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書時代: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分類:
    中文書文學現代華文創作現代小說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路寒袖 主編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遠景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4/21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品讀作家筆耕的青澀文字
探究四十本「初書」的璀璨時代


認識作家的第一步,從第一本書開始;作家寫作的第一哩路,從第一本書出發。

由知名詩人路寒袖策畫,挑選日治時代至近現代、橫跨老中青三代之四十位臺中在地作家,或邀請作家回顧、尋覓隱於心中的悸動,或延請專人撰稿,譜寫出不為人知的創作心事及出版歷程,構成一篇篇珍貴且獨一無二的「第一本書史」。

作家名單(依出生年排序):
葉榮鐘、楊逵、姜貴、孟瑤、陳千武、楊念慈、齊邦媛、趙天儀、白萩、丘秀芷、許達然、黃海、蔣勳、江自得、洪醒夫、蘇紹連、廖玉蕙、林廣、渡也、吳櫻、蔡秀菊、石德華、廖莫白、鍾喬、劉克襄、路寒袖、楊渡、詹義農、林沈默、方秋停、嚴忠政、紀小樣、張經宏、王宗仁、陳雪、甘耀明、李長青、林德俊、江凌青、楊富閔

撰文:
廖振富、楊翠、陳憲仁、方杞、吳櫻、顧蕙倩、然靈、應鳳凰

作者

主編者

 

路寒袖

本名王志誠,台中大甲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國家文化總會副祕書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等。現任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著有詩集《早,寒》、《夢的攝影機》、《春天个花蕊》、《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那些塵埃落下的地方》等,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歌聲戀情》,繪本書《像母親一樣的河》、《聽爸爸說童年》、《陪媽媽回外婆家》,攝影詩文集《忘了,曾經去流浪》、《何時,愛戀到天涯》、《陪我,走過波麗路》、《走在,台灣的路上》、《看見,靈魂的城市》,報導文學《溪行回春》等。

歌詞作品有侯孝賢《戲夢人生》電影音樂,潘麗麗專輯《畫眉》《往事如影.冬至圓》、李靜美專輯《情鎖》、鳳飛飛專輯《驛站》《思念的歌》、蔡琴專輯《點亮霓虹燈》、蔡秋鳳專輯《生活影印機》,與選舉歌曲等共計近八十首。另主編各類文集四十餘種,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

曾連獲兩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賴和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2003 年年度詩獎、榮後台灣詩人獎、台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等。

目錄

市長序
局長序

葉榮鐘|中國新文學概觀
楊逵|鵝媽媽出嫁
姜貴|旋風
孟瑤|美虹
陳千武|密林詩抄
楊念慈|殘荷
齊邦媛|千年之淚
趙天儀|菓園的造訪
白萩|蛾之死
丘秀芷|遲熟的草莓
許達然|含淚的微笑
黃海|奔濤
蔣勳|少年中國
江自得|那天,我輕輕觸著了妳的傷口
洪醒夫|黑面慶仔
蘇紹連|茫茫集
廖玉蕙|閒情
林廣|樹的象徵
渡也|歷山手記
吳櫻|失血的太陽
蔡秀菊|蛹變詩集
石德華|校外有藍天
廖莫白|菊花過客
鍾喬|在血泊中航行
劉克襄|河下游
路寒袖|早,寒
楊渡|南方
詹義農|憶儂
林沈默|白烏鴉
方秋停|原鄉步道
嚴忠政|黑鍵拍岸
紀小樣|十年小樣
張經宏|摩鐵路之城
王宗仁|象與像的臨界
陳雪|惡女書
甘耀明|神祕列車
李長青|落葉集
林德俊|成人童詩
江凌青|男孩公寓
楊富閔|花甲男孩

附錄一|撰稿人簡介
附錄二|第一本書一覽表

序/導讀

局長序

文學史初書

臺中市文化局去年將臺中的文學作了一系列的綜理爬梳,我們不但邀請廖振富與楊翠兩位老師編撰《臺中文學史》,更以此基礎選出其中二十七位作家,將他們的文學生命與臺中地景進行聯結與探索,繪寫出文壇矚目的《臺中文學地圖》,讓讀者對臺中作家的理解多了諸多「土味」,也期望透過文學地景的標註進而串起民眾對人文風景的共鳴與關注。

今年文化局再闢新境,除了為讀者開啟對臺中作家生命輿圖的旅程,更希望讀者的觀照可以回歸到最原初的文本,藉由作家的作品具體了解其理性思維、感性內在及創作的濫觴。然而許多作家珍貴的第一本書不是絕版甚早,就是淹沒在茫茫書海之中,文化局於是啟動「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出版與展覽」計畫。

第一本書的出版象徵作家在文學路上的起步,這「初書」的記憶無疑是甜美而令人悸動的,在選出的四十位作家中,有的本人現身說法,有的由專家撰寫,結集成《我的初書時代》一書,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文學生命中四十個豐富飽滿的精采演繹,寫作的堅持與理想,過程的甘甜與苦辣,既是作家的生命故事,也是文學的寶貴史料。

除了書籍的出版,更於臺中文學館舉辦「臺中作家的第一本書特展」,不但展出第一本書的實體,也蒐羅了作家的身影及珍貴的手稿,希望民眾透過閱讀、觀展、講座、小型演唱會等多元模式,與作家的生命產生深刻互動。

本次的出版與展覽計畫,很榮幸邀請到長期深耕文學史與出版史的應鳳凰教授擔任顧問,在人選與展覽上提供不少意見與方向,而且應教授也曾在《人間福報》開立「作家第一本書」專欄,對於如何為文切入介紹作家的創作初始有豐厚經驗,而其在專欄之前所寫的緣起一文,令人心有戚戚,亦是我發起計畫的初衷:「瀏覽『作家第一本書』是認識作者的大好機會。初試啼聲,通常接近原始面貌……分開來看,『第一本書』是作家個人的大事,合起來,或宏觀地看,也是『一個地區,一個時代』的大事。」

不論對出版史還是文學史而言,作家的第一本書都是相當重要的史料,不只是作家本身最珍貴的生命印記,也是一個時代的設計美學的資料庫,更是以另類視角切入的文學史。我期盼這部文學史可以多面向的延續,為臺中這塊土地播撒更多文學種籽,讓我們得以在一座座美麗的文學花園裡散步。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王志誠/文

試閱

島嶼已在晨間醒來

路寒袖/文

1975年的下半年,我在臺中一中升上高二,因參與了校園文學社團「繆思社」的創立,於是從自然組的甲組轉到了社會組的乙組,並且開始寫作,從此改變了我的一生。

為了寫作,我甚至拒絕聯考,將自己的人生獻上祭壇,冀望繆思女神的眷顧。或許繆思有意對我的意志加以嚴酷的試煉與考驗吧,我的第一本書竟遲至1991年才出版,距離提筆寫作已苦熬了十六個年頭了。
不過我的第一本書,詩集《早,寒》,共收錄六十七首詩作,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977年4月的〈孤挺花〉。1975年到1977年間的作品則付之闕如,其實那兩年我的寫作因剛起步,初生之犢的筆當然火力全開,粗估累積了一百多首作品,其中有些發表於校刊與地方報紙的副刊,但那時期自己的詩風未定,儘學些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的皮毛,無論怎麼讀都無法感動自己,心意一橫,便一把火將它們送入歷史的灰燼了。

〈孤挺花〉寫於我寄居楊逵的東海花園。

彼時,花園大半的園圃是孤挺花的領地,它孤傲獨立,尤其每日清早當我在晨霧中醒來,從寓居的工寮破窗看出去,一株株昂首挺拔,張大嘴巴,那唱出滿腔熱血的形象像極楊逵的一生。該詩的主題其實是曖昧感傷的情詩,但因創作的地點、元素皆在東海花園,楊逵便自然而然的入詩了。

文壇通例,書名來自書中的同名作品,一般選做書名之篇,考量不外乎兩種,一是以內容為重,故取書中力作;另者,以名勝出,著眼篇名的吸引、感染力,祈使引起社會注意,更要深入讀者記憶。《早,寒》一書的命名應屬後者,〈早,寒〉是詩集中之一首,但只是小品,原是應《自立早報》刊頭「早之頌」專欄之邀而寫,詩雖只有短短七行,卻以抖擻的精神迎向沍寒的氣候,昂揚樂觀又堅定,頗能激勵自己與讀者;當時取名可是經過一番斟酌,因為如果「早寒」兩字連用,是名詞,而兩字以逗號分開則成了動詞,動詞才具有積極的力度。其實它還有一個自我解嘲的寓含,「寒」字聯結我的筆名,所以〈早,寒〉譯成口語是:路寒袖啊,寫了這麼多年才出版第一本書,還真早呀!《早,寒》書分五輯,最特別的是〈第三輯:臺灣民謠詩作〉,但其實應叫「臺灣歌謠詩作」,那時由於我對臺灣歌謠尚無研究,分不清「民謠」與「歌謠」的區別,跟大多數人一樣,只要是臺語老歌全稱之為「臺灣民謠」。不過,1997年出版《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詩集時,刻意再度收入這一輯,就修正為「臺灣歌謠詩作」。

〈臺灣歌謠詩作〉是我構思良久的企劃寫作,顧名思義,乃以臺灣歌謠為素材,以新詩的語言、技巧加以詮釋解讀,希望藉由文本與複寫的張力,賦予新的意涵,讓社會認識臺語歌謠之美,從1980到1984年陸陸續續共寫了八首,這組詩彷彿是我後來涉足臺語歌謠創作的預告。

出版第一本書在我能夠掌控的範圍之內當然要精銳盡出,我的作者照片乃拜託中國時報同事,也是知名的攝影家林國彰拍的,序文請從我接觸文學就認識的好友林蒼鬱,他寫詩、寫小說,既攝影又畫畫,也從事封面設計,後來還為公視拍紀錄片,並得獎,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1982年我創辦《漢廣詩刊》,共出刊了十三期,所有的封面全都是林蒼鬱所設計。

我也找了在復興商工任教時的好友曾清淦為每一輯插畫,曾清淦畫風奔放不羈,有股臺灣囝的慧黠與調皮,潛力備受藝廊看好,那時我已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工作多年,囑他嚐試為媒體插畫,他就以「邱野青」的筆名畫了好些年。

《早,寒》由臺中縣立文化中心出版,這是既光榮又遺憾的事。此言似乎吊詭,光榮何在?因為它是臺灣第一套的「縣市作家作品集」,是當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主任洪慶峰的創舉,之後,全國各縣市紛起效尤,並蔚然成風。這全國第一的作家作品集共甄選出十位臺中縣籍作家,分別是陳千武、張彥勳、洪富連、陳明臺、蘇紹連、陳信元、彭選賢、秋樵、孟璇、路寒袖,十人之中我最年輕,殿於後追隨著前輩。

遺憾何事?因是官方出版,所以未能流通於市,沒有版稅沒關係,但書是渴望被閱讀的,未上市,一般讀者就無緣目睹,難免有著與沒有出版何異之嘆。記得洪慶峰很有心,出版一段時日後特地邀請所有的作者座談,會中我就極力建議一定要想辦法讓書上市,但礙於當時保守的行政規範,一直到了後來我自己進入公務體系後,才突破此一囿限。乘客點頭,肩膀以上探出篷車外面。他朝著騾子滲著汗水的臀部和快速甩動的耳朵往前看去,瞥見幾間簡陋的房子、一堆帳棚,及後方比房子和帳棚稍高的樹叢。他的第一印象只有顏色──暗褐色渲染著灰,襯托被濺潑的墨綠。顛簸的篷車使他不得不再次筆直坐著,凝視前方堆積如山且搖晃著的貨物,眼睛閃著光芒。他二十出頭,身材略小,皮膚白晳,但在連日陽光曝曬後已開始泛紅。他先前摘下了帽子擦掉額頭上的汗水,還沒戴上,維吉尼亞菸葉般褐色的頭髮修剪得整齊,現在濕濕的一圈一圈的躺在額頭及耳際,顏色有點不均勻。他穿了一件幾乎全新的耐穿棉質褲子,厚厚布料上的摺痕仍隱約可見。他稍早前也已脫下了棕色短上衣、背心和領帶,儘管篷車緩慢前進帶來了微風,他白色亞麻布襯衫上還是多處被汗水濕透,無力地黏在身上。兩天沒刮的鬍渣閃亮著汗水,他偶爾用已經髒了的手帕擦拭臉部,彷彿鬍渣讓皮膚感到不適。

他們越靠近小鎮,路越趨於平坦,篷車也加速往前進,車身雖然仍然左右輕微搖晃,年輕人把著山胡桃木桿的手已可以鬆開,身體舒適地往前傾。四匹騾子噠噠的蹄聲節奏穩定而低沉,一團塵土像黃煙圍著篷車裊裊升起,又在車後形成滾滾波濤。除了騾子身上挽具的格格聲、沉重的呼吸聲、噠噠的蹄聲,以及篷車移動時發出不規則的嘎吱聲之外,只聽到遠處不時傳來有人的呼喊聲及馬嘶聲。路旁平坦的草原上有幾處光禿禿的沙地,隨處可見已棄置的篝火,上面還有交叉疊放的焦黑木柴。篷車經過之處,幾隻腳部被拴起來的馬匹吃著短草,一聽到車聲便猛然抬頭,耳朵向前豎起。空中響起一聲怒罵;有人在笑;有一匹馬噴著鼻息嘶鳴,挽具因急促搖動發出金屬的噹噹響;溫熱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糞肥味。屠夫渡口鎮幾乎可以一眼看完。六棟簡樸的樓房被一條狹窄泥路分成兩半,兩邊的建築物旁散落著帳篷。篷車先經過左邊一個簡單搭起的軍用帳篷,兩邊捲了起來,帳篷的正面垂掛著一面平板,上面以紅色字體簡陋地寫著「祖龍理髮店」。對街是一棟無窗矮房子,差不多呈方形,用一片帆布門簾做門,房子正面的牆上橫寫著比較用心書寫的黑體字「布萊德里雜貨店」。篷車停在雜貨店旁一棟兩層高的長方形房子前。房子內傳來陣陣低沉而持續不斷的人聲,以及有規律的玻璃杯碰撞聲。向外延伸的屋頂讓房子的正面裹在陰影裡,但入口處上方的陰影裡看得見一塊招牌,上面有滾黑邊的紅色精美字體寫著「傑克遜酒館」。酒館門外一張長板凳上坐著幾個懶洋洋的男人,定睛看著停了下來的篷車。年輕的乘客開始收拾身旁那些因稍早天氣太熱時褪去的衣服。他戴上帽子,穿起外套,把背心和領帶塞到腳下的旅行袋。他把旅行袋從車身側板放到街上,自己也提腿跨過側板,踩著懸在半空的鐵製踏板,再轉身讓自己踏到地上。皮靴落到地面時,激起一團塵土,落在黑色的新皮靴上,使褲管與皮靴的顏色看來幾乎一樣。他提起旅行袋,走進突出屋頂下的陰涼處,身後傳來車伕的咒罵聲,以及他把橫桿從篷車卸下時金屬的碰撞聲和挽具上金屬鍊的噹噹聲。車伕無助地呼怨:

「來幫幫忙處理一下貨物吧。」

剛從篷車下來的年輕人站在粗糙不平的木板人行道上,看著車伕努力想把糾纏在一起的韁繩與挽具上的繩索解開。坐在長板凳上的男人中有兩個站了起來,與年輕人擦身而過,慢吞吞地往街上走去;他們打量著綑綁並固定貨物的繩子,開始慢條斯理地把繩結拉開。車伕最後猛力一甩,把糾纏著的韁繩抽離;他把騾子牽往街的對角處的馬房寄養,那是一間矮小的棚子,棚頂用劈成兩半的原木砌成,四面用原木柱子支撐起來。車伕把牲口帶開後,街上出現另一種寧靜。兩個男人有條不紊地把固定貨物的繩子鬆開;從酒館內傳來的聲音彷彿穿過層層的塵土和熱浪而變得低低沉沉的。年輕人小心翼翼走在零散的廢木板條上,正前方是一間給臨時工居住的簡陋屋子,是按原來地勢而建的半穴屋,部分嵌在土裡,屋頂極為陡峭,邊緣部分有鉸鍊連接一塊板子,左右被兩根木幹撐得筆直,放下來可以把屋子寬闊的正面遮蓋起來;小屋內的幾張長板凳和幾個架子上,疏疏落落放著幾個馬鞍,五六雙靴子;靠近出口長滿了短草的牆上突出了一顆木釘,上面掛著長條狀仍未加工的皮革。小屋的左邊是一棟兩層高的建築物,剛剛刷白過,且鑲了紅邊;建築物的寬度與傑克遜酒館幾乎一樣,但稍微高一點。建築物的正中央是一道寬敞的大門,上方是一個精巧地鑲了框的招牌,上面寫著「屠夫旅館」。他朝著旅館慢慢走去,眼裡看著被自己的步伐揚起,卻又迅速消散的陣陣塵土。

他走進旅館,在離大門不遠處就停了下來,讓眼睛先適應室內的昏暗環境。他的右前方看似是櫃臺的所在,櫃臺後方站著一個穿著白襯衫的男子,一動也不動。房子內到處放了一些鑲了皮墊的椅子,約五六張。房裡的光線是從他視線內的三面牆壁上平均分佈的方形窗子照進來;窗框上掛著透明的布料鼓鼓地凹向室內,彷彿是室內的昏暗及相對清涼的環境形成真空狀態把它們吸了進來。他越過空蕩蕩的木地板走向那位接待員。

「我想要一個房間。」他的聲音在靜寂中空洞地迴盪著。

接待員把攤開的房客登記本往他面前推,遞給他一支鵝毛鋼筆。他慢慢地寫著,威廉‧安德魯。淡藍色的墨水書寫在灰色的頁面上。

「兩塊錢,」接待員說,把登記本拉回面前,瞅著上面的名字。「要送熱水到二樓的話要多收兩毛五。」他忽然間抬頭看著安德魯,「會住很久嗎?」

「不一定,」安德魯說。「你認識一個叫傑・迪・麥唐納的人嗎?」

「麥唐納?」接待員緩緩點頭。「搞皮革那個嗎?認識呀。大家都認識麥唐納。你的朋友嗎?」

「不算是,」安德魯說。「我哪裡可以找到他?」

接待員點點頭,「他在鹽井附近有間辦公室,從這裡走十分鐘就到了。」「我明天去找他,」安德魯說,「我幾分鐘前才從愛爾華斯到這裡,很累了。」

接待員把帳本合起來,在他繫在腰帶上的金屬環選了一把鑰匙,遞了給安德魯,「你要自己提行李,」他說,「有需要的話,我會隨時把水送上去。」

「一個小時後吧,」安德魯說。

「十五號房,」接待員說,「就在樓梯口。」

安德魯點了頭。樓梯沒有扶手,陡峭地沿著遠端的牆壁爬升到房子中間一個長方形的開口。安德魯站在窄長的走廊的一端,房間分在兩邊。他找到自己的房間,推門便進去。房間的空間只能放下一張窄小的木框睡床、一張沒有精工打磨的桌子及桌上的桌燈和白鐵臉盆、一個鏡子,以及一張長得像放在樓下接待處的直背椅。木框床沒有床板,只由麻繩交織成網狀,上面放了薄薄一片沒有鋪上床單的床墊。房間只有一面窗戶,面對街上;窗戶上裝了一個可拆卸的木質窗框,上面掛著一片薄紗般的布料。他發現自從他來到這個小鎮後,就沒有看過玻璃窗。他把旅行袋放在空蕩蕩的床墊上。

他從旅行袋裡取出隨身物品後,便把袋子推到床底下,自己躺直在凹凸不平的床墊上。床墊因他的體重而下沉,發出沙沙聲,背部感覺到支撐床墊的麻繩繃得緊緊地。他的下背部、臀部和大腿感到抽痛;他從來沒想到這趟旅程如此累人。

如今旅程已經結束;隨著他的肌肉放鬆,腦海中回想著他的旅途。幾乎兩星期以來,他讓篷車或火車載他橫越他的國家,從波士頓到奧爾巴尼、從奧爾巴尼到紐約、從紐約──城市的名字在他的記憶中亂成一團,與他走的路線連貫不起來。巴爾的摩、費城、辛辛那提、聖路易。他想起篷車上堅硬的座椅引起無止盡的不適,以及在昏暗車站裡的長板凳上枯等。旅途上一切的不適現在從骨子裡滲出來,當身體知道旅程結束時,不適的知覺就全都恢復了。

他知道他明天會感到全身疼痛。他微笑著,閉上了雙眼,關起面前窗戶透過薄紗射進來的亮光。他睡著了。不久,接待員提了浴盆和一桶冒著蒸汽的熱水上來。安德魯醒過來,舀了一些熱水到白鐵臉盆裡。他在臉上抹了肥皂,開始刮鬍子;接待員再回來時提了兩桶冷水,倒到浴盆裡。接待員離去後,安德魯慢慢脫去衣服,抖下上面的沙土,然後細心地把衣服放在直背椅上。他跨進浴盆裡坐了下來,雙膝縮到下巴附近。他慢慢往身上擦肥皂,溫水和寧靜的黃昏使他昏昏欲睡,在浴盆裡打起瞌睡,直到頭部碰到膝蓋,他才坐直身子並離開浴盆。他站在空蕩蕩的地板上,環視房內四周,身上滴著水。因為找不到浴巾,便在直背椅上拿了襯衫把身體擦乾。

房間已慢慢暗下來。外頭越來越昏暗使窗前的薄紗只透出一圈蒼白的光暈,一陣清涼的微風讓薄紗晃動,並鼓了起來,活像某種生命在規律地顫動,一漲一縮的。街上傳來的人聲漸漸嘈雜,靴子踩在步道上笨重的腳步聲越來越密集。一個女人的嗓子隨著她的笑聲揚起,然後又嘎然而止。

熱水澡使他放鬆,也使他背部緊繃的肌肉所產生的疼痛得以舒緩。他仍赤裸著身體,把棉麻質地的毯子摺成枕頭狀;他躺在粗糙的床墊上,皮膚感到刺刺癢癢的,不過,在房間全黑之前他已經睡著了。

夜裡,他在半夢半醒間好幾次被一些他無法辨識的聲音喚醒。在這些醒來的時刻,他環視四周,在完全黑暗中他看不到牆壁,也看不到房間的盡頭;他覺得自己瞎了,懸在不知名的地方,動也不動。他感到笑聲、人聲、低沉的捶擊聲和摩擦聲、馬勒上的鈴聲和挽具上鍊條的金屬聲,全都來自他的腦子裡,旋轉著,像風在空的空間裡吹著。有一次他覺得他聽到一個女人的聲音,然後是笑聲,很接近的,就在走廊上,在某一個房間裡。他保持清醒了一陣子,仔細地傾聽;但是又聽不見了。

第二章

安德魯在旅館吃早餐。在一樓後方是一間窄窄的房間,裡面只有一張長桌,周圍放了幾張直背椅,似乎直背椅就是這旅館的主要家具。三個男人坐在長桌的一端,聳肩弓身地聊著;安德魯一個人坐在另一端。昨天給他提水到樓上的接待員來到餐廳,問安德魯需不需要吃早餐;安德魯點頭,接待員轉身走到長桌盡頭三人後方的小廚房裡。他走路時腳有點拐,不過要從他後面才看得出來。他回來時雙手捧著一個托盤,上面有一大盤豆子和玉米糝,一杯熱咖啡。他把食物放在安德魯面前,又走到桌子中央拿一小碟鹽巴。「早上這個時間哪裡可以找到麥唐納?」安德魯問接待員。

「辦公室呀,」接待員說,「他大部分時間都在那裡,不分日夜。沿著路朝小河方向直走,到一片棉白楊之前左轉。在鹽井旁邊那間小棚屋就是。」

「鹽井?」

「處理牛皮用的,」接待員說,「一定找得到。」

安德魯點點頭。接待員轉身離開餐廳。安德魯慢慢地吃著。豆子微溫,加了鹽巴也沒滋沒味,玉米糝糊糊的,沒有熱透。但咖啡則又熱又苦,燙麻了他的舌頭,使他抿合嘴唇把一排整齊的皓齒包起來。他在嘴巴能忍受的溫度範圍下迅速地把咖啡喝光。

他吃完早餐出門到街上時,太陽已經高高地爬升到鎮上幾棟建物的頂端,陽光直射街心,那強烈程度幾乎讓人無處遁逃。比起前一天下午他剛到達鎮上時,到處的人是多了一些;有幾個穿著深色西裝和圓頂禮帽的男士混雜在大多數穿著較為隨便的人之間:褪色牛仔褲、沾滿污垢的工作褲、絨面呢褲。他們走在人行道上或街上,各自有事在身,但沒有特別地急忙;他在衣著單調的男士身影間,偶爾會瞥見某女士裙子上或襯衫上繽紛的色彩:紅色、薰衣草般的淡紫色、純白色。安德魯把寬邊軟帽的帽沿拉下擋著陽光,沿著街上走向鎮外那片棉白楊。

他路過皮革店、馬房、兩側敞開的鐵匠舖。鐵匠舖就是小鎮的終點。他走下行人道,進到街上。離小鎮約兩百碼就是接待員所說的岔路。那只是兩條篷車輪子來回碾出的帶狀車轍,土壤裸露在外。小徑的盡頭是一間平頂的小棚屋,離岔路口約一百碼,棚屋後面是一組一組的木桿柵欄,從他的位置無法看出其安排的方式。柵欄附近有幾部空的車斗,擺放的方位有點奇怪,車轅斜斜觸及地面土壤,全都沒有面向柵欄。安德魯聞到一股莫名的臭味,越靠近棚屋和柵欄便越發強烈。

棚屋的門是開著的。安德魯頓了一下,捏緊了拳頭敲門。室內沒有隔間,木地板上是一堆橫七豎八的書籍、紙張和帳本,同樣的東西也堆高在牆角,以及塞滿沿著牆壁擺放的板條箱子。那顯得擁擠的房間中央是一位身穿襯衫的男士,弓著背在書桌前,匆忙地翻動著帳本裡厚厚的頁面,口中輕聲地、單調地咒罵著。「是麥唐納先生嗎?」安德魯問。

那男子抬起頭,小嘴張著,眉毛在微凸的眼睛上方揚起,眼白與襯衫的白同一個色調。「請進,請進,」他說,猛地用手把前額稀疏的頭髮往上推。他站了起來,後腿把椅子擠開,然後又坐了下來,垂著雙肩。

「進來呀,不要老站在外面。」

安德魯進到房子,但只站在門口。麥唐納揮手示意安德魯身後的牆角。

「搬個椅子吧,年輕人,請坐。」

安德魯在一堆紙張後提來一張椅子,放在麥唐納的桌子前。

「你想要什麼──我有什麼可以幫你的呢?」麥唐納問。

「我是威廉‧安德魯。我想你不記得我了。」

「安德魯?」麥唐納皺眉看著年輕人,稍有敵意。「安德魯……」他緊閉著雙唇,嘴角往下與法令紋連在一起。「他媽的,不要浪費時間了;如果我記得你,我就會在你一進來時說些話了。怎樣──」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048060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5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