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

Therapy as Social Construction
挑戰傳統科學的優越感,在治療師與當事人的共同空間中,追尋「心理治療何以能為心理治療」的意義。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9 522
    58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翻轉既有的概念疆域
為心理治療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


本書收錄的 13 篇文章,作者雖然來自不同文化及國家,其書寫位置和案例討論各異,但席拉.邁可納米和肯尼斯.格根二位學養深厚的編輯者以「社會建構」取向作為各篇章共享的脈絡,使各篇章的反思實踐回應了實證取向心理治療危機,並作為解除標準化治療程序的策略,呈現了重視語言、經驗和社會脈絡的心理治療。

「社會建構」的反思,使得心理治療既有的概念疆域得以不斷消解、重建。作者們挑戰傳統的知識框架,帶領我們看到關係裡的自身處境――看見一己寓居其中的語言體系如何引導和限制我們的現實,思索文化中的故事如何影響人們對日常生活的解釋。然而個案和治療師可以成為一起探索的合作夥伴,聯合致力於創造更令人滿意的新故事;我們不只是被鑲嵌在關係裡,更是我們自己的作者。讀者透過此書各篇章所提供的思考能量與行動資源,或許也能鬆動解消固化的疆域,繼而開顯自身的可能性,走上重塑自我多樣性的實踐之路。

《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出版之時,社會建構論在心理諮商領域才剛萌芽;然而本書中譯本的問世,仍能接引台灣當代臨床治療的人文渴望,促成異地轉化的在地實踐。

本書特色

•許多讀者在這幾年已漸漸熟悉社會建構論,但很少人知道社會建構論和家族治療的淵源。本書還原當年社會建構思想萌芽之時、幾位最頂尖的家族治療助人者走向後現代反思理論與實務革新的分水嶺。極具啟發性。

•當代台灣正面臨思想轉型的關口,本書試圖突破傳統思維框架的思索極能呼應我們現下本土的語境脈絡。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丁興祥(輔仁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吳熙琄(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創辦人)
余安邦(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維倫(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教授)
林耀盛(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彭仁郁(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學系助理教授)
鍾年(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心理學系教授)

專業推薦

「一部好的著作,需要好的譯文作為中介。本書中譯本的出現,可使讀者與原作者直交;社會建構的行動透過以文會友、彼此共創,進入一種關係的存有,或可帶來在地改變的社會建構。」——丁興祥

「本書中文版的出版,仍是介入當代心理治療所面臨難題,可予以積極回應、激發思考的重要讀本。」——林耀盛

作者

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

席拉.邁可納米博士是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傳播學教授、荷蘭蒂爾堡大學(Tilburg University)人文學院教授。她在 2001 年獲頒新罕布夏大學 1944 年畢業校友贊助的優秀教師獎(Class of 1944 Professorship),並獲該校 2007/2008 年度林德伯格優秀學者獎(Lindberg Award)。她也是陶斯研究院(The Taos Institute)的創始者之一,目前任職董事會副主席。

她的工作聚焦於各種社會與體制環境如心理治療、組織、教育、醫療衛生、社群等的對話轉化(dialogic transformation)。邁可納米的作品包括與肯尼斯.格根合著的《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其他合著的作品有《治療的哲學》(Philosophy in Therapy, 2000)、《組織的社會建構》(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Organization, 2006)等等;他也著有許多社會建構理論與實踐相關的文章。

邁可納米頻繁在世界各地講課,曾擔任許多大學的客座教授,如香港城市大學、義大利帕瑪大學、荷蘭蒂爾堡大學等,並定期參與組織及社群的協商工作,為企業、組織與社群提供顧問服務。她積極從事各種情境下的建構論實踐,促進參與者與社群之間,能在截然對立的觀點下,共同創造出合宜的未來。是一位理論與實務兼具,不可多得的優秀學者。近年來常與賀琳.安德森(Harlene Anderson)博士共同主持後現代對話的工作坊,深受安德森博士的賞識。

肯尼斯.格根(Kenneth J. Gergen

國際知名的美國心理學家、後現代社會建構論的主要奠基者與倡導者,在西方心理學界影響深遠;從上個世紀八〇年代開始,他的後現代社會建構論就是心理學界最重要的探討議題。他和其他響應「社會建構主義」的學者們合作,編撰許多不同主題的著作,被視為社會建構運動的領軍人物。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自我敘事、社會建構過程、關係理論、文化批判等。目前擔任斯沃斯摩爾學院(Swarthmore College)教授,並受邀至世界各地的幾所主要大學擔任客座教授。他也是國際社會建構思潮重鎮陶斯研究院的創始者之一及董事會主席。

格根主張解構心理學中的「經驗實證論」或「邏輯實證論」,提議以不同源流的學術路線,來共同搭建美國學術所需的「新科學」。他的著作集詮釋學、辯證法、批判論述、後現代主義與關係論之大成,為美國心理學界引進一個更寬廣的視域及對話可能。格根教授更將其社會建構理論實際應用於社會變革的實踐,他積極參與當代文化生活的各個面向,包括自我、技術、公民社會、組織變革與發展、心理治療、教育實踐、老年化問題和政治衝突。

格根的著作豐富,作品在全世界獲獎無數,並在期刊和雜誌發表了超過三百篇文章。其重要著作還有《飽和的自我》(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s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1991)、《關係的責任》(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 1999)、《語境中的社會建構》(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 2001)、《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2009,繁體中文版由心靈工坊出版)、《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 2011,心靈工坊出版)等。

譯註者
宋文里

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 校區)諮商心理學博士,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等。

1986 年起在清華大學社人所、社會所先後開設論述心理學、文化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乃至其他跨學科專題,經常使用格根的著作(包括他所編的各種專輯)為教本,後來也延續到輔仁大學的心理學研究所至今。

譯有《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Carl Rogers),《人類本性原論》(E. O. Wilson),《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觀點》(Jerome Brun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Paul Pruyser)、《正常人被鎮壓的瘋狂:精神分析,四十四年的探索》(Marion Milner)與《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Kenneth Gergen,心靈工坊出版)等書,另有專文著作及文化藝術評論多篇,他也喜歡畫畫,寫感應詩,以及寫寓言、童話。

目錄

[推薦序1]社會建構論的發展與歷史回顧/吳熙琄
[推薦序2]復見天地之心:當心理為治療社會之學/丁興祥
[推薦序3]心理與社會的共舞:社會建構取向心理治療的當代性/林耀盛
譯序
撰稿者簡歷
緒論

第一部 理論脈絡的建構
1. 以反思立場看家族治療
霖.霍夫曼(Lynn Hoffman)
2. 案主是專家:「不/知」的療法
賀琳.安德森與哈洛.谷力顯(Harlene Anderson and Harold Goolishian)
3. 治療過程之為改變的社會建構
蘿拉.甫露葛理(Laura Fruggeri)

第二部 實踐的形式
4. 與家族成員一起作反思的反思
湯姆.安德生(Tom Andersen)
5. 臨床實踐中的後現代思維
威廉.D.雷克斯(William D. Lax)
6. 建構起治療的可能性
吉恩弗蘭可.切欽(Gianfranco Cecchin)
7. 重為作者的治療法提案:蘿絲對其身世的修訂與評論
大衛.艾普斯敦、邁可.懷特與克文.莫瑞(David Epston, Michael White and Kevin Murray)

第三部 行動中的建構
8. 治療進行中的療癒區別
卡爾、辛西雅、安助與凡內莎(Karl, Cynthia, Andrew and Vanessa)
9. 歷史(他的故事)變成她的故事:對於性侵後遺症的協作解決導向治療法
威廉.哈德森.歐涵隆(William Hudson O'Hanlon)
10. 自我的敘說:在邊緣次文化之中的影像生產
安尼拔.科埃略.德.阿莫林、法蒂瑪.貢薩爾維斯.卡瓦爾坎特(Annibal Coelho de Amorim and Fatima Gonçalves Cavalcante)

第四部 反思與重建
11. 在治療意義的協商中超越敘事
肯尼斯.格根與約翰.凱依(Kenneth J. Gergen and John Kaye)
12. 重新建構身分認同:社群建構的危機
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
13. 建構論的治療法:有意思與沒意思
傑.S.艾彿然與耒絲麗.E.克雷費德(Jay S. Efran and Leslie E. Clarfield)

索引

序/導讀

推薦序1

社會建構論的發展與歷史回顧

看著 2017 年中文版的《翻轉與重建:心理治療與社會建構》,把我帶回此書英文版出版的 1992 年,也就是四分之一世紀之前的時光,當時的我還在念博班。此書出版的那個年代,社會建構的思潮才剛萌芽,我和同學們視此書為珍寶,貪婪地閱讀,希望在此思潮的資源尚未很充足時,盡可能地捕捉、吸收任何值得學習的東西。這本書也是我參加博士班資格考的重要參考書籍。

在 2017 年九月,我閱讀著中文翻譯,二十五年前購買的英文原文書守候身旁,以備我需要中英對照時能隨手翻閱。歷史的洪流在我的腦海流過,想到 1992 年的時空脈絡,想到現在 2017 年華人與社會建構關係的脈絡,想到未來可能的發展,對我而言是一種很特別的經驗。似乎在閱讀中經驗著歷史,對社會建構的發展再反思,打開了我原來閱讀此書沒有預料到會產生的想法。

霖.霍夫曼(Lynn Hoffman)是家族治療發展的反思者,她總是能看見家族治療是怎麼演化的,她會整合最新的發展,用她睿智的文字告訴大家。在 1992 年,反思的思維才開始在家族治療中發展,霖馬上看到它的意義和價值,在第一章中談論反思是挪威人湯姆.安德生(Tom Andersen)發展出來的一種深思熟慮的儀式,值得當時的專業工作者去思考和運用。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在 2005 年出版的《行動的反思團隊》(The Reflecting Team in Action: Collaborative Practice in Family Therapy)已在華人地區被大量閱讀和使用,反思的精神在華人的土地上一直持續進展和實踐,我個人也在持續推動反思的同儕督導和網路督導。

讀至賀琳.安德森(Harlene Anderson)和哈洛.谷力顯(Harold Goolishian)共寫的第二章〈案主是專家:「不/知」的療法〉,想到哈洛.谷力顯是在 1991 年十一月過世的,享年六十七歲,而這本書在 1992 年哈洛過世後出版,賀琳繼續往前走,把他們二人和團隊合作的理念發揚光大。我覺得賀琳的努力和堅持特別感人,她在 1997 年首次出版的 “Conversation, Language and Possibilities”,已在 2008 年由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中文書名為《合作取向治療》,2010 年另出了譯本《合作取向實務:造成改變的關係和對話》(Collaborative Therapy: Relationships and Conversations that make a Difference),這二本書受到許多華人的喜愛,擁有眾多讀者。2013 年茵特森創意對話中心在台北成立,首度在亞洲引進國際合作取向治療認證,讓更多喜歡合作思維的人可以有更好的系統學習。

湯姆.安德生是反思團隊的發起者,也是我極敬重的老師,他在 1991 年首次出版《反思團隊:對話與關於對話的對話》(The Reflecting Team: Dialogues and Dialogues about the Dialogues),引起全世界心理學界極大的震撼,受到專業界特別的關注。因此在 1992 年出版的《翻轉與重建》中,湯姆受邀所寫的反思的價值和意義非常重要,而反思的思維與實踐在華人世界也逐步受到關注。很可惜我們無緣親炙湯姆的教導,他已於 2007 年過世,享年七十一歲,但他的反思學說一直是我努力推動的方向。

義大利的吉恩弗蘭可.切欽(Gianfranco Cecchin)是米蘭家族治療團隊早期的成員之一,在本書第六章中,他對米蘭學派做了反思,提到他們過去如何用不同的方式看待家庭(例如用戰場中的遊戲),如何對家庭進行干預(例如矛盾取向方法的干預),到後期覺得上列方式不再適用,放下家庭在戰場中用遊戲面對彼此的思維,發現對家庭工作更有幫助。他也受到賀琳.安德森和哈洛.谷力顯的影響。這些在歷史脈絡中做出對家族治療如何實踐的思索,相信也會帶動 2017 年閱讀此書的讀者們,反思在自己的土地和家鄉中如何與家庭工作。在歷史中看變化,也一定會對現在以及未來的我們產生激盪。

大衛.艾普斯敦(David Epston)、麥可.懷特(Michael White)與克文.莫瑞(Kevin Murray)共同撰寫的第七章,在此書出版的 1992 年,對當時的專業界也極具啟發力。麥可.懷特和大衛.艾普斯敦在 1990 年首度將他們的敘事工作在美洲出版成書,他們撰寫的 “Narrative Means to Therapeutic Ends” 引起許多人的關注和興趣。心靈工坊在 2001 年出版此書,中文書名為《故事.知識.權力:敘事治療的力量》。2008 年張老師文化出版社出版麥可生前寫的最後一本書《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Maps of Narrative Practice, 2007),這本書集結麥可一生敘事工作的精華。敘事在華人地區極受大家的喜愛,有許多人投入敘事的諮商、團體、教學和研究工作中。我在 2005 年由美國返台定居,將過去多年從麥可身上學習的敘事治療與台灣、大陸的華人做許多的分享,包括工作坊、顧問與督導工作。而台灣、大陸現在也有許多的敘事教學老師。2017 年心靈工坊邀請美國的吉兒.佛瑞德門(Jill Freedman)到台灣來教學,相信也會帶給本地人更多的學習和扎根。在本章的書寫中,看到大衛.艾普斯敦對案主蘿絲寫信的用心,他願意一封一封的寫,陪伴蘿絲看見更多以前她沒被看見的故事,讓蘿絲更理解自己、更踏實、更有能量。大衛的工作既踏實而又深刻。再有麥可.懷特和克文.莫瑞的加入書寫,更讓本章特別感人!

加拿大的卡爾.托畝(Karl Tomm)和他服務的家庭共同書寫的第八章也讓人印象深刻。卡爾指出關係中有哪些病理化互動的型態,進而找出治療性互動型態的處方,試著去外化增強對夫妻會帶來療癒的互動辨識力。卡爾是一位精神科醫生,對家庭及夫妻的工作非常重視,尤其對具有療癒的互動模式,多年來做了很多的實務工作,包括教學和研究。他也在和家庭工作中不斷研發建構對家庭有助益的工作方式。與家庭共同書寫特別啟發人心!我也曾經在過去邀請當年的博班同學,莎莉.聖喬治(Sally St. George)和丹.沃夫(Dan Wulff)從卡爾的家庭治療中心來台教學。

第九章的作者威廉.哈德森.歐涵隆(William Hudson O'Hanlon)受到米爾頓.艾瑞克森(Milton Erickson)的影響,有他獨特的工作和催眠方式,他傾向於往資源、解決方向走去,重視問題的解決之道,對語言背後的譬喻特別重視。在台灣也有翻譯他的書:《心理治療的新趨勢:解決導向療法》(In search of Solutions: A New direction in psychotherapy, 1989)由台灣的張老師文化出版社於 2007 年出版。他重視效率,所以和個案工作時,「教育」可能比「好奇對話」要素多,是個比較專家式的做法,但他是一位有建構理念的諮詢師和好老師。

在第十章中,巴西的安尼拔.科埃洛.德.阿莫林(Annibal Coelho de Amorim)和法蒂瑪.貢薩爾維斯.卡瓦爾坎特(Fatima Gonçalves Cavalcante)透過偶戲去看失能者的標籤是怎麼來的,去理解失能者在社會文化脈絡中的位置被降低,從而在解構的過程中去看到失能者想如何被看見、被理解,由失能者為自己在社區中定位,而非交給社會迷思來定位。這是一個社會建構論如何在失能社區中敘事解構的創作實踐,特別感動人!不知道二十五年後他們的工作進行得如何。我的理解是台灣有聾人劇團、殘障舞蹈和輪椅舞蹈等,透過藝術可以和不同的生命狀態創作、整合,希望讓更多不同的人被看見,並讓他們生活得更自在。

在 1992 年本書出版當時,後現代思想、社會建構論在心理諮商領域尚處於萌芽的階段,對這些理論的整理和實踐運用都才剛開始,當時的資源也沒有這個時代那麼豐富,因此第十一章的二位作者肯尼斯.格根(Kenneth Gergen)和約翰.凱依(John Kaye)很努力地整理出現代與後現代的差異,特別是後現代重視的是什麼;二十五年過去了,我們身在「後現代」的今日,發現他們所開拓的理念豐富無比,也更加成熟。在二十一世紀的 2017 年學習後現代和社會建構,與 1992 年當時實在不可同日而語。心靈工坊近年連續出版了格根的兩本書:一本是《醞釀中的變革:社會建構的邀請與實踐》(2014)(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1999),另一本是《關係的存有:超越自我,超越社群》(2016)(Relational being: Beyond self and community, 2009);據我所知,目前有許多人在讀書會討論這兩本書。我相信讀書會也是一個將理念有效扎根本土的過程。

第十二章作者席拉.邁可納米(Sheila McNamee)從「危機」的論述著手,發現

試閱

緒論
Introduction

難題及其解決之道不會從單純觀察的土壤裡冒出來。不論我們把一個難題及其所需的解決之道設定在何處——譬如,一場疾病及其所需的治癒之法——所要仰賴的與其說是在前方,不如說是在後方。也就是說,我們抵達了這片觀察的田野,乃是攜帶著一輩子的文化經驗而來。最重要的是,我們所帶的語言不只用來為我們的所見裝填一些理由,它還夾帶著觀察所需的語彙,以供描述和解釋之用。於是,我們所面對的生命情勢,早就編上唾手可得的法規,為我們的理解畫好了建築藍圖,而接下來,這又預先暗示了如何可以從值得的事物中把難題分別出另一類目。眼前這一世紀內的心理健康專業,大多早已遵循著理解的單一法規,而這法規本是根植於啟蒙時代,其茁長之道乃是循著本世紀純粹的科學基礎理論。本書是對於此一建築藍圖的挑戰,並將以此來試圖為心理治療的理論和實踐展開新的視野。

在二十世紀中,大多數治療事業的引導觀點都設定在個體知者(the individual knower)這個前提上。也就是說,擁有知的能力者乃是單獨的個人,他能夠了知這個世界,且能適應於其中。如果個體的能力和過程都在功能正常狀態,那麼,這個人就會盡其可能來對付生命的挑戰。但在對付挑戰時,若有不足之處,則有理由相信此能力和過程都處於功能不良狀態。由此觀點來看,最能夠充分而具體發揮功能的人就是科學家。因為科學家才能夠以最敏銳、最有系統的方式來觀察世界,也最能夠運用嚴謹、理性的程序來評估與綜合當下的資訊。只有科學家才能夠建立防衛的堡壘,來對抗情緒、價值和誤入歧途的動機,並能在眾多觀察的對象之間鶴立雞群,不讓他的結論受到污染。就是這樣的專家形象,像個獨立的個體知者,來讓這一世紀大多數的治療工作者得以效法。這樣的治療師會仔細觀察,詳作論述,也會對他人提供結論,論斷他們在各自處境中是否俱足。至於普通的個人,那就是會因為不足而遭殃的受害者,他們若想重新奪回滿意的生活,就必須在專家的知識之下頂禮膜拜。有趣的是:這些所謂的不足,大多是由科學家兼治療師所發現的,也都可回溯到個體本身的無能(疾病)——相對於理想的知者而言。因此,譬如說,佛洛伊德期望用自我(ego)的理性意識過程來取代伊底(id)的無意識過程;霍艿(Horney)為了克服她的患者所患的「基本焦慮」,就要幫他們尋求理性洞識之道;客體關係論(object relations theory)的專家以及羅哲斯派(Rogerian)的工作者所追尋的乃是要讓人成為自主自發的行動者;行為改變技術專家生產出一套技術,來協助人「再學習」(relearning);認知治療師所圖的則是改變人的決策過程。

山雨欲來風滿樓

本書的讀者中,大多數已體驗過某種不一樣的意思,就是對於傳統「科學家治療師」觀點感到不滿。這泰半是因為過去幾十年來有一股批判反思的風潮吹進了心理治療的圈子。傳統的觀點——通常稱為「現代主義」——已經在許多立場上受到活生生的挑戰。現在,把「有問題」和「得以治癒」根據科學進步的方案來認定的,已經留不住多少信心了。此處的語境脈絡(context)還不適於對正在興起的批判,及其所奮力爭取的另類解答,作個完整的回顧。不過,把整個不滿的光譜作個簡潔的掃描,也許很有用:

• 批判的治療者會把流行的理論及其治療實踐之中的強烈意識形態偏見予以定位。心理健康專業並非在政治上、道德上,或價值上都採取中立。他們的實踐很典型地用來維持某種價值、某種政治架構、以及某種階級特權。

• 家族治療師挑戰的是個人治療的觀點,只把個人認定為失能的核心。他們可以標定種種方式,用來說明「個體病理學」只不過是小家庭或大家庭單位之中的局部病理顯現。由於受到自動控制學理(cybernetic formulations)之助,已有多種體系性的另類方法發展出來。

• 社區心理學家把服務脈絡的思維拓展開來,以包含社群生活的各種面向:教育體制、經濟條件、職業生活、生理環境等等,都會隱含在個人的失調中。由此一立場來看,「個體病理學」實無法和社群過程分開。

• 女性主義學者標示出:現行的種種心理健康實踐其實都在壓制及弱化女性。心理失調的分類法、把患者貶抑的地位、心理健康專業把心理失能歸罪於個別的女性,而無視於他們不良的生活條件,這些全都是用來維繫父權體制的社會。

• 現象學家試圖消除治療師對於個體失能本質的先入為主之見(譬如專家知識),好讓他們理解案主的處境與行動如何有其自身的條件。• 構設論者(constructivists)挑戰了傳統對於知者與被知者的分離主義,他們的論點在於:有機體的內在過程大半決定了什麼叫做「現實」。科學家從來都沒有獨立於他們所觀察到的世界之外。

• 詮釋學家要爭辯的是:傳統觀點中,把治療師視為心理狀態的客觀分析者,乃是在誤導及神祕化。治療詮釋有極大部分仰賴於治療師的預設。

• 過去的患者,現在組織起來,對抗精神醫療專業。他們抗爭的論點是:現行的疾病分類體系不只對他們壓迫、物化、貶抑,還忙著為心理健康專業做自保的服務。

以上這些批判的領域也同時促進了種種對於科學治療觀點的革新,以及吸收了種種的另類方法。以我們的看法,這些另類之中並非全都能讓人滿意,因為當他們試圖放棄某些面向的傳統觀點時,其實還保留了另一些傳統面向(譬如:治療者就是知識的專家)。同樣惱人的是,某些另類還持續強調因果關係的機械過程(譬如:個體的行動被體系或社會所決定)。其他一些則禁不住會朝向令人難以接受的自說自話而發展(譬如構設論〔constructivism〕),或朝向單邊主義、獨一觀念的理想社會主張。可以肯定的是,這些朝向新視野的奮鬥,有許多還在嬰兒期,因此無法提出其終極的論點。無論如何,在此同時,在這些領域之間,有共同的意識逐漸產生,統合的可能性意味已漸漸露出苗頭。有人問道:是否可能從這些批判之中獲得其利而免於其複製過去,且能避開其他種種糾纏不清?正是有此共識的可能,才讓本書的各章得以踏出探索的步伐。其整合之道就是社會建構論(social constructionism)。

建構論意識的展露

在對於科學家治療師觀點漸失信心之際,也同時有一股退出傳統學院科學知識的風氣普遍發生。在科學哲學之中,主要的批判落實於對抗「知識有形式和理性基礎」的預設上。邏輯經驗論多半已無人重視,批判理性主義也搖搖欲墜,「新實在論」的企圖沒能力說出可取代的科學方案。自從庫恩(Kuhn)和費爾本(Feyerabend)的作品出現後,「科學哲學」大多已被科學思想史和知識社會學所取代。此二者的興起已挑戰了科學知識具有理性上優越地位的觀點,並且追溯出一些如何帶起自然論概念以及如何打壓其他論點的文化與歷史過程。結果,最重要的論爭是:我們對於自然與自我的準確、客觀之說,充其量也只是某些社會過程的衍生物。對於我們認定的「真與善」,愈來愈多強調放在社會鑲嵌(social embeddedness)之上,而此強調之風在文學理論、修辭學、符號學(semiotics)中的發展更像野火燎原。雖然這些文獻斑爛多彩,但本文的所要傳遞的主要訊息是:我們對於所謂現實的種種表示,都不過是被我們居於其中的語言體系引導和限制所致。對於世界,我們所能說的——包括自我與他人——乃是衍生於我們所共有的論述之俗。因此,譬如說,你就無法基於「真實發生過」的方式來描述一國或一己的歷史;毋寧說,你能有的只是一個故事講說或敘事形式的庫存清單,而這些形式就框限了過去。但凡不能運用傳統故事講說模式者(譬如套用進展、變化、失敗作為內在邏輯,且有其開場,有其結局等等)就會被視為不能對於發生過的事情作明白的交代(account)。實際上,我們所認定的「真與善」泰半是文本歷史的產品。

然而,對於許多社會心理學家、傳播理論家,和社會學家而言,文本所交代的說明都還必須以更重要的方式往前推。因為,也有這樣的想法:文本的歷史並不獨立於人民之外。毋寧說:文本就是人和人關係的副產品。文本從其用於關係中的方式而獲得意義。可以肯定的是,我們對於世界以及我們自己所作的建構必受限於我們的語言,但這些限制又必須追溯到最終的源頭,那就是我們自己。我們生產出論述的慣例——在科學及在日常生活中皆然。同時,正因為我們對於「什麼是真的」有能力生產出大家都同意的交代方式,我們也有能力加以改變。

這並不意謂語言之外別無他物,或在我們的創製之外就沒有別的東西。不過,這論點就在於:所謂「真有其事」乃是由我們共同形塑而成,也就是說,這過程在我們的行動上是個典型的社會鑲嵌(embedding)作用,而形塑出來的表達方式對於建構我們的未來具有鉅大的重要性。關於我們身體的改變,本來沒有非把「死亡」稱為「終結」不可的概念;然而一旦這種概念廣泛流傳成為共有習俗之後,哀悼行動也會與此對應而實踐,於是這種語詞的召喚就變成對於未來事件有意義的預告了。此後,要讓社會發生改變,就既要進入文化的語言,還同時要尋獲其中的形變(transformation)方式。然而,要獲取這種形變,不能只經由單一的意志,即全知、全見的專家。這形變毋寧是內在於關係的質地中,其發生也是經由人和人之間無以數計的相互參照。對於傳統的科學家治療者觀點,許多批評者會認為:社會建構論的焦點在於指出其中的「理所當然」,而這是最吸引人之處。正因如此,才會引來批判理論、女性主義、前精神病患等陣營的人士持續質疑此一專業現行的真理典律(canons of truth)。建構論所吸引的是那種能夠自我批判的人,好給未來開啟另類的理解形式。對於構設論和現象學,建構論以不同的觀點提出批判的挑戰,特別針對其中的主體/客體二元論,而這是與傳統科學治療者觀點的共有基礎。對於家族治療師、社區心理學家以及自動控制論者而言,其中的建構論也不會把核心關懷擺在個體身上,而是擺在關係網絡上。和以上各種理論導向結合在一起,包括詮釋學在內,建構論所挑戰的立場乃是傳統科學模式所運用及宣稱的優越地位。

當然,這些挑戰會有什麼確切的結果,即是本書各章最主要的論點所在。為了方便閱讀之故,我們把本書分成四個部分,每一部分再配上若干帶有特殊要點的章節。這種分配很難達到理路純粹的地步,正如各章之間都難免有些層疊。不過,第一部分的各章比較是在詳述治療脈絡中的建構論有何理論、後設理論以及背景。第二部分,各章道出了實踐的特殊形式,用以描繪建構論者所運用的理念。此部分的四章討論了建構論治療者所接引的是哪些理論取向。這幾章和下一部分的幾章,其不同之處在於:後者所強調的是一些實例,展現出有創意的治療程序如何創製出新的論述空間,來讓「問題」得以重新建構。最後一部分對於建構論以及某些更流行的治療實踐提出進一步更為周延的質問。總之,最後這幾章對於社會建構論及其實踐過程提供了一套較為廣泛的反思。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5710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5/2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