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關於諾貝爾文學獎
文學一直在變革中前行,不斷穿越歷史隧道,至今文學空間的複雜性已經超出了文學史的論域,呈現出一種更為複雜多元的景觀。但是審視自我和社會,拷問人性,一直是文學的視域和生命。
文學是人學,是靈魂的歷史,在塵埃與雲朵中溫暖眾生。其審美價值和意義的解讀,與任何獎項毫無關係。中國的曹雪芹無緣什麼獎項,俄國的托爾斯泰也未摘得諾獎桂冠,但絲毫影響不了他們的作品成為世界文學的經典。
縱觀全世界的文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在全世界有著相當特殊的地位,它的獎金最為豐厚,儀式最為隆重,影響最為廣泛,地位也最為崇高。歷史證明,全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作家,除了個別有遺珠之憾,幾乎都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因此諾貝爾文學獎被視為世界最具權威性、最重要的文學獎項。
獲獎者和他的作品,因此被載入世界和自己國家的文學史冊,同時還往往被當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榮耀。但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僅僅是全人類優秀文學遺產的一部分。
諾貝爾文學獎的創始者,是19世紀瑞典最著名的科學家之一,被人們稱為「炸藥大王」的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
他在逝世前立下遺囑,將因發明和製造炸藥所得總數約三千三百萬瑞典克朗,除少量贈予親友外,其餘全部留作基金。每年利用此款的利息作為獎金,獎勵全世界在科學、和平、文學事業上做出傑出貢獻的人。
該獎分物理、化學、生物(或醫學)、文學、和平五項,後增設經濟學獎。從1901年開始迄今,諾貝爾文學獎已舉辦一百一十屆,獲獎者一百一十四位。
諾貝爾文學獎由瑞典文學院所屬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負責評定。
說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標準,不得不說說諾貝爾,他在讀了一位奧地利優秀女作家貝爾塔•馮•蘇特納(Bertha von Suttner)的號召人民放下武器,呼籲和平的小說《放下武器》後,立刻寫信給他的這位朋友說:「你大聲疾呼放下武器!然而,這話您說錯了,因為您自己已拿起了武器,因為您那富於魅力的風格和崇高的思想境界所帶來的影響,勝過並將永遠勝過步槍、機關槍、大炮以及其他一切殺人武器……但願您的傑作問世以後,上帝能允許人類消滅戰爭。」
從諾貝爾上面的話中,我們不難讀出,諾貝爾已認識到文學之於人類,具有淨化靈魂、崇尚理想的教育意義。為了尊重諾貝爾本人對「文學即人學」的睿智見解,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將其表現人性的廣度和深度的唯一獲獎標準,寫進基本章程中,同時將獲獎範圍圈定為「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包括歷史和哲學著作。相關人士後來這樣解釋:「這項獎金授予文學界最傑出的作家,他的著作宣傳人類最崇高的理想,説明世人認識人的偉大究竟表現在什麼地方。」有時,諾獎的選擇,會讓固守文學舊夢,希望「追憶逝水年華的人失望,但不得不說瑞典文學院還是勇敢的,堅持基準的」,同時「敢於挑戰博彩時代,更敢於直面流行文化的強大外殼」(王曄語)。比如2017年,瑞典文學院推出了一位將傳統和流行的關係處理得恰到好處的優秀小說家,日裔英國作家石黑一雄,便是證明。
作為獨立於政府和社會的組織,瑞典文學院及其所屬的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一直避免干預政治。事實證明,對諾獎的種種猜忌,本身便是一種政治焦慮而已。但諾獎評獎因沒有絕對客觀的標準,院士的個人政治傾向及美學趣味又有所不同,評獎只有靠民主投票程式最後決定,因此其公正性、嚴肅性就不免打折扣,諾獎受到某些質疑很正常。同時,即便諾獎不干預政治,政治也會干預諾獎。
我們不妨舉195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例子。那年,蘇聯的詩人帕斯捷爾納克寫的小說《日瓦戈醫生》以「對現代抒情詩歌以及俄羅斯小說偉大傳統做出的傑出貢獻」,獲得第五十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鑒於此小說講述的是一位知識份子在十月革命前後三十多年間的歷史變革中遭受的坎坷命運,將批判的鋒芒指向尚未崩塌的蘇聯政權,再加上這屆諾獎另一位最具實力、蘇共中央委員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名落孫山,當時蘇官方斷言瑞典文學院的選擇是出於意識形態的考慮,是為了對抗蘇聯的政治姿態,反應極為激烈,竟然禁止帕斯捷爾納克到瑞典領獎,並取消其參加列寧文學獎的評選資格。而瑞典政府也有人批評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危及蘇瑞兩國外交關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七年以後,肖洛霍夫也以「那部關於頓河流域農村之史詩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與藝術熱忱——他借由這兩者在那部小說裡描寫了俄羅斯民族生活之某一歷史層面」的《靜靜的頓河》,興高采烈地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諾獎證書,蘇聯官方也皆大歡喜。因為政治訴求不同,圍繞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有過幾次劍拔弩張,但是當我們清楚了歷史真相,不能不對當時的過分政治解讀莞爾一笑。
諾貝爾文學獎的評獎流程也有特點。每年9月,瑞典文學院向世界發出邀請,徵求提名次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從次年2月1日起,諾貝爾文學獎評委會將有效提名交瑞典文學院審核。4月,評委會將初選名單壓縮至十五至二十人,再交瑞典文學院審核。到5月底,評委會提出五個人的候選名單。6月,全體院士閱讀其作品,然後,每位元院士提交推薦報告。9月,對最後的候選者進行近況調查。10月15日前,瑞典文學院公佈最終的頒獎決定和贊詞。一般情況下,對頒獎結果引起的爭議,瑞典文學院及評委會不予回應和置評。
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紀念日,瑞典國王會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舉行授獎典禮,並由獲獎者發表獲獎演說。
出於歷史的原因,我們對諾貝爾文學獎的由來、性質、特點,特別是對獲獎作家的生平、經歷和命運,以及其作品的內容、思想、文學價值等缺乏足夠的瞭解,故編撰此書,力求「從多元文化的介入中產生出的歷史眼光」,向讀者揭示獲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的創作成就和創作特點,以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學中的特殊意義。另外,本書還力爭揭示作家獲諾貝爾文學獎背後那些曲折複雜的人生故事和戲劇,來幫助讀者理解諾貝爾文學獎的深層意義。
但是,評價文學作品,原本是一相當主觀的活動。評價標準也取決於評者的意識形態、美學趣味、審美能力、自身經驗等諸多方面。筆者雖為一職業編輯,與文學打了一輩子交道,但囿於腹中詩書不多、世途閱歷不深,特別是在眼角眉梢爬上恁多暮氣之年,「隔千里兮共明月」,與海內外文學大師發些相知對晤的幽情與慨歎,已力不從心。前前後後斷斷續續經十多個春秋畫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群像,不過是「驚鴻一瞥」,攬片羽于吉光,拾童蒙之香草而已,所論也未必切中肯綮,望讀者批評。
戊戌年秋於抱獨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