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臺灣史‧時間篇:30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聆聽博物館的收藏,說出時間的故事
  • 分類:
    中文書人文歷史台灣史地台灣史概論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怡宏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經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3/02/02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4大主題、30件珍貴文物
看見臺灣史中的時代、生活與節奏
臺史博收藏與研究鉅獻:聽博物館的收藏,說出時間的故事


歷史是關於人的故事,而尋常的物件,從帳本和日記,到證件和行李箱,多年之後,都可能成為重要材料,讓人發現「原來過去的人是這樣生活的」!

《看得見的臺灣史》系列第二冊「時間篇」,由臺史博館員共同研究與書寫,以30件精選文物,帶著我們一起探索,大時代如何影響小人物。

不同時代留下日常物件,記錄各個時期的女性生活:從清代富家嫁女兒的帳本中,可以了解「嫁妝」、「婢女」的運作;過去對於「女主內」的期望,則反映在日治時期女學生的畢業紀念帳上。

為了平定民亂,清朝官方在地方團練立功前,便會先頒發功牌攏絡利誘;臺灣的戒嚴體制,既壓制組織反對勢力的政治權利,也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黨外人士留下的物件見證了前者,而臺灣宵禁時的通行臂章,以及戰地政務下馬祖漁民工作節奏的紀錄,則具體呈現了後者。

人們的日記與課本,訴說政局變化下學習新語言的掙扎;家譜和墓碑,代表著對於家族的多樣理解;而各種以「紀念」或「紀錄」為名的文物,則呈現對於歲月流轉的複雜觀點……讓我們跟著文物,一起探索臺灣史上曾經真實活過的人們,重溫他們生活中的分分秒秒與日日夜夜!

好評推薦

呂紹理(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文松(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曹銘宗(臺灣文史作家)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作者

編者簡介

陳怡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新北三重埔人。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學院歷史學徒出身,做「土匪」研究起家,到博物館工作後,每天接觸奇奇怪怪的文物與其背後的故事,研究關注政權轉換時期與日治時期臺灣史。

目錄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
導讀一 時在精彩:三十件文物裡的日常與非常  陳怡宏
導讀二 物與人:承載記憶,以時間為度  顏杏如
 
輯一、日常
主題一、生命與儀禮
01 三月瘋媽祖:一九一六年黃煌輝的北港進香旗
02 婚前準備與婚後保障:安平顏家的出嫁帳單
03 為你,一生守候:清同治年間臺郡節孝局關係呈報文件
04 死後時間的想像:木刻更衣印版
05 時間流轉的祝願:鳳山鄭家的墓碑
06 編織族人們走過的時間:潘再賜編錄埔里愛蘭潘家世系圖表
07 摩登女性,產婆軌跡:黃陳梅麗的助產工作簿

主題二、生活與休閒
08 衛生紙的輝煌年代:玉山衛生紙
09 先用藥,後付款:寄藥包
10 農村生活的節奏:牛鈴
11 半世紀的販售騎蹟:菊鷹牌腳踏車
12 承載家族記憶,訴說休憩時光:朱漆雕花鑲大理石床板紅眠床
13 改朝換代下農村青年的兩個時間:陸季盈一九四〇、一九四六年日記
14 語言中的時間線索:國民學校國語讀本暫用本初級首冊
15 臺灣兒童刊物的時間戰:《王子》半月刊創刊號
 
輯二、非常
主題三、戰爭與動亂
16 先領功,再辦事:同治二年剿戴林二逆之亂五品軍功頂戴功牌
17 乙未之役照片裡凝固的時間:《征臺軍凱旋紀念帖》
18 水螺若響:手搖警報器
19 終戰之日,逃生之時:皮質行李箱
20 有朝一日重回故土?大陳地區來臺義胞接待證
21 今夜可以不回家嗎?戒嚴通行臂章
22 前線共體時艱下,被限制作業節奏的漁民:馬祖戰地洗蝦皮照片
23 時「刻」的警鐘:金門砲宣彈彈殼

主題四、定格與紀念
24 被定格的時間:清代臺灣原住民圖繪
25 悠閒的旅遊時光:《倫敦新聞畫報》〈速寫福爾摩沙〉
26 少女青春時代的見證:臺北州立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御卒業記念帳
27 一期一繪.最後的官葉:始政第四十回記念繪葉書
28 震動人心的天災:昭和十年臺灣新聞社編《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
29 抓緊組黨關鍵時機:一九八六年黨外選舉後援會工作人員證
30 歷史事件的保鮮:太陽堂太陽餅海報
 
年表
作者介紹

序/導讀

書系總序

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張隆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作為典藏島嶼人民生活經驗與歷史記憶的首要機構,在「大家的博物館」的願景使命與「文化平權、知識平權」的理想信念下,從籌備到開館二十多年來,已經累積了近十五萬件的文物,並舉辦超過一百場的特展。我們的常設展「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也在閉館十五個月後,於二〇二一年一月八日正式推出「交會之島」的更新展。「如何讓臺史博豐富的文物、紮實的研究、精彩的展示,以及各種實體和線上的學習資源更即時、更有效與更有趣地被更多人看見、欣賞及利用,進而展現具有臺史博特色及代表性的品牌形象?」正是全體館員同仁們共同思索和努力的目標。

「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同仁們回應上述課題的首度嘗試,大家結合了館藏文物研究、跨領域共筆及史普書寫的多重途徑,來面對大眾讀者的閱讀需求和品味。全書系規劃為「空間、時間、人間」三部曲形式,每本作品選擇三十件代表性文物進行介紹敍事,並由各篇主編撰寫導讀。作者群除館內同仁,亦邀請相關領域學者專家參與,希望能達成「好看、好讀、好珍藏」的目標。

本書系首先推出的第一冊「空間篇」,以館藏地圖資料為主要文物類型,各篇作品的編排兼顧通史時序及特色專題。第二冊「時間篇」從生活與文化入手,討論傳統歲時節慶、現代性時間觀、朝代政治更迭、以及集體與個人的時間記憶等專題。「人間篇」則呈現臺灣複雜的移民歷史與殖民經驗,從多元族群觀與社會生活史的視角來述說島嶼人群的動人故事。

整體而言,「看得見的臺灣史」書系是本館藏品研究與轉譯應用的集體努力,更是同仁們推動博物館歷史學的重要成果。作者群們從文物的生命史著眼,討論物件的歷史價値、物件轉換流通的過程、物件的材質特性、乃至於物件作為博物館與社會連結的功能與意涵等多元面向。此一物件導向的規劃(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目的,在於指出博物館歷史學不同於傳統文獻實證史學的特質,從而凸顯在博物館作歷史(doing history in the museums)所具有的公共性格、社會脈絡與時代精神。

面對當代博物館思潮、後疫情社會以及國際地緣政治的多重變局,臺史博將以新思維、新團隊與新行動,讓世界看見臺史博,發現新臺灣。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32788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88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