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公告:2024年博客來端午假期各項服務說明詳情

本月熱賣
  • 電子書
法蘭西特派週報【典藏劇本集】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74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法蘭西特派週報【典藏劇本集】 (電子書)

The French Dispatch (Screenplay)

  • 定價:450
  • 優惠價:315
  • 不可銷售區域:中國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電影的藝術
始於劇本與影像之間的距離
讀大師的劇本原作
發掘從文字進化為電影的祕密

當代最具「導演印記」、舉世無雙的魏斯.安德森
超越《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迄今內容最濃稠、結構最複雜的劇本

  .《電影筆記》(Cahiers du Cinéma)2021年度十大佳片
  .《紐約客》(The New Yorker)、《前進》(The Forward)2021年度最佳影片
  .2021坎城影展競賽片,美國編劇工會(Writers Guild of America)暨各大影評人協會最佳原創劇本獎入圍
  .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美國權威影評網站 IndieWire、Esquire、Vogue等雜誌2021「年度電影」榜單

  靈感來自美國老牌文化雜誌《紐約客》,電影裡的《法蘭西特派週報》是一份於20世紀初外駐於法國虛構小鎮「安努伊」(法語「無聊」之意)的美國報刊。全片透過四篇刊登在雜誌上的專欄文章,講述報社員工與法國當地發生的趣聞軼事。比爾.墨瑞飾演《法蘭西特派週報》創辦人兼總編輯,某日因心臟病發、突然過世。根據他的遺囑,編輯部將當周預定發布的週報定為熄燈號,刊登一篇旅遊專欄、三篇獨立報導與訃聞……

  本片以充滿安德森風格的影像模擬雜誌的型態,巧妙串聯了披著「報導」外衣的三個可愛又荒謬、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故事,也再度雲集跨世代金獎帝后跑龍套或尬演技,齊聚於魏斯.安德森旗下!

  「魏斯安德森教徒」必收!

  集編、導於一身+舉世聞名的細節控,
  魏斯.安德森的劇本怎麼寫?

  ■他的劇本和電影的距離有多遠?
  Story #1:〈具體藝術傑作〉
  當囚犯畫家羅森塔爾(班尼西歐.戴托羅飾)和他的繆思女神、也就是獄卒西蒙(蕾雅.瑟杜飾)裸身躺在一堆床單和抹布之間,西蒙斷然拒絕他的求婚後,黑白影片中的羅森塔爾視角裡的天花板在劇本裡是怎樣的光景,竟讓他驀地開口要求席夢提供畫筆、畫布、顏料等工具,為了畫出他的「未來」(也就是席夢)?

  ■無數細節在電影裡被一個畫面帶過……
  Story #2:〈政治宣言的修訂版〉
  「不開玩笑」(Le Sans Blague)咖啡館裡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學生,魏斯.安德森不只為他們安排了誇張的髮型、滑稽的熱舞、假掰的手勢,還有彈珠台上裝飾著「現代物理學」字樣和原子/分子符號、服務生手上端著疊了三層高的雙份濃縮咖啡、小黑板上本來寫著「今日特餐」被改成「法舌狗屎三明治」(French Tongue on Shit Sandwich),還有男孩子穿著羊毛長大衣、雙釦斜紋軟呢西裝、露腳踝的合身九分褲,女孩子穿著針織短洋裝、芭蕾平底便鞋和貼身連衣褲,以及每個大學生手上「都拿著一本艱澀難讀的平裝書」……

  ■連運鏡、場面調度(mise en scène)都不放過的劇本!
  Story #3:〈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廳〉
  劇本指示鏡頭由帶領記者羅巴克,切換到尾隨羅巴克,再以蒙太奇手法呈現警局內部配置。電影中,鏡頭由右向左推移從案件調度中心到健身房、靶場、變裝道具室,一路直到「一號雞舍」;到了故事後半,劇本介紹綁匪大本營的角色出場,鏡頭改為由左往右推移,一路直到歌舞女郎負責看守的衣櫃間……這兩段前、後對稱/對立(警察vs.黑幫)的推軌鏡頭,在劇本中就寫定了嗎?

  宛如雜誌翻頁動作的鏡頭、天外飛來一筆的手繪動畫……衛斯.安德森不只用電影工具創造了接近紙張的閱讀體驗,更雕琢出獨屬於魏斯.安德森的影像美學。

  劇本,是理解大師思想與技藝的說明書

  比電影更豐富、更幽默犀利
  給你1000%的魏斯.安德森

本書特色

  1.收錄16張全彩劇照。
  2.原版電影海版封面(Indiewire選出2020年最佳海 報之一)

  《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法蘭西特派週報》是寫給紙媒精神的一封情書,也將是讓魏斯.安德森粉絲最享受、投入其一絲不苟美學的一部作品。」

  《好萊塢報導》(The Hollywood Reporter):「雖然《法蘭西特快週報》看上去像一部沒有強大主題的小品文選集,但安德森對文字的真心摯愛,還有那些將生涯獻給寫作的古怪角色,都為這部片的每時每刻增添光彩。」

  《衛報》(The Guardian):「這或許不是魏斯.安德森的登頂之作,但它每分每秒營造的歡樂與笑聲,是給我們所有觀眾的難得款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


  美國導演,1969年生於德州休士頓。以獨立電影出道,因《天才一族》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而一鳴驚人。他的作品以冷調幽默著稱,特殊的敘事與視覺風格讓世界各國明星演員願意不計代價參與其電影。2014年作品《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成為第64屆柏林影展開幕片,並贏得評審團大獎,也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等九項提名,從此擄獲更多全世界觀眾成為其死忠粉絲。

  《法蘭西特派週報》是魏斯.安德森的第十部長片,部分靈感來自真實故事與人物——編輯與作家的故事,包括《巴黎評論》(Paris Review)、《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尤其是美國歷史悠久的文化週刊《紐約客》( New Yorker)。有人說這份雜誌的譏諷色彩與智識上的嚴謹,「是他人生的明燈」。他的個人品味、價值觀和鑑賞力,都和這本文化聖經密切貼合。魏斯.安德森收藏的《紐約客》合訂本最早期數可以追溯到 1940 年代,外界也多將 《法蘭西特派週報》一片以魏斯.安德森「獻給紙媒的一封情書」視之。

譯者簡介

葉中仁


  自由譯者,曾任電視節目製作人、科技公司研究員,現居台北,譯有《視覺系天才魏斯.安德森【全彩精裝版】:憂鬱男孩與細節控的奇想美學》(合譯)。
 
 

目錄

電影彩色劇照
關於《法蘭西特派週報》,我想知道的九(或十)件事
對談人:魏斯.安德森與華特.多諾修(Walter Donohue)
 
獻詞
主創團隊
演員與劇組
 
《法蘭西特派週報》電影劇本:
訃告
速記本
第一篇報導:〈具體藝術傑作〉
第二篇報導:〈政治宣言的修訂版
第三篇報導:〈警察局長的私人餐廳
後記
 



關於《法蘭西特派週報》,我想知道的九(或十)件事
對談人:魏斯.安德森、華特.多諾修(Walter Donohue )


  一、這部電影的構想,究竟是從何時何處萌芽?(我的意思是,怎麼會想到用文學期刊當電影的基礎?)

  在德州,當我還是個少年。我在學校圖書館讀《紐約客》(New Yorker)雜誌,好奇他們到底都在說些什麼。

  不過,這個構想束之高閣許多年,因為我沒真的想出來關於雜誌的電影該發生些什麼事。後來我開始想到,電影裡的雜誌也許可以像個容器,將其他主題的故事盛裝在一起。我猜想,或許雜誌就是這麼回事吧。

  二、這場冒險(電影創作)是從何開始?

  這部電影的故事是我和羅曼.柯波拉(Roman Coppola)、雨果.堅尼斯(Hugo Guinness)、傑森.薛茲曼(Jason Schwartzman)合作進行。雨果和我花比較多時間在畫家的故事上。羅曼、傑森和我在義大利一起寫了廚師的故事。我們都認識比爾.莫瑞,所以打從一開始就是以他來設想豪威瑟這個角色。我們(和歐文.威爾森)在羅德島一間美好的老飯店裡,構想出賽澤瑞克的故事,在一個冬日的海邊。

  三、一開始構想時,你心目中有沒有這種多段式電影過去的例子?(拍一部實際上是由多部電影構成的電影,這還算是電影嗎?還是說,它最後比較像電視影集?)

  最好的多段式電影(對我而言)是由同一位導演來負責。我喜歡六〇年代一些多段式電影中的某些個別短片——像是愛倫坡小說改編電影中的費里尼短片(《勾魂懾魄》〔Spirits of the Dead〕的〈托比.丹米特〉〔”Toby Dammit”〕),或是《六大導演看巴黎》(Paris vu par . . .)裡頭尚-丹尼爾.波萊(Jean-Daniel Pollet)的故事。不過,我真正的最愛是維托利歐.狄西嘉(Vittorio De Sica)的《拿坡里黃金》(The Gold of Naples)和麥克斯.歐夫斯(Max Ophüls)的《歡愉》(Le Plaisir)。

  我不確定這樣做是否讓它們變得像電視影集,不過,如果你的影片夠好的話,也許不必然會有什麼差別?

  四、我有個畫家朋友,我看過他把一個具象的物件逐步轉化為最終抽象作品。是否這是西蒙對於羅森塔爾的作品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西蒙的角色在我們的故事裡算是關鍵人物。少了她,什麼事都不會發生。西蒙帶出了故事的智慧和方向。

  五、能否描述你和桑德羅.柯普(Sandro Kopp)如何合作創造這些畫作?你如何找到適當的文字來闡述抽象的東西?

  我想,我就是看著他怎麼做,然後試著幫助他繼續下去。一步一步來。有些時候,光是旁邊有人跟你說「試試看這個」,就已經管用了,因為它可能開展出任何新方向。我喜歡桑德羅為我們故事畫的作品。我認為他非常稱職。

  他也扮演了演員東尼.雷佛羅利的右手。貨真價實的右手。因為所有年輕的摩西.羅森塔爾作畫的鏡頭,都是桑德羅的手代替東尼的手伸進了鏡頭的框裡。

  六、如果這段故事是用彩色畫面呈現,畫作的衝擊力是否會有不同?

  艾米爾.德.安東尼奧(Emile de Antonio)的《繪畫大師群像》(Painters Painting)——我很喜歡的片子——讓我想到拍攝時只讓畫作以彩色呈現,因為他是這樣做的。我想,以他而言,或許是為了多省一點電影膠卷,留給影片裡專訪的部分——但效果很美,而且它也是一部很有意思的電影。

  此外:布萊恩.狄帕瑪(Brian De Palma)在六〇年代中期,為紐約現代美術館的歐普藝術展開幕所做的短紀錄片《感應之眼》(The Responsive Eye),我也很喜歡。

  七、法國1968年的「五月革命」為何會被你選為第二個故事的時代背景?它算是你過去在法國種種生活點滴的產品嗎?是否有些個人的連結?

  梅薇思.蓋倫特(Mavis Gallant)。她是靈感的來源。她在68年「五月學運」以外國人身分在蒙帕納斯(Montparnasse)的經驗,特別讓我有所感觸。我在巴黎的公寓離她住的地方相隔不到一個街區,我喜歡她對這周遭地區的描述。我喜歡她的筆調和整體的分析:清晰、敏銳、有時候甚至是直率的批判——但摻雜了深刻的情感和理解。她聆聽,並且有自己的觀點。她看待年輕人的方式不同於年輕人看待自己的方式,也不同於他們父母看待他們的方式。她覺得這些年輕人很有趣,也很煩人,會讓人想翻白眼。她是真心喜愛並欣賞他們。

  八、綁匪晚餐的實際菜單是怎麼弄出來的?(我再也不吃小蘿蔔了。)

  我想,也許是拿李伯齡(A. J. Liebling)的風格做文章——不過是為警察寫的。

  九、你的菜單是如何設計,讓它跟涅斯卡菲的「頂級名廚」名聲相襯?

  這部分其實是羅曼(柯波拉)負責的。他負責每個鏡頭、每一道菜,讓它活靈活現。我們的餐點算有點概念式的,廚藝部分則比較像一場煙火秀。

  十、你最喜歡的新聞編輯室電影是哪一部?

  《小報妙冤家》(His Girl Friday),它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

  不過:我們也愛劉易斯.邁爾斯通(Lewis Milestone)的《犯罪的都市》(The Front Page)。你們也知道,它是更早之前的改編作品。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897681
  • EISBN:9789864897841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6MB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2024捷徑|資料夾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5折、雙書82折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