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0614_畢業季

字母的誕生

設計界第一部引用大量圖片範例,深入探索西洋字母源流發展的中文專書!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1個人喜歡
  • 分類:
    中文書藝術設計設計字型/字體設計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王明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積木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0/09/09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設計界第一部引用大量圖片範例,深入探索西洋字母源流發展的中文專書

.從字形設計養成教育到實務工作,最具參考價值的獨到心法

.縱覽字形源流的「西洋字母年表」,幫助讀者精準理解字形設計的奧秘


  人類的文字書寫超過六千年,但「字體」的概念和「編排」的實作,是在中世紀末和文藝復興之初的活字印刷術興起之後,才逐漸從西歐世界往其他地方推展開來,這段過程前後不過五百年。

  若再往前追溯到希臘羅馬的「字母」初創之始,西方的文字書寫還有將近一千五百年之久的「字形」發展階段。

  文字造形是一門與語言學和視覺原理緊密相扣的專業領域;字體涉及的文史資料既繁且廣,做字體解析卻不談字形的發展,文字造形的認知就有空虛的疑慮;談西洋字體卻對拼音字母的來龍去脈一無所知,字體編排的專業會讓人懷疑。

  《字母的誕生》從埃及開始,對各時期文字類型屬性和語文本質有系統性的整理與解析。不同文字形式在日常生活的書寫表達,及各種字體在設計實務上的創作表現,皆有圖例詳加比較說明,以期發揮史用的積極功能。

  對文字學有興趣,但對文字學著作卻難以下嚥的讀者而言,這是一本引用大量圖片範例,深入探討西洋字母書寫演化的中文專書。

  就與字形及字體有關的設計人來說,讀《字母的誕生》是為自己的專業生涯儲備文字造形,及字體編排基礎的必備養份。

目錄

前言
導論:字學要義與語言本質
一、概念篇
字種的演化
文字的聲音
字母的基因
二、歷史篇
  書寫的搖藍:美索不達米亞
  文字的形塑 :埃及
  語音的初啼:恐怖縱谷
  表音的火花:西奈
  子音的實驗:迦南
  字母的定義:烏加里特
  字母的初航:腓尼基
  字母的邂逅:愛琴海
  母音的故鄉:希臘
  拼音的推手:伊特拉斯坎
  字母的誕生:羅馬

字母的系譜
字母書寫與視覺化閱讀
結語:一個字體工作者的教育
參考文獻

試閱

結語:一個字體工作者的教育
Education of a typographer


我個人出國前,在台灣已經從事平面設計多年,從早期的手工字形描繪,歷經鉛字排版,一直到照相打字的作業模式,都有一段不算短的實務工作經驗。這段期間雖然必須處理各式各樣與文字造形有關的設計資材,偶而也會獲得一些平面設計或版頁編排之類的獎項,但這些作品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沒有什麼明顯文字造形或字體編排的專業意涵,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些「圖勝於文」或「美工重於設計」的版面排列組合,更談不上有字體學(typography)的知識性素養。


摸索與啟蒙
七○年代的台灣在字體學方面,無論學校還是業界,都還處在極為荒蕪的時代,不知「字體」為何物,「打字」都是剪剪補補,毫無專業素養可言,我真正注意到文字造形的相關議題,是在出國留學的前一、兩年。由於很早就有閱讀外文設計圖書的習慣,除了吸收國外當時比較先進的設計思潮理念,或賞析特別的創意圖形之外,有意無意之間,逐漸注意到文字造形與字體編排在國外平面設計界被重視的情形,從而意識到當時國內在這方面的認知非常貧乏、甚至無知或誤解。有了這種萌芽式的驚覺,我開始嘗試搜尋並閱讀相關的書籍刊物,並在出國前夕於《雄獅美術》和《藝術家》雜誌,先後發表了
「從讀到看」及上下兩篇「版面設計的藍圖:怎樣動手做編排」的文章,算是我與文字造形這門專業知識第一次正式交手的記錄。


正規的字學教育
到美國,首先進入伊利諾州的芝加哥藝術學院。除了因該校強烈實驗風氣而修習的馬克思美學,及影像藝術並兼習石版畫創作之外,我也首次接觸正規的西洋字學教育課程。經歷六○年代創意廣告與七○年代識別設計高峰之後,八○年代初期,正是平面設計界所謂「新浪潮」(New Wave) 盛行,及建築界「後現代」樣式浮上檯面的時期;一股以文字為主要造形表現要素的版面設計風潮,正由芝加哥這個資本主義國家中的社會主義思潮新都帶頭,逐漸在美國本土擴散展開,我個人稱之為「瑞士學派反撲」風潮。
而帶動這股風潮的第一健將,來自瑞士巴賽爾(Basel)設計學校的沃夫岡‧魏納特(Wolfgang Weingart),這時候剛好在芝加哥藝術學院展開他在美國字形編排設計講座的第一站。魏納特上課時所展示的正統國際樣式(International Style)的簡約架構,結合後現代解構主義切割互置的多重紋理視覺樣式,讓我穩約感覺到,繼七○年代以赫伯‧盧巴林(Herb Lubalin)為代表的紐約派字體造形設計運動之後,另一股新的文字造形設計樣式已儼然成形,並將取而代之。


專業的設計環境
1984年初秋,我從芝加哥坐了三天三夜的灰狗巴士到紐約市,進入布魯克林區的普瑞特(Pratt)藝術學院的設計研究所。在普瑞特的「文字造形設計」(Typographic Design)課程裡,我遇到當時在西方花體字形設計界有「世界最精密手指」之稱的湯尼‧迪斯匹格納(Tony DiSpigna)。除了學校課堂上見識到湯尼那完全「手工」繪製既精細華麗又現代大方的花體字形圖案之外,我又特別選修由他深入指導的研究課程。從湯尼的現代花體字形設計,到整個紐約世界第一設計之都的環境,我算是正式見識到西洋字體造形及美式編排,所展現出來的世界級專業設計水平與國際性的創作架勢。


也就在這個時候,由蘋果電腦開發推出的麥金塔(Macintosh),及由其掀起的一場自古騰堡活字印刷術以來,最徹底的印刷設計與字體排版作業革命,剛剛就要開始。透過紐約時報人事廣告欄,我很幸運地進入位於公園大道與第23街,一家名為PDR (Pastore DePamphilisRampone)的印前與造字公司,在該公司剛成立的電腦繪圖設計與造字部門。也因為這樣,我成為全世界第一批正式於平面製作使用麥金塔電腦的專業設計者,並有機會親手處理傳統造字師父的鉛筆字體設計手稿,見識到字形美妙感人的線條。這段字體設計製作及正統美式印前作業的工作經驗,加上剛出爐的麥金塔作業環境,我對字形和字體的體認,終於在這場遠古造字技術,與先進電腦科技的交互激盪之中,逐漸一一明朗。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PDR多年來一直是IBM在美國東岸所有廣告報紙稿及部份企業平面設計品的印前製作公司,我因此有機會與經常前來公司交付設計製作的保羅‧藍德(Paul Rand,PDR老闆的多年好友)有一段難得一起工作的機會。再加上在PDR期間,經常有機會接手一些跨國企業的工作,直接領教到世界第一流設計大師在字體編排與平面設計上,所呈現簡潔攝人的形式,並體會他們深邃感人的創作理念。


深化的字體研習
有了PDR初步卻又近乎完美工作環境的實務經驗之後,我決定繼續往字體設計(type design)作更進一步的學習,於是申請進入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一個由艾德‧班奇雅特(EdBenguiat)所指導的字體設計研究班。艾德‧班奇雅特這位幾乎是本世紀最多產的字體設計「霸主」,他上課時所展現的絕對專業功力,及那股傳統字體設計師特有的自負氣勢(一堂課下來,滿室飛舞及到處散置一張張被他撕裂拋棄的學生作業,是典型的教室景象),不只深化我對字體細節的實質掌控能力,也更進一步激化我個人日後幾乎也同樣不強烈又自負的「字體」專業人格。


結束班奇雅特的字體設計魔鬼訓練營之後,我又進入帕森斯(Parsons)設計學院修習字型書寫(在色稿上用簡潔明快的筆劃,迅速地描寫出各種大大小小可茲辨認的標題字型)及版面編輯研究的課程。透過這些以快速表現字體類型,及探討圖文細節的課程安排,我開始大量搜集、研習西洋遠古以來,各時期有關字體及書籍版型資料。尤其從中世紀的手抄本到十五世紀活版印刷之間的古籍冊頁,及至十八世紀左右的古典字體印刷書籍圖版,都是教我經常廢寢忘食、魂遊時空的研習對象。


實證的工作經驗
除了正規學院式的字學教育和專業造字機構的環境浸潤之外,我在美國前後待過10家左右的廣告或設計公司。在這段從事商業設計為主體的工作期間,有關文字造形學理與字體編排知識在平面設計創作上,及其在市場機制中運作的實務經驗,使我更進一步確認,文字造形與字體編排設計在國外平面設計專業領域裡的份量,以及字體編排師(typographer)或字體設計指導(type director)的角色,與其所應發揮的功能,完全不是國內相關業界所能想像或比擬。舉例來說,在我服務過的一家叫Design Lab的機構,曾經有一張看起來普普通通、其貌不揚的酒會邀請卡,我前前後後,來來回回,一共打了將近25次的照相打字(當時該機構還沒開始使用桌上電腦排版系統)。也就是這種對字體「絕對苛求」的設計環境與工作歷練,使我從此認識到,知識原理與實務應用仍是「設計」這門工作一體兩面不可或分的專業特質。多年來,無論是學校課堂上的教學活動或是個人的知識研究探索,乃至於商業性質的設計工作,我都堅持這個專業知識的原則與信念,全力以赴。象牙塔式的學術研究,固然是我鑽研科學知識與探索純粹創意的安全堡壘;殺戮戰場般的商業設計實務,更是檢測個人所追求的是真知還是偽學的最佳試劑。


期待一個有字體教養的設計環境
台灣平面設計界長久以來偏重圖像表現,再加上相關資訊的短缺,以及師資程度的參差不齊,字體編排設計可以說是平面設計業界最貧弱,也是相關教育機構最使不上力的一環。偶而有些設計者也會注意到字體編排的重要性,但一般來說也都僅止於字體編排在整個設計品裡所呈現的視覺效果考量,基本上不脫離形、色、構成等視覺原理所關心的範疇,無法對字形或字體的本質與特性,做有效的掌控或做更高層次的發揮。


近幾年大專院校裡的相關科系,雖然已有越來越多返國的人才和本國培育的師資,但似乎也都只是順勢把在本身求學期間所接觸的有限課目與教材,依樣畫葫蘆似的移植到個人任教的課堂教室裡,或是藉由目前網路之便,在「魂遊四海」幾趟之後,下載一些國外學校裡類似的教材。從許多不是流於蜻蜓點水式的表象資料轉輸,就是任由學生做美其名為創意解構,實則做隨機配置式字體截肢的學生習作裡,似乎說明「字體教養」是需要被正式提出來做一個全面性討論的時候了。


字學或字體編排,尤其字體設計,向來就是一門鮮為人知的技術與學問。一般以圖形或純粹視覺效果為表現主體的平面設計,似乎只要透過幾年美工科系課程,甚至幾個月的美工補習班訓練,再配合方便又容易上手的桌上電腦,似乎人人都可以隨時「輸出」一張張看起來有模有樣的作品。反過來,任何一位稍具基礎認知的字體編排工作者,或略諳此道的平面設計師,或多或少都得要有10年上下的相關歷練。


文字造形或字體編排的認知與素養之所以如此不易培育,除了早期字體專業少人鑽研,相關知識與技術不易傳習下來之外,字體作為文字內容傳載應有的媒介「透明性」(只言文意,無視字形),更是造成字體本身在閱讀時,很難被讀者意識到它的存在;版面編排時容易被設計師忽略的主要原因。而字體的樣式,尤其是西洋字體的樣式動輒以百千計,一般的設計人員連最初步的字體選擇都成問題,更何況後續錯綜複雜、變化細微的版頁編排設計之掌控?


目前國內的設計行業,由於桌上電腦排版的引用,間接「夾帶」進來的字型與螢幕上觸目可及的一堆相關用語,一時間,設計者口出必「typography」,而工商企業界曾經風行的字形繪製與發行,更是人心沸騰過好一陣子。乍看之下,台灣從此將從「美工設計」的層次一路往字體編排的境界推進。殊不知,這種從先前對字體一無所知的黑盒子,一下子跳進數據化編排設計的萬花筒,這當中的諸多虛胖假象,對國內文字造形與字體編排的發展以及整個字學教育的培養,是正面還是負面,仍有待進一步審慎的觀察與評估。


當一種硬體工具從專業領域釋放到一般大眾手中時,若沒有適切的軟體知識和專業素養伴隨,往往會發生供過於求,破壞大於建設的脫序現象。早期的個人電腦剛推出時,就有許多設計專業人士大聲疾呼,認為一般人最好還是用傳統打字機做文件編排的工作,至少還可以因打字機的有限字型選擇與固定行文樣式,保持一定水平的字體排式與版面模樣。而時下設計界,滿天飛舞的隨「機」(電腦) 扭曲字形以及無數莫須有的視覺特效(有圖必成立體、有字就加陰影、有色當然要做漸層處理……),正好說明台灣目前文字造形與字體編排設計,仍然處於開發中國家典型的「過去一直很難擁有,現在通通馬上要有」的文化陣痛期。


就整體字體編排設計的素養而言,度過文字造形文化陣痛期的最佳策略就是回歸原點,從最基本的「字形樣式」與「字體類型」著手。透過各種字形樣式發展沿革的歷史陳述,既可以對字體設計的原理原則有完整脈絡的全盤性認識,更可以藉此體會文字造形與社會文化和科技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而對個別字體類型的深入解析,不只在面對眼前成千上萬的字型時,鍛鍊一定程度的「判讀」能力,對往後更深廣的版頁編輯設計,也才能作整體掌控與發揮設計創意的空間。相信透過這種漸進與逐步提昇的字形與字體的教育性論述,台灣相關的設計產業也才能擺脫獨尊圖像的美工氣息,塑造圖文兼修、形
意相成的設計文化。
回到原點,回到未來
文字造形與一個民族的書寫符號有直接的形式關係;字體編排則必須建構在一個文字文化系統的基礎之上。西洋文字的最基本單位就是「字母」,從「字母」這個原點開始,不只可以接觸到大部份西洋主要民族的書寫符號形式,從「字母」這個原點出發,還可以優遊整個西方世界的語言文字文化。以西洋文字造形和字體編排的專業素養而言,回到這個最小的原點,才可以看到無限回到未來。
王明嘉  2010年8月 於王明嘉字體修院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120199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