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熱賣
  • 電子書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電子書)
試閱
收藏試閱本 15
人收藏
適合手機 適合平板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電子書)

Horizons: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 Science

  • 定價:680特價:476
  • 特價再88折:418
  • 優惠期限:2024年06月10日止
載入中...

電子書閱讀軟體

支援瀏覽器說明

APP下載:

  • 分享
 

內容簡介

前所未見、具高度爆發性的科學史
本書遠遠偏離了我們多數人被教導的西方經典情節,
但卻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

  波斯克特巧妙地將默默無聞人士的成就融入更廣泛的科學史……篇幅內容論述明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當我們說到現代科學的起源時,習慣從歐洲開始,我們記得哥白尼、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這些思想巨擘。然而科學的歷史並不是、也從來不是歐洲特有的努力歷程。哥白尼仰賴根源自阿拉伯和波斯文本的數學技術;牛頓的運動定律用上了亞洲和非洲進行的天文學觀測成果;當達爾文撰著《物種起源》之時,他參考了一本十六世紀的中國百科全書;還有當愛因斯坦研究量子力學時,他受到了來自孟加拉物理學家薩特延德拉•玻色的啟發。

  《被蒙蔽的視野》是前所未見的科學史,講述了科學發展中的無名英雄,披露最重要的科學突破是來自全世界不同文化之間的思想交流。在這部雄心勃勃,啟迪思維的歷史當中,詹姆士.波斯克特重塑了科學史,揭示了非洲、美洲、亞洲和太平洋上科學家對這段全球故事做出的重要貢獻。

  本書將科學史安置於世界史的核心地位,也為現代世界的形成提供了一個嶄新視角,不再聚焦於某些菁英,也不再只看著歐洲,撥開被刻意蒙蔽的視野。要更深刻認識現代史,我們就必須關注全球科學史。

專家推薦

  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
  林敏聰|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臺大物理系特聘教授
  孫維新|臺灣大學物理系及天文所教授
  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曾耀寰|中研院天文所研究副技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按姓氏筆畫排序)

  現代科學的起源來自歐洲,這是人們自十五世紀以來既存的迷思。大家普遍認為,重大科學突破出自哥白尼、伽利略、牛頓、達爾文到愛因斯坦。其實在望遠鏡被發明前,人們早就以肉眼進行天文研究。地球上各地區也都有泛科學的文明足跡,例如美索不達米亞、希臘、波斯、印度、中國和埃及天文學家都曾建構天文觀測站,啟動宇宙的探討。甚至西元前一五○~八○年就有類比計算機的概念被提出,用於計算特定日期的太陽、月亮和行星位置。現代科學發展,其實仰賴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間的思想交流,這本書說明了這個事實。科學可以不斷進展而且影響人類文明,重點在於學理發展過程被有系統地以學術論文呈現與保存,為什麼人們認為科學的起源來自歐洲,這是主因。直到近百年,華人世界才有所認知。這也告知我們,對創新發現必須文字存載且公開揭露的重要。——林俊良|中興大學副校長、電機系講座教授

  一本具有地緣政治文化觀點的全球科學發展史。——林敏聰|臺灣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

  當前有個令人難以捉摸又感到尷尬難解的現象,也就是科學及政治之間經常地共謀。這聽來頗令人震驚,但本書提供了好多精彩故事呈現這些多樣關係,原來種種震驚不過是歷史日常。——張國暉|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如果科學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那肯定不該是歐洲人獨享的。事實上也正是如此,摒棄了意識形態、政治、國族和傳統文化帶來的諸多成見後,許多亞洲國家都在基礎科學研究上,愈來愈有能力發表更多品質和數量上更具競爭力的學術論文,並且也快速地在科技和工程領域上交出傲人的成績,讓我們發現超英趕美並非神話。這本好書也讓人見識到,在實證科學的萌芽中,來自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知識和發明,其實都一再對科學大力助推,讓我們更有信心未來會再扮演無比關鍵的角色!——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以現實政治對抗的角度分析科學的發展,提供了許多當前科學史所忽略的資料案例。行文聲調雖然激動亢奮,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另類科學史。——劉怡維|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

各界讚揚

  《被蒙蔽的視野》是本出色的書,它向我們所知的幾乎一切西方世界科學提出挑戰。波斯克特就一系列繁多素材闡明箇中真相,改變了我們就過去五百年間幾乎每一項偉大科學突破的想法。從哥白尼到牛頓和愛因斯坦,披露世界各地包括阿拉伯、中國、日本、下撒哈拉和南美洲等區域的科學家成就的重要貢獻,以及他們在我們所知一切課題,從重力和相對性到裂解原子等各方面所成就的發現。《被蒙蔽的視野》是一部具高度爆發性的書籍,它真正拓展了我們就過往與現今的全球科學眼界。——傑瑞.波頓(Jerry Brotton),《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作者

  對歷史紀錄的修正使得《被蒙蔽的視野》成為一部令人深感滿足的讀物。我們得知遍布世界各地有一群了不起的人物投身科學探索。更令人滿足的是,《被蒙蔽的視野》還證明了,最著名的科學家——包括哥白尼、達爾文和愛因斯坦——若是沒有他們的全球人脈支援,是不可能成就他們的偉業的。——韓森(Valerie Hansen),《西元一千年》作者

  這部寶書以可信的論述有力地道出真相,指陳現代科學並不單只在歐洲發展。一個廣泛流傳的說法是,科學革命始自哥白尼和伽利略,再經由牛頓、達爾文和愛因斯坦接續發展,然而這樣講卻輕忽過甚。我們承認,今天的科學確實是個全球事業,不過這本重要之極的書籍,還解釋了它向來就是這樣。——吉姆.艾爾-卡利里(Jim Al-Khalili),《悖論》作者

  從壯麗的阿茲特克植物園到清朝的演化理論,《被蒙蔽的視野》顛覆了對科學史的傳統記述,也說明了好奇心和求知探索在過往和在現在都同樣是種全球現象。——麗貝卡.賽克斯(Rebecca Wragg Sykes),《血緣》作者

  一部有用的勘誤著述,引領我們更能比較準確地認識西方科學史——這部歷史認定,歐洲沒有什麼特別,而且它是向世界學習的。——安吉拉.賽尼(Angela Saini),《我比你優秀》作者

  這是一趟引人遐想的巡禮,檢視在歐洲和美國範圍之外所成就之重大科學貢獻,含括從古代到現代時期,並比對全球歷史事件來予以解釋。我特別喜歡那些研究成果往往成為標準科學史遺珠之士的故事。——伊恩.斯圖爾特(Ian Stewart),《大人物》作者

  在這趟巡禮當中,波斯克特高明地否定了遺世獨立之歐洲才子的理念,並向我們表明,我們如今所知的科學,是藉由生機蓬勃的全球性國際交流才萌生的。 ——帕特里克.羅伯茨(Patrick Roberts),《叢林》作者

  這就是我們需要的歷史:它開啟我們的眼界,讓我們見識到,我們如今之所知,如何歸功於全世界範圍的團隊努力,才促成了這些發現。 ——邁克爾.斯科特(Michael Scott),《古代世界》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士.波斯克特


  華威大學科學和技術史副教授。他為《衛報》、《自然》和《BBC歷史》雜誌等眾多報章刊物撰寫文章,入圍BBC新世代思想家獎(BBC New Generation Thinker Award)並曾贏得英國科學作家協會(Association of British Science Writers)的年度新人獎。目前住在英格蘭華威郡(Warwickshire)。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第七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翻譯類金籤獎得主。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科普書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期間也從事Discovery頻道字幕翻譯三年。累計作品近九十本,包括《神的方程式:對萬有理論的追尋》、《眺望時光的盡頭》、《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星際效應》、《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大人的物理學:從自然哲學到暗物質之謎》、《詩性的宇宙》、《大轉折:百年科學匯流史》、《伊波拉浩劫》、《下一場人類大瘟疫》和《最後一個知識人》等。
 
 

目錄

緒論:現代科學的起源

壹  科學革命(約一四五〇至一七〇〇年)
第一章  新世界
第二章  天與地

貳  帝國與啟蒙(約一六五〇至一八〇〇年)
第三章  牛頓的奴隸
第四章  大自然的經濟學

參  資本主義和衝突(約一七九〇至一九一四年)
第五章  生存鬥爭
第六章  工業實驗

肆  意識形態和戰後餘波(約一九一四至二〇〇〇年)
第七章  比光還快
第八章  遺傳學之國

尾聲:科學的未來    
致謝
註釋

 
 

詳細資料

  • ISBN:9786263537217
  • EISBN:978626353720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3MB
 

書籍延伸內容

遊走文字星系之間,往知識的宇宙啟航|時報全書系【參展電子書79折起!】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5.0
|
2023/11/21
西方學者執筆,對近白人(歐美)科學主體說,提出反思與反駁,後工業時代去殖民化的佳作。作者提出諸多例證,說明許多近現代大名鼎鼎的西方理論、學說與發現、發明,實為立基於歐亞甚至南美洲古文明之上。

與牛頓齊名的數學天才萊布尼茲,晚年出書:關於中國自然神學的論文。他稱伏羲氏在公元數千年前,發現了二進位,自己則在數千年後,再度發現了它。眾所周知,又過了兩三百年,二進制在今天,是各種數位科技玩出花的基礎。而道家丹道祕笈「太乙金華宗旨」,於清季經來華傳教士流至西方,偶被當時的心理學巨擘榮格所讀。榮格探為觀止,稱來自古中國的內丹修仙哲理,解決了他許久的困擾,並因此提出集體潛意識等如今身心靈界耳熟能詳的理論。

從天文曆法、渾天地動儀(這無不需高度精熟的數學計算),童蒙皆知的四大發明,博大精深的中醫:扁鵲、華陀、張仲景、葛洪、孫思邈、李時珍(這也皆需高度醫藥臨床實證),諾大宮殿純木構築,不用釘鉚、只用斗栱,到訓練空間、邏輯組合能力的七巧板、魯班鎖,戰國時墨子,已發現針孔成像原理…華夏文明從形而下實體器物技術創新、到形而上人文哲學思辨等能力,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長居前列。

至於為何工業革命在西方?只能說福兮禍所倚。對比同時期的西方,中國農業技能點滿,對進一步提高產能,興趣不高,而失之交臂。對此,教科書主流說法,不外「八股取士、扼殺創新」。早卅年,課本這麼寫,我也就怎麼背。但…不對呀!澳洲名校高中,他們也會要求學生寫八股文—當然不是以中文寫作,而是英文,且是簡略版格式,類似我們以初中國文訓練的起承轉合寫作法。八股文是有條理闡述概念,從分析到總結一氣呵成的文體,對邏輯素養要求很高。到了大學階段,澳洲名校對學生,從期中報告到小論文,都比照咱們以前大專聯招時代的標準要求。問題不是出在八股,而是為皇權服務,以及文字獄,限制讀書人的視野與想像力。

講到八股或文教,現在還有種似是而非的段子:「外國人喜歡將複雜的東西變簡單,中國人喜歡將簡單的東西複雜化」,若放廿年前,我大概也就信了;但見識廣了後,發現這完全是以偏概全的誤解。知識是累積的過程。在耶穌、孔子時期,不管神學或儒學,都言簡意賅、字字珠璣。但到了中世紀,西方的神學家們,連針尖能容得下多少天使跳舞,可也能長篇累牘探討不停。漢武帝時期,五經博士,連同博士弟子員(他們的學生),不過六、七十名;詎料到漢末,博士弟子員居然高達驚人的三萬。任何學問的本身,發展到越來越多人藉此「賴以維生」,形成產業鏈後,內卷化即不可避免。大多數人投生其中,只為養家糊口,淪為「為產出而產出」;極少數高含金量的見解,可能數十年乃至百年一遇。加上隔行如隔山,自然會給人千篇一律、了無新意的成見謬解。

古科舉時代無數士子皓首窮經如此,今各領域碩博士搜索枯腸亦然。君不見浩如煙海的專題研究論文,個別引用數如何?當中多少能於一流會議或期刊出版?即便見載於一流會議期刊,能有革命性創見,另闢蹊徑,乃至開創一番新天地者,又有幾何?不管東西方,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不用夜郎自大,也不必畏縮自卑。
展開

最近瀏覽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遠流電子書展|單本79折、兩本75折|世界在變,你不能不變!
 

購物說明

使用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博客來數位內容服務條款』請詳見客服中心說明。

自備暢通的網際網路連線及符合博客來支援的行動裝置、電腦作為閱讀工具,支援版本如下:

瀏覽器閱讀:無需安裝,即可閱讀。支援Safari (14以上版本)、Chrome (103以上版本) 、Edge瀏覽器 (106以上版本)。

APP閱讀:支援IOS13及Android 7以上系統。

電子書、 電子雜誌因版本屬性因素,恕無法比照紙本書籍提供MP3、DVD實體光碟,亦無提供相關影音檔案下載,請先確認無此需求再行下單購買。

請注意:

博客來電子書服務所使用之軟體程式及其支援行動裝置之可用版本隨時會更新調整,請隨時留意且主動查詢調整之內容。並請定時更新您的行動裝置作業系統版本,以確保本服務運作正常。若因個人裝置因素(如:其他應用程式衝突、裝置記憶體不足、行動裝置支援版本無法升級),無法使用博客來電子書閱讀服務或影響服務效能,需自行進行排除待符合博客來支援項目再行閱讀。

退換貨說明:

電子書購買前請務必先行試閱,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

下列商品購買後博客來不提供10天的猶豫期,請務必詳閱商品說明並再次確認確有購買該項商品之需求及意願時始下單購買,有任何疑問並請先聯繫博客來客服詢問:

1.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
2.客製化之商品。
3.報紙、期刊或雜誌。
4.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下載版軟體、資訊及電子書、有聲書及影音.課程
6.涉及個人衛生,並經消費者拆封之商品,如:內衣褲、刮鬍刀…等。
7.藝文展覽票券、藝文表演票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