第二部分(第三至十二章)討論了目前指導培訓和實踐的主要理論觀點。
 
本書的這一部分以這樣一章開始,該章考慮了理論在諮詢中的作用,並為“閱讀”理論 提供了一個框架,該框架可應用於隨後的章節。本書這一部分實質性章節的順序首先分析了主導當代場景的“四大”治療方法:心理動力學、人本主義、認知行為治 療(CBT)和家庭/系統。該部分以考慮未來可能自然出現的變得更重要的一些方法結束。
  
●第三部分討論了不同方法如何組合或融合的問題。第十三章介紹並討論了整合策略,而第十四章和第十五章探討了如何將不同的觀點結合在一起,以形成對治療關係和治療過程的整體理解。
  
●第四部分側重於諮詢中廣泛的專業問題,包括以下主題: 道德決策、組織因素、不同的傳達系統、滿足特定客戶群體的需求、諮詢師培訓、監督和專業發展、利用研究結果。
   
在整本書中,不同章節之間會有交叉引用,這些章節考慮到了在具體部分討論的主題相關方面。這本書結尾有一個簡短的章節,回顧了整本書,並確定了貫穿整個 故事的一些關鍵問題。最後一章可以被認為是“超越導論”的部分,它的作用是邀請讀者加入進行中的對話和辯論,使諮詢在面對社會和文化變化時繼續自我更新。
   
《心理諮詢導論》同時也包含了許多關於進一步和更廣泛閱讀的建議,本書有兩本輔助配套的教科書。《心理諮詢師手冊》(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8.3)包括在《心理諮詢導論》中提到的廣泛的自我探索學習任務和與特定主題相關的小組練習。另一本書《心理諮詢技巧》(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 社,2016.7)主要關注“如何做”的諮詢,針對那些兼職諮詢工作的其他從業者(教師、護士、社會工作者、醫生)。《心理諮詢導論》也有自己的網 站:www.openup.co.uk/mcleod。該網站包含一系列關鍵術語的詞彙表、相關互聯網資源的連結以及一系列主題的附加材料。
  
瞭解作者的背景可能與一些讀者有關,以便更多地瞭解影響他對某些主題處理的偏見。我最初的教育經歷是心理學,隨後是以個人為中心的心理諮詢/心理治療的初級培訓,以及心理動力學、CBT、敘事治療和其他方法的額外培訓經驗。我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做研究,鼓勵他人做研究 (McLeod,2001,2003,2008)。我的做法涉及與一系列不同的來訪者群體的合作。
 
我相信,就我所知,在諮詢理論和實踐方面,有三個立場是 我強烈認同的,並且我確信這三個立場影響了這本書的寫作。首先,我認為良好的諮詢基於心理基礎上的治療師個人的誠信,以及他或她對每個來訪者作為一個獨特 的人做出回應並與之建立有價值的關係的意願。儘管特定的治療技術和干預措施是有用的,但如果接受方不信任提供者,這種技術就不會有效。相反,如果來訪者和諮詢師有一個足夠好的關係(如果後者沒有被堅持治療思想所束縛),大多數時候他們將能夠臨時採取必要的程式來解決任何問題。
 
第二,對於心理諮 詢和治療行業中存在的領土戰爭,以及不同方法的相對優點(CBT vs.心理動力學vs.人本主義,等等),我感到沮喪和惱火。我相信這些派系爭論是內部的,分散了對來訪者需求的關注,而且是浪費時間。我從歷史的角度看 待“純粹的門派”這個問題,而不是綜合的方法: 這個職業最初是圍繞著獨立的治療派別而存在的,但現在是時候改變了。我個人對心理諮詢/治療的所有方法都 很感興趣,並且相信它們中的每一個都有價值。
 
我個人偏見的第三個來源是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之間的關係。在我最初的培訓中,我被教導心理諮詢和 治療基本上是一樣的。我後來遇到了一種普遍的(但通常是不言而喻的)態度,即諮詢是一種“小妹妹”職業——這是你在等待接受心理治療培訓計畫時所做的。我 不再相信這兩種立場中的任何一種(同時也承認,在許多人贊同的意義上,每一種立場都是“真實的”)。我越來越多地將心理諮詢視為一種與心理治療有著密切聯 系的活動和職業,但在很大程度上又與之不同。諮詢的顯著特點是,它以自己的社會背景來看待一個人,而不試圖將任何一種理論模式強加給尋求説明的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7552027877
  • 規格:平裝 / 639頁 / 16k / 19 x 26 x 3.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1-1
  • 出版地:中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理財先理心,改寫「薪」藍圖!采實電子書商業理財書展,參展書單書85折起、任選2本82折
 

購物說明

溫馨提醒您:若您訂單中有購買簡體館無庫存/預售書或庫存於海外廠商的書籍,建議與其他商品分開下單,以避免等待時間過長,謝謝。

大陸出版品書況:因裝幀品質及貨運條件未臻完善,書況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封面老舊、出現磨痕、凹痕等均屬常態,故簡體字館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外,其餘所有商品將正常出貨。 

 

請注意,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調貨時間:若您購買海外庫存之商品,於您完成訂購後,商品原則上約45個工作天內抵台(若有將延遲另行告知)。為了縮短等待的時間,建議您將簡體書與其它商品分開訂購,以利一般商品快速出貨。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中信5折起
  • 曬書節
  • 哲學│歷史│文學 79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