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血淚及其他故事

台灣硬科幻唯一代表,致敬科幻黃金時代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歌林Kolin 定時涼風大廈扇

涼夏舒適節能提升冷扇效果!

  • 1個人喜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內容簡介

★ 台北書展書獎小說組入圍
★ BOOKS FROM TAIWAN入選書籍

台灣硬科幻唯一代表
合理邏輯推演超現實未來 縝密設定蘊含豐富人文反思

 

致敬科幻黃金時代 許順鏜的科幻短篇集
 

★武俠+機器人法則+後末日想像
★後人類+人工智慧+社會主義風格AI
★星球集體意識+超越進化論+反直線進化史觀
★橫跨三十年的短篇集,早該在台灣發光發亮的硬式科幻宇宙,值得仔細品嘗的燒腦文學逸品。
★洪凌/科幻作家、林翰昌/英國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專文推薦
★葉郎/文字工——熱情好評
 

這本寫作年代橫跨近三十年的短篇集構成了一個面向遙遠天際的望遠鏡,
讓我們窺見一個本來早該在台灣發光發亮的硬式科幻文學宇宙其中的隻光片影。
 

〈傀儡血淚〉
傀奴聽話、有力,絕對不會傷人。但這次傀奴殺人是謠言還是事實?這背後又有什麼故事?
 

〈渾沌之死〉
根帝洛人的祭司能夠準確預測未來,避開一切災厄。但來到根帝洛的人類探險團,卻意外發現預言背後的真相⋯⋯
 

〈外遇〉- 哈姆雷特三部曲之一
外遇有時不只是家庭問題,還會涉及全人類福祉?特別是當他們的孩子連地球自轉軸都能操控⋯⋯
 

〈哈姆雷特的平等危機〉- 哈姆雷特三部曲之二
總理大人只不過要求哈姆雷特保證所有人類一律平等,竟然就引發了全球性的危機!而要解除這個危機,就必須分析並破解程式的心理……
 

〈仇〉
仇恨連結的是靈魂還是肉體?當仇人在地獄裡碰頭,就一定有機會討回公道嗎?
 

〈羅爸的告別〉- 哈姆雷特三部曲之三
當人類的工作都可以被自動化取代時,人類能夠得到真正的自由嗎?從半世紀廢棄狀態裡復甦的哈姆雷特真的能夠幫助人類?
 

〈Yaliena〉
一名電腦歷史博物館員,如何幫助程式亡魂從軟體程式的黃泉中找回他心愛的女人?
 

〈反函數〉
老教授發明了一部故事機,能主動分析使用者的情緒來調整故事內容及節奏,並且經過學習,讓你的閱讀體驗更精彩……

名人推薦

「這是一本畫面感十足的科幻短篇集。三十年前在《幻象》雜誌上閱讀〈傀儡血淚〉時留下那個『大漢的右肩上坐著一名長髮少年』的畫面迄今仍異常清晰地留在腦中,如今再讀書中的『哈姆雷特三部曲』同樣有數不清的經典畫面。許順鏜打造這些史詩畫面的工具不是文字堆疊,而是那些足以跨越時間維度的縝密硬科幻設定。這本寫作年代橫跨近三十年的短篇集構成了一個面向遙遠天際的望遠鏡,讓我們窺見一個本來早該在台灣發光發亮的硬式科幻文學宇宙其中的隻光片影。」——葉郎/文字工

作者

許順鏜
 

嘉義市人。台大電機系學士。台大電機研究所碩士。高三暑假曾獲第八屆時報文學獎附設科幻小說獎(第二屆)佳作,後獲七十七年張系國科幻小說獎佳作(首獎從缺)。第六、七屆耕莘文學獎小說佳作。
從科幻小說被視為是離經叛道的小學時代到科幻元素充斥所有主流、非主流媒體的今日,一直未曾改變的科幻小說迷。喜愛創作。即使中斷未寫作的年代也持續著各種發現與發明活動。在申根條約甚至不含德英義時就受僱於美商歐洲分公司,派駐阿爾卑斯山區。工作所需必須經常出差,深受當時台灣護照不好用之苦,卻也因此愛上旅行。名下有不少國內外專利。目前任職外商電腦公司,規劃新產品功能。

序/導讀

科幻作家 洪凌
〈在渾沌的七竅之外,住著有血有淚的傀儡——閱讀許順鏜的第一部科幻小說集〉


第一次接觸中文科幻小說,約莫在國中二年級,十四至十五歲,除了迷戀自己的二十幾歲大姊姊國文老師(因此寫很多小段子來取悅她),最強烈的嗜好之一就是閱讀。彼時在瀰漫著星辰碎片與潮濕塵埃氣味的地下室書店蒐羅了三本「科幻文學獎年度小說選」(經確認,此三本都是知識系統出版且由張系國主編的「時報科幻文學獎」得獎文集。)


當時與我已經混熟成詭異忘年之交的書店老闆,以目今的事後揣測,是個開獨立小書店且喜歡對常客「推坑」的宅男。他指著(當年算是他年紀最幼小老顧客的)我揣著的那三本一字排開的「民國七十三至七十五年度……」說,真是好眼力,三本五十塊。後來,只要他進了類似科幻小說的書,都會先幫我留存起來,像是珍愛古董的舊貨店長的纏綿細膩,媒合優美的物品與恰當的收藏者。


在這十幾篇道盡許多次文類、世界構築(world-building)機關招數的文學獎過關闖將作品,讓當時的小國中生最為驚艷的有兩篇,分別是在首屆(民國七十三年)得到優選的〈傷逝者〉(張大春著)與第二屆(民國七十四年)得到佳作的〈渾沌之死〉,也是許順鏜首度正式刊登的科幻創作。照說,〈傷逝者〉的寫作技巧操演更為繁複、熔接了曖昧兩難的時代精神(回聲並批判了「反共復國」造就的敵托邦世界觀),也在不剝削「畸零人」的前提寫出人類的「之外」(殘餘者,不死的怪胎,藉由「暫死」得到最強烈的性快感)。然而,讓我為之心旌動搖、彷彿化身為北海道大學校長雕像所鼓勵的「立大志少年」的作品,是後者。〈渾沌之死〉以國中生似懂非懂的莊子寓言為隱喻,以滄桑星際老航員對年輕氣盛後輩講故事的形式娓娓道來,講述了一個超逾進化論可能掌握的「星球等級」心智體與生活在這顆星球的原住族裔,如何被「進化的」外來者逐漸摧枯拉朽,終究如同被開出「知能」的超額生命體渾沌,死於無止境「善意」開發(進擊)的文化征服。在許久之後,我分別閱讀了娥蘇拉.K.勒瑰恩的《世界之道即為綠林》(《The Word for World is Forest》)與馬汀(George R. R. Martin)的〈離雅之歌〉(〈A Song for Lya〉),不禁將〈渾沌之死〉納入此陣營,我自己命名為「反殖反帝反開化,拒絕直線進化史觀」的科幻次文類。
 

接下來,直到書店莫名關門、那一帶被都更為高樓大廈之前,已然與我形成忘年之交的地下室舊書店老闆,依次遞序地在書海掏洗捕獲了知識系統的其他科幻選輯(與一些單獨作者作品集),並且得到兩套大規模祕寶似的外文科幻小說選,分別由國家出版社與星際出版所發行。除了更確認「以後我要寫這類故事!」的鴻圖野望之外,在讀取這些星羅棋布的長短篇科幻當中,許順鏜的〈外遇〉與〈傀儡血淚〉又觸動了很久以後的自己會為之耽迷的兩種次文類敘述:人工智慧(乃至於各種cyborg跟後人類)與文類雜交(genre-fuck)。前者(以及此三部曲的另外兩篇〈哈姆雷特的平等危機〉與〈羅爸的告別〉)很難不在完全洩漏劇情的情況下仔細評述,但容我這樣暴力斷言,只要對艾西莫夫的「機器人法則」(原先是三大法則,但也發展出後來居上的「第零號法則」)與此類型科幻母題有興趣的讀者,應該會希望作者將這位可愛機靈、純真狡黠,而且存有社會主義者演算歷史能耐的AI「哈姆雷特」發展成長篇小說。不過,目前收錄於本書的三篇小精品,類似日本動畫《夏娃的時間》,慧黠靈動的短兵相接,每次都帶來意猶未盡的舔唇期待。


至於讓我百思不解、竟然在科幻文學獎成為遺珠的〈傀儡血淚〉,彷彿是一杯以高手萃取精煉了數種莊園咖啡豆,緊接著以長年習武的穩定熟練手勢,精巧搭造了一杯藝妓等級的手沖咖啡。以我們較為熟知的文類與作者為比喻,〈傀儡血淚〉揉雜著古龍的敘述文體、姜峰楠以「骨靈」(Golem)為核心設定的蒸氣叛客故事〈七十二個字母〉(〈Seventy-Two Letters〉),以及經典的後天劫(post-apocalypse)科幻次文類,甚至滲透了點滴零星的《攻殼機動隊》兩部劇場版不時提出的「後—擬—超」人為何物的命題。
 

距離首次閱讀許順鏜的第一篇小說,已經三十年以上,而我們原先在青春期(?)藉由科幻雜誌《幻象》總編的引介,讓這群不擅社會性互動的作者群聚會而認識,迄今也超過了二十五年。
 

即使Facebook有許多煩擾該除蟲的設定,但它好歹造就了一個類星際中介站的領域,無意間搞出一個讓眾多孤僻科幻作者與評論者得以暢快互動的模式。由於如此,在我們這個隨時可以互聯的心智交流模式,我能夠第一手讀到此本遲到許久的小說集,很榮幸地為它書寫評介:像是那位每次都好生期待著調整梳理哈姆雷特的AI精神分析師,在這回見獵心喜的賞析解剖之後,希冀下次不遠的會面與長談。
 

利物浦大學科幻研究碩士 林翰昌
〈科幻黃金時代在台的唯一代表〉

 

上個世紀的八○到九○年代初期,台灣科幻在張系國定於一尊的領導下,透過時報文學獎附設科幻獎項的設立,激發出一些水準頗高的得獎作品。然而,這股力量終究無法發展成一個成熟穩定的在地化文類。

隨著《幻象》停刊、張氏淡出江湖後人亡政息;當時從科幻獎發跡的「新銳」作家,除了另闢蹊徑,仍間歇有作品問世的廖大魚,以及相隔二十年後復出造成短暫旋風的賀景濱,大概就湮沒在荒煙蔓草之中,唯一「碩果僅存」的例外,就剩下後來繼承大統的葉李華。不知是完全沒發覺,或是出自某種特殊的緣由,台灣科幻的「主流」史家甚少提及這些我私底下暱稱為「張派門徒」的作者群;新一輩的科幻讀者除非勤於考古,恐怕也難以觸及他們的作品。


多數讀者認識許順鏜的起點,應該是刊載於《幻象》第二期的〈傀儡血淚〉。這部獲得張系國科幻小說獎優選的作品,被公認是極少數成功的「武俠科幻」,此後號稱是同類型的作品,大多數只是各取兩種文類的皮毛,粗略揉製後的產物,爽度或許有餘,深度遠遠不足。


竊以為本篇成功的關鍵,在於它形塑出一個具體而微的武林及衝突(反觀葉言都的〈古劍〉太執著於「俠客」的真實日常,卻忘了武俠往往不能唱獨腳戲),而此紛爭的起源卻又是不折不扣的科幻設定,讀者受到震撼之餘,也不得不深入思索作者所要提出的大哉問。


最能標榜許順鏜風格的作品,應該非「哈姆雷特」系列莫屬。這是台灣科幻史上唯一擬仿艾西莫夫機器人短篇的形式,透過人機對話進行人工智慧道德觀的辯證。透過對話釐清概念是許順鏜最常用的手法,也正因為他「堅持」要把技術細節以及科幻元素的推導過程說清楚、講明白,使得他在台灣科幻史中獨樹一幟,成為風格上最接近科幻黃金時代的一員。


這類型的作者往往不是非常傑出的說書人,對於作品的整體架構掌握通常也侷限在故事所聚焦的少數場景,而非構築完整的第二世界;所憑恃的就只有科幻主題的驚奇感、增進故事說服力的技術細節,以及新觀念思辨的詳實歷程。大體上,讀者都可以這樣的先備心態來面對許順鏜的所有作品。


從科幻史的角度切入,哈姆雷特三部曲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部〈外遇〉的寫作時間竟然與機器人學第零定律首度完整呈現的時間(《機器人與帝國》〔一九八五年〕和《基地與地球》〔一九八六年〕)頗為接近,真希望作者本人能多透露一些創作背景,搞不好這方面的構思並非來自於參考與致敬,而是正和艾西莫夫英雄所見略同!另外,我們終於等到哈姆雷特的完結篇,也正式從作者之口,得知三部曲分別代表的意義。


〈渾沌之死〉則透露出「主流」科幻史家在探究張系國時代科幻作品時所忽略的層面,也就是第一波科幻譯本爆發潮(約在一九八○年至一九八三年間)對於張派門徒的「正面」影響。本篇隱約可以看出作者參考Poul Anderson的《星際商旅》(國家出版社一九八一年譯本)模式,卻寫出迥異於Anderson基調的異星接觸故事。
 

以這篇當作起點,依創作年代順序閱讀本書所收錄的得獎作,我們又可以從中窺探出科幻掌教或掌舵的大腕,如何透過科幻獎之類的規準框架,逐步「聚納」(收編?)新銳作者在已經綱舉目張的大纛之下。
 

新作《如膚之深》是許順鏜第一部長篇作品。前面提到的作家個人風格與特點,在這部作品中不但表露無遺,甚至有著等比例的放大。本書所要探究的主題,包括人工智慧、虛擬/真實、模擬世界,乃至於衍生出的時光旅行等等,無一不是最歷久彌新,卻每隔一段時間就能迸出新滋味的科幻題材。讀者當可以見識到許順鏜如何以傳統的表現手法處理這些一般咸認已經逐步邁向現實的「科幻」內容。


或許我還在哀嘆無法活在〈傀儡血淚〉榮膺首獎之後的平行時空,但至少我終於見證到許順鏜作品集的付梓,更何況還追加一本全新創作的長篇小說。個人能力有限,在這件大事上使不了什麼氣力,謹以本文向許順鏜前輩致上個人最高的敬意。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19461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預計 2024/06/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