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的終點(新版)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散文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芳明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聯合文學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08/06/05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一場在八○年代傳遞的革命之夢,使陳芳明放棄學位、放棄友誼、放棄國家。陳芳明在序言中說:「我是燒得那樣徹底,燒得片甲不留,以致在一九八九年第一次回到台灣時,沒有多少舊識能夠辨認我的從前。我不僅背叛政府體制,並且也背叛自己的生命。」夢沒溫度,夢也脫離現實。但為何一場夢,炙紅如火,燒灼了一名散文家的人生?燒灼的痕跡無法磨滅,紋路已經烙印在陳芳明的每一篇作品中。

《夢的終點》,是這些革命之夢的散文紀實。在這本散文集中,陳芳明啟開了記憶的窗口,再一次的讓夢繼續燃燒,燒得放肆、輝煌、燦爛,夕陽,將永遠無限美好!

名人推薦

「革命的夢,串連著我三十歲時期的年華。那樣的夢,在遠離台灣數千里之外的一個城市釀造並孕育。因為有夢,跨入盛年之後的意志燃燒得特別熾熱,而情感也沸騰得格外滾燙。縱然是離鄉背井,縱然是埋名隱姓,為了追求這一個夢,我於青春無悔。燒得火紅的夢,撐起生命中一段義無反顧的歷程。而今回首眺望,那場激情的夢,果然是一場不折不扣的夢。」
——節錄自〈夢的終點〉自序

島狀的夢
阡陌縱橫,是我的記憶。像攤開手中的掌紋,我攤開揣在心懷裡那張陳舊的地圖。細讀地圖上的紋路,無論是實線或虛線,我可感知,條條都緊繫著我愛戀過的那塊土地。從田間的小路,到城市的曲巷,都投射著我的身影與心影。我珍惜著每一道交叉的線,也愛撫著每一條摺疊的路。我攜著自己回到熟知的曲折巷口,穿過每一條曾經徘徊難捨的道路。千迴百轉的巷與路,像極推理小說中的每根線索,彼此都相互牽連,往往最後都沒有結局。我反反覆覆走遍了地圖上的紋路,終於都找不到出口。總是在這樣的時刻,我焦急地驚醒。和著全身的冷汗,驚醒在地球另一面的一張異鄉的床上。
那時,我就推窗而起,迎進北美最遲最涼的深夜微風。湧滿室內的,是惆悵,是抽痛,是一聲拉長的輕嘆。然後,我會勸誘自己寧靜躺下,再度攤開阡陌縱橫的記憶。我的夢,總是呈島狀,稍帶綠色,幻游於北半球的星空。
——節錄自〈在植滿荊棘的夢土〉

台北 一九七○
台北,是一個傷心城。黃凡的小說,已為我們下了最準確的定義。台北之令人傷心,是因為在那裡,往往可以在最快的時間裡,獲得最壞的消息。釣魚台失去了,退出聯合國了,與日本斷交了,尼克森在上海發表公報了,能源發生危機了,都在七○年代初期,一次一次傳來消息。那時,每天出門,都可以看見滿街的旗幟,彷彿旗子掛得越多,信心就越雄厚。一場急雨過後,所有的旗幟立刻變色。不久,那些充滿信心的旗,都堆棄在路旁的廊下。台北,真是一個令人傷心透了的城。
——節錄自〈在植滿荊棘的夢土〉

台灣的每個時代,都是流亡時代
存留在我內心的台灣形象,具有痛楚與勇毅的雙重象徵。我總是看到歷史之鞭揚起,擊打在遍體鱗傷的島嶼。但是,我也常常看到,我的母土在風中雨中巍然站立起來,抵抗時代的逆流與狂流。體認台灣歷史的性格越深刻,痛楚與勇毅的形象就越清晰。這雙重的象徵,已成為我思考上、意志上的精神原型。
這樣的歷史形象,是我在異鄉被迫流亡時僅有的懷抱。離開台灣之後,我才更加感受那塊使我輾轉不安的島嶼,是充滿母性、充滿溫暖的土地,十餘年來,我熟識的、或不期而遇的、或已經去世的許多朋友,都同我一樣懷著痛楚的心情望鄉,望向那生命的最初原點。在地球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多麼偏遠、多麼荒涼,使他們能夠戰鬥下去的唯一支柱,便是故鄉之思、土地之愛。黯淡的生命裡,若是還存有一絲光芒,台灣就是那光源。
——節錄自〈我的母土與母親〉

唯北美深夜殘存的星光,能夠反射我此刻返台前的心情。十五年了,那些星辰必然知道,每當深夜,總有一顆不眠的心,守著窗口,朝向台灣瞭望。同樣的星光,見證我跨越三十歲,也看到我涉渡過四十歲。那些閃爍的光芒,照映過我是如何從壯年邁向中年,也照映過我如何在折磨中掙扎,在困頓中突破。
不眠的眼睛,其實是不碎的意志在堅持。有時,我覺得自己彷彿是監禁在遠方的困獸。我沉吟,我怒吼,卻只能坐視檻外的一切變化。獸一般的我,能夠堅持活下去,大約就只是憑藉一己的意志。然而,有時又覺得自己不必然是在困居,而是一匹在荒野走動的獸,全然喪失了巢穴的怪物。遠方的雷聲與風暴,只依賴一顆脆弱的心在承擔。這樣幾近衰竭的心,終於沒有被擊敗。我走過漫無邊記得道路,但我知道自己在尋找什麼。那過程,緩慢而痛苦。然而,最重要的,也就是那過程把我軟弱的心力與意志鍛鍊成粗壯的柱子。
十五年,絕對不是短暫的旅程。不僅是我的生命徹底受到改造,我的土地也更是發生了劇變。但儘管變化與改造有多巨大,我深信,我和我的土地都在尋找命運的答案。
——節錄自〈離台十五年祭〉

左營車站,是我青春的閘門,穿過柵欄,登上北行列車,歲月從此不再回頭。……
小小車站的月台,投射著飽滿的七月晨陽。我無語環顧這個車站,彷彿我從前未曾來過,彷彿這只是我迢遙旅途上的又一個驛站。我看見乘客坐著、站著、佇候著,一個比一個疏遠而淡漠,男的女的看來是如此陌生,那氣氛真的像是我在遠方偶然路過的一個車站。但是車站外的湖光山色卻又是我熟悉的,甚至微濕的空氣在接觸肌膚時,也是那般熟悉。這不會不是我的家吧,這不會不是曾經使我發生過單戀、初戀、失戀的左營吧。
——節錄自〈青春的閘門〉

聽到沈富雄在台灣被捕的消息,我第一個立即的反應是,台灣政治的和平改革又進入了黯淡時期。如果像沈富雄這樣溫和、這樣堅持改良主義信念的知識份子,都無法躲過屈辱性的逮捕與監察,那麼幾乎每位善良的百姓都有可能被羅織入罪。從斷續的越洋電話,從他家屬傳來的消息中,就可知道這是早經縝密設計的政治案件。這個事件的發生,出乎任何人的意料之外。
……

沈富雄遭到的羞辱,將喚醒更多知識份子對台灣黑暗政治的注意。台灣社會即將要進入廿一世紀,但統治者卻仍自甘於停留在十九世紀。時代的巨輪,是與求變的人民意願同步前進的。拒絕向前走的統治者,必被巨輪輾過。在鐵窗裡的沈富雄,不是坐牢,而是見證;他見證了統治者的墮落。歷史將證明,統治者,屬於冰涼的鐵窗;沈富雄,屬於驕傲的台灣。
——節錄自〈屬於台灣的驕傲〉

天空暗下來了,整座城市漸漸隱逝在夜色裡。上海的夜,是幽暗的,燈光稀疏,寥若星辰。許多高樓矮簷只剩下黯淡的稜線,然後化成模糊的影像,終至全部消失無蹤。無邊的寂靜,從海洋,從黃浦江口,從亞細亞的內陸,悄悄侵入,不久就佔領了這個廣漠的都會。黑暗與寧靜既已齊備,上海便提早入睡了。
我與這位台灣人坐在宿舍裡,靜靜談論他這一生的遭遇。他已接近老年,但這可能是他生命裡最平靜的一段時光。雖然留在內心的創傷從未痊癒,雖然早期的罪名至今仍然使他抬不起頭,但至少在法律上,在名義上,在黨的紀錄上,他已獲得平反了。窗外昏黃無力的燈光,彷彿是他心靈世界的反映,蒼茫的黑夜只剩這一絲光芒,是他生命裡僅有的餘暉。
——節錄自〈異鄉夜談〉

祖母詩人陳秀喜之逝,加深了我對嗜詩時代的懷念,也使我對當年曾經有過的徬徨、迷失感到惆悵。二月廿五日清晨,鄭炯明、林文義分別自高雄、台北給我越洋電話,告知陳秀喜去世的消息時,我坐在燈下,分外覺得茫然。閉目追索她的影像,記憶最深刻的,不是去年十二月我與她的最後相聚,而是台北松江路的深巷裡,她揮手向我告別的身影。那是一九七四年的事了,我正準備離開台灣。我去向她辭行後,走出巷口,她站在門前凝望。我回首兩次,只見她不停揮手,微雨最後濡濕了、模糊了她的影子。她樓下的前門關上,我知道,少年時代至此告一段落。
——節錄自〈微雨松江路〉

編輯推薦

1998年陳芳明出版《夢的終點》一書,盡述一場在八○年代傳遞的革命之夢,使他放棄學位、放棄友誼、放棄國家。作者在序言中說:「我是燒得那樣徹底,燒得片甲不留,以致在一九八九年第一次回到台灣時,沒有多少舊識能夠辨認我的從前。」這些無法磨滅的記憶,都化作一篇篇文章,在書中呈現。此次更新封面,企盼讀者重溫這本革命之夢的散文紀實好書。

作者

陳芳明
台灣高雄人,一九四七年生。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從事歷史研究,並致力於文學批評與文學創作。曾任教於靜宜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現為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台灣文學研究所所長。近年編有《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選文篇》(上)(下)。著有政論《和平演變在台灣》等七冊,散文集《風中蘆葦》、《夢的終點》、《時間長巷》及《掌中地圖》,詩評集《詩和現實》等二冊,文學評論集《鞭傷之島》、《典範的追求》、《危樓夜讀》、《深山夜讀》及《孤夜獨書》,學術研究《探索台灣史觀》、《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殖民地台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及《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傳記《謝雪紅評傳》等。目前正在撰寫《台灣新文學史》。

目錄

夢的終點(自序)

第一輯 蹀躞
相逢有樂町
在植滿荊棘的夢土
我的母土與母親
離台十五年祭
聚散
歷史失憶症
國家傾塌的年代
青春的閘門

第二輯 葳蕤
江湖十年,孤燈一盞
曾經發生在洛杉磯
我的台灣史啟蒙導師:史明先生
葉老
寒風裡過澳底
邊界外的怒潮
無花的墓園
島上最前線
屬於台灣的驕傲
涉渡

第三輯 悱惻
內山書店
魯迅故居
異鄉夜談
望向田野另一端

失去的山水亭
一位精神盟友的復活
微雨松江路
尋找謝雪紅的蹤跡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5227647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14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